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如何评价电影冬冬的假期

如何评价电影冬冬的假期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11 手机版

《冬冬的假期》,更加直抒胸臆,透过小孩的视角辐射大人的世界,电影打开的一瞬间,童年的记忆就回来了,脱光了在河里洗澡,捉鱼虾,爬到很高的树上去捉知了,以及那个村庄里的疯子,陌生又熟悉的回忆就在那突然变得如雨后的空气一般新鲜起来,电影的魅力除了造梦之外,还在于可以用影像保留那些美好的记忆,让人重温过去的往事,这是多么的美好。

冬冬的假期完整版电影

 uqku

《冬冬的假期》是由中国台湾中央电影事业制作的93分钟剧情影片。该片由侯孝贤执导,梅芳、古军、王启光、颜正国、陈博正等主演,于1984年在中国台湾上映。该片改编自朱天文所著同名短篇小说,讲述了台北某小学毕业生冬冬和妹妹婷婷,到台南乡下外公家过暑假的经历和见闻。

你心目中的侯孝贤电影三佳分别是哪三部?

侯孝贤是台湾新电影运动(1982-1987)的代表人物之一,还有杨德昌、曾壮祥、万仁等。他们的作品有《光阴的故事》、《儿子的大玩偶》《小毕的故事》《油麻菜籽》《童年往事》《恋恋风尘》等。

台湾新电影运动兴起的原因有:
1、电影业的不景气,中影改组;
2、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影响;
3、新的电影观念(作者论、艺术电影)等美学标准的输入(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等;
4、新的人才的涌现(独立制品相对自由为侯孝贤、陈坤厚等本土人才的出现提供了机会,留学欧美的青年归来如万仁、杨德昌、柯一正)
5、台湾社会的转型:70年代末国民党权威统治的松动,台湾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

而台湾当时的为电影爱好者提供的条件有:
1、台湾的试片间文化;
2、“台映”--电影爱好者去看;
3、“美军俱乐部”,台湾各大高校的电影社团——培养了非常多电影人才和观影基础。

常规来说,处于电影转型时期,总会有层出不穷的导演等人才,但投资少,所以“新电影”兴起时期的影片,一个影片有几个故事组成,一个故事一个导演,是为了节约成本。

台湾新电影启用新导演,突破“中影”用人陈规,通过低成本减少商业回收压力,换取创作自由,题材不再回避现实,强调成长记忆,本土经验,在摄影风格上呈现出清新朴实、内敛的气质,叙述一反过去的戏剧模式。开始受到市场的欢迎,但因为毕竟这样缺乏戏剧性叙事的电影,无法长久的在市场上生存下去,所以后来在商业上的票房是惨败。
台湾新电影运动于1987年结束。结束的标志是:1987发表的詹仁雄起草的53名影评人署名的《民国76年台湾电影宣言》:“给另一种电影一个生存空间。”他们认为,“电影可以是一种有意识的创作活动,电影可以是一种艺术形式,电影甚至可以是带着反省性和历史感的民族文化运动。”

接下来就开始谈侯孝贤的《悲情城市》,这是一部史诗般宏大的影片。

《悲情城市》是在新电影运动结束2年后的1989年上映的,涉及台湾敏感的“二二八”事变,获得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

据侯孝贤说,《悲情城市》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在《恋恋风尘》里男孩子们一起唱的《港都夜雨》。

《悲情城市》主要分了三条线索,通过林家的悲剧性来揭示整个台湾社会。

大哥文雄是黑帮的老大,死于上海人(外省人)之手。

老二在菲律宾当医生,至今生死未卜。

老三文良原先在上海为日本人翻译,后被认为是汉奸,得了精神病,回台湾以后治愈,但后来卷入黑帮事物入狱,再出来精神病复发。

弟弟文清是哑巴照相师,他在影片中主要是与宽美的爱情为线索,宽美是医院的护士。宽美的哥哥宽荣是文清的好友,是一名小学老师,与日侨静子有一段爱情,但因为日本战败,静子回国而分开。宽荣后来因为反对当局政府而被剿。文清也被捕。

影片从不同的社会阶层揭示整个台湾的变化,黑帮,进步的社会知识分子,普通平民。

影片主要反映的是1945年台湾回归后,本省人跟外省人之间的矛盾爆发,而对于和日本人的关系,是充满美好的想象(宽荣和静子的爱情),文良是带着战争的创伤记忆。

至于影片的拍摄风格,还是一如既往地以冷静、克制的摄影机镜头,并且多使用长镜头的静态拍摄。
影片中的象征隐喻也十分明显,比如片头的断电和婴儿出生等等。
原声音乐十分动人。

