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实力决定文化艺术软实力在世界的地位,就好像墨西哥画家里贝拉那样,已经是大师的能力,但是因为国家原因,在国际影响力就很弱。就如同美国当代艺术话语权这么高,很大原因是美苏冷战时期美国用经济炒作起来的。而且欧洲的确是油画的起源,画的的确好,俄罗斯画的的确差很多,具体的看看各个国家的油画就知道了。
俄罗斯油画在世界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价值?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从我们中学的历史或是美术课本上,就绘画这块,大多都是毕加索塞尚莫奈这些西欧国家的画家作品,很少提及俄罗斯画家或是油画。
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对于欧洲来说,俄罗斯是亚洲国家。对于亚洲来说,俄罗斯是欧洲国家。所以在人们的认知里,俄罗斯从地理和文化上就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
但据我所知,就绘画技巧而言,俄罗斯油画在世界的排名里,至少前三。
为什么我能这么确定呢?让作品来说话吧。
上面这幅是十九世纪俄罗斯画家的龙头老大苏里科夫的作品,名叫《女贵族莫洛卓娃》。它作品的叙事性强,仿佛就是定格了一个历史性的画面一样,尤其是坐在雪橇上的女贵族的表情。
上面这一幅是同时期的俄罗斯著名画家画家列宾的作品,名叫《查波罗什人写信给苏丹王》。周围每一个人的表情都是不一样的,你甚至能通过表情来猜测他们的内心。
上面这些油画,画面感很强,人物也是栩栩如生,工笔造诣非常高。
这么好的作品,为什么我们很少能接触到他们的油画呢?
因为在西方人眼里,他们是批评俄罗斯绘画的。一是因为叙述性太强,二是太伤感主义。也就是说他们觉得俄国佬的作品是文学的附庸,太死板了,没有创造性,题材也选得太悲了。所以即使俄罗斯的油画实现了民族化,西方人依然不把他们看在眼里。
也因为这样,在欧美的众多博物馆中,俄罗斯画家的作品不是说很少的问题,是几乎没有。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上万件油画作品,只有一副俄罗斯画家的画作,就是列宾中期的一个自画像。其实俄罗斯也挺憋屈的,他们在世界的地位和价值是边缘化的。
但我最后还是想站一站俄罗斯,就文学而言,俄罗斯的契科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小说家在文学界是神一般的存在。(图为契科夫的雕像)
直到现在,契科夫的短篇小说集依然是美国青年的上等读物。就连如今的美剧,如果当初没有受到俄罗斯小说家的西化影响,就不会有那么精彩的桥段和布局。所以俄罗斯的艺术性是不能被我们忽视的。
西方人有西方人的观点,但我们每个人也应该有自己的判断。
西方素描和俄罗斯素描有什么不同之处?
西方素描多是为油画或壁画做的单色稿,目的是为了用单色材料表现出形体的素描关系,为彩色绘画作品提供参考,也有一些是单纯为了研究造型而作的写生或默写,总的来说,对形式和材料的没有严格的约束性要求,从文艺复兴时期那些大师的素描作品可以看出,很多是用生动的线条和软材料皴擦出的阴影来造型的,和速写没有严格的界限,有些随意性也很强。而且他们的素描不是抄调子,并不是照抄对象,而是理解了形体后用黑白去塑造立体,他们画中的光影并不是完全写实的。这可以和黑白照片以及后来的苏派素描对比而知。
