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什么是杀酶保苷

什么是杀酶保苷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07 手机版

杀酶保苷:

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苷类成分可被相应的酶多分解,从而使药效成分减少,影响疗效,甚至产生毒性及不良反应,含苷类的药物常用炒,蒸,烘,燀法炮制以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以保证药物中有效成分免受酶解,保存药效。

杀酶保苷在药理学哪一章

第四章。杀酶保苷就是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苷类成分可被相应的酶多分解,从而使药效成分减少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在药理学的第四章内容中,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药物作用机制的一门科学。

加工枝子加明矾有什么用

杀酶保苷。栀子采摘后直接烘干不能达到杀酶保苷的作用,栀子产地加工炮制蒸制的时间13min,水煮(加明矾)8min后,指标性成分降解的酶类基本被破坏,达到杀酶保苷的作用。栀子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具有利胆、降压镇静的功效与作用,所以临床应用非常广。

槐米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槐花的处方用名 7 来源 8 产地 9 原植物形态 10 采收与初加工 11 槐花生药性状 11.1 槐花 11.2 槐米 12 槐花的炮制 12.1 槐花的炮制方法 12.1.1 槐花 12.1.2 炒槐花 12.1.3 槐花炭 12.2 成品性状 12.3 质量要求 12.4 炮制作用 12.5 炮制研究 12.6 贮存方法 13 性味归经 14 槐花的功效与主治 15 槐花的用法用量 16 使用禁忌 17 槐花的化学成分 18 槐花的药理作用 19 槐花的药典标准 19.1 品名 19.2 来源 19.3 性状 19.3.1 槐花 19.3.2 槐米 19.4 鉴别 19.5 检查 19.5.1 水分 19.5.2 总灰分 19.5.3 酸不溶性灰分 19.6 浸出物 19.7 含量测定 19.7.1 总黄酮 19.7.2 芦丁 19.8 槐花饮片 19.8.1 炮制 19.8.1.1 槐花 19.8.1.1.1 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 19.8.1.2 炒槐花 19.8.1.3 槐花炭 19.8.2 性味与归经 19.8.3 功能与主治 19.8.4 用法与用量 19.8.5 贮藏 19.9 出处 20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槐米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槐米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槐米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槐花的内容。 1 拼音

huái mǐ

2 英文参考

flos sophorae immaturus [朗道汉英字典]

alabastra sophorae japonica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pagodatree flower bud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ophorae,flo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槐花为中药名,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豆科植物槐 Sophora japonica L. 的干燥花及花蕾[1]。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2]。槐花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钟状,黄绿色,先端5浅裂;花瓣5,黄色或黄白色,1片较大,近圆形,先端微凹,其余4片长圆形。雄蕊10,其中9个基部连合,花丝细长。雌蕊圆柱形,弯曲。体轻。气微,味微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槐米呈卵形或椭圆形,长2~6mm,直径约2mm。花萼下部有数条纵纹。萼的上方为黄白色未开放的花瓣。花梗细小。体轻,手捻即碎。气微,味微苦涩。

槐花味苦,性微寒[2]。归肝、大肠经[2]。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能[2]。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生品以清肝泻火、清热凉血见长[2]。多用于血热妄行,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疮毒肿痛[2]。炒槐花苦寒之性缓和,有杀酶保苷的作用[2]。其清热凉血作用次于生品[2]。槐花炭清热凉血作用极弱,涩性增加,以凉血止血力胜[2]。用于咯血、衄血、便血、崩漏下血、痔疮出血等出血证[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Flos Sophor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pagodatree flower(《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槐花的处方用名

槐花、炒槐花、槐花炭[2]。

7 来源

槐花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及花蕾[2]。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2]。

槐花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花[3]。

8 产地

槐花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产[3]。

9 原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高15~25cm。羽状复叶互生;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9~15,卵状长圆形,长2.5~7.5cm,宽1.5~5cm,先端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并有紫脉,翼瓣和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10,分离,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长2.5~5cm,无毛,不裂。种子1~6,肾形。花期7~9月,果期9~10月。

10 采收与初加工

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2]。

11 槐花生药性状 11.1 槐花

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钟状,黄绿色,先端5浅裂;花瓣5,黄色或黄白色,1片较大,近圆形,先端微凹,其余4片长圆形。雄蕊10,其中9个基部连合,花丝细长。雌蕊圆柱形,弯曲。体轻。气微,味微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1.2 槐米

