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发行于2017年07月1日。
孙亮,音乐制作人,音乐人、吉他手。1982年出生辽宁。上学期间对吉他就有非常浓厚的兴趣,07年来北京开始学习吉他,曾是知名乐队南城二哥的吉他手,邀约参与迷笛音乐节、大梅沙音乐节、上海爵士音乐节、草莓音乐节、卓扬音乐节等多个音乐节现场表演。
卢沟桥的作者是谁?
卢沟桥是金中都西门外的桥,架于永定河上,永定河旧称卢沟河(意思是黑水河),桥亦以卢沟命名。建造者性命不传于史。
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六月,明昌三年(1192)三月建成。初名“广济桥”,后改称“卢沟桥”。明正统九年(1444年)重修。清康熙时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桥东的碑亭内立有清乾隆题“卢沟晓月”汉白玉碑一块,为“燕京八景”之一。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卢沟桥是根据永定河水流的特点设计的。桥身全部都用白石,全长21—2.2米,加上两端引桥,总长266.5米。有11个桥拱,面宽7.5米,有栏板279块,左侧石栏雕柱140根,右侧141根,柱高1.4米,柱头均雕蹲伏的石狮。全桥的结构和桥墩、拱券的各部分,均使用腰铁固牢,用以加强石与石之间的拉联。桥墩呈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尖,并且还在每个尖端安置了一根三角铁柱,以抗御春冰和洪水。
卢沟桥还以其精美的石刻艺术享誉于世。桥的两侧有281根望柱,柱头刻着莲花座,座下为荷叶墩。望柱中间嵌有279块栏板,栏板内侧与桥面外侧均雕有宝瓶、云纹等图案。每根望柱上有金、元、明、清历代雕刻的数目不同的石狮,其中大部分石狮是明、清两代原物,金代的已很少,元代的也不多。这些石狮蹲伏起卧,千姿百态,生动逼真,极富变化,是卢沟桥石刻艺术的精品。由于桥上石狮多得叫人无法数清楚,因而北京地区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数不清”。1961年,文物工作者采用编号的办法,共清点出石狮485头。1984年,又一次核查,查清桥上的石狮多达489头。
关于卢沟桥的诗句j附作者
1.关于“卢沟桥”的诗句有哪些
1、卢沟旧曾驻马——宋 姜夔 《石湖仙·松江烟浦》
2、上卢沟一望——元 刘敏中 《木兰花慢 晓过卢沟》
3、卢沟三尺土——元 王冕 《庆寿寺 其二》
4、曾过卢沟望塔尖——宋 文天祥 《宫籍监》
5、三年五度过卢沟——当代 钱钟书 《赴鄂道中》
6、卢沟之水何溶溶——宋 方回 《送岳德裕如大都》
7、不饮卢沟泉——宋 方回 《再送王圣俞戴溪》
8、杀虏卢龙沟——宋 周必大 《兵部王仲行尚书惠诗叙近日直舍隔壁论诗说棋》
9、送君垂泪过卢沟——明 嵇元夫 《立秋日卢沟送新郑少师相公》
10、招魂不隔卢沟水——明 李延兴 《挽张及民老先生》
11、卢沟叶乱飞——明 吴子孝 《送陆别驾之安州》
12、午夜卢沟月自明——明 岳正 《燕台怀古》
2.有关卢沟桥的诗句有哪些《满江红 卢沟桥》
年代: 元 作者: 张野
半世乾忙,漫走遍、燕南代北。凡几度、马蹄平踏,卧虹千尺。眼底关河仍似旧,鬓边岁月还非昔。并阑干、惟有石狻猊,曾相识。