而俄罗斯成立了皇家美院(列宾美院原称)以后,延请许多欧洲大师培训了一批批俄罗斯本土画家,并在这里形成一套非常严格严谨的教学方法,其中包括俄派学院素描,把素描当作独立的艺术作品来要求,构图要严谨,完整,以铅笔为主要作画工具,对笔触要求严格,而且画面调子要完整,不能留空白背景,看那时留校的作品,基本和黑白照片的效果接近,可以说对技术要求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但是俄国人对西方绘画的理解一直不十分到位,画素描经常是抄调子。但那时的写生和现在不同,模特只有男性,写生时也必须按照黄金比例对对象形体加以美化,画出来都是健壮英俊完美的英雄形象。这种传统一直流传到苏联时期,苏派素描教学还是延续这种要求,只不过作业水平已经大不如前了,当然这时早已经有了女模特,也要求写实地描绘模特的特征。
现在俄罗斯素描教学还是非常严谨的,算是世界上最后一所坚守传统写实技艺的院校了,但是技法已和过去苏派要求不同,提倡用软材料,像西方大师一样画素描,他们比较推崇米开朗基罗的素描,和很重视临摹古代作品,各系学生每年都要做临摹古代素描的作业。油画系的梅尔尼科夫工作室主任贝斯特洛夫的素描主要是学米开朗基罗,这现在基本也是他们教学的主要潮流。
美国为什么不敢对俄罗斯指手画脚? 而对中国可以
首先,俄罗斯经济对西方国家的依赖性本就比较小,而中国经济是建立在西方市场之上的。所以美、俄之间假如对抗就是实打实的对抗,而面对中国西方有很多牌可以打。
其次美国在东欧国家能捞到的油水有限,该亲美的国家都亲美了,在不想亲美的国家投入不仅费而不惠,又要得罪俄罗斯,与其两头不讨好不如不作声。而南海不少国家对美国的态度方面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中间派),再加上市场大、油气及海洋资源丰富,虽然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得罪中国,但吸引力却足够大。其实美国不是不敢对俄罗斯指手画脚,俄罗斯经济、军事、国际影响力已大不如前是不争的事实。只是美对俄指手划脚没多少利益可图,而对中这么做则是有利可图。
再其次,中国和俄罗斯自身的发展策略也不一样。中国周边问题比较复杂,很多历史遗留问题搁置时间又比较长,容易被人利用。而中国现在以经济发展为重心,而经济结构中又以加工制造业为重,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所以也迟迟不愿使用武力。而俄罗斯在前苏联解体之后,各个东欧国家与俄国之间都是相对较为简单的双边关系,而俄罗斯又急于想证明自己的实力,不惜用武力来解决争端。
俄罗斯的油画绘画方式的特点…
从画面的视觉效果的本质说,苏派油画的是吸取印象派的颜色技法,在造型上更加严谨,不象有些印象派不注重造型。并且不同于古典油画的细腻,它的用笔块面感比较强。
苏派油画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没有独立立场、粉饰时代、非黑即白,对反动派强烈斥责,对正面人物无限讴歌。
相对于古典油画的间接画法来讲苏派算直接画法。相对于古典油画中色彩的应用。又受到了一定得印象派的影响。一句话。苏派是追求造型准确追求色彩变化讲究画意(绘画性)的一种流派。
扩展资料
在欣赏一幅油画作品时,主要从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两个方面来鉴赏。油画起源于西方,任何的油画作品都需要靠视觉形象来反映一定的思想内容。
一方面油画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把观赏者带到了画家所反映的一个艺术境界之中,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产生审美作用。另一方面观赏者又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认识和丰富了油画作品的内涵。
对一幅油画作品的理解,不同人所理解的深度是不一样的,它同观赏者的素质条件相联系。优秀的油画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内容,起到了陶冶人的情操,