呈卵形或椭圆形,长2~6mm,直径约2mm。花萼下部有数条纵纹。萼的上方为黄白色未开放的花瓣。花梗细小。体轻,手捻即碎。气微,味微苦涩。(《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2 槐花的炮制

宋代有微炒(《太平圣惠方》)、炒黄黑色(《苏沈良方》)、炒焦(《史载之方》)、麸炒(《圣济总录》)、地黄汁炒(《产育宝庆集》)[2]。

明代增加了醋煮(《奇效良方》)、烧灰存性(《济阴纲目》)、酒浸炒(《炮炙大法》)[2]。同时还论述了炮制作用,如“若止血炒黑”(《炮炙大法》);“肠风泻血赤白痢,并炒研服,凉大肠炒香”(《本草原始》)[2]。

清代多沿用炒法[2]。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黄、炒炭等[2]。

12.1 槐花的炮制方法 12.1.1 槐花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枝梗,筛去灰屑[2]。

12.1.2 炒槐花

取净槐花,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2]。

12.1.3 槐花炭

取净槐花,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焦褐色,喷洒少许清水,灭净火星,炒干,取出凉透[2]。

12.2 成品性状

槐花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钟状,黄绿色,花瓣黄色或黄白色,体轻[2]。味微苦[2]。花蕾(槐米)卵圆形或椭圆形[2]。花萼黄绿色,上方为未开放的黄白色花瓣,内呈黄褐色[2]。质轻[2]。味微苦涩[2]。

炒槐花外表深黄色[2]。

槐花炭外表焦褐色[2]。

12.3 质量要求

本品于60℃干燥6小时,含芦丁(C27H30O16)槐花不得少于8.0%,槐米不得少于20.0%[2]。

12.4 炮制作用

槐花味苦,性微寒[2]。归肝、大肠经[2]。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能[2]。生品以清肝泻火、清热凉血见长[2]。多用于血热妄行,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疮毒肿痛[2]。如治疗肠胃湿热,胀满下血的槐花散(《丹溪心法》);治杨梅疮、下疳的槐花蕊(《新方八阵》);治肝阳眩晕、头痛(如高血压),可单用煎水代茶饮,或与豨莶草、钩藤等合用(《中药临证应用》[2]。

炒槐花苦寒之性缓和,有杀酶保苷的作用[2]。其清热凉血作用次于生品[2]。

槐花炭清热凉血作用极弱,涩性增加,以凉血止血力胜[2]。用于咯血、衄血、便血、崩漏下血、痔疮出血等出血证[2]。如治久痢出血不止,无腹痛和里急后重症状的槐花散(《洁古家珍》)[2]。

12.5 炮制研究

本品主要含芦丁(Rutin),槐花米甲、乙、丙素(Sophorin A、B、C),槲皮素,异鼠李素(Isorhamin),槐花皂苷Ⅰ、Ⅱ、Ⅲ(Kaikasaponin Ⅰ、Ⅱ、Ⅲ)等[2]。

关于槐米的炮制研究,国内外都做了很多工作[2]。炒槐米的主要作用是杀酶保苷,因为温度不高,时间不长,所以破坏了酶,保存了苷,一般炒后芦丁含量略有增加[2]。若温度增高,时间增长,芦丁的含量则随之降低[2]。

槐米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是肯定的,可为什么能增强呢?过去一直认为是鞣质增加而止血作用增强,并有芦丁转化为鞣质之说[2]。但后来发现鞣质降低止血作用也增强,遂又深入研究[2]。归纳起来槐米炭的止血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鞣质增加而止血  鞣质本身就有收敛止血的作用,槐米炒炭后鞣质含量增加,一般在190℃时可使鞣质增加达到高峰,外观褐色,只有炒焦的程度[2]。

2.槲皮素增加而止血  后来发现正常炒炭,鞣质降低止血作用也很好[2]。研究首次发现槲皮素有止血作用,经含量测定,槲皮素确实有增加,国外学者测定炒炭品是生品的1.5倍,国内学者测定炒炭品是生品的3倍或10倍[2]。槲皮素的增加是肯定的[2]。由此解释了槐米炒炭鞣质降低止血作用也增强的原因[2]。

3.异鼠李素降低而止血  在研究槐米炭中槲皮素止血的同时发现,总有一种干扰物质,对抗槲皮素的止血作用,经进一步跟踪分离,发现这种抗止血成分是异鼠李素[2]。炒炭后异鼠李素的含量几乎减少一半[2]。由此看来,槐米炒炭,使止血作用增强具有双重意义:即止血成分增加,抗止血成分降低[2]。