之所以认为这是一部伟大的史诗般宏大的影片,是因为侯孝贤不再只是把创作投视于自身的记忆,而投向了整个民族国家的记忆,这是大师级导演的水准。就像中国第五代导演张艺谋有《活着》、陈凯歌有《霸王别姬》、田壮壮有《蓝风筝》,这些同样都是把视线投向了社会的。

不再拘谨于小我,而是通过小我投射到整个社会。

一个导演能有这样的勇气,有这样的担当,能够直面国家民族的历史,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这部电影在题主所说的主流电影界评价最高的原因吧。

跪求在线观看冬冬的假期百度云高清资源

《冬冬的假期》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5jr2

《冬冬的假期》是由中国台湾中央电影事业制作的93分钟剧情影片。该片由侯孝贤执导,梅芳、古军、王启光、颜正国、陈博正等主演,于1984年在中国台湾上映。

侯孝贤个人资料,侯孝贤个人资料

1生平

早年生涯

1947年8月,四个月大的侯孝贤随全家迁台,本想客居几年却由于政治原因无法回归故土。一家人辗转几地之后定居于高雄凤山,从国小到当兵之前的侯孝贤便是成长于凤山眷区,父母亲和祖母在这期间相继过世——这段故事在1985年的《童年往事》中有提及。

作为边缘地带的台湾,在两岸对立的时局背景下,当时存在着原住民文化、明清迁台的闽南文化、日本殖民文化以及大陆移民文化,它们相互交织影响,造成了既不同于大陆也不同于香港的独特地缘文化。侯孝贤从小就喜欢看例如武侠在内小说,尤其喜欢看皮影戏和布袋戏,耳濡目染的影响使得侯孝贤在后来拍了《戏梦人生》,童年的他也曾用假票蒙混进电影院去看戏,由此和电影结缘。

从影前

在参加全国大专联考失利后,1966年侯孝贤和多数台湾年轻人一样入伍服兵役,在这期间他看了一部英国影片《十字路口》,感触之余决心用十年的时间进入电影界。

1969 年,侯孝贤从军中退役,并且以第一志愿进入了当时的国立艺专电影科就读(现已改制成国立艺术学院)。1972年,侯孝贤顺利从学校毕业,这一年,他25 岁。毕业后的侯孝贤却没能进入电影界,在八九个月时间里只能做一份电子计算机推销员的工作,在游晃了一年之后,1973年,恰好李行导演要找场记,学校教师便推荐了侯孝贤,于是参与了李行导演的《心有千千结》的拍摄,这是他第一次正式接触电影的制作,他是场记。 自此,侯孝贤正式踏足电影界师从李行导演,担任场记、助理导演,并从事编剧。

初出

1975年后编写了电影剧本《桃花女斗周公》、《早安台北》等。1979年后担任 《我踏浪而来》等影片的编剧和副导演。 从此便开始踏入电影圈,最初是以编剧开始逐渐让台湾民众接触并喜欢的,从1979年的《秋莲》、1980年的《天凉好个秋》直到1985年的《青梅竹马》和《童年往事》。其中1983的《小毕的故事》曾获得第二十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和最佳改编剧本奖。

1981年侯孝贤拍出第一部长片《就是溜溜的她》,他独树一帜,大胆运用长镜头而造就出的独特视觉风格,后来成了侯孝贤电影的标记。1982年他又拍出了《在那河畔青草青》。1983年的他拍摄技术日臻完善,作品《风柜来的人》所呈现的是一个平静、悠闲的渔村景象,主人公阿清和同伴们成天无所事事,他们看白戏、赌博、逞勇斗狠。终于有一次,他们因为闹事闹得太厉害,被警方惩戒,于是结伴离开风柜——这个澎湖列岛中的一个小岛,他们栖息的家,来到了光怪陆离的高雄,一切都变了,他们对这个城市感到芒然,陌生,焦虑和恐惧。在两种生活状态的切换中,侯孝贤的想传达的心绪是不言而喻的。同年他拍摄了《儿子的大玩偶》,这是一部悄然揭示父爱的电影:小乡镇失业青年坤树为了养家糊口,替电影院做“三明治广告人”。他化装成小丑,身前身后挂着厚厚的广告牌,在烈日酷暑的街头游走、宣传。可是当坤树去掉化装的油彩时,小儿子竟不认识父亲了,被吓得哭闹起来。他无奈只好再化装成小丑,以赢得儿子的欢心。当周围的人会意微笑时,我却不得不拭去弥漫在眼前的泪雾,想起了自己那曾被我当马骑的父亲。

