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如何评价耶律楚材的书法

如何评价耶律楚材的书法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08 手机版

耶律楚材秉承家族传统,自幼学习汉籍,精通汉文,年纪轻轻就已博及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著”了。初仕金,为开州同知、左右司员外郎。成吉思汗十年,蒙古军攻占燕京,成吉思汗得知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遂派人向他询问治国大计,他早已对腐朽的大金王朝失去信心,面对干戈四起、生灵涂炭的神州大地,他决定以自己的才华辅助成吉思汗,拯救水深火热中的人民。

如何评价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是我国金元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他祖上是辽朝皇族后裔,父亲是金朝大臣,精通中原文化,在花甲之年喜得麟儿,想此子必成大器,但这位老人似乎已经预见到金朝即将衰败,对众人说:“吾年六十而得此子,吾家千里驹也,他日必成伟器且当为异国用。”并以楚材晋用的典故,为孩子取名楚材,字晋卿。

元·耶律楚材《腊梅》的全文

《蜡梅二首》

元 耶律楚材

越岭仙姿迥异常,洞庭春染六铢裳。

枝横碧玉天然瘦,蕾破黄金分外香。

反笑素英浑淡抹,却嫌红艳太浓妆。

临风此蔷薇露,醉墨淋漓寄渺茫。

冰姿梦里慕姚黄,滴蜡凝酥别样妆。

生白红太浓淡,懒施朱粉自芬芳。

寒英深染蔷薇露,冷艳微熏笃耨香。

受用清绝瓷吟绕,惜花一念未全忘。

译文:

天寒吹朔,腊梅独发从容。枝榆静好,千点黄蕊。暗香浮动,浸入骨髓。

腊梅凝艳,刚劲瘦峭,蕾破黄金,浓香扑鼻,高情逐云空,不与桃李同梦。

园中梅前,娇娇瘦萼,剪剪纤英,不惧凛冽,美妍含笑,我心甚爱,我见犹怜。

扩展资料:

耶律楚才书法作品

《元史》本传称其:“善书,晚年所作字画尤劲健,如铸铁所成,刚毅之气,至老不衰。”

耶律楚材的书法气魄宏大,笔法苍老,有如颜鲁公,奇崛挺拔、泼辣豪放,又如黄山谷。他的书法继承了唐宋颜真卿,黄庭坚书风,雄放刚健、硬拙挺拔,以端严刚劲著称,有“河朔伟气”,与后来赵孟頫提倡的晋人韵味迥异。

明人宋濂说:“耶律文正晚年所作字画尤劲健,如铸铁所成,刚毅之气,至老不衰。”

耶律楚材少年时受金代文化影响至深,在赵孟頫扭转金及南宋末午书法流风之前,他的书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耶律楚才

成吉思汗是如何评价耶律楚材的?

成吉思汗这个十分勇悍的“一代天骄”,面对西征的赫赫战果,自然是崇武轻文。耶律楚材也深谙其特点,他认为要以文治国,那就应该不失时机地利用每一个的机会,向成吉思汗灌输不可藐视文士作用的道理。西夏人常八斤因善造弓弩而受成吉思汗的赏识,这更增添了这位武夫的骄傲。他不把文臣放在眼里,常常当着耶律楚材的面自夸说:“国家正是用武之际,像耶律楚材这种书生有什么用?”耶律楚材针锋相对地回敬他:“造弓尚且必须用弓匠,取天下的人难道不须用治理天下的匠人吗?”这机智的词锋,巧妙的辩诘,引起了成吉思汗内心的深思和对耶律楚材的赞赏。此后,他便常对其子窝阔台说:“(楚材)这个人是上天赐给我们家族的,以后军国的各种政务应当全部委托他来处理。”

为什么耶律楚材的历史评价很高?

十三世纪初,蒙古人的势力异军突起。他们在传奇领袖成吉思汗的带领下,击败了由女真人建立的金国政权,并取代金国成为了中国北方的霸主。

蒙古人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吸收了很多原先侍奉于金国朝廷的大臣,其中最为出名的当属契丹人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是辽国皇室的后裔,其祖上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到了金国时期,耶律楚材家族开始在金国为人臣子,他的父亲耶律履官至尚书右丞,是正二品的高官。

耶律楚材自幼勤奋好学,且天资聪颖,史书上称其“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者。”

1206年,耶律楚材被朝廷授予开州同知之职。此时的耶律楚材虽然年纪轻轻,但他渊博的学识在朝野上下已经极富盛名了。


1214年,在遭受了蒙古大军的多次围攻后。金国皇帝决定将京师从中都(今北京)迁往南京(今河南开封)。耶律楚材留在了中都,并被留守中都的金国右丞相兼都元帅完颜承晖任命为左右司员外郎。

不久,蒙古大军攻克中都。成吉思汗命人将包括耶律楚材在内的辽国宗室成员都带到自己跟前。耶律楚材名声在外,连成吉思汗也有所耳闻,于是他便对耶律楚材说:“辽金世仇,朕为汝雪之。”(辽国和金国是世仇,如今朕帮你报仇雪恨。)然而,耶律楚材却回答道:“臣祖父皆北面事金,既为臣子,敢仇君父耶!”(我的祖上几代人都身为金国臣子,怎么敢仇恨君父。)耶律楚材的这番回答让成吉思汗极为满意,于是就将他留在身边。


1219年,成吉思汗率军西征攻打花剌子模,耶律楚材随侍左右。耶律楚材精通占卜之术,因此每当战事发生前,成吉思汗都会让耶律楚材占卜吉凶,然后再决定下一步军事行动。作为成吉思汗身边的近臣,耶律楚材有机会经常和成吉思汗谈及征伐、治国、安民之道,成吉思汗也越发看重他的才华。

1227年,成吉思汗在征讨西夏的途中病逝。临终前,他指着耶律楚材对继承汗位的第三子窝阔台说:“此人天赐我家,尔后军国之事当悉委之。”窝阔台听从了成吉思汗的遗命,在他执政前期,军国大事都会找耶律楚材商议,而耶律楚材的建议往往都能切中要害,因此窝阔台对他也非常重视。


1230年冬,在蒙古宫廷里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极端派的代表人物拜答尔(成吉思汗之孙,察合台之子)提出了一项骇人听闻的建议,他说道:“汉人无益于国,宜空其地为牧场。”(汉人对国家没什么作用,不如腾空他们的住地,将这些地方全部改成牧场。)

关键时刻,耶律楚材站出来建言道:“陛下将南伐,军需宜有所资,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酒、醋、盐、铁、山泽之利,岁可得银五十万两、绢八万疋、粟四十万石,足以供给,何谓无益?”耶律楚材的建议是采用固定税收计划为帝国国库带来更多的长远利益。窝阔台认同了耶律楚材的建议,并立即开始实施。不久后,帝国国库大为充裕。为了表示嘉奖,窝阔台任命耶律楚材担任中书令(宰相)。

