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作目的不同。碑重内容而轻书写,刻帖旨在传播书法。碑是追述世系、记叙生平,而非传扬书法,书者可为名家,也可不是。刻帖是为书法研习者提供名家书法复制品,书法优劣是选择标准。
2、书体不同。碑隋前是篆、隶、楷书。至唐太宗御笔亲洒,有行书入碑。草书除《升天太子碑》外少有。刻帖始自赵宋,多是诗文简札,行、草书及小楷居多。
3、形制不同。碑是竖立的石刻,多是长方形,也有圆顶、尖顶的,有一面,也有两面,甚至四面刻字。丰碑巨碣动辄丈余高,气势宏伟。帖多取材于简札、书信、手卷,故高度一般
在学习毛笔字的时候,遇到什么贴啊,碑啊,什么是贴啥是碑?帖子好还是碑好?
碑与帖有很多不同定义,我们姑且简单理解为,墨迹写本就叫帖,白纸黑字(有的碑做了处理也变成了白底黑字,往往不好);刻本就叫碑,黑底白字(有的写本后来为了出版传播需要转变为刻本),以汉魏碑刻为代表。一般而言,写本更容易分辨笔法,而刻本更可以修正笔画与结构的造型。二者互参最好。
不过还是建议你加入中书汇专业书法群,里面很多专业老师,你也可以关注优酷上中书汇发布的视频,祝你学有所成
学习书法应该是学碑还是学帖?你怎么看?
帖学与碑学之分野,
在书法界似乎由来已久。
然而,真正区分清楚似乎并不容易!
最近读书,见有关于碑帖结合的讨论。
论者反对碑帖结合,
认为碑帖无法结合,
且碑帖结合没有理论基础。
言辞确确!
然而,讨论的前提似乎是应当明确:碑帖的各自范围。
带着这个问题,我进一步读书。
结果问题真的来了:
原来不同论者关于碑帖的界定迥异!
原来,赞同碑帖结合和反对碑帖结合的论者,不是在争论,而是在自说自话!
二如果认为书法的核心在于笔法,
那么帖学与碑学分野的核心似乎是:
形成帖的“笔法”与形成碑的“刀法”的分野。
刻帖的出现,是否从实践层面说明“笔法”与“刀法”的融和?
三如果认为“碑”、“帖”书法都存在某种“美”的东西,
那么,关于“美”的理论就应当是碑帖结合的理论基础!
(以上讨论,必须限定在书法领域内才有意义。超出书法领域,譬如进入文物考古领域、进入金石学领域、进入社会历史等领域,碑帖的区分仍是明确的。)
碑学与帖学的区别
不可一概而论,具体情况要做具体分析。
首先兴趣浓厚,这是学习的第一个重要前提。再从比较开放的角度,谈谈具体碑刻和墨迹的选择。
如果有师承,学生对老师完全信赖的话,听老师建议就可以了,老师会给出详细解答,照着做就行。
现在重点探讨下,自己个人意见为主,选择的问题。
从唐楷写起的话,看哪一家,早期还是晚期作品,具体分析再定。
欧楷还是碑刻好,墨迹就少,还是行书。要严格训练,还是得楷书碑刻写起。
褚遂良有墨迹有碑刻,可以适当选择,最平实的还是楷书碑刻。虞世南也一样,地学其碑刻。
颜楷,墨迹是《自书告身》,晚年的,初学根本掌握不了,还是需从《多宝塔》或《颜勤礼》等入手,这两样都是碑刻。
柳楷与赵孟頫不适合初学,这里不讨论。
隶书都是碑刻,墨迹只有汉简,除非有师承,不提倡入手就写汉简,没人指点,容易写油滑。还是的碑刻。
魏碑也是碑刻,虽然不提倡开始就写魏碑,但还是有成功的,也是得碑刻。
开始入手就是篆刻的话,写篆书是必须的。就看如何入手。有几个方向。
一是从李斯小篆入手,比较规范,如《泰山刻石》残字,是碑刻。
二是从大篆金文直接入手,如果没有小篆基础,有一定难度,金文是拓本,如同碑刻。
三是从清代邓石如学起,邓石如墨迹较多,可以直接学。但邓石如篆法有其特点,转折处有隶书笔意,字形较长。邓石如也有篆书碑刻,可与墨迹参照临习。
四是从王福庵说文部首写起,这是墨迹,用笔较平实,可以学,初学较好。
五是还可以根据自己喜好,从吴让之、杨沂孙、黄士陵等学起。徐三庚、赵之谦个性太强,不宜初学。
如果学王羲之的话,《兰亭序》不宜初学,变化太大,根本掌握不了,《圣教序》又是碑刻。
草书一类的章草、大草、狂草不适合初学,这里不谈。
启功先生有诗句,提到“师笔不师刀”,是指不要被碑刻刻手“走形”问题误导,师笔更好,“透过刀锋看笔锋”,就是这意思。
所以对碑刻与墨迹问题选择,不能迷信,也不能盲从,要具体分析。个人浅见,提供参考。不同意见,欢迎探讨,一起提高。
所谓的魏体字是指魏碑上的字吗?书法中“碑”和“帖”有何区别?