12.6 贮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2]。防潮[2]。

13 性味归经

槐花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2]。

槐花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槐花味苦,性凉;入肝、大肠经[3]。

14 槐花的功效与主治

槐花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能[2]。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槐花具有凉血止血,清肝降火的功效,治肠风便血,痔血,尿血,崩漏,咯血,衄血,风热目赤,痈疽疮毒,颈淋巴结结核,高血压病[3]。

槐花生品以清肝泻火、清热凉血见长[2]。多用于血热妄行,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疮毒肿痛[2]。如治疗肠胃湿热,胀满下血的槐花散(《丹溪心法》);治杨梅疮、下疳的槐花蕊(《新方八阵》);治肝阳眩晕、头痛(如高血压),可单用煎水代茶饮,或与豨莶草、钩藤等合用(《中药临证应用》[2]。

炒槐花苦寒之性缓和,有杀酶保苷的作用[2]。其清热凉血作用次于生品[2]。

槐花炭清热凉血作用极弱,涩性增加,以凉血止血力胜[2]。用于咯血、衄血、便血、崩漏下血、痔疮出血等出血证[2]。如治久痢出血不止,无腹痛和里急后重症状的槐花散(《洁古家珍》)[2]。

槐花的花蕾名槐米,又名槐蕊,功用与花同[3]。

15 槐花的用法用量

煎服,6~15g[3]。

止血炒用[3]。

16 使用禁忌

孕妇忌服槐花[3]。

17 槐花的化学成分

槐花含芸香苷、槲皮素、异鼠李素3芸香糖苷、白桦脂醇、芸香苷和槲皮素[3]。

18 槐花的药理作用

槐花能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使因脆性增加而出血的毛细血管恢复正常弹性;对实验性关节炎等有抗炎作用,对大鼠有解痉、抗胃溃疡作用[3]。

槲皮素并有降低血脂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3]。

槐花在动物身上有预防冻伤及抗辐射作用[3]。

19 槐花的药典标准 19.1 品名

槐花

Huaihua

SOPHORAE FLOS

19.2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L.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即使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19.3 性状 19.3.1 槐花

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钟状,黄绿色,先端5浅裂;花瓣5,黄色或黄白色,1片较大,近圆形,先端微凹,其余4片长圆形。雄蕊10,其中9个基部连合,花丝细长。雌蕊圆柱形,弯曲。体轻。气微,味微苦。

19.3.2 槐米

呈卵形或椭圆形,长2~6mm,直径约2mm。花萼下部有数条纵纹。萼的上方为黄白色未开放的花瓣。花梗细小。体轻,手捻即碎。气微,味微苦涩。

19.4 鉴别

(1)本品粉末黄绿色。花粉粒类球形或钝三角形,直径14~19μm。具3个萌发孔。萼片表皮表面观呈多角形;非腺毛1~3细胞,长86~660μm,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 4~8个。草酸钙方晶较多。

(2)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5ml,密塞,振摇1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芦丁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水(8∶1∶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待乙醇挥干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19.5 检查 19.5.1 水分

不得过11.0%(附录IX  H第一法)。

19.5.2 总灰分

槐花不得过14.0%,槐米不得过9.0%(附录IX  K)。

19.5.3 酸不溶性灰分

槐花不得过8.0%;槐米不得过3.0%(附录IX  K)。

19.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Ⅹ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30%甲醇作溶剂,槐花不得少于37.0%;槐米不得少于43.0%。

19.7 含量测定 19.7.1 总黄酮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芦丁对照品50m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置水浴上微热使溶解,放冷,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芦丁0.2mg)。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 取对照品溶液1ml、2ml、3ml、4ml、5ml与6ml,分别置25ml量瓶中,各加水至6.0ml,加5%亚硝酸钠溶液1ml,混匀,放置6分钟,加10%硝酸铝溶液1ml,摇匀,放置6分钟,加氢氧化钠试液10ml,再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Ⅴ A),在50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  取本品粗粉约1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适量,加热回流至提取液无色,放冷,弃去乙醚液。再加甲醇90ml,加热回流至提取液无色,移置100ml量瓶中,用甲醇少量洗涤容器,洗液并入同一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100ml 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3ml,置25ml量瓶中,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水至6.0ml”起,依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芦丁的重量(μg),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总黄酮以芦丁(C27H30O16)计,槐花不得少于8.0%,槐米不得少于20.0%。

