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义副词:指两个意义相反或者相关的词素组成的复音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词义,另一个词素只起陪衬作用。
比如:
《桃花源记》中的忘路之远近,这里的远近就是距离,远表词义,近作陪衬。
《出师表》中的危急存亡之秋,存亡的意思是将灭亡,亡表词义 。
《广阳杂记》 中的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开合的意思是张开,开表词义。
什么是偏正副词?(请语文高手讲解)
副词一般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可以表示程度、情态、方式、时间、范围、频率、否定、语气。
例如:“祖国江山好;大地气象新”中,上联“祖国江山”是偏正结构作主语,下联即以“大地气象”偏正结构作主语...
偏正副词即“偏正结构的副词”
偏义副词与偏义复词的区别是什么?
没有“偏义副词”,你说的这个应该是“偏指副词”和“偏义复词”。
解释如下:
1、偏指副词:是指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的副词,在文言文中,最常见的偏指副词有两个:一个是“相”,另一个是“见”,现代汉语中偶尔也用。在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的时候,其意思相当于一个代词,有时候是第一人称代词“我”或“我们”,有时是第二人称代词“你”或“你们”(少见一些),有时是第三人称代词“他(她)”或“他(她)们”。如“苟富贵,莫相忘”或“苟富贵,勿相忘”,“相”相当于第一人称代词“我”或“我们”。如“久久莫相忘”,“相”相当于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相”相当于第三人称代词“她”,指刘兰芝的婆婆、焦仲卿兄妹的妈妈。如“还必相迎取”,“相”相当于第二人称代词“你”。如“君既若见录”,“见”相当于第一人称代词“我”。这个“见”做偏指副词,在现代汉语中比“相”更多用一些,如“见教”“见谅”等中的“见”都是偏指副词。
2、偏义复词:是指一个词语由两个语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语组成,但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只有其中一个词语有意思,另一个词语的意思虚化到没有意思。这种用法,在古汉语(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现代汉语中也有,只不过相对来说比较少而已。如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里面有好几个偏义复词,如“便可白公姥”(偏在“姥”)“昼夜勤作息”(偏在“作”)“我有亲父兄”(偏在“兄”)“我有亲父兄”(偏在“兄”)“逼迫兼弟兄”(偏在“兄”)“我有亲父母”(偏在“母”)等。
什么是偏正、主谓、动兵
偏正关系就是:1 定语+名词 组成的名词性短语 如:美丽的祖国
2 副词+动词 组成的动词性短语 如:狠狠地打
主谓关系就是:主语发出谓语(谓语是一个动作,称为谓语动词),而谓语是由主语发出 如:我吃、他笑。 这是主动态,如果是被动态恰恰相反。
动宾关系就是:所谓宾语就是“目标”,即动词的目标。动宾关系即谓语动词和其目标的关系,如吃饭、打球。
后两者就形成了主谓宾句型。如我-吃-饭。
偏义副词是什么?
偏义副词:两个意义相反或者相关的词素组成的复音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词义,另一个词素只起陪衬作用。...比如:《桃花源记》中的“忘路之远近”,这里的“远近”就是距离,“远”表词义,“近”作陪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