对当时的北方汉人来说,耶律楚材无疑是他们的救星。因为如果那项“宜空其地为牧场”的疯狂建议一旦被采纳,北方汉人势必将遭到灭顶之灾。


从十三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窝阔台逐渐失去了管理帝国的兴趣,开始沉溺饮酒、玩乐。一心谋国的耶律楚材因屡屡提出不符合窝阔台心意的建议,而渐受冷落。

1244年五月,耶律楚材郁郁而终,享年五十五岁。1330年,元文宗追赠耶律楚材为经国议制寅亮佐运功臣、太师、上柱国,追封广宁王,谥号“文正”。值得一提的是,“文正”这个谥号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文官第一谥号,皇帝一般不轻易给予大臣这个谥号,这也代表着元朝朝廷对耶律楚材当年所做贡献的高度认可。

参考文献:

《元史》,宋濂(1310-1381年)、王袆(1321-1373年)

《新元史》 ,柯劭忞(1848-1933)

元代有哪些知名的书法家和作品?他们在书法上有何贡献??

赵孟頫(1254-1322)
字子昂,号雪松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湖州(浙江吴兴)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入元,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著有《松雪斋集》。
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元史》本传讲,“孟俯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赞誉很高。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 ”,晚年师法李北海。此外,他还临抚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集前代诸家之大成。诚如文嘉所说:“魏公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所以,赵氏能在书法上获得如此成就,是和他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分不开的。
其代表作品有
仇锷墓碑铭、汲黯传、福神观记、胆巴碑、兰亭帖十三跋、雪晴云散帖、洛神赋、妙严寺记等。
汲黯传
赵孟頫作。小楷。他自称《汲黯传》得唐人遗风笔意,而清代冯源深评云: “此书方峻,虽据欧体,其用笔之快利秀逸,仍从《画赞》,《乐毅》诸书 得来。”倪瓒也说:“子昂小楷,结体妍丽,用笔遒劲,真无愧隋唐间人。” (引自《书林藻鉴》),用笔不下于智永,虞世南,得称一世之冠。
洛神赋
赵孟頫作。行书。纸本。是赵氏四十七岁时所书。其书法运笔和间架出自王 羲之,书风清新妙丽,兼得《兰亭》、《圣教》两序的法度。元人倪瓒称此 卷“圆活遒媚”,并推赵为元朝第一书人。原作现藏于天津艺术博物馆。
福神观记
赵孟頫作。楷书。纸本,乌丝方格。全称《杭州福神观记》。是赵孟頫在元延祐七年(公元一三二零年),六十七岁时所书。其书法结体宽博深稳,运笔酣 畅圆润,与《胆巴碑》,《仇公墓碑铭》相类。是赵书的代表作之一。
兰亭帖十三跋
赵孟頫作。行书。纸本。
元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秋,赵孟頫由湖州乘船去北京,时至吴兴南浔镇, 独孤和尚送给他一卷五字已损本的《定武兰亭》拓本,喜之不尽,途次舟中 不断展阅此卷,多有书学心得体会,皆跋记于卷尾,计十三段,并自临《兰 亭》一过。这就是所谓的《兰亭十三跋》。后此件遭火毁,但有烧残本传世, 已流入日本。
赵孟頫此件是以自家笔法临《兰亭》,临得形神毕肖,生动自然,如见《定 武》本的原迹,堪称赵书中的精品。
康里巎巎(1295-1345)
字子山,号正斋,恕叟,又号蓬恕叟,蒙古族人。
《元史》本传称他:“善真行草书,识者谓得晋人笔意,单牍片纸人争宝之,不翅金玉。”他的正书师法虞世南,行草书由怀素上追钟繇,王羲之,并吸取了米芾的奔放,在当时趋赵孟頫妩媚书风的情况下,能创自己的艺术道路。明代解缙说:“子山书如雄剑倚天,长虹驾海。”
康里巎巎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杰出书法家特立于书坛,留下的墨迹不多,有行草书《唐元缜行宫诗》,转折圆劲。其《渔夫辞册》,《草书述笔法》确有唐晋风度。所写的李白《古风第十九首》诗,字体秀逸奔放,深得章草和狂草的笔法。
草书尺牍:
康里巎巎作。草书。该信札极为精彩,虽草草不工, 却笔笔 合于法度。疏密欹正,随性所至。写到最后因语长而纸短,越写越密,甚至 字里行间时有添加补写,但并不觉得充塞拥挤,相反因字与行间能揖迎避让 而显得通灵透气,密而不闷。
鲜于枢(1254-1322)
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寄直老人,渔阳(今北京蓟县)人,官太常博士,赵孟頫对他的书法十分推崇,曾说:“余与伯机同学草书,伯机过余远甚,极力追之而不能及,伯机已矣,世乃称仆能书,所谓无佛出称尊尔。”二人书法当时并称 “二妙”。他的功力很扎实,悬腕作字,笔力遒健,同时代的袁褒说:“困学老人善回腕,故其书圆劲,或者议其多用唐法,然与伯机相识凡十五,六年间,见其书日异,胜人间俗书也。”(《书林藻鉴》)而书法家陈绎曾也说:“今代惟鲜于郎中善悬腕书,余问之,嗔目伸臂曰:胆!胆!胆!”可见他敢于创新的精神。他的楷书有《李愿归盘谷序》,现藏上海博物馆,笔法古朴,结体谨严,气魄恢宏。行草有所写自作诗《大字诗赞》和《唐诗草书卷》,笔法纵肆,欹态横发。
其代表作品有
唐诗草书卷、临神仙起居帖
唐诗草书卷
鲜于枢作。草书。笔法纵肆,欹态横发。他自己说过,写草书要把笔离纸三 寸,取其指实掌平虚腕法圆转,写出的字则飘逸飞纵,体态自能绝出,观其 草书,确有悬腕回锋之妙。
临神仙起居帖
鲜于枢作。草书。这是他临写的杨凝式《神仙起居帖》手迹,一方面我们可 以对照原帖去发现鲜于枢在临帖时如何达到形神兼备的;另一方面,我们也 能体会到只有博临众帖才有可能独立门户的道理。
耶律楚材(1190-1244)
字晋卿,契丹族,辽东丹王突欲八世孙。《元史》本传记载他三岁而孤,母亲杨氏抚养教育他,“及长,博及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数术及释老、医卜之术,下笔为文,若宿构者。”卒后追封广宁王,谥号文正。他的书法继承了唐宋颜真卿,黄庭坚书风,以端严刚劲著称。明人宋濂说:“耶律文正晚年所作字画尤劲健,如铸铁所成,刚毅之气,至老不衰。”(《宋学士集》)
其代表作品是:自书诗翰
耶律楚材作,行楷书。笔力遒劲,气宇轩昂,不拘于一点一画的繁缛,呈现漠北泼辣雄劲之气。

元朝的书法成就是什么?