桥下水,东流急。桥上客纷如织。把英雄老尽,有谁知得。金斗未悬苏季印,绿苔空渍相如笔。又平明、冲雨入京门,情何极。
《忆秦娥 送牛农师二首》
年代: 元 作者: 许有壬
春山碧。诗成马上应相忆。应相忆。卢沟桥畔,晚云如织。
人生有别休多惜。但悲后会知何日。知何日。暮云心绪,断鸿消息。
年代: 明 作者: 黄佐
大车殷地扬尘起,小车轧轧鸣不已。
苍凉似是长安日,呜咽元非陇头水。
玉辇南行筑将台,九重宫阙何崔嵬。
卢沟桥上阑干曲,不似行人肠九回。
3.关于卢沟桥的诗句■古体诗卢沟晓月作者:乾隆茅店寒鸡咿唔鸣,曙光斜汉欲参横。
半钩留照三秋淡,一练分波平镜明。入定衲僧心共印,怀程客子影尤惊。
迩来每踏沟西道,触景那忘黯尔情?卢沟桥(一)作者:乾隆石梁黑水此鸣鞭,前度回思顿隔年。西指桥山程四日,系予心在岭云边。
卢沟桥(二)作者:乾隆惊蛰初临凌汛地,层冰浦溆积嵯峨。俯栏识得浑流猛,行水思量究若何。
卢沟桥(三)作者:乾隆阅堤前岁叹行墙,瓠子随歌忐若伤。地徙尾闾赖稍定,亦惟茭土慎修防。
卢沟桥(四)作者:乾隆无定河如永定乎?千秋疏治仰神谟。便将纡辔观输尾,穑事民生总要图。
临江仙·忆“七·七”作者:张正皋满腔怒火忆“七·七”,倭寇野蛮入侵。卢沟桥畔起枪声。
生灵遭涂炭,遍地起狼烟。八年鏖战惊环宇,九州多是豪英。
军国主义赴黄泉。嗤跳梁小丑,振民族精神。
沁园春·七七卢沟桥怀古永定西来,历尽尘沙,犹自怒喝。看宛平残壁,弹痕如雨;望中犹现,烽火连坡。
大枣山前,似曾听见,战火硝烟燃铁戈。八千里,被魔蹄踏破,锦绣山河。
英雄洒泪几何。更多少头颅抛热血。
赞中华儿女,长缨在握,驱除虎豹,誓卫家国。未料今朝,钓鱼边岛,魍魉频将鬼掌磨。
须何日,倚天凭利剑,去斩阎罗。■现代诗卢沟桥的烙印 历史象一场长长的梦,登空驾云,高山低谷,意态万千,争奇斗妍,奇特的梦幻,数不胜数。
但都是为了幸福的明天,总不愿在梦乡中逍遥、白白的飘舞。啊,我梦见了,梦见了——卢沟桥这八百多岁高龄的历史老人,手挽狂澜,忍受着硝烟弥漫的侮辱,六十年前的风风雨雨,它不畏刀枪剑影,六十年前的惊涛骇浪,勇往直前不迷路!二卢沟桥,在风云变幻的一一九二年,诞生在我们的“东方古国”首都的西南部,横跨滔滔不绝的永定河之上,这灿烂的古代建筑似神力般的凝固。
它任重而道远,高瞻远瞩;傲霜斗雪展长空,抗日战争的烽火就在这里起步。
培育它的建造者满怀希望,希望它坚硬得象钢筋铁骨,支撑它的建造者尽情地赋予,赋予它爱憎分明的面孔相当严肃!三卢沟桥远亘如游龙,“明珠影落长河中”,当日军炮轰它的时候,它凌空的崛起,抖擞起精神首当其冲,炮轰枪击不动摇,严惩不贷猛劲儿冲!啊,这是八年抗战的开端,三山五岳都在震动。大地哟,哀鸿遍野,人民哟,水深火热灾难重重这期间,军民与日冠浴血奋战的功绩,在这六百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传颂。
当日军炮轰卢沟桥的时候,北京城为兵荒马乱也敲响了警钟,日军磐竹难书的罪行,震惊了南山北岭的“满山红”,激起了人们的声声控诉,奇花异草也指责着日军的暴行劣迹。四啊,英魂不散梦不断,当年的拼搏、炮火连天,今日坚强的中流砥柱,托起晴天换新颜。
昔日的悲惨化作和平的愿望,赋于卢沟桥老人以表奉献。
4.歌颂卢沟桥的诗词歌颂卢沟桥的诗句有:1、明代,张元芳《卢沟晓月》:“禁城曙色望漫漫,霜落疏林刻漏残。
天没长河宫树晓,月明芒草戍楼寒。 参差阙角双龙迫,迤逦卢沟匹马看。
万户鸡鸣茅舍冷,遥瞻北极在云端。”翻译:在凌晨,紫禁城方向隐隐有曙光亮起,卢沟桥这边还有着夜间的寒冷,晨霜落在稀稀疏疏的丛林中,隐约能听见更漏的声音。
