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撰而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
《孟子》主要记录了孟子的什么事?
《孟子》也是一部重要的儒家散文经典著作,主要记录了战国时代邹国思想家孟子的言行。是“四书”之一。
孟子是战国中期仅次于孔子的儒家大师,唐代以后受到推崇,宋代以后被封为“亚圣”,意即仅次于圣人。
《孟子》由《论语》的语录体发展而来,详细地记录了孟子谈话的场合和所涉
及的人和事,记录了孟子和谈话对象意见的分歧、双方展开辩论的过程和各自的情态,增加了形象描写成分,再现了孟子的性格、情感、心理活动和人格精神。
从《论语》到《孟子》有逐渐向成熟的说理文过渡的趋势,代表了论说文章形式构造向前发展的过渡阶段。
《孟子》是记录什么的书?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
《孟子》,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孟子》作为儒家经典之一,一直被视为必读书目,《孟子》记录的是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如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的著作。
在南宋时,理学大家朱熹将《孟子》、《论语》、《大学》和《中庸》合称“四书”。自宋、元、明、清以来,四书家家学习,普及率非常高。《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扩展资料:《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作为散文,《孟子》长于论辩,更具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其中的论辩文,巧妙的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孟子得心应手地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的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下》。
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具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能够在精神上压倒对方,能够做到藐视政治权势,鄙夷物质贪欲,气概非凡,刚正不阿,无私无畏。《孟子》中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