19.7.2 芦丁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1%冰醋酸溶液(32:6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7nm。理论板数按芦丁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芦丁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粗粉(槐花约0.2g,槐米约0.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25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无水芦丁(C27H30O16)槐花不得少于6.0%;槐米不得少于15.0%。

19.8 槐花饮片 19.8.1 炮制 19.8.1.1 槐花

除去杂质及灰屑。

19.8.1.1.1 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

同药材。

19.8.1.2 炒槐花

取净槐花,照清炒法(附录II D)炒至表面深黄色。

19.8.1.3 槐花炭

取净槐花,照炒炭法(附录II D)炒至表面焦褐色。

19.8.2 性味与归经

苦,微寒。归肝、大肠经。

19.8.3 功能与主治

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19.8.4 用法与用量

5~10g。

19.8.5 贮藏

置干燥处,防潮,防蛀。

19.9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20

炒白芥子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炒芥子的炮制方法 5 炒芥子的性状 6 芥子的性味归经 7 芥子的功效与主治 8 炒芥子的炮制作用 9 芥子的炮制研究 10 炒芥子的贮存方法 11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炒白芥子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炒白芥子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炒白芥子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炒芥子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炒芥子 已经自动替换为 炒白芥子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chǎo bái jiè zǐ

2 英文参考

stirbaked SINAPIS ALB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炒白芥子为芥子的炮制品。芥子的炒法唐代已有,见《外台秘要》。芥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apis alba L.或芥Brassica juncea (L.) Czem. et Coss.的干燥成熟种子[1]。炒白芥子表面颜色加深,微见裂纹,有香气[1]。芥子炒后可缓和辛散走窜之性,可避免耗气伤阴,并善于顺气豁痰[1]。多用于痰多咳嗽[1]。炮制后更利于粉碎和煎出,同时起到杀酶保苷的作用[1]。

4 炒白芥子的炮制方法

唐代有微熬(《外台秘要》)[1]。

宋至明、清基本沿用前法[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黄等[1]。

净芥子的制法: 取原药材,去净杂质,用时捣碎[1]。

炒白芥子的炮制方法:取净芥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有爆鸣声,断面浅黄色,有香气逸出时即可[1]。用时捣碎[1]。

5 炒白芥子的性状

芥子为圆球形,表面呈灰白色或淡黄色(白芥子),或黄色至棕黄色(黄芥子)[1]。味辛辣[1]。

炒白芥子表面颜色加深,微见裂纹,有香气[1]。

6 芥子的性味归经

芥子味辛,性温[1]。归肺经[1]。

7 芥子的功效与主治

芥子具有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1]。用于寒痰咳嗽,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芥子生品辛散力强,善于通络止痛[1]。多用于胸闷胁痛,关节疼痛,痈肿疮毒[1]。如治疗痰饮胸闷胁痛的控涎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治疗寒痰凝滞,关节疼痛的白芥子散(《校注妇人良方》)[1]。

炒白芥子可缓和辛散走窜之性,可避免耗气伤阴,并善于顺气豁痰[1]。多用于痰多咳嗽,如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1]。炮制后更利于粉碎和煎出,同时起到杀酶保苷的作用[1]。

8 炒白芥子的炮制作用

芥子味辛,性温[1]。归肺经[1]。具有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的功能[1]。生芥子辛散力强,善于通络止痛[1]。多用于胸闷胁痛,关节疼痛,痈肿疮毒[1]。如治疗痰饮胸闷胁痛的控涎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治疗寒痰凝滞,关节疼痛的白芥子散(《校注妇人良方》)[1]。

芥子炒后可缓和辛散走窜之性,可避免耗气伤阴,并善于顺气豁痰[1]。多用于痰多咳嗽,如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1]。炮制后更利于粉碎和煎出,同时起到杀酶保苷的作用[1]。

9 芥子的炮制研究

芥子主要含有硫苷化合物[1]。

芥子内服后能 *** 黏膜,引起胃部温暖感,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有健胃作用[1]。此苷本身无 *** 性,酶解后生成异硫氰酸酯类(芥子油),具有辛辣味和 *** 性[1]。炒后可杀酶保苷,使其服用后,在胃肠道环境中缓慢分解,逐渐释放出芥子油而发挥治疗作用[1]。

