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件事再次引发我对中国教育的担忧。 一是,前不久跟一位美国名牌大学金融教授谈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他说他们今后可能不再招收中国博士研究生了。这不是种族歧视问题,他自己也是中国人,而是因为过去多年的中国学生,开始学习成绩都好,后来做博士论文研究时虽然未必突出,但还可以, 可是等到毕业上学术市场找教职岗位时,都表现不好,没办法找到一流大学教职。所以,他们不想再浪费时间培养中国学生了。实际上,不只是他们大学有这个打算,即使我所在的耶鲁和其他大学,也讨论过同样的问题,虽然我们没有决定完全停招中国学生,但从那以后,就有意识地少招或者偶尔不招。以2015年为例,美国的前30名金融系毕业的博士中,来自中国的不少,但找教职岗位最成功的是去了加州理工学院,那个大学当然不错, 可是,这么多中国博士生中没有一个被前10名或前15名金融系招聘。由于这些博士都毕业于顶尖金融院系,这一结果很让人失望,各学校投入的资源和教授精力那么多,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学生
并非完全如此,也是具体看中国学生个人情况而定的。由于中国的教育模式使具有创造性突出的中国学生很少,而世界一流大学往往看重的就是创造性思维突出的学生,只要在某方面有超常表现和能力的怪才都有可能会被吸纳。
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都不爱招中国人
不知道从哪看到或是听到这样的消息,世界一流大学可没有不爱招中国人喔,相反很多大学都把招揽人才放到了国内的高校里面,欧美不说,就说说同是英联邦教育体系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二十二, 还有南洋理工大学和其他的学校排名也很靠前。像这些大学都很愿意在中国招生吸引人才,还专门投立了SM2全额奖学金计划招揽中国高校的优秀学生,满15周岁的学生都可以通过O水准考试进入新加坡的理工学院。所以你的说法太绝对了!也没根据
为什么有些世界校园大学生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学生
那倒不是,主要是商学院不愿意接受中国学生;华裔在美企中不善表达,只顾埋头干活,无法成为领袖人物,而这又与中国教育中过分看重硬本事(理科),忽视软本事(人文科学)造成的沟通能力不行、没有情趣、不懂幽默有关。
中国的中庸与孝道文化塑造的性格特征,也许只是在美企中不行,但不意味着在别的地方不行。同处儒家文化圈的日韩以及台湾地区,中庸与孝道在一些企业中形成了独特的文明,顺从、听话可以让执行力更强,不挑战权威不意味着压制意见,未必会影响创新与决策。陈教授以华裔在美企中成功与否的标准来批评中国教育、中国文化,这个锅不能背。
大学如何培养人才的最新相关信息
新闻媒体上曾有两个言论引起了高教界的强烈反响。第一个言论是北京大学前校长许智宏在三年前的一个讲话,他说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这引起很多争议。许校长认为衡量世界一流大学主要有三个标准:第一是要有一批国际一流的知名教授,第二是有一大批影响人类科技进步的重要成果,第三是培养出一大批为人类文明做出很大贡献的优秀学生。照这个标准来看,中国没有世界一流大学。
第二个言论就是北大特聘教授、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提出的观点:为什么国外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老师?这也引起了高教界很大的争议。中国学生开始学习成绩很好,后来做博士论文研究时,虽然未必突出,但是还可以。可是等到毕业以后,上学术市场找教职的时候,中国学生都表现不好,没办法找到一流大学教职。而且,在美国一些大的跨国公司和高科技领域中,印度裔的高管远远超过华裔。中国人的天赋好又聪明勤奋,但结果为什么会让人如此失望?他认为答案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包括中国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方式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儒家文化的影响。
我个人比较赞同这两位的观点。我觉得中国人才培养模式有缺陷,而且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出现缺陷。8月13日我观摩了在韩国首尔大学举办的世界奥林匹克数学大赛(WMO),中国选手只得一银四铜,东道主韩国获得四金五铜,泰国获得两金四银。世界奥数大赛,上午考做题,下午通过各种活动、游戏,综合检验学生的能力,考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中国的学生通通落后了,态度、情绪也存在问题,输了后一蹶不振。
人才培养模式是什么?