元代书法
自从成吉思汗统一了各蒙古部落以来,骁勇善战的蒙古骑兵横扫亚欧大陆,先后灭西夏、金,和南宋,最后统一了整个中国。统一之后,元朝的统治深知:在马上得天下,未必能在马上治天下,所以十分注意文艺教化。重开科举制度,广泛选拔人才;复兴儒学;同时也大兴宗教,各种宗教信仰在这个时代同时并存。这些, 对当时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天下太平了,蒙古族的统治者也开始热爱舞文弄墨。元仁宗图帖睦尔建立了奎章阁--专门的书画鉴藏机构,请侍臣为他鉴定书画,象我们后面所要提到的书画家,如柯九思、虞集等人就曾任奎章阁学士;另一方面,汉族知识分子在少数民族的统治下,多少感到压抑不适,更加倾心民族文化。这样,书法艺术非但没有凋落,而是继续滚滚向前发展。
一. 温雅平正、复古求新的元初书法
书法发展到南宋,因为延续北宋以来“尚意”书风的余响——热衷于表现书法家自己的胸中意气而忽视技法——而南宋书法家一方面没有北宋书法家那样的才情,又没有深厚的技法功底,因此南宋书法渐渐地走上末路 。这时候,元代书坛巨匠赵孟頫高举起“复古”的旗帜,主张学书法应该避开唐宋,要向更远的晋朝书法大师学习,并身体力行地施行。最终,赵孟頫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太祖十世孙。这是个复杂的人物。他是宋朝皇室的后代,却做着异族朝廷的官,虽然地位很高,实际并不受重视,心里很苦闷,只是一味地吟诗作画。他是中国文艺史上少有的全才,大概只有宋朝的苏东坡、清朝的董其昌可以和他相提并论。除书法外,他还擅长绘画,精通文学,通晓音律,熟谙道释。是他,最先将“诗、书、画”三绝合为一体。不仅如此,他的家族中也出了不少艺术名人:他的妻子管道升、他的儿子赵雍都精通书画,他的外甥王蒙是著名的“元四家”之一。
赵孟頫的书法,成就最高的是楷书和行书。传世的楷书名作有《胆巴碑》、《湖州妙严寺记》、《仇锷碑》等;小楷有《汲黯传》等;行书作品不少,如《洛神赋卷》、《赤壁二赋帖》、《定武兰亭十三跋》等。他作品最主要的特点,无论楷书还是行书,都很工整,四平八稳。温和、典雅是他书法的主要特色。虽然他对晋人书法下过很深的工夫,但晋人书法中精妙的用笔,在他的作品中几乎没有体现;或者说,他将晋人笔法的精微之处大大加以简化了。尽管如此,他的作品总是洋溢着一种高贵、典雅的气息。这完全是他深厚的学问、修养所致。
他的书法成就和观念,深深地影响了后来人。不仅同时代的一些名家如邓文原、鲜于枢纷纷以他为榜样,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清代的刘墉、乾隆帝也从中汲取了不少营养。整个元朝书法,几乎都笼罩在赵孟頫的庇荫之中。可以说,他是个上承晋唐,下启明清的一个重要的桥梁式人物。他是继王羲之、颜真卿之后再中国书法史上第三个影响深远的大师。
◆ 元初另一位书法名家是鲜于枢(1257——1302),一种说法是(1256——1301)。字伯机,号困学民、直案老人、直奇老人、虎林隐吏等。河北渔阳人(今天津蓟县),居住在杭州。与赵孟頫有“南赵北鲜“之称。他的书法成就,主要在于行草。草书学怀素并能自出新意。他的执笔方法很有特点,使用独特的回腕法;喜欢用狼毫,写字强调骨力。的确,他的行草书骨力劲健,真力饱满。行笔潇洒自然。赵孟頫对他很推崇,说:“我当年同伯机兄一块学草书,伯机超过我太多了,极力追赶也赶不上。现在伯机死了,大家都说我书法写的好,不过是在没有佛的地方称尊罢了。”如果说赵孟頫的字骨少肉多的话,那麽,他的字骨多肉少。虽然他学的是唐朝人怀素,但他的字里,更多的是元朝人的东西:无论是笔法的丰富性,还是节奏的复杂性,都比怀素有所简化。这一点大概是元朝书法共有的特征吧。
他的代表作,有《王安石杂诗卷》、《进学解卷》、《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卷》、《苏轼海棠诗卷》等。与赵孟頫、鲜于枢并称为“元初三大家”的是邓文原
邓文原(1258——1328),字善之、匪石,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元史》上说他是一个廉洁的官吏。书法风格,尤其是行书,很象赵孟頫。章草很有个人特色,与古人皇象、索靖的质朴相比,他更流利矫健。代表作有《临急就章卷》等。
柯九思、虞集、揭傒斯都曾在奎章阁任职,从事鉴定书画的工作,不仅对书画有极高的鉴赏力,书法也都称雄一时。柯九思书法学欧阳询,结构紧密、姿态峭拔,有时还有写经体、汉简体的笔触,显得很有古意。代表作有《独孤僧本兰亭帖跋》等。
二. 元中后期书法的变奏
元代中期以后,江南爆发了农民军起义,还有关于帝位的宫廷斗争,社会开始不太平了。这些,对艺术家的创作心态、书法面目都有极大的影响。象杨维桢的粗头乱服,倪瓒的尖峭冷逸,都可以看作是对当时时局的曲折反映。
◆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会稽人(今浙江绍兴)。他生活在元末大乱之际,浪迹在山水之间,行为放荡,与陆居仁、钱惟善被称为“元末三高士”。他的书法取法很高,来源于汉晋,对索靖的章草很有领悟,而且能将章草、隶书、行书的笔意熔于一炉,并加以发挥。他的字,粗看东倒西歪、杂乱无章,实际骨力雄健、汪洋恣肆。如果说把赵孟頫比作优美的代表,那他则是壮美的典范。书法的抒情性在他这里得到充分的张扬。这从他的作品《游仙唱和诗册》,《真镜庵募缘疏卷》可以看出。
大画家吴镇、倪瓒也可以说是这个系统的代表。
◆ 吴镇(1280——1354),字仲奎,号梅花道人,浙江嘉兴人。他的草书很有成就,用墨湿润秀逸,笔调轻盈潇洒,独树一帜。
倪瓒的楷书下笔尖峭,速度悠缓,有一种漫不经心的闲散情调,冷冷的、幽幽的,好象不食人间烟火——典型的隐士形象。他们的作品大多题在画上,更是相得益彰。元亡后入明朝做官的危素书法也不错。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少数民族书法家,如元初的耶律楚材,中后期的康里巎两人。
◆ 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是辽代的宗室,是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也是元初推行汉文化的中坚人物。如果说赵孟頫等人是受晋唐书法影响,那麽,他的字主要受惠于离他不远的宋人:点画比较粗率、缺少文人气,倒也表现了蒙古人纵横草原的豪情。