对芥子炮制前后的芥子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炒白芥子中芥子苷含量高于生品,其水煎液中芥子苷含量炒白芥子粗粉>生芥子粗粉>炒白芥子>生芥子,故芥子入煎剂以打碎为宜[1]。炒白芥子煎液中只含芥子苷,生芥子煎液中则含芥子苷和芥子油[1]。外用以生品研末为宜,以免因炒后酶失去活性不能水解苷而难以奏效[1]。

用清炒法、电热恒温烘烤和远红外线烘烤炮制白芥子,结果表明,远红外线烘烤白芥子,色泽均匀,烘烤时间短,含苷量高,损耗低,方法简单,易于操作[1]。

10 炒白芥子的贮存方法

白芥子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中药名·白芥子 4.1 白芥子的别名 4.2 白芥子的处方用名 4.3 白芥子的来源 4.4 白芥子的原植物形态 4.5 白芥子的产地 4.6 白芥子的采集与初加工 4.7 白芥子生药性状 4.8 白芥子的炮制 4.8.1 白芥子的炮制方法 4.8.1.1 芥子 4.8.1.2 炒芥子 4.8.2 成品性状 4.8.3 炮制作用 4.8.4 炮制研究 4.8.5 贮存方法 4.9 白芥子的性味归经 4.10 芥子的功效与主治 4.11 白芥子的化学成分 4.12 白芥子的药理作用 4.13 芥子药典标准 4.13.1 品名 4.13.2 来源 4.13.3 性状 4.13.3.1 白芥子 4.13.3.2 黄芥子 4.13.4 鉴别 4.13.5 检查 4.13.5.1 水分 4.13.5.2 总灰分 4.13.6 浸出物 4.13.7 含量测定 4.13.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4.13.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4.13.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4.13.7.4 测定法 4.13.8 芥子饮片 4.13.8.1 炮制 4.13.8.1.1 芥子 4.13.8.1.2 炒芥子 4.13.8.2 性味与归经 4.13.8.3 功能与主治 4.13.8.4 用法与用量 4.13.8.5 贮藏 4.13.9 出处 5 方剂名·《外治方》之白芥子 5.1 处方 5.2 功能主治 5.3 白芥子的用法用量 5.4 摘录 6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白芥子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白芥子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白芥子 1 拼音

bái jiè zǐ

2 英文参考

semen brassicae albae [朗道汉英字典]

semen sinapis albae [朗道汉英字典]

white mustard seed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白芥子:1.中药名;2.方剂名。

4 中药名·白芥子

白芥子为中药名,出自《新修本草》[1]。

芥子

白芥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apis alba L.的干燥成熟种子[2]。白芥子呈球形,直径1.5~2.5mm。表面灰白色至淡黄色,具细微的网纹,有明显的点状种脐。种皮薄而脆,破开后内有白色折叠的子叶,有油性。气微,味辛辣。炒芥子表面颜色加深,微见裂纹,有香气[2]。

芥子味辛,性温[2]。归肺经[2]。芥子具有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2]。用于寒痰咳嗽,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芥子生品辛散力强,善于通络止痛,多用于胸闷胁痛,关节疼痛,痈肿疮毒[2]。炒芥子可缓和辛散走窜之性,可避免耗气伤阴,并善于顺气豁痰,多用于痰多咳嗽。炮制后更利于粉碎和煎出,同时起到杀酶保苷的作用[2]。

4.1 白芥子的别名

芥子,芥菜子[1]、辣菜子[1]。

4.2 白芥子的处方用名

芥子、白芥子、炒芥子、炒白芥子[2]。

4.3 白芥子的来源

白芥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apis alba L.的干燥成熟种子[2]。

4.4 白芥子的原植物形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达1m,全株被疏粗毛。茎直立,分枝。叶互生,中下部叶具长柄,叶片羽裂,顶裂片广椭圆形,较大,3裂,侧裂片2~3对;上部叶裂片较少。总状花序顶生;萼片4;花瓣4,黄色,有爪,排成十字形;雄蕊6,四强;子主心上位。长角果广线形,长2~2.5cm,有粗白毛,先端有长喙。种子圆球形,淡黄白色。花期4~6月,果期6~8月。