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作用关于艺术技巧上的鉴赏,要有对油画语言的认识和了解。油画的材料本身具有区别于水墨画版画、水彩的特点,这种材料之美是油画的一大特性。
技巧高超的作品体现在画家掌握了材料的特性熟练运用材料和工具来塑造形象。画面反映出了整体和局部的和谐关系,丰富和统一的对立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油画
有关‘苏派’绘画的问题
苏派油画
新中国成立后,随之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与苏联是结盟国家。苏联当时是世界上第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很自然,我国全面地向苏联学习,当然也包括文化艺术。在50年代初期,我国政府为了更好地向苏联学习,曾派出一批批专家和青年学生到苏联进行考察和留学。美术方面先后有罗工柳、李天祥、郭绍纲、全山石、肖锋、林岗、邓澍和张华清等到苏联美术学院留学。同时,苏联政府也派出画家来华讲学和办油画训练班。如梅里尼柯夫、马克西莫夫等都来过我国,其中以马克西莫夫1955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训练班任导师的时间最长,参加学习的约20余人,都是各地美术院校及一些专业美术单位从事油画创作和教学的优秀青年,如侯一民、詹建俊、靳尚谊、任梦璋、袁浩、谌北新等。油训班由马克西莫夫负责全面传授苏联油画的技能和创作方法。两年油训班的学习结束后,参加学习的画家回到各地很快推广开马克西莫夫油画绘制的一整套模式和方法。加上当时苏联大批画册进口我国,大量介绍俄罗斯巡回画派画家的作品和创作方法——克拉姆斯柯依、列宾、苏里柯夫、谢罗夫、柯罗文、希什金等,以及大批苏联当代画家的作品和他们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由于我国当时极少介绍西方绘画,大家对西方绘画情况所知甚少,就连印象派绘画也很生疏,至于野兽派、立体派等就一无所知了。一批曾对西方绘画有些了解的老画家鉴于当时政治原因也不便介绍西方油画艺术。这样一来,美术界只有全盘接受苏联美术教育和创作方法的一套。所谓“苏派油画”就始于这个时期。
所谓“苏派油画”,一般指马克西莫夫或留苏学生的那套画法,其实60~70年代苏派油画风格还是多样的,有不少探索性的作品。如老一辈画家中的代涅卡、康查洛夫斯基、萨里扬、科林、尤恩、雷洛夫、
尼斯基、莫伊先柯、萨拉霍夫、格拉祖诺夫等都是富于探索精神、个性和风格独特的画家。就以大家熟悉的雅勃隆斯卡娅、梅里尼柯大的风格也与过去迥然不同了。只是由于60年代中苏关系不正常,我们不了解苏联油画的创作面貌。其实苏联油画何止马克西莫夫一家。
苏联油画与俄罗斯传统绘画
苏联美术是根据“艺术属于人民”的方针和继承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十月革命后,一批进步青年油画家非常重视继承“巡回展览画派”的现实主义传统,学习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巡回展览画派”是以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原则为指导,真实地再现俄国的社会生活的一个艺术流派。该画派有杰出的组织者和思想领袖克拉姆斯柯依和权威的艺术评论家斯塔索夫领导,以及美术收藏家特列恰可夫在经济方面的支持,使巡回画派得以蓬勃发展,对19世纪俄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当时大批优秀画家都参加巡回画展活动。代表画家有苏里柯夫、列宾、瓦斯涅佐夫、亚罗申柯、马柯夫斯基、瓦·马克西莫夫、萨维茨基、萨符拉索夫、希什金、列维坦等。他们的作品代表了俄罗斯当时油画的最高水平。他们创作了大批以情节性为主的优秀作品,如列宾的《伊凡杀子》、苏里柯夫的《近卫军临刑的早晨》、瓦·马克西莫夫的《魔法师闯入农民的婚礼》、列维坦的《墓地上空》等。这一大批优秀作品是俄罗斯绘画的丰富遗产,对十月革命后一代苏联画家的创作起到重大影响。
