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稻起源于中国,早在7000年前,我国长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已经完全掌握了水稻的种植技术,并把稻米作为主要食粮。水稻在我国推广种植后,很快传到了东亚近邻国家。大约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交,我国水稻由舟山群岛北传到朝鲜、日本,南传越南。汉代,中国水稻传到菲律宾。公元5世纪,水稻经伊朗传到西亚,然后经非洲传到欧洲。新大陆被发现后,再由非洲传到美洲以至全世界。
大米起源于什么朝代
大米起源于新石器时代。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南方地区的先民已经开始利用水稻,可能进行了栽培。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水稻已经成为中国南方地区先民的主要农作物,水稻培育技术和种植技术已经高度发达。
大米是中国人最早培育的农作物之一。最早表明中国先民食用大米的遗迹是江西万年县的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存,两遗存基本同时,距离接近,应是同一族群留下的不同遗迹。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早期,绝对年代为距今20000~9000年前,在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目前尚没有发现明确的水稻种子,但吊桶环遗址中层的硅酸体分析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野生稻已分布到江西北部地区,而且已被当时居民采集食用。
米饭的历史出现在哪个时代?
早在北宋时期,中国即从今泰国、越南等地进口稻米了,也就是说,中国人在宋代已开始吃进口大米了。
秦汉人喜欢吃“干饭”
秦汉时期,人们吃得最多的是一种“干饭”。这种干饭与现代一些地方将区别于粥的米饭说成的干饭完全不一样,是真正的干饭——晒干没水分的饭。
秦汉时的干饭又称为“糒”。《说文解字》称:“糒,干也。”《释名·释饮食》说得更具体,“干饭,饭而曝干之也”。干饭的制作方法是:将做熟的米饭晒成干饭。当然,这种干饭并不一定要用大米来做,小麦也可以。
干饭做好后一般放在陶罐一类盛器中,随食随取。吃时把干饭投进汤水中,这叫“飧”;如果是米与大豆一起制作出来的干饭,称为“糗”。因为糗与糒两种食物形态差不多,往往并称为“糗糒”。
干饭易于长期保存,携带和食用都很方便,是中国早期的一种“方便饭”。所以,干饭在汉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出行,人们往往将干饭随身携带,部队行军打仗,士兵也都带着干饭。
魏晋人推崇“菜饭”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开始把米饭吃出花样来。现代人所吃的各式米饭,在这一时期基本都出现了,如现代人喜欢吃的菜饭,就是魏晋人最早制作出来的。
菜饭,在当时叫“蔬饭”,或“蔬菜饭”,做法很简单,就是将蔬菜剁碎混合在米里,然后烹饪成饭。与现代人吃菜饭是为了调剂口味不同,在魏晋时,吃菜饭是为弥补主粮的不足,以菜充饭,填饱肚皮。
当时的稻米饭称为“白米饭”,因稻米产量不足,普通人家不能常吃。到南朝中后期,随着水稻种植推广,稻米增加,普通老百姓也能吃上白米饭了。
隋唐以后,古代米饭吃法与现代几无不同,特别在宋代,米饭的吃法最为丰富,宋人喜欢用米与其他食材一起做饭,根据配料的不同,有青精饭、蟠桃饭、金饭、玉井饭、盘游饭、二红饭、蓬饭等等。
正是宋人对“米饭”的深度开发,稻米的消费量激增,国产稻米已不能满足国民消费,于是“进口米饭”开始端上了中国人的餐桌。
宋代最早引进国外稻种
早在北宋赵恒(真宗)当皇帝时,即有从国外进口稻谷的记载。宋代僧人文莹撰《湘山野录》:“真宗深念稼穑,闻占城稻耐旱、西天绿豆子多而粒大,遣使以珍货求其种。占城得种二十石,至今在处播之。”
这批稻谷并不是用来直接消费的,而是做稻种,中国吃“进口大米”是不是在这个时候,尚不能肯定。《湘山野录》中称,在取得占城稻种后,宋真宗亲自在皇宫后苑中种植,秋收后还特地请身边的侍臣品尝新稻米做出的饭。
这事发生于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这一年被国内农学界视为中国推广国外进口耐旱水稻的元年。吃进口水稻做出的米饭,从此成为中国人的生活常态。
康熙鼓励进口“泰国大米”
当时的泰国叫“暹罗”。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时已69岁的清圣祖玄烨,听暹罗来使说他们国家的大米又多又便宜,决定进口“泰国大米”,并亲自过问进口事宜。
据《清史稿·属国列传三·暹罗》,康熙对礼部官员说:“暹罗米甚丰足,若运米赴福建、广东、宁波三处各十万石贸易,有裨地方,免其税。”礼部官员遂和暹罗使臣议定,“年运三十万石”。这是中国官方大批量进口泰国大米的最早贸易记载。
雍正二年(1724年),暹罗商人将首批大米运到了广东,同时向中国贡献了稻种和果树苗。时康熙已去世,新皇帝雍正下令广东官员按当时中国的市场价从速销售这批泰国大米,而且一律免税。
广东的老百姓就是在这个时候首先吃上了泰国大米。此后,进口大米便与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联系到了一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