儒家的理想人格的是一种道德型理想人格,仁与礼是其根深蒂固的主题。“仁”是人格主体的自觉,“礼”是外在的社会制约;理想的道德人格,就是仁与礼的统一。
儒家主张礼治强调传统的伦常关系,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等。儒家在先秦遭墨、法、道等派的激烈批判,在秦代和汉初,遭统治者排斥在六朝先后受玄学、佛学的挑战,在五四反孔非儒高潮下历空前之厄,但还是绵延至今,其原因是因为儒学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
儒家的理想人格是什么
儒家理想人格是“内圣外王”的君子型人格,为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所追求,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重视内省和践行的道德人格养成途径,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建构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理想人格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中人们最推崇和向往的人格模式。它集中体现了该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价值标准,对人们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
儒家的理想人格的实质是一种道德型理想人格,仁与礼是其根深蒂固的主题。
“仁”是人格主体的自觉,“礼”是外在的社会制约;理想的道德人格,就是仁与礼的统一。
儒家思想的理想人格是什么
儒家的理想人格的核心和基本特征是一种道德型理想人格,仁与礼是其根深蒂固的主题。“仁”是人格主体的自觉,“礼”是外在的社会制约;理想的道德人格,就是仁与礼的统一。
按儒家的理解,理想的人格包含多重内涵。早在先秦,儒家已提出了成己之说,所谓成己,也就是成就理想的人格。孔子以仁道立说,仁道的基本要求是爱人,这一要求决定了理想人格以仁爱的精神为题中应有义。
儒家思想的内涵丰富复杂,在广泛汲取古代典籍精华基础上逐步发展出基础理论和思想,即讲大一统、讲君臣父子。
儒家的理想人格包括哪些
儒家的理想人格的是一种道德型理想人格,仁与礼是其根深蒂固的主题。“仁”是人格主体的自觉,“礼”是外在的社会制约;理想的道德人格,就是仁与礼的统一。
儒家主张礼治强调传统的伦常关系,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等。儒家在先秦遭墨、法、道等派的激烈批判,在秦代和汉初,遭统治者排斥在六朝先后受玄学、佛学的挑战,在五四反孔非儒高潮下历空前之厄,但还是绵延至今,其原因是因为儒学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
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理想人格分别是什么?
有: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德目。
1、仁:仁爱。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
2、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3、礼:孔子与儒学的政治伦理范畴。在漫长的历史发展,“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水平,中华民族精神的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成为束缚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4、智:以“知”为基础,是孔子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知识的内涵主要包括知识的性质、知识的来源、知识的内容、知识的作用等。在知识的本质上,孔子认为知识是一种道德范畴,是一种知识的行为准则。
5、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6、忠:自己要树立别人,自己要取得成功。孔子认为忠诚是诚实和忠诚待人的一种表现。
7、孝:孔子认为孝是仁的基础。孝顺不应局限于对父母的支持,而应侧重于对父母和长辈的尊敬。结合正道,提倡使用薄葬等。
8、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家思想核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
儒家的理想人格是什么?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积极方面:(1)重视教育,并且创造"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上注意个性差异,善于启发教学.可以说教学经验很丰富.
(2)注重道德,礼教,仁义,要求自觉遵从真和善,这一方面比上欧洲西方国家的宗教和神论思想不知道进步多少倍,是典型的人文主义,以人为本,而不是追求虚无缥缈的偶像和神.
(3)思想上善于辨证思维,重视自然的农业,重视经验,认为自然秩序是人类理性的根源,而 人类的理性又是人的自然权利的依据.提倡"以农为本",是符合中国古代的实际资源情况的重农思想.
(4)提倡以"礼"治国,"伦理政治"思想.如果说西方文化是"智"型文化,那么我们中国文化就是"德"型文化,这一德型表现在政治上,也有积极的一面:忠于国家,抵御外来侵略,刺杀暴君,直谏犯上.很了不起的民族精神!
(5)儒家思想早熟,统治有力,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大部分时期,给社会历史的起了安定,平衡,和参考约束.
儒家思想的消极方面: (!)不重视农业生产知识的传授,不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强烈的政治目的,孔子就是倾向于参政的.
(2)不重视逻辑,一味重视经验,叫做"经验理性",使逻辑推理和深刻解释事物的规律的理论没萌芽,不如西方人那么追根问底,以至产生理论和学说.