◆ 康里巎(1295——1345),字子山,号正斋,色目康里部人,幼年时在皇家图书馆受过充分的汉文化教育,后来做过文宗和顺帝的老师。他是个廉洁、正直的大臣,字也写得爽利干脆,用笔速度较快,往往在最后一笔用力一挑、或一顿,这样难免显得有些刻露——他的成就主要在行草,代表作有《谪龙说卷》、《李白试卷》、《述笔法卷》等。
纵观元代的书法,大致有如下特点:
主张复古。以赵孟頫为首的书法家,认为书法应该学宋以前的东西,宋代书法已经走上了穷途末路,不值得效法。因此,元代书法一直笼罩在晋唐古法之下,没有重大进展。倒是元末的书法家能够放开胸襟,写自己之想写,发自己之想发,为明代草书大家的出现开辟了新声。
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也是此时书法的特征之一。 元朝统治者以武力征服了汉人,而在文化上被同化、被反征服,之后相互交融。少数民族书法家有辽代的耶律楚材,蒙古的文宗、顺帝,还有色目人康里巎。元朝政府还设置了奎章阁等文化机构,这些,对书法的发展无一有着很大的作用。
书体的全面复兴与“诗、书、画”的结合。元代书法家在重视复古的同时,还重视各种书体的修养。赵孟頫就是个典型代表——只要看看他的《六体千字文》就知道了。象章草,自从魏晋以后就很少人写了,而元代却出了一大批章草高手。至于篆书和隶书,水平倒不是很高——即使是赵孟頫。但他们毕竟做出了努力,意义也正在于此。
诗、书、画的结合也是由赵孟頫开始的。这在艺术品的形制上是个突破。表现力更加丰富,更具有观赏性。不仅如此,元代一些书法家还热衷于篆刻,文人自己动手刻印,既篆且刻,也是从这个时代的王冕开始的———这翻开了篆刻史新的一页。此后,印章成了中国书画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诗、书、画、印成了后代书画艺术家必备的修养。
元代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在继承上,它避开了宋朝的流弊,远接晋唐 ,取法很高,对古典传统做了深入的学习,并创造出鲜明的时代风格。对后来的明清 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24位高官书法,你怎么看

从奠定书法艺术地位的

秦代政治家、文学家李斯开始,

两千多年来,

中国历史上就有一些集

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为一体的人存在。

例如:褚遂良、谢安、范仲淹……

历代书法评价中,

书品和人品是一个血肉相连的整体,

人品历来高于书品,

所谓因人废字。

不过也不完全如此,

也有书法高品格差的书法家,

而且还有开宗立派的。

今天,就带大家看看这些历代“高官”的书法,其中有人品书品俱高的,亦有书品高但人品低劣的。孰优孰劣,各位书友怎么看?

1、李斯

李斯,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人,秦朝宰相。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李斯《峄山碑》

《峄山碑》是 公元前219年 东巡时所刻,是秦刻石中最早的一块,内容是歌颂 统一天下,废分封,立郡县的功绩。原石已不在,相传魏武帝曹操登山时令人推倒。现在的摹本比较有名的是“长安本”。此为明拓宋郑文宝摹刻长安本。

局部:

2、曹操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曹操虽善书,但他流传于世的墨迹很少。现留存于世的只有两个字,即曹操在征汉中时,写在石门南褒河一块大石上的“衮雪”二字。

3、诸葛亮

赵孟《诸葛亮像》局部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诸葛亮《远涉帖》

《远涉帖》为诸葛亮兵出斜谷伐魏时所书,是经北宋内府弆藏并由《宣和书谱》著录在案而传承有绪的诸葛亮书迹。全帖共27字:“师徒远涉,道路甚艰,自及褒斜,幸皆无恙,使回,驰此,不复云云。亮顿首。”

全文是章草笔体,间有隶书神韵,笔力纤秀,楷书的法度谨严中透出灵动清俊,内敛淡雅,不沾一丝躁气,所谓“乾坤清气得来难”,便是这个道理。落款“亮”字独为楷体,特别引人注目。

4、谢安

谢安的职位是宰相,一个文武双全,也是一位因功高盖主埋下隐患的伟大的政治家,东晋著名政治家、宰相、书法家,名士谢尚的从弟。

谢安《六月帖》

谢安年轻时,以清谈知名,最初被司徒征辟,除任佐著作郎,都以病辞去,隐居于会稽郡山阴县之东山,与王羲之、孙绰等游山玩水,并教育谢家子弟。此后多次拒绝朝廷辟命。

谢安《中郎帖》

谢安曾从王羲之学行书,书法非常出色,尤以行书为妙品。后世米芾曾称赞他的书法“山林妙寄,岩廊英举,不繇不羲,自发淡古。”《宣和书谱》收录有其行书《近问帖》《善护帖》《中郎帖》《凄闷帖》《六月帖》。

谢安《妻闷帖》

谢安与王羲之建立了非常好的师生友谊,东晋时女诗人谢道韫,作为谢安的侄女,嫁给了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

5、褚遂良

褚遂良,字登善,唐朝政治家、书法家,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褚中令书哀册》

褚遂良在初唐时期是虞、欧之后晚起的书法家,他曾请益于虞、欧两位,得到他们的指导启发,对他影响很大,所以褚字兼有方圆之长。他所书碑版,流传于世的,如《倪宽赞》《雁塔圣教序》等几种。

《雁塔圣教序》

《孟法师碑铭》

褚遂良《山河帖》

褚遂良《潭府帖》

6、狄仁杰

狄仁杰(630—700年),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南郊区)人,唐、武周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可谓是推动唐朝走向繁荣的重要功臣之一。

《袁公瑜墓志》

《袁公瑜墓志》为狄仁杰撰并书。该墓志高70厘米、宽74厘米。从墓志拓片上看,狄仁杰书法造诣很高,作品以虞世南书风为主,显得圆腴俊朗,又有褚遂良书风的舒展劲峭,同时运笔稳健,点画丰腴,骨力深藏,刚柔相济,别具一格。

7、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的著名散文《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被后世广为传颂。

