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据:西汉孺子刘婴并未正式即位,仅当一个“皇太子”,因而西汉正统皇帝只有十四位;以汉朝传国玉玺而论,建立新朝政权的王莽、自立成家政权的龙兴帝公孙述并不拥有玉玺,所以这两位应该排除;拥有汉朝传国玉玺的包括建立玄汉政权的更始帝刘玄、建立赤眉汉政权的建世帝刘盆子,这两位应该算上;加上以上两位,建立东汉政权的光武帝刘秀是汉朝的第十七位皇帝;而东汉的正统皇帝共十三位,现在史书和学者并没有把刘懿、刘辩归于汉朝皇帝一类。刘协是东汉的第十三位皇帝,因而是汉朝的第二十九位皇帝
汉朝皇帝顺序是什么?
汉朝皇帝顺序如下:
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
西汉第二任皇帝:汉惠帝刘盈
西汉第三任皇帝:西汉前少帝刘恭
西汉第四任皇帝:西汉后少帝刘弘
西汉第五任皇帝:汉文帝刘恒
西汉第六任皇帝:汉景帝刘启
西汉第七任皇帝:汉武帝刘彻
西汉第八任皇帝:汉昭帝刘弗陵
西汉第九任皇帝:昌邑王刘贺
西汉第十任皇帝:汉宣帝刘询
西汉第十一任皇帝:汉元帝刘奭
西汉第十二任皇帝:汉成帝刘骜
西汉第十三任皇帝:汉哀帝刘欣
西汉第十四任皇帝:汉平帝刘衎
西汉第十五任皇帝:孺子婴
西汉第十六任皇帝:汉更始帝刘玄
东汉开国皇帝:汉世祖刘秀
东汉第二任皇帝:汉明帝刘庄
东汉第三任皇帝:汉章帝刘炟
东汉第四任皇帝:汉和帝刘肇
东汉第五任皇帝:汉殇帝刘隆
东汉第六任皇帝:汉安帝刘祜
东汉第七任皇帝:东汉前少帝刘懿(这个皇帝有些史学家认为可以算作东汉皇帝,有些史学家认为不能算作东汉皇帝,故而存疑)
东汉第八任皇帝:汉顺帝刘保
东汉第九任皇帝:汉冲帝刘炳
东汉第十任皇帝:汉质帝刘缵
东汉第十一任皇帝:汉桓帝刘志
东汉第十二任皇帝:汉灵帝刘
东汉第十三任皇帝:东汉后少帝刘辩
东汉第十四任皇帝:汉献帝刘协
季汉开国皇帝:季汉昭烈帝刘备
季汉亡国皇帝:季汉孝怀帝刘禅
国号
楚汉相争后,刘邦正式称帝,因曾被项羽封为汉王,便以“汉”为国号,后世人们称之为汉朝。
汉高帝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又称前汉;后世史学家不承认新莽和玄汉合法性,所以一般将其合并到汉朝历史里。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又称后汉 ;西汉与东汉合称两汉,即为汉朝。后代的三国时期汉昭烈帝刘备建立的政权仍以汉为国号,史称蜀汉、季汉,又称西蜀。
汉朝是中国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汉族在这一时期得名,汉族由于文明程度较高,在中国各兄弟民族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历史发展和自然形成的结果。汉以后历代的朝代名称虽有变换,但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地位始终未变。
汉朝皇帝的顺序
两汉共29帝立国411年。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一、西汉王朝共15帝立国215年
西汉王朝公元前206—公元9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
1、第1任高帝刘邦公元前202—公元前194年在位9年
2、第2任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公元前187年在位7年
3、第3任废帝刘恭公元前187年高后吕雉摄政
4、第4任废帝刘弘公元前187年高后吕雉摄政公元前187—公元前179年摄政8年
5、第5任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公元前156年在位23年
6、第6任景帝刘启公元前156—公元前140年在位16年
7、第7任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公元前86年在位54年
8、第8任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公元前73年在位14年
9、第9任少帝刘贺公元前73年
10、第10任宣帝刘询公元前73—公元前48年在位26年
11、第11任元帝刘奭公元前48—公元前32年在位16年
12、第12任成帝刘骜公元前32—公元前6年在位26年
13、第13任哀帝刘欣公元前6—公元1年在位6年
14、第14任平帝刘箕子公元1—6年在位5年
15、第15任孺子刘婴公元6—9年王莽摄政4年西汉王朝
二、新王朝共1帝立国15年,公元9—23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
第1任新皇帝王莽9—23年在位15年
三、玄汉王朝共1帝立国3年,23—25年首都长安
第1任更始帝刘玄23—25年在位3年
四、东汉王朝共14帝立国196年,25—220年首都洛阳
1、第1任光武帝刘秀25—58年在位34年(原名刘绣)
2、第2任明帝刘庄58—76年在位18年
3、第3任章帝刘炟76—89年在位14年
4、第4任和帝刘肇89—106年在位18年
5、第5任殇帝刘隆106年
6、第6任安帝刘祜107—125年在位19年
7、第7任婴帝刘懿126年
8、第8任顺帝刘保126—145年在位20年
9、第9任冲帝刘炳145年
10、第10任质帝刘缵146年
11、第11任桓帝刘志147—168年在位22年
12、第12任灵帝刘宏168—190年在位23年
13、第13任少帝刘辩190年
14、第14任献帝刘协190—220年在位31年东汉王朝