起步

作为侯孝贤电影创作的一个割裂点,《风柜来的人》之前和之后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侯孝贤。从第一个镜头开始,侯孝贤便宣告了自己的改变,质朴无华的演员、追忆逝去的时光、青春的宣泄与迷茫。和结尾一样,在罗大佑和李宗盛的歌声之外Vivaldi的《The Four Season》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按侯孝贤本人说法,通过《风柜来的人》是获得了对电影的“重新认识,感觉那是另一种语言”。尽管后来人们评论说影片几乎就是在实践安德烈·巴赞的写实理论,而采用的又是让·雷诺阿一向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摄影机摆设方法。

《风柜来的人》和《儿子的大玩偶》也奠定了侯孝贤的叙事风格:就像是一个旁观者,偶尔娓娓道来,偶尔沉默不语,平静的用他的长镜头展开充满着中国山水画留白的无尽画面,而画面里的台湾小城镇,衣着朴素的青涩少年,年迈老朽的台湾阿公……一切的一切都让观众在静观在这种简约的镜头下,深深地感到一种情感和意象的延伸。

往事

1985年,侯孝贤筹划拍摄了半自传体的电影《童年往事》 ,这部电影被影评人认为是其早期作品的代表作,而在大多数的看众眼里,它所传递的那种悠悠的成长之旅实在是赚人热泪。电影的一开始就是他自己的声音,讲述着家族的迁徙,从梅县到台湾凤山,静谧的固定镜头,拍着他幼时的家,和家的中心—父亲。而后镜头带到老奶奶用她温柔的声音喊着“阿孝咕!”——就是侯孝贤,打字幕的时候,忽然发现它的英文片名“The time to live and the time to die”,这大概就是《童年往事》所表达的意念吧!所有人都对电影中的三个记录死亡的镜头印象深刻:记从父亲死亡时全家人的伤痛,到母亲死亡时的儿子肃穆沉默,最后老奶奶的死亡,已变成仅有旁白的自述。在《童年往事》的尾段,侯孝贤用了旁白去忆述婆婆之死:“看到婆婆的手有蚂蚁在爬,才发现她可能死去多时……”,仿佛惋惜多于悲怆的旁白让整个画面忽然弥漫开一种淡淡的离愁,有人说,侯孝贤作品是浪漫的,诗化的。那么《童年往事》恰是这种说法最自然的注角。

联系《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恋恋风尘》这三部作品的一个关键词是:往事。作为侯孝贤、朱天文、吴念真三人各自对应的一部分或者说大部分真切的成长记忆与体验,它们无可避免地有其特殊之处。

《冬冬的假期》的真正出发点是由朱天文孩时点滴零散回忆触发,再以侯孝贤电影散文般的笔触一一展现出来。故事原本是朱天文《炎夏之都》里的一篇《安安的假期》,作为一部不折不扣的儿童电影,影片折射出来的孩童与成人间的距离,被影像巧妙地缩小了,通过孩童的目光来注视成年人的世界,在目光中写下了成长的注脚,同时又能让成人世界的纷纭无奈晓于孩童的目光所察中。

它的自然、流畅和写实的风格,带给我们几乎都曾拥有过的生活体验。—— 张昌彦

作为许鞍华等导演心仪的十大电影以及各类最佳华语电影排行榜上的常客,《童年往事》承载的东西太多,已不是“最好”二字可以形容概括得尽。父亲、母亲、祖母的相继离去,生与死的纠葛,由童年到少年,由个人到家庭,再由家庭到时代,来自于侯孝贤个人成长体验这部《童年往事》,在带着自传性质之余令无数观者发自内心为之动容。

继《风柜来的人》和《冬冬的假期》在法国南特影展获奖并引起国际关注,突破阻扰的《童年往事》参加了1985年柏林国际电影节并且获得了国际影评人奖以及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非欧美洲最佳影片奖。

这些死亡,这些记忆,由于有了一层时代变动的背景,已然超越无关紧要的个人乡愁民国四十七年台海空战、陈诚之逝、随时准备返回返大陆的祖母等描写,无论是伏笔或明言,皆与片中的情节汇集一流,使得《童年往事》的记忆成为时代的记忆、民族的记忆。—— 陈国富

按照小野的说法,《恋恋风尘》原本要找陈国富来拍摄,结果被他拒绝。获得1987年法国南特影展最佳摄影奖、最佳音乐奖的《恋恋风尘》是了解侯孝贤作品拍摄风格和电影美学的一个绝佳入口。

在《侯孝贤画像》里作为编剧的吴念真曾笑着埋怨说他那感天动地的初恋故事在《恋恋风尘》如何被侯孝贤“修改蹂躏”。相恋于乡间,分手于都市,一片山水青苍中,《恋恋风尘》里的爱情就和陈明章的吉他声一样太容易淹没在轰轰烈烈的岁月里或是纷繁嘈杂的生命中。[1]