范仲淹《远行帖》

范仲淹善书。宋黄庭坚《山谷题跋》中云:“范文正公书落笔痛快沉著,极近晋宋人书。”又云:“范文正公书《伯夷颂》极得前人笔意,盖正书易俗,而小楷难于清劲有精神。明唐锦《龙江梦余录》评范仲淹书“极端劲秀丽,无毫鋩纵逸之态。”

范仲淹《边事帖》

范仲淹《道服赞》

范纯仁 尺牍《致伯康君实尺牍》 之一

范纯仁 尺牍《致伯康君实尺牍》 之二

范纯仁 尺牍《故人帖》 之一

范纯仁 尺牍《故人帖》 之二

8、富弼

富弼,河南洛阳人,字彦国。天圣八年举茂才异等。庆历二年,报使契丹,允增戚币,力据割地之请。次年,任枢密副使,助范仲淹推行新政。旋被排挤居外。至和二年,与文彦博同任宰相。

富弼《儿子帖》

2005年6月19日,北京翰海2005春季拍卖会上,富弼的《儿子帖》成交价462万。该帖现在看来,极接地气,字字可读出老父亲对儿子为人处世的担心,以及为儿子事事安排的良苦用心。

释文:

儿子赋性鲁钝,加之绝不更事。京师老夫绝少相知者,频令请见,凡百望一一指教,幸甚幸甚。此亦乞丙去。弼再上。

翻译:

我儿子本性愚笨迟钝,加上他很少经历社会磨练。在京师我很少知心朋友,所以让他常常去拜见您,希望诸事对他多加指教,感激不尽。这信也请阅后烧掉。

富弼《温柑帖》

9、文彦博

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就是现在的山西介休,在世92年(1006-1097),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史称介休三贤之一。文彦博在历史上是一个“神童”,更是一位贤相。经历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出将入相50年,功业巍巍,权位显赫。

文彦博 《左藏帖》

自古文人多清高,在文彦博看来,书法只是小技,只是当作工具而已,平生不以书法得名,也不会有像后来的米、苏、黄等人对书法的研究精神。由于他满腹经纶,博古通今,胸中珠玑罗列,流露在书法上,却也卓尔不同凡响。

文彦博《内翰帖》

文彦博《三札卷》

10、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提起王安石,人们自然会想起“王安石变法”,会想起他的一些诗文,但知道并了解他的书法的人可能不多。

▲ 王安石《过从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对于王安石的书法渊源,还有另一些说法,归纳起来,约有下列几点:一是王安石的书法由笔底自然生发,多率意而作;二是像晋宋间人的笔墨,风度俊逸,飘飘不凡,格调很高;三是在书法渊源上众说纷纭,难究其根。

王安石《行书楞严经旨要》卷 纸本 29.9×119cm 上海博物馆藏

局部

王安石的书法存世较少,对他的书法也如对待他的变法一样,时人与后人有许多评论。苏东坡认为他的书法得无法之法,但是不可以学,其原因就是他没有法;黄庭坚认为他的书法奇古,像晋宋间人的笔墨,又说他的书法多率意而作,本不求工而萧散简远,神采飞扬,好比高人胜士,虽然敝衣败履,但走在大车驷马之间,而目光炯炯,总与平常人不同;米芾则说王安石的书法学的是五代时的杨凝式,而且颇为自负地说很少有人知道这一点……

11、司马光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小学课本中《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记忆犹新,大概是这种破而后立的天生智慧成就了他后来的政治、文史以及书法成就。

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局部

司马光是位颇有成就的书法家,严谨古逸的书法根植于醇厚的文史学养与政治怀抱,用笔提按分明,结体规整扁平,在横划的入笔出锋处,时常带有蚕头凤尾的汉隶特征,独树一帜,可名曰“隶楷体”,在群星璀璨的大宋书法银河中也是十分耀眼的。

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

33.8cm×130cm 国家图书馆藏

12、蔡京

蔡京,字元长,北宋权相之一、书法家,著名书法家蔡襄的从弟。蔡京先后四次任相。

蔡京《宫使帖》

时代造就了“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但因蔡京被称为六贼之首,而宋人书法“尚意”,特别注重个人风格与品性,故人们改蔡京为蔡襄。

蔡京《节夫帖》

蔡京的书法艺术有姿媚豪健、痛快沉着的特点,能体现宋代“尚意”的书法美学情趣。因而在当时已享有盛誉,朝野上庶学其书者甚多。当时的人们谈到他的书法时,使用的词汇经常是“冠绝一时”、“无人出其右者”,就连狂傲如米芾都曾经表示,自己的书法不如蔡京。据说,有一次蔡京与米芾聊天,蔡京问米芾:“当今书法什么人最好?”米芾回答说:“从唐朝晚期的柳公权之后,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蔡京问:“其次呢?”米芾说:“当然是我。”

宋代蔡京行书《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跋》,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蔡京题赵佶听琴图

13、秦桧

秦桧,字会之,汉族,宋朝江宁府(今江苏南京)人,两任宰相。中国文字有“宋体字”,始于宋代雕版印刷,运用极为广泛,至今都常用于书籍、杂志、报纸印刷的排版,但大家都不愿提起创始人的姓名,也就是秦桧。

秦桧《偈语》

除了作为奸臣以“莫须有”罪名害死忠烈将领岳飞而闻名之外,秦桧的书法也备受瞩目。他字写得娟秀,神采奕奕,深为宋徽宗喜爱,命其掌管公文。据说他利用公务之暇,潜心研究汉字,再加上他对宋徽宗瘦金体研究深入,对其工整划一,形成宋体。

秦桧《深心帖》

《深心帖》局部

秦桧代表作《深心帖》,书于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三个月前刚进太师魏国公)。《深心帖》出自《楞严经》第三卷,实为残帖,该帖前面至少应有正文41个字。秦桧传世书法不多,《深心帖》可以代表秦桧书法的最高水平。

14、文天祥

文天祥,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

文天祥书法宗法二王,笔画粗细变化不大,但注意在布局安排中的疏密变化,观其作品中,仿佛有一股清泉在流溢,秀逸并富文人气息。

15、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又号玉泉老人。金末元初人,契丹族,仕蒙古三十年,窝阔台汗在位时官至中书令(相当于宰相),是推行汉法的积极倡导者。

耶律氏唯一的传世手迹《送刘满诗卷》

耶律楚材在国家治国方略的汉化进程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他和全真教丘处机对成吉思汗的谏言曾拯救过数以百万汉人的生命,可被称为“蒙古第一儒臣”。而作为书法家的他同样是出色的。明初宋濂评之:“晚年所作字,画尤劲健,如铸铁所成,刚毅之气,至老不衰。”此可谓的评。

16、刘基(刘伯温)

刘基,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

刘基书法真、行、草都有涉足,尤擅长行草,有着劲挺流美、遒媚高雅、清丽秀美的特点,又有唐楷严谨庄重的意味,给人以草走龙蛇,墨留芳香的感觉。

有没有元代书法的详细介绍?