关于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如果检索文献,见仁见智,不同的说法很多。有从系统论、组织论角度阐述的,有从知识、素质、能力建构角度阐述的,更多的是从人才培养全过程角度阐述。
从系统论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认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应包括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成长环境两大部分。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在一定的教学组织管理下实施的,包括培养目标、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制度、教学模式和日常教学管理。人才成长的环境是人才的保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硬件和校园文化氛围。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应该从教师到学生、从观念到制度、从软件环境到硬件环境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建设。这是从系统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来阐述。
第二个说法是人才培养三要素,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应是基于知识、素质、能力结构构建的模式。新时期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两个基本问题展开,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核心,以科学的体制机制为依托,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育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也就是说,要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培养途径、教学评价体制、教学环境、管理机制等几个方面着力加强。
第三是从人才培养全过程角度来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由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培养评价四个方面组成。换言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主要有四个,即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教学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和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
关于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陈志武提了一个观点,他说教育有两项功能,一是为了职业,二是为了做人,尤其是为了做一个有趣味、有意义的人。一方面必须改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把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重点放在“做人”的通识与思辨训练上;另一方面要走出儒家名分等级秩序的文化制约,不能再把“顺从听话”的机器人作为我们的楷模。
前任耶鲁大学校长莱文三次到中国来。每次做报告的时候,他都提到人才培养的问题,他认为中国本科教育缺乏两个关键因素,第一是缺乏跨学科的广度,第二是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他认为,绝大多数亚洲大学和欧洲大学本科是专业教育,学生在18岁的时候就选择了自己的终身职业,之后就很少学习别的东西。中国的教学法是一种生搬硬套的模式,学生是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学习把注意力放在知识要点的掌握上,不去开发人的独立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毕业生的思维狭窄。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在前两年会选择各种各样的学科,然后再选择一个主科进行学习。通过接触多个学科,学生能获得不同的视角。跨学科的广度能够使毕业生有能力以创造性的方式来解决新的问题。
另外他提到,大学应该培养学生主动进行立论、辩论或者对于自己的论点进行修正。顶级大学的考试不会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些事实,而是让学生解决他们以前从来没有碰到的问题,分析一个观点的正反两个方面,同时表达自己的观点。这里面就涉及教学风格的改变: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挑战彼此,挑战教师,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质疑精神。
我曾经听过麻省理工学院前校长查尔斯·维斯特的一个报告,他认为,美国的教育能够培养那么多创新型的人才,归结于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当辅之以活泼有力的人文精神时,科学训练才能变得最强。在世界上很多其他地方,大学是用十分狭隘、高度实用性和以技术为中心的方法建立起来的,而美国培养工程师是将他们置于一种科学教育、工程教育与人文学科、艺术和社会科学互相掺杂的氛围中进行的。我相信,这种教育方式卓有成效地提高了毕业生的创造性与革新性。”他还提到,如果美国的人文学者在人文研究的某些领域内领先世界的话,那么部分原因是,就像科学家一样,这些人文学者并不是被要求过早地专研某个领域,而是要同样地修习物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心理学课程,这些课程会将他们的平均成绩拉低,也会使他们经受挫折而愈加坚强,使他们了解并尊重那些定量方法和学科所具有的挑战性。
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真正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育人为本的转变,实现以知识为中心向以能力为本的转变,实现以传授为中心向以学习为中心的转变。我们的教学,不只是为社会完成共性教育的任务而存在,而应使学生张扬个性。教师工作的价值应体现创造性。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学会学习,而不只是通过学习学会知识。教学的评价体系应该科学、多元,启动和提升人的自主、创新意识,而不能简单成为褒贬学生的手段。
国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我们都知道,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并重是世界各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结构布局的普遍形式。在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甚至普及化的时代,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既肩负着英才教育的职能,又肩负着大众教育的任务。因此,如何在一个高等教育体系内维持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的统一,是各国教育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并重是世界各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结构布局的普遍趋势。
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并不矛盾。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发展,离不开大众教育,也需要精英教育。教育需要公平,但不能为追求公平而以平庸为代价。一个无法培养有创造力杰出人才的教育制度,不能说是公平、高质量的教育制度。而可能是扭曲了的教育,在扼杀杰出人才。所以我们在今天这个时间点特别强调“双一流”建设的时候,不能忽视公平教育,要重视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
美国有哈佛、斯坦福、普林斯顿等研究型大学,它们承担着培养各界精英的任务,履行着英才教育的职能。同时,美国又有两千多所仅能授予副学士学位的两年制社区学院,它们履行着大众教育的职能。但美国教育的优势是精英教育,而非大众教育。没有接受精英教育的人,只要有一定的工作技能,并不失社会尊严。那么,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哪些案例可供参考?
加拿大“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开发型”实践教学模式
加拿大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胜任岗位要求为基础,其最大特点就是不从传统的“学科本位”模式出发,以完整的学科体系为出发点考虑课程开发,偏重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而是从围绕着从事职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来设置学习课程,制定计划,决定教学方法、步骤、内容及考核方式,从而保证学生具备从事某种职业的较高实践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