苏联油画的特征
由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方针,艺术是为人民服务和教育人民的。苏联美术创作盛行情节性绘画,通过一定的情节去表现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冲突斗争,歌颂正义事业和英雄行为以及社会主义优秀品质,因而情节性绘画是最适合的表现形式。写实的表现手法是情节性绘画必不可少的。所以苏联的美术院校培养学生必然以扎实的写实能力为最高准则,对俄罗斯绘画教育体系的继承以高度重视。总的来说,苏联画家普遍的写实能力是很强的,创作中的人物造型是十分严谨的,不论人物动态的生动性和性格刻画的深刻性,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苏联画家创作遵循一套严格程序,首先强调深入体验生活,在确定主题之后,要进行深思熟虑的构思构图,对素描草图高度重视,反复苦心经营找到一种最好体现构思的方式,不赞成那种即兴式的创作态度。苏联画家普遍认为:“素描草图是创作最重要和必要的阶段,没有深入细微地进行研究过的素描草图,也就没有油画,素描草图是绘画的基础。”他们不仅仅仔细地研究和探索形体、明暗关系的处理和画面黑、白、灰的结构,就是形体的其他细部也作了极其详尽的研究,对素描缺乏理解,经常会造成对形象的草率从事,同样也会引起马虎地完成油画的情况。
苏联油画特征主要是社会的功能性和严肃性。
[IMG]http://www.luckcam.com/bbs/UploadFile/200311112364271851.jpg[/IMG]
克拉姆斯柯依——是俄罗斯现实主义画派中的人物。他的作品把社会的心理状态的特征作了深刻的揭露。《拿着马勒的农民》,说明他是一位倾向平民的进步画家。这幅肖像画把注意力集中在脸孔上,特别在眼睛的刻画,充分揭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一切的表现都是为了突出农民典型形象,可以看出克拉姆斯柯依的卓绝表现技巧,那一丝不苟的严谨而极细致的画风,给人感觉是自然而富有艺术性的。
[IMG]http://www.luckcam.com/bbs/UploadFile/200311112374783496.jpg[/IMG]
苏里柯夫——是俄罗斯最伟大的画家,历史画的现实主义天才代表。以《近卫军临刑的早晨》、《缅希柯夫在贝列佐大镇》和《女贵族莫洛佐娃》三大巨作闻名于世。画家非常重视西欧古典艺术的创作方法,他的构图是独特的,色调是优美出众的。《女贵族莫洛佐娃》是画中一位同情女贵族的群众,形象富有个性特征,眼神刻画得虔诚生动,物象似随着女贵族的雪橇在移动。作为油画,苏里柯夫塑造形的笔触是厚重和含蓄的,使人感到一种坚实性。《女演员马特维耶娃》,采取侧面视角刻画了一位俄罗斯女性的优美性格,笔触细致含蓄,色彩单纯但变化丰富,是一幅气质性很强的优秀肖像画。
[IMG]http://www.luckcam.com/bbs/UploadFile/200311112383594771.jpg[/IMG]