汉朝(前202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扩展资料:
汉朝第一位皇帝汉高祖刘邦简介: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字季,号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沛郡丰邑中阳里(现属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氏。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即公元前二五六年二月初八日。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性情豁达大度,知人善任。公元前二一六年,时年三十一岁,为泗水亭长。
公元前二○九年壬辰岁九月,参加由陈胜,吴广带领的起义,后加入楚国的阵营,趁另一位将军项羽,和秦的大军打拉锯战,没有秦国主力和他的军队对阵之余,第一个攻进秦国的首都咸阳,灭了秦朝,被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并以蜀地为基地,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
刘邦在文有张良,武有韩信,后方有萧何的辅助下,终于把项羽的军队包围在垓下设下十面埋伏,项羽突围不果,自杀于乌江边。刘邦消灭了项羽后,统一了中国。公元前二○六年乙未岁称帝于洛阳,建立汉王朝,自此中华帝国在地理上再次统一,为以后的强大建立了基础。后迁都于长安(今西安市)在位十二年,卒于公元前一九五年丙午岁四月二十五日(甲辰日)。享年六十一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东,称长陵。妣吕雉,卒于公元前一七九年壬戌岁,葬于长安咸阳县东陵。
参考资料:
求汉朝皇帝排位顺序
汉朝的著名君主,刘邦最优秀,其次是汉武帝刘彻,后续的一位当算是刘秀。刘邦跟刘秀同为开国之君,汉武帝刘彻功劳虽大,但是他的雄才大略,更多地体现在西汉国力的强盛基础之上,起点最高,刘邦起点最低,刘秀次之。
刘秀是东汉的建立者,因为他的出现,才得以让汉朝延续了几百年,如果没有他估计汉朝在王莽的时期,已经被终止了,所以他是汉朝一位出类拔萃的皇帝。
刘秀作为刘邦的九世孙,长沙定王刘发的六世孙。因为刘彻“推恩令”推广,刘秀的父亲只是济阳县县令,8岁的时候刘钦病故后便被远在湖北的叔父刘良抚养,从河南再次迁徙务农。王莽篡位后,刘秀的亲哥哥刘縯暗中积累人脉,最终在公元22年骑兵。刘秀骑着牛参加指挥,可见军队装备多么差。
最终,刘秀在昆阳大战中获得战绩,一举成为天下知名人士。其后,刘演被杀,刘秀一方面上疏更始帝刘玄表示谢罪,一方面积蓄力量。实力壮大后,借助绿林、赤眉较量成功摆平各方势力。
在这一过程中,刘秀就连兄长被杀,自身队伍受到极大打压下,仍然可以坦然面对、表面装着诚心诚意地服软。这点在可以与刘邦让项羽煮了自己的父亲、鸿门宴上的装孙子相媲美。
但刘秀比刘邦的优势在于两点:其一,刘秀当时仍有“刘氏天下”的余荫,天下人仍然对“刘姓皇族”带着敬畏之心;其二,刘秀所依靠的乃是地方豪族,而且当时天下各个势力割据,主体仍然是农民起义军,相对于秦末各国贵族之后所支撑的队伍更容易被削平一些。刘秀时代没有项羽那样的“天才将领”。这对刘秀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后来刘秀依赖自己显赫的皇族背景,较高的文化水平,文能治国武能打仗,同时又能驾驭群雄,再造汉室完成统一,并且在他的治理下,使得东汉王朝在初期就恢复到了盛世局面。
刘秀的成功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当时民众反莽思汉,纷纷打着兴复刘氏的旗号,起义军与各地豪强以及西汉皇族都不约而同地一边倒拥立西汉后裔为帝,就连庸懦的刘玄、刘盆子、冒充汉成帝私生子的刘子与都能不费吃灰之力当上皇帝,也就是说只要能力不是很差,皇位就能坐稳,何况身为皇族的刘秀是一代明君的料,收拾这样的残局当然是摧枯拉朽般的顺利。
汉朝的皇帝排列顺序及皇帝的个人资料(从西汉刘邦开始)
顺序依次为刘邦、刘盈、刘恭、刘弘、刘恒、刘启、刘彻、刘弗陵、刘询、刘奭、刘骜、刘欣、刘衎、刘秀、刘庄、刘炟、刘肇、刘隆、刘祜、刘懿、刘保、刘炳、刘缵、刘志、刘宏、刘辩、刘协。
1、刘邦
刘邦(公元前256年十一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汉太祖高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
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于定陶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登基后一面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又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
另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让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重农抑商,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不仅安抚了人民,也促成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 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开放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公元前195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同年崩,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 。