漆黑的夜空隐没在长长的河水里,月光照亮地上的小草,城楼显得格外寒冷。卢沟桥两边的龙头雕像互相对峙,我骑着骏马在桥上观赏此时的美景。
凌晨北京许多百姓家庭中已经响起了鸡鸣声,此时的房间还是十分寒冷,我远远眺望,可以看到北极星高高悬挂在云端。扩展资料卢沟桥也被称作为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
因这座桥横跨卢沟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采用纵联式实腹砌筑法,使11个拱券联成一体。
拱券石块之间都用铁铜子或铁件联结加固,桥墩内部也都用铁活上下拉联,桥脚以铁柱穿石,俾使千载永固。这在我国大石桥建筑史上也是罕见的。
参考资料:
1.《卢沟桥的烙印》 作者:文逸 历史象一场长长的梦,登空驾云,高山低谷,意态万千,争奇斗妍,奇特的梦幻,数不胜数。
但都是为了幸福的明天,总不愿在梦乡中逍遥、白白的飘舞。 啊,我梦见了,梦见了——卢沟桥这八百多岁高龄的历史老人,手挽狂澜,忍受着硝烟弥漫的侮辱,六十年前的风风雨雨,它不畏刀枪剑影,六十年前的惊涛骇浪,勇往直前不迷路! 2.《沁园春·七七卢沟桥怀古》 作者:毛泽东 永定西来,历尽尘沙,犹自怒喝。
看宛平残壁,弹痕如雨;望中犹现,烽火连坡。大枣山前,似曾听见,战火硝烟燃铁戈。
八千里,被魔蹄踏破,锦绣山河。 英雄洒泪几何。
更多少头颅抛热血。赞中华儿女,长缨在握,驱除虎豹,誓卫家国。
未料今朝,钓鱼边岛,魍魉频将鬼掌磨。须何日,倚天凭利剑,去斩阎罗。
3.《临江仙·忆“七·七”》 作者:张正皋 满腔怒火忆“七·七”,倭寇野蛮入侵。 卢沟桥畔起枪声。
生灵遭涂炭,遍地起狼烟。 八年鏖战惊环宇,九州多是豪英。
军国主义赴黄泉。嗤跳梁小丑,振民族精神。
4.《卢沟桥事变》 作者:魏光书 卢沟桥,在风云变幻的一一九二年,诞生在我们的“东方古国”首都的西南部,横跨滔滔不绝的永定河之上,这灿烂的古代建筑似神力般的凝固。 它任重而道远,高瞻远瞩;傲霜斗雪展长空,抗日战争的烽火就在这里起步。
培育它的建造者满怀希望,希望它坚硬得象钢筋铁骨,支撑它的建造者尽情地赋予,赋予它爱憎分明的面孔相当严肃! 5.《纪念卢沟桥》 作者:许志远 卢沟桥远亘如游龙,“明珠影落长河中”,当日军炮轰它的时候,它凌空的崛起,抖擞起精神首当其冲,炮轰枪击不动摇,严惩不贷猛劲儿冲! 啊,这是八年抗战的开端,三山五岳都在震动。
大地哟,哀鸿遍野,人民哟,水深火热灾难重重。 这期间,军民与日冠浴血奋战的功绩,在这六百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传颂。
当日军炮轰卢沟桥的时候,北京城为兵荒马乱也敲响了警钟。 日军磐竹难书的罪行,震惊了南山北岭的“满山红”,激起了人们的声声控诉,奇花异草也指责着日军的暴行劣迹。
6.【历史背景】: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
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7.【事件影响】: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中国人民经过流血牺牲、艰苦抗战,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卢沟桥的始创作者是谁?