尝试

侯孝贤早期作品,不仅成功地在美学上营造出一种“视觉真实感”,同时也透过人物角色与空间的选择、情节故事的安排等等,记录台湾的“成长过程”。前者是美学感受,后者则是在特定历史时空下人民生活的处境与社会关系;前者诉诸于观众的注视,后者则是突显观众所处的社会位置。在长镜头的铺设下,观众遥远的关注着这个社会,却分明近距离的感受到了一种浓重的情感积淀——画面上朴素的村庄、生动的田野和规矩的人们在一种早已预设好了的生活轨道上点缀着时空,而故事往往就发生在这样的岁月和地点。我们在侯孝贤的电影里,看到的是自己幼年时候玩耍过的游戏,蹲在门口等大人回来的经验,吃到一根雪糕的喜悦……这些琐碎的、平淡的,似乎只会吸引小孩子的情节累积起来,偏偏构成了一部一部感动了整个电影院的作品。如果说侯孝贤试图通过镜头说服看众的感动,或者说,不是侯孝贤打动了看众的心,真正打动我们的正是我们自己。

1987年的《尼罗河的女儿》让侯孝贤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批评:镜头长度比《在那河畔青草青》长了许多,而且不用分镜,改用数个静止长镜头,这让很多曾经欣赏长镜头风格的人对这庸长得让人一头雾水的“侯式”镜头表示怀疑,尽管在这部电影中,侯孝贤试图表现的是隐藏在台北霓虹灯下种种不健康的都市文化的忧思,但过分长镜头的铺设让人产生郁闷,无聊的感受。在《尼罗河女儿》中,角色被枪杀,是突如其来的一枪,然后死亡,事前绝无任何铺排,绝无用任何方法令观众的情绪慢慢酝酿,尽管侯孝贤认为刻意安排正代表了欠缺自然,然而却无法让人承受。对于众人善意或挑衅的批评声,侯孝贤照单全收,然而他却比平常更沉默了。同年的《恋恋风尘》却一扫《尼罗河女儿》里晦涩难懂的镜头含意,出现在观众视线里的是一个平凡真实的爱情故事,一段平添自然的人生历程。男主角到金门当兵,发生兵变,女主角与每天来送信的邮差结婚。这本来可以一句话就说完的事,却实实在在揪着看众的心长达102分钟。每个人都试图通过电影找寻当年自己的影子,每个人都知道这段爱情的结束不是谁的过错,可依然会在阿远回乡时,跟随他的目光眺望远方的山,然后不知不觉的发现自己已经泪落沾巾。

历史

沉寂了2年之后,他终于向世人展示了他超才华的颠峰之作——《悲情城市》。他成功的完成了从关注台湾民生成长过程到关注社会历史问题的一个自然的淡入淡出。但是,“人”,依然是侯孝贤永远关注的。说到《悲情城市》,我相信有太多的人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欣赏它和品味它,电影中的许多镜头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经典。《悲情城市》的优美及苦涩让所有看过的人都无法释怀。这是一部以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大制作,依旧是把摄影机不远不近不离不弃的摆在画面的一侧,依旧是漫不经心事不关己的画外音,依旧是温情脉脉柔和生动的光晕,太熟悉了,每个人都在心底说,还是侯孝贤啊!

《悲情城市》里的悲情来自于电影里文清和宽美在时空边缘苦苦维系的爱情,来自于宽容和大家情绪激昂,慷慨高歌《流亡三部曲》,也来自于“你们要尊严的活着,父亲虽死于狱中,但请相信,父亲无罪。”的遗书,来自于一切一切在历史背景下被践踏,被忽略的人性尊严。《悲情城市》为台湾人长期心中的禁忌与恐惧,作了最伤痛的回忆,片中无论是陈仪所代表的官方叙事,还是宽美的日记,都是让观众看到所谓台湾光复的历史叙事原来是如此的充满断裂,充满悲情。而侯孝贤自己在接受采访时则说:“这部电影想要抓住的感觉,与其说是尝试要为这几十年来的台湾历史进行注解,其实是更像把一首台语老歌给唱出来,歌词简单,情感直接,但唱的人和听的人都会在歌声中找到自己寄托的空间、非关逃避,而只见人的韧性。”