2、刘彻
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汉武帝在位期间(前141年-前87年),在政治上,创设中外朝制、刺史制、察举制,颁行推恩令,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在经济上,推行平准、均输、算缗、告缗等措施,铸五铢钱,由官府垄断盐、铁、酒的经营,并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设立太学。对外,汉武帝采扩张政策,除与匈奴长年交战外,还破闽越、南越、卫氏朝鲜、大宛,又凿空西域、开丝绸之路,并开辟西南夷。
此外,还有创设年号、颁布太初历等举措。但他崇信方术、自奉奢侈,兼以穷兵黩武,引发统治危机,晚年爆发巫蛊之祸,后因对外扩张受挫而颁《轮台诏》。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葬于茂陵。
3、刘秀
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即汉光武帝(公元25年—57年在位),字文叔,南阳郡蔡阳人(今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生于陈留郡济阳县济阳宫 。中国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
新朝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的汉室宗亲刘秀在南阳郡乘势起兵。更始三年(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鄗县南千秋亭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
经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政权,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
刘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职,整治官场风气,精简结构,优待功臣;经济上解放生产力,采取休养生息,大力发展经济。
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司马光、梁启超语)的光武中兴时代。
建武中元(一作中元)二年(57年)二月初五日,刘秀在南宫前殿逝世,享年六十二岁。刘秀死后,其子刘庄继位,于同年三月初五日,葬刘秀于原陵,上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后人多称呼为光武帝。
4、刘炟
刘炟(57年-88年4月9日),即汉章帝(75年—88年在位),汉明帝刘庄第五子,母贾贵人,东汉第三位皇帝,在位14年。
永平三年(60年)被立为皇太子。永平十八年八月初六壬子(75年9月5日)继位为帝。即位后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衣食朴素,实行“与民休息”,“好儒术”,使得东汉经济、文化得到很大的发展。
此时思想活跃,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两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区重新称藩于汉。其统治与汉明帝共称“明章之治”。但过于放纵外戚,种下了日后外戚专权和宦官专政的远因。
章和二年二月三十壬辰(88年4月9日),刘炟崩于章德前殿,时年三十一岁,谥号孝章皇帝,庙号肃宗,后葬于敬陵(今河南洛阳东南)。汉章帝还是一位书法家,他的草书非常有名,被称为“章草”。
5、刘协
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即汉献帝(189年-220年在位),字伯和,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灵怀皇后王荣,东汉最后一任皇帝。
刘协因被董太后抚养,故称“董侯”,初封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废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皇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诛杀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他。
刘协后来逃出长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刘协被曹丕控制,随后被迫禅让于曹丕。
曹魏青龙二年(234年),刘协寿终正寝,享年54岁,葬于禅陵,谥号孝献皇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朝君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