列宾——是俄罗斯巡回展览美术家协会活动家。早期作品《伏尔加河纤夫》是幅揭露对于人民的野蛮剥削同时,表现厂隐藏在人民身上的力量,对压迫者的愤怒抗议。列宾对纤夫的精神力量、个性特征、社会特质揭示得淋漓尽致。列宾不沦在《意外归来》、《伊凡杀子》、《礼拜的行列》等作品中,都极其深刻地揭示了俄罗斯历史事件和人物丰富个性以及心理活动。《羞怯的农民》,表现了一个忧郁的、疲乏的农民形象,以无与伦比的写实技巧、洒脱又严谨的笔触、细腻的质感、极其生动的神态,准确而深刻地表现了饱受苦难的俄罗斯典型农民形象。《礼拜的行列》是表现俄罗斯宗教风俗的画卷,人物之多、个性特征之丰富,是世界绘画史中罕见的。画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列宾从生活中寻找写生得来的,这些形象是有姓有名、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物。列宾还巧妙运用人物特征对比手法,有意识把不同脸型、年龄、胖瘦和味道不同的人摆在一起并进行夸张,这样尽管画中人物众多,但个性特征还是十分鲜明的,这是《礼拜的行列》成功之所在。
[IMG]http://www.luckcam.com/bbs/UploadFile/20031111239746786.jpg[/IMG]
尼古拉·盖——是俄罗斯杰出画家,巡回展览美术家协会成员。其作品具有非凡的现实主义深度和突出性格。在《肖像》中,画家以高度的真实性表现了一位具有深遽思想和内在性格的老人。表现手法细致概括并简练,一双极有观察力的眼睛刻画得特别深刻,胡子画得蓬松、具体、真实,但极富画意。显然,盖的画风继承了伊凡诺大和布留罗夫的严谨造型精神。
[IMG]http://www.luckcam.com/bbs/UploadFile/200311112393768115.jpg[/IMG]
勃罗茨基——年轻时曾在列宾工作室学习,参加巡回展览会活动。他的作品创造了自然界的真实性,人物形象刻画得细腻和富有诗意。《列宁在斯摩尼宫》表现了伟大领袖的感染力和深切的人性,对题材的深思熟虑,努力达到文献性地传达出列宁工作的环境的愿望,极力要求细腻的画法和作品的完善。
[IMG]http://www.luckcam.com/bbs/UploadFile/2003111123103333132.jpg[/IMG]
瓦·叶法诺夫——是苏联肖像和主题性肖像画家,一生中除画了大量政治主题性作品外,他在肖像画方面的成就也是卓越的。《母亲》是画家的一幅优秀代表作,刻画了一位神态自然、双目炯炯有神的老年妇女形象,衣服采用统一的重暖色调,使画面沉稳统一。突出刻画头部和那双粗糙的手,深刻地表现了一位经过坎坷人生的老年妇女形象。画家的技巧精湛,用笔豪放流畅。
[IMG]http://www.luckcam.com/bbs/UploadFile/200311112311386777.jpg[/IMG]
弗·赛罗夫——苏联著名革命历史画家,创作过许多有关列宁的历史画。《农民来访列宁》是其中最优秀的——幅。赛罗夫的作品具有明确的思想日的性,构图一日了然,素描关系十分准确,在苏联被誉为素描能手。画中塑造了列宁聚精会神倾听农民意见,形象刻画是真实亲切和有很强的说服力。农民形象在感情上和领袖亲密交流,老农民的手势生动地表达向列宁汇报的情形。中间那位中年农民好像是农村基层革命积极分子,刻画得有坚定性。赛罗夫的人物造型完整,素描表现得非常彻底,细部一丝不苟,但富有油画味。他的革命历史画曾受到约干松的高度评价。
[IMG]http://www.luckcam.com/bbs/UploadFile/2003111123114033279.jpg[/IMG]
柯尔日夫——是苏联第二代的杰出画家,他的创作多以革命军事战争题材为主,歌颂为战争作出贡献的人们。作品带有强烈的人性和感伤情调。三联画《共产党人》中的《举旗的人》是一幅革命史诗式的作品,表现了前赴后继的精神。举旗人的无产阶级形象刻画得非常成功,充分表现出工人阶级的大无畏坚定精神和气质。柯尔日夫的油画语言质朴深厚,个性鲜明。《情侣》也是一幅带有战争色彩和富有诗意的风俗画,两个受过残酷战争洗礼的上了年纪的情侣,在享受战后安静岁月,画面充满人情味。人物刻画出战争的岁月痕迹,被战火烤焦了的皮肤、性格强悍而坚定的军人形象非常真实感人。是一幅具有强大震撼力的战争抒情作品。
俄罗斯的绘画有什么特点?