1993年的侯孝贤悄然的推出了他的新作《戏梦人生》,这是一部记实性的电影,纪录了台湾处于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布袋戏艺术大师李天禄坎坷的一生;侯孝贤在通过当事人的亲身忆述及导演重塑的处理场面,造成一个时空穿梭交替、多重视点的李天禄回忆录;再度呈现了被历史无情压抑的人的悲哀。为贴切地呈现这位根植台湾本土的艺术家半生的生活经历,侯孝贤独放弃特写效果,就是要避免蒙太奇对观众视角的蓄意操纵,而试图把观众推在任何一个特定的视角之外,使观众与人物的内心世界相隔离,以平实静观的态度来捕获一个个非戏剧性的日常活动片断。 “生活本身就是历史”这就是侯孝贤信奉的观念。这部电影的配乐也也非常特别,采用了台湾本土的月琴取代了传统的吉它,月琴一拨,那些来自乡野民间的歌谣就通过那些质朴的嗓子吟哦出来,然而转瞬间,又飘散在喧嚷的人潮或带着泥土味的空气里。像极了侯孝贤的电影风格——不管有多少的痛楚与感怀,镜头一转便是满目的绿水青山。

1995年,侯孝贤延续了他的长镜头风格,但放弃了静止镜头的泰然自若,取而带之了上下摇晃的动感效果,在当时让很多熟悉他的影迷都大觉意外。《好男好女》所描述的爱情也分明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当少女蒋碧玉认识钟浩东的时候才十六七岁,那时蒋是个少女护士,钟则因为用功过度而犯了轻微的神经质住院,他们常在一起说话,那时的钟港东有强烈的国家意识,还说他是要革命的人,不能结婚,蒋碧玉总是听着他说,对他宏大的理想,浪漫的祖国意识,都存着模糊的尊敬,心里想着即使不结婚也好,默默的决定跟着他。这一跟就是一辈子的事...《好男好女》、《戏梦人生》和《悲情城市》,这三部连续推出,反映不同时代背景的电影,成为了台湾的“悲情三部曲”。也是侯孝贤中期创作的显著特色:直接与台湾过去的历史对话,叙事的时间轴不再单一,采用不同时空交错处理。

《悲情城市》、《戏梦人生》、《好男好女》这三部作品的时代背景贯穿着台湾在20世纪的苦难命运,以不同的视角来看一段段的大历史,这里面既包括知识分子、民间艺人还有普通百姓。而正是通过这个台湾三部曲(或称悲情三部曲),侯孝贤确立了他在国际范围内的稳健地位。

作为编剧的朱天文为《悲情城市》写过很多的文字,除了名篇“《悲情城市》十三问”——那是解读影片的绝佳文字,在影片获得1989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金狮奖时,她也写下了感慨文字。她说《悲情城市》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首先要感谢的是詹宏志,然后才是其他人。而闻获消息,在威尼斯的匈牙利旅馆里,同为编剧之一的吴念真无法抑制地哭了:“紧紧抱住侯孝贤,不愿使眼泪被人看见而至久久埋在侯孝贤肩上不能抬起头。”

侯孝贤创作《悲情城市》的灵感来自一曲《港都夜雨》(注:港都指的即为基隆),另一种说法则是最早的感觉来自于由洪荣宏翻唱、粱弘志重编《悲情的城市》——而可以肯定的说侯孝贤用他动人的长镜头和诗意的节奏抓住了那个混乱大时代的精髓。[2]

《戏梦人生》讲述的是台湾布袋戏大师李天禄坎坷又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它散发着浓厚乡土气息,同时又饱含着深切情感。影片原声音乐非常出色,特邀打造配乐之一的詹宏达是正是侯的好朋友詹宏志的弟弟。影片获得了1993年戛纳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特别奖之外,尽管在后来人们发现那一大部分原因应该归功于伊朗人阿巴斯,他是那届电影节的评委之一,同时也是侯孝贤的忠实拥护者。《戏梦人生》被认为是90年代侯孝贤最具实力的一部影片,同时也是苏姗.桑塔格90年代十部最佳电影之一,另一部同样入选、出自侯孝贤的是《南国再见,南国》。苏姗· 桑塔格评价说“The Puppetmaster (Hou Hsiao-hsien, 1993) Set in the '30s and '40s, The Taiwanese director is just as marvelous as everyone says。”

《好男好女》的原著来自蓝博洲的《幌马车之歌》,该原著同时也影响了《悲情城市》。最早构思中《好男好女》是名叫《浦岛太郎》(《从前从前有个浦岛太郎》),通过日本浦岛太郎的故事,讲述一名政治犯在白色恐怖时被抓入监狱,后在80年代出来面对现代物质化台湾社会的命运。

作为台湾历史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影片,侯孝贤采取了三个不同时空的交错组合,而在之前这是不可以想象的,甚至出现了以梁静为代表的现代年轻人,这似乎也预示了之后在他身上将要发生的改变。《好男好女》描述的白色恐怖时期,与《戏梦人生》里的日据时代、《悲情城市》的光复期间组成了完整台湾近代史篇章。