元代书法
自公元一二七九年元世祖忽必烈灭南宋,统一全国,至元顺帝北走塞外,凡十一帝,历九十余年,是为元代。
元初经济文化发展不大,书法总的情况是崇尚复古,宗法晋、唐而少创新。文宗天历初建奎章阁,专掌秘玩古物。元文宗常幸奎章阁欣赏法书名画,书法一度出现兴盛局面。赵孟俯,鲜于枢等名家,是这一时期书法的代表。他们主张书画同法,注重结字的体态。但元代书坛纯是继承晋唐,没有自己的时代风格,稍后于赵孟俯的康里夔夔还有些变化,奇崛独出于元代书坛。
纵观元代书法,其成就大者还在真行草书方面。至于篆隶,虽有几位名家,但并不怎么出色。这种以真、行、草书为主流的书法,发展到了清代才得到改变。有元一代书风,仍沿宋习盛于帖学,宗唐宗晋,虽各有其妙,亦不能以一家之法立于书坛,较之文学,绘画等艺术门类,尚显冷落无成得多。
主要代表书家有: 赵孟俯、康里夔夔、鲜于枢、耶律楚材。
赵孟俯(1254-1322)
字子昂,号雪松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湖州(浙江吴兴)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入元,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著有《松雪斋集》。
赵孟俯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元史》本传讲,“孟俯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赞誉很高。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 ”,晚年师法李北海。此外,他还临抚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集前代诸家之大成。诚如文嘉所说:“魏公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所以,赵氏能在书法上获得如此成就,是和他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分不开的。
其代表作品有: 仇锷墓碑铭、汲黯传、福神观记、胆巴碑、兰亭帖十三跋、雪晴云散帖、洛神赋、妙严寺记等。
汲黯传:
福神观记 赵孟俯·楷书
赵孟俯作。小楷。他自称《汲黯传》得唐人遗风笔意,而清代冯源深评云: “此书方峻,虽据欧体,其用笔之快利秀逸,仍从《画赞》,《乐毅》诸书 得来。”倪瓒也说:“子昂小楷,结体妍丽,用笔遒劲,真无愧隋唐间人。” (引自《书林藻鉴》),用笔不下于智永,虞世南,得称一世之冠。
洛神赋:
赵孟俯作。行书。纸本。是赵氏四十七岁时所书。其书法运笔和间架出自王 羲之,书风清新妙丽,兼得《兰亭》、《圣教》两序的法度。元人倪瓒称此 卷“圆活遒媚”,并推赵为元朝第一书人。原作现藏于天津艺术博物馆。
福神观记:
赵孟俯作。楷书。纸本,乌丝方格。全称《杭州福神观记》。是赵孟俯在元 延佑七年(公元一三二零年),六十七岁时所书。其书法结体宽博深稳,运笔酣 畅圆润,与《胆巴碑》,《仇公墓碑铭》相类。是赵书的代表作之一。
兰亭帖十三跋:
赵孟俯作。行书。纸本。
元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秋,赵孟俯由湖州乘船去北京,时至吴兴南浔镇, 独孤和尚送给他一卷五字已损本的《定武兰亭》拓本,喜之不尽,途次舟中 不断展阅此卷,多有书学心得体会,皆跋记于卷尾,计十三段,并自临《兰 亭》一过。这就是所谓的《兰亭十三跋》。后此件遭火毁,但有烧残本传世, 已流入日本。
赵孟俯此件是以自家笔法临《兰亭》,临得形神毕肖,生动自然,如见《定 武》本的原迹,堪称赵书中的精品。
康里夔夔(1295-1345)
草书尺牍 康里夔夔·草书
字子山,号正斋,恕叟,又号蓬恕叟,蒙古族人。
《元史》本传称他:“善真行草书,识者谓得晋人笔意,单牍片纸人争宝之,不翅金玉。”他的正书师法虞世南,行草书由怀素上追钟繇,王羲之,并吸取了米芾的奔放,在当时趋赵孟俯妩媚书风的情况下,能创自己的艺术道路。明代解缙说:“子山书如雄剑倚天,长虹驾海。”
康里夔夔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杰出书法家特立于书坛,留下的墨迹不多,有行草书《唐元缜行宫诗》,转折圆劲。其《渔夫辞册》,《草书述笔法》确有唐晋风度。所写的李白《古风第十九首》诗,字体秀逸奔放,深得章草和狂草的笔法。
其代表作品是:
草书尺牍:
康里夔夔作。草书。该信札极为精彩,虽草草不工, 却笔笔 合于法度。疏密欹正,随性所至。写到最后因语长而纸短,越写越密,甚至 字里行间时有添加补写,但并不觉得充塞拥挤,相反因字与行间能揖迎避让 而显得通灵透气,密而不闷。
鲜于枢(1254-1322)
临神仙起居帖 鲜于枢·草书
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寄直老人,渔阳(今北京蓟县)人,官太常博士,赵孟俯对他的书法十分推崇,曾说:“余与伯机同学草书,伯机过余远甚,极力追之而不能及,伯机已矣,世乃称仆能书,所谓无佛出称尊尔。”二人书法当时并称 “二妙”。他的功力很扎实,悬腕作字,笔力遒健,同时代的袁褒说:“困学老人善回腕,故其书圆劲,或者议其多用唐法,然与伯机相识凡十五,六年间,见其书日异,胜人间俗书也。”(《书林藻鉴》)而书法家陈绎曾也说:“今代惟鲜于郎中善悬腕书,余问之,嗔目伸臂曰:胆!胆!胆!”可见他敢于创新的精神。他的楷书有《李愿归盘谷序》,现藏上海博物馆,笔法古朴,结体谨严,气魄恢宏。行草有所写自作诗《大字诗赞》和《唐诗草书卷》,笔法纵肆,欹态横发。
其代表作品有: 唐诗草书卷、临神仙起居帖
唐诗草书卷:
鲜于枢作。草书。笔法纵肆,欹态横发。他自己说过,写草书要把笔离纸三 寸,取其指实掌平虚腕法圆转,写出的字则飘逸飞纵,体态自能绝出,观其 草书,确有悬腕回锋之妙。
临神仙起居帖:
鲜于枢作。草书。这是他临写的杨凝式《神仙起居帖》手迹,一方面我们可 以对照原帖去发现鲜于枢在临帖时如何达到形神兼备的;另一方面,我们也 能体会到只有博临众帖才有可能独立门户的道理。
耶律楚材(1190-1244)
耶律楚材 自书诗翰
字晋卿,契丹族,辽东丹王突欲八世孙。《元史》本传记载他三岁而孤,母亲杨氏抚养教育他,“及长,博及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数术及释老、医卜之术,下笔为文,若宿构者。”卒后追封广宁王,谥号文正。他的书法继承了唐宋颜真卿,黄庭坚书风,以端严刚劲著称。明人宋濂说:“耶律文正晚年所作字画尤劲健,如铸铁所成,刚毅之气,至老不衰。”(《宋学士集》)
其代表作品是:
自书诗翰:
耶律楚材作,行楷书。笔力遒劲,气宇轩昂,不拘于一点一画的繁缛,呈现漠北泼辣雄劲之气。