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五月,金世宗决定修建卢沟桥。不过当时尚未动工,金世宗就在第二年年初病逝了。
共12张
卢沟桥
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六月,卢沟桥始建。[2]
金明昌三年三月十一日(1192年4月24日),卢沟桥建成。金章宗定名“广利”,因跨芦沟河(即永定河),改名为芦沟桥。[2]
元延祐四年(1317年)至正十四年(1354年),卢沟桥修过街塔。[5]
明代自永乐十年(1412年)到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共修桥6次。6次均无大工程。明永乐十年(1412年)对桥进行了一次修缮,修缮什么未记清楚,但从记载上看不是大修。
卢沟桥是谁建造的
问题一:卢沟桥是谁修建的 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正统九年(1444年)重修。遗憾的是不论是设计者,还是施工者都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载
问题二:我国的卢沟桥是谁设计并建造的 传说是由鲁班设计并建造的。
但其始建于金,重建于明,显然不可能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鲁班建筑的。
但具体的设计和建造者已经无法考证了。
问题三:卢沟桥设计建造是谁 设计师不知道。下面段文字看一下呗: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一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玄烨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卢沟桥是在金世宗统治的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五月,决定修建的。不过当时尚未动工,金世宗就在第二年年初病逝了。卢沟桥始建于1189年六月,明昌三年(1192年)三月完工。两侧石雕护栏各有140条望柱,柱头上均雕有石狮,形态各异,据记载原有627个,现存501个。石狮多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遗存。卢沟晓月从金章宗年间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因桥身跨越卢沟,人们都称它卢沟桥。早在战国时代,卢沟河渡口一带已是燕蓟的交通要道,兵必争之地。1153年金朝定都燕京(今北京市宣武区西)之后,这座浮桥更成了南方各省进京的必由之路和燕京的重要门户。
卢沟桥公元1444年重修。由于清康熙年间永定河洪水,桥受损严重, 卢沟桥的狮子不能再用,大量古迹在洪水中销声匿迹。1698年重修,康熙命在桥西头立碑,记述重修卢沟桥事。桥东头则立有乾隆题写的卢沟晓月碑。公元1908年,清光绪帝死后,葬于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须通过卢沟桥。由于桥面窄,只得将桥边石栏拆除,添搭木桥。事后,又将石栏照原样恢复。
问题四:卢沟桥建造于哪个朝代? 始建于金
问题五:卢沟桥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它的主要材料是什么? 卢沟桥建于卢沟桥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完成于明昌三年(1192年),桥长266.5米,桥栏杆上有501只石狮子(也有一说502只),桥下11孔。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问题六:赵州桥、卢沟桥,修建的年代分别是?设计者分别是谁? 赵州桥建于隋代开皇年间,是李春设计的。
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正统九年(1444年)重修。遗憾的是不论是设计者,还是施工者都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载
问题七:卢沟桥的建造时间 卢沟桥是在金世宗统治的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五月,决定修建的。不过当时尚未动工,金世宗就在第二年年初病逝了。
卢沟桥始建于1189年六月,明昌三年(1192年)三月完工。两侧石雕护栏各有140条望柱,柱头上均雕有石狮,形态各异,据记载原有627个,现存501个。石狮多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遗存。
“卢沟晓月”从金章宗年间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因桥身跨越卢沟,人们都称它卢沟桥。早在战国时代,卢沟河渡口一带已是燕蓟的交通要道,兵必争之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