转变

1998年的《海上花》是一部华丽而颓废的作品,据说整个妓院在台湾建景拍成,美工为了找能体现生活痕迹的“没用的东西”还特别煞费苦心。《海上花》,上海花,是一朵朵在上海英租界讨生活的名妓花,只可惜,她们被深锁在花房,只能白白地等待最美的花期过了,尽管是招来迎往、万般宠爱,却还是一身孑然;华丽,但颓废。实在是无法想象,台湾的侯孝贤拍起老上海的故事,竟可以这么平稳而内敛。又据说,侯孝贤在回答记者关于《海上花》时空局限时的回答是:“…… 用冷静客观的角度去看那些 *** 们的生活,所以我故意不拍外景,因为她们困顿在这一个situation里面,跑不掉。其实每个人都是,他们出生来到这个社会就跑不掉。”这样的断言,实在是很酷。

听说侯孝贤又在筹划他的新电影《千禧曼波》:全片分为“五百万的恋情”、“爱到昨天停止”等7段剧情,每段将剪辑3分钟片段在网上先行播放,让网友提出回应与质疑,并以此为题材继续发展新的故事,如此的枝干绵延将可无限延展,传统电影的框架因此将被彻底打破。想到侯孝贤也可以这样前卫,笑容早就挂在了嘴角。

侯孝贤从《南国再见,南国》开始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能入选手册的年度十佳,《南国》一片同时入选90年代十佳影片。

在侯孝贤身上,我看到一种很纯洁的叙述方式,这是用另外一种眼光来看世界,这是让我感到最震惊和最受触动的,通过他的电影,我更好地看到我们这个世界,看到了我自己。 ——让-米歇尔·付东

总结

生命中有许多吉光片羽,无从名之,难以归类,也不能构成什么重要意义,但它们就是在我心中萦绕不去。—— 侯孝贤

侯孝贤,台湾电影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广东省梅县(今梅州市梅县区),1948年移居台湾。1972年毕业于台湾艺术大学影剧科。1974年从影,次年任李行场记、助理,后当过副导演、编剧、演员。1980年执导电影处女作《就是溜溜的她》。1989年执导《悲情城市》获第2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和第4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关于电影

看电影很挑,看不上票房高的国产电影,只喜欢看经典电影,是因为在大学时期看了很多经典电影。附上大学哲学老师推荐的电影及书单,很多内容涉及到人性,自由与死亡等哲学命题。

1. 《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

2.《长大成人》(路学长)

3.《苏州河》(娄烨)

4.《暖》(霍建起)

5.《一个都不能少》(张艺谋)

6.《城南旧事》吴贻弓

7.《童年往事》侯孝贤

8.《冬冬的假期》侯孝贤

9.《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杨德昌

10.《一一》杨德昌

12.《爱情万岁》蔡明亮

13.《香港制造》陈果

14.《榴莲飘飘》陈果

15.《白气球》阿巴斯编剧

16.《坏孩子的天空》

17.《菊次郎的夏天》北野武

18.《燕尾蝶》

19.《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20.《情书》 岩井俊二

21.《记忆中的风琴》韩国

22.《芬妮与亚历山大》伯格曼

23. 《狗脸岁月》

24.《美国往事》

25.〈天堂电影院〉 托纳托利

26.玛莲娜

27.铁皮鼓  施隆多夫

28.《禁忌的游戏 》

29.安托万·多尼尔的冒险(系列电影) 特吕弗

四百击  ,安托万与科莱特 ,偷吻,床地风云,爱情狂奔

30.精疲力竭    戈达尔

31.铁托和我

32.严密监视的火车

33.阿甘正传

34.大象  加斯-凡桑特

35.吉姆-贾木许

36.咖啡与香烟

37.破碎之花

38.法外行走

39.鬼狗杀手

40.列宁格勒牛仔征美记

41.搏击俱乐部

42.十二宫

43.美国丽人

44.出租车司机

45.四海本色

46.暗战

47.英雄本色123

48.喋血双雄

49.纵横四海

俄罗斯电影:

1.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1925)

2.米哈伊尔·卡拉托佐夫《雁南飞》(1957)

3.恰克莱《士兵之歌》(1958)

4.《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5.塔可夫斯基《乡愁》,《镜子》,《潜行者》

6.帕拉杰诺夫《石榴的颜色》《游吟诗人》

7.梁赞诺夫《两个人的车站》、《办公室的故事》、《爱的罗曼史》

1.罗曼波兰斯基《唐人街》《苔丝》《苦月亮》

2.加斯范桑特《大象》《不羁的天空》

3.黑泽明《罗生门》

4.深作欣二《大逃杀》

5.大岛渚《感官世界》《青春残酷物语》

6.索德伯格《性谎言录像带》

法国电影:

《芳芳》

特吕弗《安托万五部曲》之

《二十岁的恋情》

《偷吻》

《床底风云》(bed and board)

《爱情逃跑》

埃里克-候麦《六个道德故事》

瓦迪姆《上帝创造女人》

阿伦-雷奈《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仑巴》

亨利-迪科恩《爱情与法国女郎》

卡拉克斯《新桥恋人》

贝尼克斯《巴黎野玫瑰》

德国

维姆文德斯《德州的巴黎》

《柏林苍穹下》

《直到世界尽头》

意大利

费里尼《8  1/2》

贝托鲁奇《巴黎最后的探戈》

安东尼奥尼《云上日子》

《爱情记录》

波兰:

基耶斯洛夫斯基《爱情短片》

《红、白、蓝》三部曲

罗曼波兰斯基《苔丝》

匈牙利

伊斯特-凡-萨伯《爱情电影》

奥地利

《布达佩斯之恋》

英国

彼得格林纳韦《情欲色香味》

明克斯《英国病人》

西班牙

《斗牛士》

《对他说》

《活色生香》

美国

库布里克《大开眼戒》

《洛莉塔》

里查德-林柯莱特

《日升之前》

《日落之前》

日本

大岛渚《感官世界》

《爱之亡灵》

今村昌平《鳗鱼》、《酋山节考》

《赤桥下的暖流》

岩井俊二《情书》、《四月物语》

中国电影

袁牧之《马路天使》

费穆《小城之春》

霍建起《暖》

陈可辛《甜蜜蜜》

张艺谋《我的父亲母亲》

香港

《堕落天使》

《重庆森林》

1.烈日灼人(米哈尔科夫)

2.四月(奥塔伊奥塞阿尼)

3.再见我的家(奥塔伊奥塞阿尼)

4.小偷

5.分道不扬镳

6.大街上的商店(捷克)

7.严密监视的列车(伊利曼佐)

8.罗塞塔(比利时)

9.孩子(比利时)

10.精疲力竭(戈达尔)

11.野草莓(伯格曼)

12.情欲色香味(彼德-格林纳威)

13.罗生门(黑泽明)

14.欧罗巴,欧罗巴

15.教室别恋

16.钢琴别恋

17.洛丽塔(库布里克)

18.英国病人(明克斯)

推荐关于电影的书籍:

1.塔可夫斯基:《雕刻时光》,人民文学出版社。

2.贾内梯:认识电影(understanding movies),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

3.林恩-格罗斯:《拍电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

4. 汤普森,鲍德威尔:《世界电影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影像:1985-2005最有价值影评》,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6年。

6.《侯孝贤电影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7.《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

8.蒂莫西-科里根《如何写影评》,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

9.罗伯特-所罗门,《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0.佐藤忠南,《中国电影百年》,上海书店出版社。