唐 宋 元 明 的书法成就

唐朝绘画不仅名家辈出,而且在题材内容、作画技法方面都有很大进步。 初唐绘画,以宗教佛像和贵族人物画为主。名家有阎立德、阎立本兄弟等,现存的《太宗步辇图》和《历代帝王图》就是阎立本的杰作。 盛唐以后,随着庶族地主经济的发展,题材大大开阔,画法也有新的创造,人物画开始以世俗生活为内容,山水画也日益兴盛起来。最有成就的画家是吴道玄(又名吴道子),他是画工出身,对人物画和山水画都有很高的造诣,有“画圣”之称,现存的《送子天王图》,据说就是他的作品。在画法技巧上,吴道玄在传统的兰叶描和西域的铁线描之外,创造出一种莼菜条的笔法。他还发展了梁朝张僧繇用的晕染法(即凹凸法),于焦墨痕中,别施彩色,微分深浅,使画富有立体感。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以画金碧山水著名,设色绚丽,描绘工细,景物逼真,是山水画北派之祖。诗人王维首创水墨山水画,他的山水画精炼、淡雅,富有诗意,为山水画南派之祖,对后世影响很大。 唐朝还有许多长于画花鸟禽兽的画家,如薛稷画鹤、曹霸、韩干画马,韩嵩、戴嵩画牛,都著称于世。 寺院、石窟和陵墓中的壁画,是唐朝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敦煌千佛洞的壁画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是空前的,其题材虽以佛经故事为主,但也大量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如耕地、收获、拉纤、伐木、射猎以及角抵、乐舞等。那些供养人画,更是当时历史的写真。这些壁画的无名作者用生动的笔凋,描绘出当时的现实生活,为我们研究当时的社会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壁画中的飞天,窟顶的藻井图案,也是富有独创精神和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 解放后在陕西西安附近发掘的唐朝淮安王李寿、章怀太子李贤、懿德太子李重润、永泰公主李仙蕙等陵墓中出土了大批壁画。这些作品色彩鲜艳,场面宏伟,生动活泼,内容极其丰富。如李寿墓中的牛耕、耧播、牛栏、牛车、杂役等图,形象地反映了唐代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情景。李贤、李重润等墓中的出行图、游猎图表现了封建贵族的穷奢极侈生活,客使图描绘了国内各民族的亲密关系和对外的友好往来,打马毬图形象地记录了当时马毬运动的场面,这些壁画都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中国历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绘画艺术进一步成熟和完备,特别是宋朝,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的鼎盛时期。文人学士把书画视为高雅的精神活动和文化素养,并对绘画提出鲜明的审美标准,在创作和理论上都开始形成独特体系。社会、宫廷、文人士大夫之间的绘画创作各具特色而又互相影响,使宋代绘画在内容、形式、技巧诸方面都出现群彩纷呈、多方发展的局面。宋代绘画题材较唐代有很大扩展,人物画中宗教寺观壁画虽仍具一定规模,特别是道教绘画由于宋王朝对道教的提倡而有所发展,但石窟艺术已呈明显衰退之势,寺观壁画中为适应市民趣味,描绘生活形象及热闹场面的内容占了重要位置。山水画在唐、五代的基础上朝着广度和深度发展,名师巨匠辈出,成为后世楷模。经史题材的人物画流行于时。但人物故事画和风俗画得到了高度发展。肖像画已普及于社会上。版画除佛教经卷图像外,还用于经史著作,如《烈女传》等,科技书籍如《营造法式》等及图谱、画谱如《梅花喜神谱》的插图,并已有独幅版画出现。尤其是以雕版印刷年节需要的年画,更使版画普及深入民间。 宋代的山水画多用绢,钩勒精细,刻画严谨,用墨则层层渲染,凝重恬静;元代山水画多用纸,利于干笔皴擦,“不为法缚,意超象外”,墨法则干、湿并用,变化莫测,一片莽莽苍苍。可以说,中国山水画的技法,融洽宋、元,已然大成。元以后,明清两朝,山水画明显逊于宋元,没有了宋元山水画的那种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宋朝绘画体现出空前未有的丰富、精致、写实之情,这一时期绘画得以进一步分科分为山水、花鸟、人物、宗教画及杂画等。由于画风多样,题材众多,水墨画的技法与理论也随着五代两宋山水画和花鸟画的发展很快进入到一个高峰。这一时期,名家辈出:山水画方面如“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李成、范宽以及马远、夏圭等著名山水画家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花鸟画方面,随着文同、苏轼、米芾等文人学士们以墨竹、墨梅(与南宋末的兰、明后的菊合称“四君子”)等专科绘画的流传,崇尚主观意趣、崇尚笔墨形式趣味的“士人画”开始兴起,如法常的水墨花鸟画《老松八哥图》等为后世水墨画的发展又开新路。徐熙开创了“野逸”风格的水墨形式与其孙徐宗嗣继其祖业创立的“没骨法”水墨花鸟在民间得以发展。当然,水墨画在宋代人物绘画上也有新的发展。如梁楷的“减笔”画《泼墨仙人图》、《李白行吟图》用极简洁的几笔勾出了诗人李白的性格特点,而成为绘画史上最成功的人物形象画之一。 元代带来的审美意识的变异,这给中国画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深刻地影响。水墨画大体上是依着以赵雪松为代表的文人画向前发展的。绘画理论和创作实践中,重视画家主观意志、兴趣和思想感情抒发。 赵雪松主张绘画的现实主义,强调绘画笔墨与书法的一致性,标榜复古、提倡书法笔墨的趣味。作为元四家(赵雪松、黄公望、王蒙、吴镇、后董其昌也用倪鲢替换他)之首,引导了元代水墨画的新一轮重要变革,摆脱了宋人院体画风格,重视主观抒发,追求简淡高逸、苍茫深秀的艺术情趣。他们用干笔皴擦代替湿笔晕染,逐渐用纸张代替绢素。他们的艺术成就体现了中国画的一次创造性发展,对明清绘画理论、创作均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元代书法总的发展趋势是以继承古代诸名家的传统法度为主,并扭转了南宋以来的衰敝书风。就这一方面看,应当是一个进步。元代楷书、行书的成就比较突出,篆书和隶书、章草等书体也得到相应的恢复和发展。 元代书法理论著作,属于通论的有《衍极》,属于丛辑的有苏霖《书法钩玄》、吕宗《书经补遗》、盛熙明《法书考》,属于书法技法的有陈绎曾《翰林要诀》、释溥光《雪庵字要》和《雪庵永字八法》等。此外,在赵孟頫、鲜于枢、邓文原、虞集、柯九思等人有关书法的题跋中也有理论方面的精辟论述。元朝时期的中国书法 元代书法也得到一定的发展。赵孟頫、鲜于枢等人提倡广泛师法古人名迹,特别强调直接取资晋、唐,在学习古人的传统基础上“托古改制”,开启了元代的书法风格。因此赵孟頫、鲜于枢被称为元代书坛的“巨擘”。 元 赵孟頫 篆额 篆书 赵孟頫擅长篆、隶、楷、行、草诸体,法度谨严,用笔遒劲,体势朗逸,风格姿媚,创造独具面目的赵体。他的书法对当时和明、清两代影响很大。鲜于枢善楷、行、草书,笔法婉转遒健,气势雄伟迭宕,自成一格,其影响略逊于赵孟頫。著名书法家还有邓文原,与赵孟頫、鲜于枢齐名,并称元初三大书法家。他擅长楷、行、草书,运笔清劲秀丽、韵致古雅,对于恢复和发扬绝响已久古书体作出了贡献。元中、后期的康里巎巎擅长楷、行、草书,行笔迅急,笔画遒媚,转折圆劲,是赵孟頫、鲜于枢之后成就最为突出的书法家。元末杨维桢擅长行、楷书,笔法清健,富有个性。此外,吾丘衍、泰不华、周伯琦、虞集、吴睿的篆书或隶书,张雨的行书,释溥光、耶律楚材的大行楷书也都师承有自,各具面貌。其他如管仲姬(赵孟頫妻)、赵雍和赵奕(均为赵孟頫子),以及郭天锡、班维志、姚遂、冯子振、钱良佑等都有一定的成就。而许多著名画家如吴镇、倪瓒等,也以书法见长。 在中国,绘画的真实性在12世纪宋朝时已发展到高峰,以后就开始转向形式主义的笔墨游戏,到15世纪的明朝末年,清朝初期时,画家已经开始向表现自我方向转化,八大山人、扬州八怪、任伯年、吴昌硕等都有很强的自我风格,而不再计较再现自然的真实性。 明初崇尚宋代画风的画家遍于宫廷、民间,明代中期文人画重新复兴于苏州,后期士大夫文人画更是向独抒性灵发展,以画为乐、以画为寄。 明代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和流派,如以戴进为代表的浙派,以沈周,文徵明为代表的吴门派,董其昌,赵左的松江派,华亭派,苏松派,蓝瑛的武林派等等。山水,花鸟成绩卓著,前期以仿宋院体为主,中晚期水墨文人画占据主流。明朝前期主要是三大体系:文人画,以王履,徐贲,王绂,夏永,谢缙,杜琼,姚绶等为代表。院体画,宫廷院画以王仲玉,周位,郭纯,边景昭,谢环,李在,商喜,倪端,周文靖,石锐,周全,刘俊,缪辅,殷偕,孙隆等为代表。浙派宗南宋院体,以戴进,夏芷等为代表。明朝中期主要以院体画家林良,吕纪。江夏派的吴伟。吴门画派的沈周,唐寅,文徵明等为代表。明朝后期有以董其昌为代表的华亭派,赵左的苏凇派,沈士充的云间派,程嘉燧,李流芳,卞文瑜,邵弥的吴门画派,篮瑛的武林派,项圣谟的嘉兴派。人物画有陈洪绶,写意花鸟的徐渭,周之冕,孙克弘。