(3)强调个人服从群体,压抑了人的个性.漠视性格,思想大统一.造成国民愚忠愚孝,道德和责任标准压制了人的创造性,这也和历代帝王的意志合拍,被其利用,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武器.
(4)伦理关系凝固化,绝对化,三纲五常,家长专制,成为人身压迫,精神虐杀,制约着全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历史前进的阻力.
(5)伦理观念,等级制度置高无上,达到排他性的程度,从而限制了自然科学和科技的发展.历代帝王也不重视科学技术,把一些科学成就说成"淫计小巧".
总之,儒家思想的两部分-----圣人的主观思想和客观政治论,即"内圣"和"外王",(王的意思是治理,统治的意思),都对我们民族的思想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即使是当下,我们也无法走出它的圈子多远.它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应如实客观的正视这个问题.
比如,在我们现代的教育中,儒家的教育方法还是很有用的."因材施教""诲人不倦""温故知新"等等.
再有在官员的贪污腐败问题上,道德,仁义,儒家的思想会是对贪官们的谴责依据吧?再者,我们所讲的责任感,正义感和勤奋精神,那个不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不是儒家文化传统的精华呢?
浅析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负面影响
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关系为纽带的中国传统社会漫长的历史演进中,还没有一种学说能动摇儒学在中国思想界的地位,其深远影响辐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历史上,儒家思想几乎成为政治的玩偶,时而被全盘肯定,时而被全盘否定。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主张批判的继承,但在儒家思想领域,继承的较多,批判的却很少,也只有在专家学者的著作中可以见到只言片语,而且或在书店中束之高阁,或在图书馆中被深埋角落,无法雅俗共赏。其实,在一种思想的继承过程中,对它消极因素的批判也极为重要,它可以使我们得到更多的反面经验,走出自己在思想上的误区。当然,很多消极因素并非儒家思想最初之意,而是经过历代大儒的“修改”和封建王朝不遗余力的“义务教育”,但历史已经成为事实,儒家思想曾对中国造成了极坏的负面影响,下面就其中的几个方面作一下简要分析。
“仁”是儒家思想中的重量级元素,它以“爱人”为基础,儒家的伦理思想即由其发展而来,但它与封建宗法等级制是相互制约的,这就显示儒家伦理思想的二重性。儒学最初便明确了君臣、父子、夫妇等伦理关系,经汉代董仲舒“三纲”、“五常”的加强和宋明理学的进一步巩固,更上一层楼,完全迎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心意了。在以家长为首的家族组织里,家长和家族一般成员之间,实际上处于奴役和被奴役的对立之中,而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封建政权,是放大了的封建家长制形式。“君教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教子亡,子不得不亡”竟被视为格言警语,至今尚在民间广为流传,真是令人诧愕,而对于上层阶级的制约在不断减少,长期皇权、父权、夫权思想的侵蚀,使中国始终也没有建立完整的体制去规范人的行为,人治比法治更有市场。文化大革命,这场中国现代史上的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仅仅是领袖的一念之差和人民对领袖的盲目崇拜吗?当然,文革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是我们今天回头去看那段历史,为什么会出现“领袖一呼群氓响应”的局面?应当说有什么样的民众,才会产生什么样的领袖,这才是文革的可怕之处。对于妇女,更是为其戴上“紧箍咒”,要她们牺牲自己来换取名节的虚名。人们总是把潘金莲说成“荡妇”,如用现在思想
解放的观点来分析,他不正是古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吗?民国初年,某报上刊载了一篇报道,大意是某妇人在其夫死后亦跳崖寻夫去了,以完成她的贞烈人生。该报非但没有对此种行为提出异议,而是对此列妇的行为大加褒扬,称赞她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鲁迅曾深刻的揭露出,辛亥革命后封建专制表面上没有了,单家族制还活着,封建礼教还活着。由这篇报道,也可以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了。
“托古改制”是儒家政治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凡事要“托古”似乎成了中国古代多数政治家的习惯。一位外国学者曾经把中国封建社会朝代的更迭比做一个立方体的翻转,只是换个面而已,其外表与内涵还是一如既往。一个封建王朝建立后,极少有革命性的创新举动,而是效仿前人,依样画葫芦。到了近代,某些政治家的习惯还是没有改,上演了“复辟”、“称帝”的闹剧。而历代改革者也很难越过“托古改制”这条思想鸿沟。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场面:一批白发苍苍的元老级大臣跪在金銮殿上,声泪俱下,甚至以头抢地,高呼:“祖宗之法不可变!”于是,改革者或被贬官,或被罢职,或被杀头,而且以最后一种结局居多。我们说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在中国历史上,动力不足的问题显得非常严重。