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号为慈禧,民间称为老佛爷,徽号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太皇太后,谥号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简称孝钦显皇后。
徽号,旧时为尊号的别名,即在皇帝和后妃生前所加的表示崇敬褒美的称号,现在指美好的称号,慈禧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即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慈禧太后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
慈禧太后这个称呼自然是她母凭子贵,儿子给封的了。
慈禧叫做叶赫那拉杏贞,因她被选进宫做妃子的时候封号是兰贵人,因此大家都喜欢叫年轻的慈禧为兰儿。
慈禧天生喜欢完弄权术,经过她的努力,她的地位一步一步前进,从兰贵人到懿嫔到懿妃再到懿贵妃。后来还能够母凭子贵,当上了皇太后。
徽号是指美好、尊敬的称呼,慈禧便是他儿子同治登基当上皇帝后给母亲最初上的徽号。从此中国被这个女人在幕后统治了四十多年。
慈禧是个好大喜功的人,而后来徽号也慢慢成了统治者表彰,夸赞自己的形式,因此慈禧不断的通过加徽号的形式来表彰自己。
最后慈禧的徽号变成了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就是后来大家俗称的慈禧太后。
在这个女人统治期间,他生活奢侈,还多次与多国合谈赔款,所花的银两不计其数,将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样的女人,所有的作为,给她上一百字的徽号也改变不了她对中国人民的残害,所以再给自己留名也改变不了后世对她的评价。
慈禧既不慈,也不喜,为什么要叫慈禧
“慈禧”为微号是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尊号(微号)是指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皇帝皇后的尊号都是群臣上请的,当时实际掌权者上两宫太后,可以说上朝廷官员为了巴结 奉承,而上请的,这只是称号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就像皇帝的庙号一样,都是后人为了体现孝道,让当权者开心而上请的,并没有多少意义。
慈禧太后为什么要叫慈禧太后,而不是其他名字呢?
姓氏:叶赫那拉氏
出生:道光十五年(1835)十月十日
属相:羊
父亲:惠征
丈夫:咸丰帝奕
子女:1子即同治帝
入宫:咸丰二年(1852)五月九日
封兰贵人:咸丰二年(1852)二月十一日
封懿嫔:咸丰四年(1854)二月二十六日
封懿妃:咸丰六年(1856)三月二十日
封懿贵妃:咸丰七年(1957)正月初
尊为皇太后: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二日十八日
最得意:实现了垂帘听政
最大遗憾:大清国越来越衰弱
卒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二十二日未正三刻
享年:74岁
入葬:宣统元年(1909)十月初四日
陵寝:菩陀峪定东陵
徽号: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
谥号: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
恭钦献崇熙皇太后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
所以 她在入宫的时候应该是叫本名 或者叶赫格格 后来根据封号 叫兰贵人 懿贵妃等等
咸丰死后她被叫做圣母皇太后 同治死后称老佛爷
慈禧是封号
慈是字辈 咸丰的后妃都叫慈X
孝庄的孝也是字辈
一般是皇帝死后她们就都已经有了这种封号了
这和皇帝的年号差不多
慈禧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
慈禧的谥号是生前的徽号加上“孝钦”和“配天兴圣显皇后”,合起来就是“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孝"是所有皇后谥号的第一个字,属于所有皇后,只要看到这个字就知道她是皇后。
“钦”是评价慈禧本人的,概括评价她一生的性情、行为,解释为"神明俨义,威德悉备",也就是指慈禧神明庄严,威严与德行兼备。
“钦”字后的二十个字是她的生前徽号和死后又添加的尊号总和。“显”是他的丈夫咸丰帝的谥号,慈禧谥号中的“显”,表明他与咸丰帝的夫妻关系。所以,二十五个字中只要知道“孝”。
扩展资料
人物评价
正面评价
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的帝制时代中,少数长期当政的女性,政治手腕堪称干练,尤其擅长操弄亲贵朝臣之间的权力平衡,以维系自身的绝对权威,清朝因为她的能力而续命数十年。
慈禧当权时期,清廷的中央集权以及中国主权面临来自内部及外国的种种威胁,她从捍卫清帝国权威及其本身权力的立场出发,所作之举措收效虽不尽成功,但放在历史脉络下做持平之论,多数允称合理。
为因应自鸦片战争以来,来自欧美列强的挑战,以及镇压太平天国等民间反抗势力。慈禧重用李鸿章、张之洞等汉族重臣,在地方上开办洋务运动,是中国发展近代化工业的开始。
在洋务自强运动成果的支持下,清廷得以弭平内部反叛势力,在帝国体制下维系中国相对稳定的局面,并且建设近代化陆海军军备,造就“同治中兴”的气象。
慈禧的改革手段其实非常高明,百日维新改革速度过快,根本只是一场闹剧,不可能成功。在庚子年一场大祸之后,慈禧皇太后意识到时局已不容她坚持帝制传统,所谓的“祖宗成法”,乃容许清廷推展多种新政措施。
庚子后新政牵涉多端,其中荦荦大者包括:官制改定、准备立宪、废科举制度、禁止妇女缠足、兴办女学、新学、庚子退款建设教育事业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慈禧
慈禧名字的由来
清朝宫廷自从进京后,一直沿用的是中原历代宫廷的旧制,也有上尊号、徽号、谥号的规定。入关后,登基的时候也称为皇帝,就是上尊号,以后不再加其他的称号,到死后再加上谥号。新皇帝登基尊称母亲为母后(指皇太后),帝母(新帝的生母)为皇太后,尊前代的皇太后为太皇太后,都是上尊号。另外,遇到朝廷大庆的日子,还要多给皇太后在尊称上再加一些美好的词汇,称徽号。
慈禧获得尊号的时间是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时年27岁。这一天,咸丰皇帝去世,他的儿子载淳继位的时候,慈禧与皇后同时被尊为皇太后。实行垂帘听政后,慈禧在同治元年(1862年)上徽号为“慈禧”。
此后,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十月,因为同治皇帝载淳大婚,慈禧又加上徽号“端佑”二字。第二年的二月,因为载淳亲政,慈禧的徽号又加上“康颐”二字。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一月十五日生病,写下“朕于本月遇有天花之喜”,仰蒙西太后“调护朕躬,无微不至,并荷慈怀曲体俯充,将内外各衙门章奏代为披览裁定,朕心实深欣感。”因此决定给两宫皇太后各加上徽号两字。
到了光绪二年(1876年)七月,因为新的皇帝即位,所以两个太后继续垂帘听政,连同上次给两太后各上的徽号,一共四字。慈禧的号上又加了“昭豫庄诚”。光绪十五年(1889年)二月,因为光绪帝大婚并归政,徽号上又加了“寿恭”二字。
到了这一年的三月,光绪亲政,又加上“钦献”二字。光绪二十年(1894年)八月,因为慈禧的六十大寿到了,所以又加上了“崇熙”二字。而光绪在其年号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的时候病死,溥仪继位,慈禧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而谁也没想到的是,溥仪继位的第一天,慈禧就死了,所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六日上尊谥,决定原徽号的十六字不动,并按照大清的惯例,前面加上“孝钦”、后面加上“配天兴圣显皇后”为谥号。所以这个时候慈禧的全称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
到慈禧去世的时候,清朝的各代皇后(太后谥号也叫做皇后)的谥号全称大都为十九字,有的还要少几个,如慈安太后只有十七字,惟独慈禧太后有二十五字。慈禧生前权力大过清朝的任何太后,而死后的谥号也以二十五个字独居首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