4.5 白芥子的产地

各地有栽培。

白介子主产安徽、河南、山东、四川、河北、陜西、山西等地[1]。

4.6 白芥子的采集与初加工

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割取植株,晒干,打下种子[2]。除去杂质[2]。

夏末秋初角果成熟变黄时割取全株,晒干后打下种子。

4.7 白芥子生药性状

白呈球形,直径1.5~2.5mm。表面灰白色至淡黄色,具细微的网纹,有明显的点状种脐。种皮薄而脆,破开后内有白色折叠的子叶,有油性。气微,味辛辣。

4.8 白芥子的炮制

唐代有蒸熟捣(《备急千金药方》);微熬(《外台秘要》)[2]。

宋至明、清基本沿用前法[2]。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黄等[2]。

4.8.1 白芥子的炮制方法 4.8.1.1 芥子

取原药材,去净杂质,用时捣碎[2]。

4.8.1.2 炒芥子

取净芥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有爆鸣声,断面浅黄色,有香气逸出时即可[2]。用时捣碎[2]。

4.8.2 成品性状

白芥子为圆球形,表面呈灰白色或淡黄色(白芥子),或黄色至棕黄色(黄芥子)[2]。味辛辣[2]。

炒芥子表面颜色加深,微见裂纹,有香气[2]。

4.8.3 炮制作用

生白芥子辛散力强,善于通络止痛[2]。多用于胸闷胁痛,关节疼痛,痈肿疮毒[2]。如治疗痰饮胸闷胁痛的控涎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治疗寒痰凝滞,关节疼痛的白芥子散(《校注妇人良方》)[2]。

白芥子炒后可缓和辛散走窜之性,可避免耗气伤阴,并善于顺气豁痰[2]。多用于痰多咳嗽,如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2]。炮制后更利于粉碎和煎出,同时起到杀酶保苷的作用[2]。

4.8.4 炮制研究

白芥子主要含有硫苷化合物[2]。

芥子内服后能 *** 黏膜,引起胃部温暖感,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有健胃作用[2]。此苷本身无 *** 性,酶解后生成异硫氰酸酯类(芥子油),具有辛辣味和 *** 性[2]。炒后可杀酶保苷,使其服用后,在胃肠道环境中缓慢分解,逐渐释放出芥子油而发挥治疗作用[2]。

对芥子炮制前后的芥子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炒芥子中芥子苷含量高于生品,其水煎液中芥子苷含量炒芥子粗粉>生芥子粗粉>炒芥子>生芥子,故芥子入煎剂以打碎为宜[2]。炒芥子煎液中只含芥子苷,生芥子煎液中则含芥子苷和芥子油[2]。外用以生品研末为宜,以免因炒后酶失去活性不能水解苷而难以奏效[2]。

用清炒法、电热恒温烘烤和远红外线烘烤炮制白芥子,结果表明,远红外线烘烤白芥子,色泽均匀,烘烤时间短,含苷量高,损耗低,方法简单,易于操作[2]。

4.8.5 贮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2]。

4.9 白芥子的性味归经

白芥子味辛,性温[2]。归肺经[2]。

4.10 芥子的功效与主治

白芥子具有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2]。用于寒痰咳嗽,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白芥子具有利气豁痰,温胃散寒,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的作用[1]。

1.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结核性胸膜炎,反胃吐食,胃寒疼痛,寒湿痹痛,面神经麻痹[1]。煎服:3~9g[1]。

2.治阴疽,痰核,煎服或研末调敷[1]。

3.扭伤、挫伤,各种神经痛,研末醋调敷[1]。外敷皮肤有灼热感时即除去[1]。

白芥子生品辛散力强,善于通络止痛[2]。多用于胸闷胁痛,关节疼痛,痈肿疮毒[2]。如治疗痰饮胸闷胁痛的控涎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治疗寒痰凝滞,关节疼痛的白芥子散(《校注妇人良方》)[2]。

炒芥子可缓和辛散走窜之性,可避免耗气伤阴,并善于顺气豁痰[2]。多用于痰多咳嗽,如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2]。炮制后更利于粉碎和煎出,同时起到杀酶保苷的作用[2]。

4.11 白芥子的化学成分

白芥子含白芥子甙(sinalbin)、芥子酶(myrosin)、芥子堿(sinapine)、4羟基笨甲酰胆堿(4hydroxybenzoylcholine)、4羟基笨甲胺(4hydroxybenzylamine)等。

白芥子主要含有硫苷化合物[2]。

白芥子含白芥子苷(Sinalbin)、芥子堿、芥子酶等[1]。

4.12 白芥子的药理作用

白芥子苷水解后的产物有较强的 *** 作用,可致充血、发泡[1]。白芥子内服可催吐、祛痰,过量可致胃肠炎[1]。其水浸剂在试管中对某些致病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平喘作用[1]。