这与儒家思想中的愚民政策不无关系,其主张“上智下愚”,“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历届朝代的改革运动,仿佛只有改革者再摇旗呐喊,而很少得下层民众的支持,这会令人想起一幅图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打个比方,改革者在台上演戏,民众在台下看戏,成功了,听不到掌声;失败了,大家一哄而散,回去取些银两,还可以私下买几个蘸了鲜血的馒头。到了近代,我们被列强用枪炮打开了国门,资产阶级曾试图改变中国的命运。百日维新以失败告终,戊戌六君子被处以极刑,京城里的人对此事大多持观望态度:京城以外得百姓也只是把此事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这与法国大革命时巴黎市警钟长鸣,巴黎市民武装起义保卫革命果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人说,任何革命有其轰轰烈烈,也有其蓄积的过程。不错,历史在螺旋式的上升,波浪式的前进,可是中国历史的封建专制为何长达两千年而且其影响至今余波未尽?我们在分析历次改革或革命失败的原因时,总是归纳出来条条框框。当然,失败是多方面原因作用的结果。哲学上讲,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根本原因就在我们民族思想的内部。
“复古”思想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政治上。八十年代前后,朦胧诗初登中国诗坛令文学界惊骇万状,它与四人帮的“批林批孔”儿歌不同,也与某一时期流行的“头上,焊火喷光;脚下,风铆铿锵”的鼓动诗不同,是一些习惯传统的人大为恼火,非议纷纷。有人说它是四人帮毒气在诗坛上的一种折光,是解放潮流中一个倒转的旋涡,是新生婴儿身上一个可恶的脓包。这些在今天看来另人发笑的评论深深折射出我们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看到新生事物,便视之为异端,而古代的东西都是好的。有时,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都会感慨:在李世民时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于是就有一种普遍的说法: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古代的文献备受推崇,很多人儿时就了解“四书五经”,遇到了新问题,总喜欢到古书中去寻找答案,这种模式严重抑制了中国人创新思想的发挥。
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段精彩的讨论,认为培养理想的公民必须高度重视音乐与体育,音乐可以使人文雅,体育可以使人强悍。而儒家思想则提倡“文”,贬低“野”,对人才要求“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使人才创造力的发挥受到严重的思想束缚,轻视生产劳动本身的社会价值和意义的这一怪思想影响了往后长达两千年的中国社会生产劳动,忽视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开发,从而造成了至今仍是沉重包袱的脑体分离,经济和科技落后的。东西方两种思想孰优孰劣,只要看一下鸦片战争中的武器就知道了:中国人是大刀长矛,英国人是长枪火炮。有人也许会列举“四大发明”,某某项成果领先欧洲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来否定上述观点。诚然,谁也不能对中国古代的丰硕成果视而不见,但我们只要放眼全球,就会发现,中国在某些领域领先欧洲时,欧洲人亦在某些方面领先中国。最好的证明就是打开初中的物理、化学课本,你会发现上面中国人的名字并不多,一堆欧洲人的名字倒会跃入我们的眼帘:牛顿、伽利略,帕斯卡、道尔顿```````````
实际上,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关键在于推动“学问”的精神思想而不仅在于精神。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文明几近断绝,汉继秦火之余,遍地书灰,终能建成民族史上光辉的一页。唐宋以后,所有典籍都被仔细收藏,而汉民族的境况却是每况愈下。有人以唐为强,可是唐代京师三陷,天子四迁,何以谓之强呢?无数史实证明:我们过于重视“音乐”而忽略了“体育”。
此外,封建王朝利用儒学中“崇本抑末”的观点,限制商业和手工业发展,堵塞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道路;把知识分子的精力吸引到读儒家经典,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近代保守势力利用孔子“明华夷之辩”的思想处理中学与西学之争,坚持闭关锁国,使中国人失去了赶上西方的重要机会。
有人说儒家思想像粮店,不能批,否则我们就没有饭吃。为什么不能?中华民族的心弦难道如此脆弱吗?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它的积极因素塑造了中华民族某些优良传统和品质,陶冶了一带又一带中华儿女,这些都是正确的。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带着情绪化色彩来看待这一问题。过去的历史,留给中国人的决不仅仅是那些厚厚的史书,可怕的是留在中国社会中的不良习气,留在中国人心中的毒瘤思想。过去塑造了我们,我们有续写着未来。以前,我们对待什么事都是浮于表面,所以“前车翻了千千万,后车来了也亦然”。一位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说过:“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思维模式的转换。”历史已经跨入二十一世纪,我们是不是本着对历史,对民族负责的态度,让人民去真正的认识儒家思想呢?