11.佐藤忠南,<日本电影的巨匠们>,台湾版。

注:部分有重复,部分内容涉及情色,死亡等主题。

候孝贤电影的艺术特征

侯孝贤于1970年代踏入影坛之际,正值台湾流行言情电影,在此种类型中,长焦镜头的运用较为广泛。因为制作成本不高,大多实景拍摄,长焦镜头可以使摄影机从远处长时间拍摄人物的谈话场面。侯孝贤的美学风格在相当大程度上,便是长焦镜头的美学。侯孝贤倾向于实景拍摄、选用业余演员,加上对日常生活琐处的高度关注,使他把角色与背景,动作与环境放到同等重要的程度上。侯孝贤镜头画面的构图往往显得较为拥塞,但那是他精心组织的结果,以便突出人物行为或置景中的微小细节,这会丰富他故事的展开。侯孝贤通常使用75mm-150mm的长焦镜头,与他的大多数东西方同行不一样的是,他开发出了长焦镜头在画面感与戏剧冲突中的别样功能。
这都从他前三部作品中体现出来了,虽然《就是溜溜的她》、《风儿踢踏踩》、《在那河边青青草》这几部早期影片通常被认为不太重要。长焦镜头的一个特征是浅景深,即轻微的运动可能导致失焦,侯孝贤慢慢形成了通过轻微变化焦距来引导观众注意画面上对故事有益的元素的特色。侯孝贤还会将多个故事焦点置于同一个镜头中的不同层,如《在那河边青青草》中的车站告别场景,后来又在《咖啡时光》中重演。
长焦镜头会令空间显得扁平,侯孝贤运用这一特征,创造出被大卫·波德维尔称为“晾衣绳”式的构图,即令数个演员形成与摄影机方向垂直的一行,这在《就是溜溜的她》、《风儿踢踏踩》中多次出现。于此类似的构图特征是,让若干演员的脸在画面的对角线方向上排列,如《就是溜溜的她》中多人回头、转身或前望,造成层叠化的各色表情,后来的《海上花》,《千禧曼波》中也有同样手法。
因为侯孝贤喜欢在一个镜头中传递大量信息,他多用全景镜头,在画面上,有时并不能分清谁是主要人物,谁只是过客,甚至环境中的细节也被突出表现,如《就是溜溜的她》中动物园一场戏,角色在后景的大象反衬下,只在画面上占据了很小空间,《在那河边青青草》俯视四合院的一个镜头,画面上大片出现倾斜的屋顶,其上的瓦片与砖块十分醒目,画面中心蹲下的父子俩反而只占据很小的面积,但正是这些被特意放到主要位置的房屋格局传递出了日常生活的质感。
因为长焦镜头视野狭小,所以拍摄若干个运动中的人物时,从前景穿过的人很容易就挡住了后景的对象。这一特征被侯孝贤加以巧妙利用,他通过演员微妙的走位,适时而毫不唐突地挡住或揭示画面上的关键信息,《就是溜溜的她》中测量队和住户发生冲突的一场戏就是如此安排的。
侯孝贤被论及最多的风格,莫过于他的长镜头运用。158分钟的《悲情城市》全片只有222个镜头,也就是说,平均每个镜头时长约为43秒,有的镜头长达3分钟以上。不仅这部电影,他大部分作品都有类似一致的风格,如《恋恋风尘》平均每个镜头时长也有34秒。侯孝贤的长镜头无疑同他写实的电影观念密不可分。
可能是受到日本建筑中方块式造型的影响,侯孝贤爱在场面调度中利用这一点,《冬冬的假期》、《悲情城市》他多次强调建筑中的几何空间。另一大特征是,侯孝贤的构图中频繁使用画框中的画框,以将空间多重分割,《冬冬的假期》、《恋恋风尘》、《悲情城市》中都不鲜见。
侯孝贤不爱移动摄影机,往往是几分钟一动不动之后才有一个缓慢的横摇,甚至《悲情城市》绝少在一个镜头中出现机位变换。

相关推荐:

如何评价电影冬冬的假期

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日什么意思

施华蔻的哪款洗发水好用

丽格海棠扦插后能晒太阳吗

为什么日本很多电影都和时空交错有关

施华寇洗发水好用吗

老年人养老最需要什么

丽江吃什么

标签: [db:标签]

声明:《如何评价电影冬冬的假期》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如何评价电影冬冬的假期

    《冬冬的假期》,更加直抒胸臆,透过小孩的视角辐射大人的世界,电影打开的一瞬间,童年的记忆就回来了,脱光了在河里洗澡,捉鱼虾,爬到很高的树上去捉知...

    百科 日期:2023-04-11

  • 做完面膜后要不要涂护肤品

    做完面膜之后,一般我们会进行脸部的清洁,很多人就在纠结还要不要继续使用护肤品。如果需要使用的话,又该怎么做涂擦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

    护肤品 日期:2023-04-11

  • 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日什么意思

    ”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日“出自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老学庵笔记》记载:“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鞭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值上元放...

    百科 日期:2023-04-11

  • 卫衣搭配什么外套好看呢

    1、短款面包服。短款面包服是最近两年特别流行的一款服饰,时尚保暖又大方,关键是非常百搭,搭配卫衣也是非常时尚好看的。2、毛呢大衣。毛呢大衣...

    护肤品 日期:2023-04-11

  • 玻璃水箱漏水了危险吗

    玻璃水箱漏水了危险吗及时处理玻璃罐泄漏并不危险。如果因增加而有泄漏,则足以将流出物擦拭干净。如果玻璃水箱或连接的水管破裂泄漏,只能通...

    汽车 日期:2023-04-11

  • 大中医在京召开发布会

    由人民数据管理有限公司、海宁德瑞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河南宝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出品,臧溪川执导的古装巨制《大中医》于12月8日在...

    电影 日期:2023-04-11

  • 横店梦外滩OST音乐节有存放物品的地方吗2023

    关于物品寄存:梦外滩度假区音乐节入口处及场内均有寄存处,严禁携带品请寄存。附购票须知:Part.1 儿童说明儿童一律凭票入场(婴儿及儿童均需购...

    互联网 日期:2023-04-11

  • 美白精华推荐

    美白是一年四季的话题,其中美白精华是美白产品中很常用,也是能有效美白的。在选购美白精华的时候,下面这些品牌产品不妨多尝试。SKII环采臻皙...

    护肤品 日期:2023-04-11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