相关推荐:

如何评价耶律楚材的书法

什么天什么一的成语

猎豹是一种什么动物

什么天气钓鱼最好

为什么体育足球比赛教练穿西装而排球乒乓球教练穿运动装

猎户座一等星的直径是太阳的几倍

什么天气钓鲤鱼比较合适

美国车企为什么一直造不出一流的变速箱

标签: [db:标签]

声明:《如何评价耶律楚材的书法》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如何评价耶律楚材的书法

    耶律楚材秉承家族传统,自幼学习汉籍,精通汉文,年纪轻轻就已博及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著”了。初仕金,为...

    百科 日期:2023-04-08

  • 为什么我的淘宝号是tb

    淘宝号是tb即代表独立的淘宝账号。淘宝账号指的是在注册淘宝时填写的用户名,是用来登录淘宝网的登录名,可以是姓名,也可以是字母或数字。 淘宝...

    数码 日期:2023-04-08

  • 什么天什么一的成语

    天各一方。释义:指各在天底下的一个地方。形容相隔极远,见面困难。出自汉代苏武《古诗四首》:良友远离别,各在天一方。近义词:千里迢迢、天涯海角...

    百科 日期:2023-04-08

  • 猎豹是一种什么动物

    介绍:猎豹,又称印度豹,是猫科动物的一种,也是猎豹属下唯一的物种。猎豹全身都有黑色的斑点。猎豹为食肉动物,主要食物为各种羚羊,一次只捕杀一只猎...

    百科 日期:2023-04-08

  • 成龙电影龙马精神4月7日上映

    由杨子编剧、执导,成龙、刘浩存、郭麒麟领衔主演的电影《龙马精神》将于4月7日全国上映。日前,电影发布“龙虎武师”版预告,让“龙虎武师”这...

    电影 日期:2023-04-08

  • 什么天气钓鱼最好

    1、久晴初雨,雷阵雨后,鱼儿十分活跃,食欲非常旺盛。雷阵雨后第二天鱼儿极易上钩。因为这时气候凉爽宜人,雨水给水中带来充足的氧气和食物,也起到...

    百科 日期:2023-04-08

  • 为什么体育足球比赛教练穿西装而排球乒乓球教练穿运动装

    因为篮球和足球的替补席离球场比较近,教练容易和队员们混淆,为了可以更多的出现在镜头前,红衣主教”奥尔巴赫就胁迫前NBA总裁奥布莱恩特让联盟...

    百科 日期:2023-04-08

  • 什么是tb

    TB,即电子公告板BBS(Bulletin Board System 电子布告栏系统)在国内一般称作网络论坛,早期的BBS与一般街头和校园内的公告板性质相同,只不过是通过...

    数码 日期:2023-04-08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