儒家眼中什么才是最理想的人格
按儒家的理解,理想的人格包含多重内涵。早在先秦,儒家已提出了成己之说,所谓成己,也就是成就理想的人格。孔子以仁道立说,仁道的基本要求是爱人,这一要求决定了理想人格以仁爱的精神为题中应有义。作为理想的品格,仁爱不仅仅一般地表现为对他人的尊重、关心,而且更在于同他人在情感上的相互沟通,亦即以真诚之情对待他人。孟子把仁界定为“恻隐之心”,恻隐之心是一种同情心。在孟子看来,一个完美的人应当具有普遍的仁爱之心:“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孟子·尽心下》)同样,荀子也认为,作为理想的追求,完美的人格应当包括健全的情感。对荀子而言,人性之中本来便包含着情:“情者,性之质也。”(《荀子·正名》)当然,本然形态的情感还未能达到理想的要求,人格应当进而提升到诚的境界。
孔子提出的理想人格要素包括什么?
孔子提出的理想人格要素包括勇、仁、知。
理想人格一般是指一定社会或阶级所倡导的道德上的完美典型,是人们普遍认为的完美人格形象。是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和道德理想的最高体现。
不同的时代和社会有不同的理想人格。如中国古代儒家提倡的“圣人”,即内圣外王。“内圣”指人的内心通过自我修养所达到的一种高尚境界;“外王”指人的道德修养的外化和外在表现,即把人自身的心性修养推广到自身以外的社会领域。
简介
关于理想人格,作者认为,孔子哲学以伦理思想为基本,所以孔子思想的焦点及其言论的重心,无非是要培养道德,提高人格,以达于理想的境地。
孔子用以表示理想人格的,有几个不同的名称。就所用次数多寡而言,孔子用得最多的是君子,其次为仁者,再次为贤者、圣人与善人,用的次数最少的是成人与大人。但简而言之,孔子所认为的理想人格就是指君子,孔子所期望众人养成的,亦可说是君子的人格。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理想人格是?
内圣外王,也就是夏商周时代,类似于“尧舜禹”那样的贤君。谈及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文化名人,恐怕无人出至圣先师孔子其右者。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数千年以来,深切的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在全世界各地办有“孔子学院”,以推进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儒家”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了中国人的标志。华夏文明之所以能够骄傲的说一声,自己是“礼仪之邦”,也是因为儒家的渲染。
儒家不光要“修身”,更要“平天下”。“独善其身”对于儒生来说,并不是为人处世的最高目标;他们“从道不从君”,内心认可的只有儒门的道统。而儒门的道统是什么呢?就是让统治者,成为儒家理想当中的“贤君”。
所谓“法先王”就是这个意思。也被称作“内圣外王”。他们,就是先秦时代,夏商周政权的奠基者,尧舜禹等人。这些上古时代的贤君,虚怀若谷,与万民共治天下,无为而无不为。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老子和孔子的追求,其实也是相同的。
可惜的是,孔子成了春秋战国时代的殉道者;而儒家,则成了中国数千年专制政治中的殉道者。他们所理想中的“贤君”并没有出现,只有一个又一个的“独夫”你方唱罢我登场。明代黄宗羲的一篇《原君》,道尽了这些儒生的无奈: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此为圣人焉。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历代统治者,从来都不是“内圣外王”,而是“内法外儒”。儒家,尽管贯彻了中国封建时代两千年,但始终不过是个冠冕堂皇的外衣而已。我想,这也是孔子最不想看到的情况吧。
中国的儒家学派把什么作为自己的理想人格
中国传统文化以圣贤作为理想人格的典范
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以圣贤作为理想人格的典范和人生追求的目标,激励人们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操守,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从而实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这在今天仍有其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总是肯定人在天地间的崇高地位,注重人的主体精神,追求“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总是指向人、指向人生,故而,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儒学、道学,还是玄学、理学、佛学,都是人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