4.13 芥子药典标准 4.13.1 品名

芥子

Jiezi

SINAPIS SEMEN

4.13.2 来源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apisalbaL.或芥Brassicajuncea(L.)Czern.et Coss.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白芥子”,后者习称“黄芥子”。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4.13.3 性状 4.13.3.1 白芥子

呈球形,直径1.5~2.5mm。表面灰白色至淡黄色,具细微的网纹,有明显的点状种脐。种皮薄而脆,破开后内有白色折叠的子叶,有油性。气微,味辛辣。

4.13.3.2 黄芥子

较小,直径1~2mm。表面黄色至棕黄色,少数呈暗红棕色。研碎后加水浸湿,则产生辛烈的特异臭气。

4.13.4 鉴别

(1)本品横切面:白芥子种皮表皮为黏液细胞,有黏液质纹理;下皮为2列厚角细胞;栅状细胞1列,内壁及侧壁增厚,外壁菲薄。内胚乳为1列类方形细胞,含糊粉粒。子叶和胚根薄壁细胞含脂肪油滴和糊粉粒。

黄芥子种皮表皮细胞切向延长;下皮为1列菲薄的细胞。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50ml,超声处理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芥子堿硫氰酸盐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l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丙种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一丙酮一甲酸水(3.5:5:1: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13.5 检查 4.13.5.1 水分

不得过14.0%(附录ⅨH 第一法)。

4.13.5.2 总灰分

不得过6.0%(附录ⅨK)。

4.13.6 浸出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12.0%。

4.13.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4.13.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8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6nm。理论板数按芥子堿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4.13.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芥子堿硫氰酸盐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即得。

4.13.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细粉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甲醇50ml,超声处理20分钟(功率250W,频率20kHz),滤过,滤渣再用甲醇同法提取三次,滤液合并。减压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流动相溶解,转移至5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4.13.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芥子堿以芥子堿硫氰酸盐(Cl6H24N05·SCN)计,不得少于0.50%。

4.13.8 芥子饮片 4.13.8.1 炮制 4.13.8.1.1 芥子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同药材。

4.13.8.1.2 炒芥子

取净芥子,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淡黄色至深黄色(炒白芥子)或深黄色至棕褐色(炒黄芥子),有香辣气。用时捣碎。

本品形如芥子,表面淡黄色至深黄色(炒白芥子)或深黄色至棕褐色(炒黄芥子),偶有焦斑。有香辣气。

检查

水分同药材,不得过8.0%。

(总灰分)同药材。

含量测定

同药材,含芥子堿以芥子堿硫氰酸盐(Cl6H24N05·SCN)计,不得少于0.40%。

鉴别

同药材。

浸出物

同药材。

4.13.8.2 性味与归经

辛,温。归肺经。

4.13.8.3 功能与主治

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寒痰咳嗽,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4.13.8.4 用法与用量

3~9g。外用适量。

4.13.8.5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4.13.9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5 方剂名·《外治方》之白芥子 5.1 处方

白芥子、甘遂各21克,元胡、细辛各12克。

5.2 功能主治

据报道,治疗支所管哮喘1000例,3年显效率为60%,总有效率为98%[肺俞穴位置:俯伏位,在背部第三椎下凹窝左右向外各量5厘米(1.5寸)的地方。心俞穴位置:俯伏位,在背部第五椎下凹窝左右向外各量5厘米(1.5寸)的地方。膈俞穴位置:俯伏位,在背部第七椎下凹窝左右向外各量5厘米(1.5寸)的地方。

5.3 白芥子的用法用量

共研细末,每次取1/3药末,加生姜汁调成稠膏(每次用鲜姜60克,浸泡后捣碎,挤汁),分摊在6块边长为5厘米的方玻璃上或塑料薄膜上(药膏直径为3厘米)再取麝香0.3克(无麝香时可用冰片1克,或丁香粉、肉桂粉共1克)分撒在药膏上,并贴在背部双侧肺俞、心俞、和膈俞穴上,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在三伏天共贴3次(即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从上午11时开时贴药,至下午2~3时为止,如贴后局部有烧灼疼痛时,可提前取下),连贴3年为1疗程。

5.4 摘录

《外治方》

6

炒槐米和生槐米的区别是什么?