俄罗斯的绘画有悠久的历史,不过,只有在基督教传入以后,曲于拜占庭艺术的影响,俄国才开始有镶嵌画、壁画、圣象画、细密画等几种主要形式。安德列·鲁布廖夫(约1360一约1430)是俄罗斯最早的名画家。他在十四至十五世纪期间画的《三圣图》至今保存在莫斯科特烈恰柯夫画廊里。画的是宗教内容,但画家表现出的不是中世纪天使的体态,而是活生生的人。
十七世纪,俄罗斯绘画开始摆脱中世纪艺术的束缚,不再囿于宗教圣象题材,而致力于表现现实世界,力图如实地反映生活。十八世纪由于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肖像画备受重视,出现了忠实地描写人的个性特点的画家。德·格·列维茨基(1735一1822)是十八世纪下半叶的肖像名画家,他画的《杰米多夫肖像》能够在庄重的贵族生活场合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点。他的学生弗·卢·鲍罗维科夫斯基(1757一1825)则更进一步在日常生活的普通环境中描写人,捕捉人面部的自然表情,尤其善于以柔和的色调表现人闲逸的姿势、温雅的态度、安静而伤感的情绪。
十九世纪上半叶俄罗斯绘画艺术中现实主义逐渐取得主导地位,圣经神话题材逐步为世俗生活题材所代替。奥·阿·吉普林斯基(1782一1836)和瓦·安·特罗比宁(1776一1857)是这一时期的重要肖像画家。他们摆脱古典主义的束缚,描绘出同代人的形象。两人画的普希金肖像都很著名。这一时期出现了俄罗斯风俗画的奠基人阿·加·魏涅齐安诺夫(1780一1847)。他是卖饼商人的儿子,儿时对工匠和农民生活的留心观察使他日后得以成为描绘农民劳动和农民生活的画家。他常以乡村生活为背景表现体魄健壮的农民的精神美,其名画有《春耕》、《夏收》、《打谷场》、《睡梦中的牧童》等。上半世纪官方学院派绘画的代表人物卡·帕·勃留洛夫(1799一1852)。他的名画《庞贝城的末日》以令人惊叹的色彩表现了毁于维苏威火山熔岩和灰烬的古代城市的悲剧,给出了可怕的惨祸到来时人们表现的复杂心理和感情。
由于解放运动的发展和文学运动的影响,表现人民觉醒、揭露农奴制腐败成了十九世纪上半世纪绘画的重要主题。阿·安·伊凡诺夫(1806一1858)是借用宗教题材表现人民精神觉醒的画家。他的巨幅油画《基督出现在人们的面前》,通过人们期待的基督形象,反映出俄罗斯需要一种新的力量来拯救的思想。画面上的基督和蔼可亲,浮雕感很强,给人以别开生面的感觉。以讽刺性画笔揭露农奴制溃疡的代表画家是帕·安·费多托夫(1815一1852)。他以油画《少校求婚》成名,被称为造型艺术中的果戈理,是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绘画的奠基人。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民主运动的高涨,对俄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1863年,一批有才华的美术学院高年级学生同只准画神话和圣经题材的学院传统相绝裂,退出美术学院,单独组织起来,研究现实主义绘画艺术,成立了彼得堡的“自由画家协会”,后来在1870年改组为“巡回展览派画家协会”。六十至八十年代俄国最著名的画家大多属于这一派。“巡回画派”画家提倡面对现实,主张艺术要有思想性,绘画艺术应该参加改造:现实生活的斗争。他们的绘画不但揭露和讽刺俄国统治阶级,表现城乡贫民的苦难生活,而且创造了一批为争取新生活而斗争的革命者形象。
伊·尼·克拉姆斯科伊(1837-1887)是肖像画家和艺术理论家,“巡回画派”的思想领袖,他创作了一个俄国作家、画家和社会活动家画像的画廊:托尔斯泰、涅克拉索夫、谢德林、希施金等。他善于描绘人的内心情感和复杂心境。他的名画《在荒野中的基督》、《列夫·托尔斯泰》等都以深沉的目光和真切的面部表情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心理状态,表现了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义务感
瓦·格·彼罗夫(1833-1882)是“巡回画派”中的一个多产画家。他的名画《复活节的农村宗教行列》和《警察局长来进行审判》分别嘲笑了僧侣、神父和警察。他的名画《送葬》描绘一个失去抚养者的家庭的悲剧,暗淡的色调,忧伤的人物表情真实地表现了死者家属凄惨而无出路的境遇。他的风俗画《猎人的休息》和《捕鱼》含蓄、幽默,体现了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他的肖像画《陀思妥耶夫斯基像》画出了作家的内心世界——苦闷的心情、神经质的手、凝聚的目光,显得十分逼真。彼罗夫的画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戏剧、涅克拉索夫的诗和屠格涅夫的散文互相呼应,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