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历史上正式确立以正月为岁首的是汉代时期。
2、历法建正:此正指基准点,古六历里,夏历建寅、商历建丑、周历建子、秦历建亥,汉武帝时期恢复夏历建寅,一直流传。历法建正,是论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
3、因为古六历都是农历,是阴阳历,阴历配套也设立正月与阳历正月大体同时的阴历月,被称为阴历正月。
以正月为首的是汉代什么时期
我国历史上正式确立以正月为岁首的是汉代(武帝)时期。
中国新年的日期,在各朝代并不相同。夏朝定在一月初一,商朝定在十二月初一,周朝定在十一月初一,秦朝定在十月初一。到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接受司马迁等人的建议使用《太初历》,恢复了夏历即农历,以正月为岁首,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后来历朝历代虽对历法有过修改,但基本上仍然以《太初历》为蓝本,以夏历的孟春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日,即新年的第一天。
我国历史正确确立以正月为岁首的是汉代什么时期
我国历史上正式确立以正月为岁首的是汉代武帝时期。
西汉元年,司马迁等人建议用《太初历》还原夏历,即农历,以正月为年初,将二十四节气定为阴历。后来历朝历代虽然对历法进行了修改,但基本都是以《太初历》为基准。太初历由冬季十月初收归夏历正月初,吸收了干历二十四节气。
汉初承袭秦制,沿用古历《颛顼历》。然而,这种天文历法在记录时间上存在明显的误差,对农业没有指导作用。在司马迁等人的建议下,汉武帝找到了一位能制作天文历法的能工巧匠,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终写出了比秦代《颛顼历》更为精准先进的太初历法和太初历法。
汉武帝所做贡献:
建元五年(前136年),刘彻设置五经博士,重申尊崇儒术。元光元年(前134年),刘彻第二次举贤良文学,丞相田蚡“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录取数百名儒者,后来儒生公孙弘又做了丞相,引领天下学子竞相习儒。在尊儒的过程中,刘彻又最为重视公孙弘、董仲舒等所代表的春秋公羊学,并让太子刘据学习《春秋公羊传》。
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不过刘彻并未真正采纳,而是采取了“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的方针,也就是将儒学提升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同时,也保留了诸子百家之学。
确立以正月为岁首的是汉代
汉武帝。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古时改朝换代,最先做的事情是“改历法,易服色”。
夏朝制定历法,一年分四季,一季四个月,以正月为一年之首;
商代夏,改历法,以每年十二月为岁首;
周代商,又改历法,以每年十一月为岁首。司马迁在《史记.历书》里记载: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
秦朝,秦始皇改为十月为岁首,再改历法,通行全国。
到了汉朝,承袭秦制,汉高祖,文帝,景帝,好多年都过去了,仍旧没有改变历法。
汉朝初期这样的原因:一个字,穷。
汉朝初建立时,每年都要面对匈奴的侵略,与匈奴和亲,其实也是变相的送钱,国内又奉行黄老思想,在文景之治下,商业有所发展,农民家中开始稍有余粮,但国家还是很穷的。
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家渐渐富强起来。汉武帝意气风发,豪情万丈。他决定改历法,易服色。
公元前104年,他颁布了新的历法《太初历》,将一月再次定为岁首。
正式确立以正月为岁首的是汉代的什么时期 岁首意思介绍
1、我国历史上正式确立以正月为岁首的是汉代武帝时期。
2、岁首,意思是指一岁的首月首日。“岁”即“摄提”,又名“太岁”。天维建元,始于立春。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由此开启。“岁首”原是干支历的概念,后亦用来称呼其它历法的首月首日。
我国正式确立正月为岁首的是汉代什么时期
我国历史上正式确立以正月为岁首的是汉代武帝时期。
汉朝鸿蒙年间(公元104年),汉武帝刘彻接纳司马迁等的提议应用《太初历》,修复了夏历即阴历,以正月为岁首,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
之后历代王朝虽对历法经历改动,但大部分依然以《太初历》为原型,以夏历的孟春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元旦节、元日,即新春的第一天。
发展历史
春秋战国时代用了三种历法:夏历、殷历、周历,三历在有些时期和地区同时使用。三历的主要区别在岁首的月建不同,岁首叫正月。周历以夏历十一月为岁首,殷历以夏历十二月为岁首。夏历以阴历正月为岁首。秦始皇代周,推演五行,以亥月(十月)为岁首。
在古时候他们是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表示。而且他们的北斗以斗柄,那时候的北极星连线为0度,绕一周天。而子丑寅卯这些东西便是平分这一周天的标度,也就像我们的数字一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