槐米主要有效成分是苷类,炒熟是为了破坏分解酶将苷类分解,专业语言“杀酶保苷”。

槐米的功效与作用

1、槐米能降低血压,预防中风:槐花所含的芸香甙(芦丁)是具有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的维生素,可增强血管壁弹性,提高毛细血管的韧性,对高血压患者有防止脑血管破裂的功效,可预防中风。

2、槐米能凉血止血:槐花主要用于出血属于血热的病症,可配合地榆治疗下部出血如便血、尿血、痔血,配合仙鹤草、白茅根治疗上部出血如咯血、衄血等。  

3、槐米有抗炎作用:大鼠ip本品所含的芦丁,对植入羊毛球的发炎过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4、槐米有祛痰、止咳等作用:本品所含的槲皮素有一定的平喘作用。此外还有降低血压,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脆性、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  

5、槐米有维生素P样作用:芦丁具有维持血管抵抗力。降低其通透性,减少脆性等作用,对脂肪浸润的肝有祛脂作用,与谷胱甘酞合用祛脂效果更明显。 

6、槐米有抑制醛糖还原酶作用:芦丁10-5mol/L浓度时抑制率为95%。此作用有利于糖尿病型白内障的治疗。 

7、槐米有抗病毒作用:200ug/ml浓度时,对水疱性口炎病毒有最大的抑制作用。

为什么中药黄芩在储藏炮制过程中会变绿?

黄芩遇水发绿是因为黄芩中的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被黄芩中所含的黄芩酶酶解产生黄芩素和汉黄芩素两种苷元,这两种苷元为邻位三羟基的黄酮,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而转变成为绿色,因而黄芩变绿说明苷已被酶解,为防止酶解,黄芩原药材可采用蒸、沸水煮等加热杀酶的方法炮制,以达到杀酶保苷的目的。黄芩“杀酶保苷”的操作过程中操作不当,把水烧干了,饮片被烧焦烧糊。孰不知黄芩苷含量随加热时间增加和加热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如此随意操作,黄岑的有效成分黄芩苷可能荡然无存。

相关推荐:

什么是杀酶保苷

留学申请的文书

为什么人们更喜欢宋以前的历史而不那么待见宋以后的历史

什么是森林公园

留学申请需要的材料

什么是森林防火隔离带

中国各大城市的地铁标志为什么不统一

什么是色谱法

标签: [db:标签]

声明:《什么是杀酶保苷》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什么是杀酶保苷

    杀酶保苷: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苷类成分可被相应的酶多分解,从而使药效成分减少,影响疗效,甚至产生毒性及不良反应,含苷类的药物常用炒,蒸,烘,燀法...

    百科 日期:2023-04-07

  • 留学申请的文书

    留学申请的文书技巧:具体撰文之前,需完成框架搭建,要有结构,有层次,有逻辑。语言表达时需注意一些技巧,不要记流水账,写作时要表述清晰。除了修改用...

    百科 日期:2023-04-07

  • 为什么人们更喜欢宋以前的历史而不那么待见宋以后的历史

    元朝清朝比较落后,少数民族统治,文化被打压等。明朝最著名的就是皇帝无能,太监专权,明朝的文人出色的也少之又少,东林党一出,整个明朝的文人都抬不...

    百科 日期:2023-04-07

  • 什么是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是经过修整可供短期自由休假的森林,或是经过逐渐改造使它形成一定的景观系统和森林。森林公园是一个综合体,它具有建筑、疗养、林木经...

    百科 日期:2023-04-07

  • 留学申请需要的材料

    留学申请需要的材料如下:1、个人资料证明:护照,出生公证等;2、学历资料证明:学历,学位公证,成绩单等:3、申请人经济能力证明:银行存款证明,收入证明等;4...

    百科 日期:2023-04-07

  • 什么是森林防火隔离带

    森林防火隔离带是为了防止火灾扩大蔓延和方便灭火救援,在森林之间、森林与村庄、学校、工厂等之间设置的空旷地带。森林防火隔离带的设置是一...

    百科 日期:2023-04-07

  • 中国各大城市的地铁标志为什么不统一

    之所以会出现出现这种情况,一是由于相应的标准出台的滞后,二是因为地铁标志不是国家强制性标准。关于地铁标识的问题,将上升到国家标准进行统一...

    百科 日期:2023-04-07

  • 什么是色谱法

    色谱法又称色谱分析、色谱分析法、层析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方法,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相态的选择性分配,以流动相对固定相中的混合物进行洗脱,混...

    百科 日期:2023-04-07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