真正有这两种分野的是启功老先生另有一诗作注解,就是《论书绝句》的第三十首,原诗如下:
铭石庄严简札遒,方圆水乳费探求。萧梁元魏先河在,结穴遥归大小欧。
我们逐句解释一下。
第一句,铭石庄严,铭刻和石碑上的字非常庄严端正。简札遒,来往书简和书札上的字非常遒劲放纵。
第二句,方圆水乳,字画的平直方正与圆融贯通,费探求,花费力气去探求。
第三句,萧梁元魏,萧梁,代指南朝,元魏,代指北朝,先河在,指已有能将方圆笔势交融在一起的书法家,比如南朝的萧憺,北方的刁遵、敬显君等在刻成方笔的时代中,就属於刻法圆美者,其实这是指南北朝时期,书法已经有了方圆的过渡。
第四句,结穴,风水学用语,其实是指龙脉所在,这裏指事情的源头或归结处,遥归大小欧,最终归结到大小欧阳(欧阳询、欧阳通父子)。
结论很清楚,六朝书法,直到大小欧阳,就是父亲欧阳询,儿子欧阳通,这两个唐楷大家手裏,才真正融会贯通。
碑刻、墓志铭且不说,壹定是端正庄严的,就算门额、对联、手板、名刺这些书法应用的具体场合,大都以楷书为宜,为什麽呢,就是使看这些字的人,壹望就能认识,并且能明白他的意思,收到昭告的效果。
启功老先生在注释裏举例说:如果有人在自家的门前贴个纸条,上书“闲人免进”,如果用甲骨文,或者今草章草书写,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看得懂,也就收不到效果了。这也就是碑刻、铭文这壹类书法应用为什麽要庄严的原因。
文人交往的书札简帖呢,对,只需要互相看到的两个人明白就可以了,甚至还有的故意加点密码,为了保密,因此,就不需要那麽庄重端正,於是,有了简札书帖与碑刻的区别。
由上大致可知,碑铭所以端正庄严是为了更多的让人知道内容,帖札之所以遒劲放纵是因为传递的内容不需要更多的人知晓。而同壹个人,是可以写出来碑刻壹样的方正字,也可以写出来书札壹样的行草字的。不必壹定要区别“碑学”与“帖学”。
初学者学习书法,是临帖好呢还是临碑好?
魏体字没听说过,魏碑是指北魏时期也包括分裂后的那段时期所立的碑,因魏政权乃鲜卑人所建立,所立之碑自然包容了两种文化,目的是为了超脱亡者的灵魂,碑上的字因有新的文化内涵融进来,故此灵动多变,为许多书家所推崇。
“碑”是指从碑刻上拓印下来的供人临摹的范例字帖,“贴”是指影印或用涂蜡然后填墨的方法把名家的书法作品复制下来供人临摹。今天我们见到的王羲之的书法作品都是用后面的方法复制的,并得以保存下来,原作品早已无处可寻。
碑帖一词有好几层含义,作为汉语的通用词汇,它指的是书法临摹的范本,其次在书法术语中,是指两种作品传世形式,碑是指具有特别用途的石刻,包括墓碑、摩崖石刻、画像铭文等,经过棰拓成为拓本,帖指书写在纸绢等质地上的墨迹,包括后人勾摹上石的拓本。
在书法的学术语言上,它还有另一层含义,即自晚清以来,经过包世臣、康有为等几代书法家的鼓吹提倡,碑与帖成为我国书法两大美学流派的代称,碑指魏碑,气势磅礴,帖指的是以王羲之父子为代表的江左流派,以清新流美为特色,碑学帖学,自成营垒,在艺术追求上有自己的标准,判然分明。
临碑好还是临帖好,这个问题有过争论,有人认为碑属于石刻,有刀凿痕迹,没有墨迹更容易看清楚笔法,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并不能因此就得出学书临帖优于临碑的结论,在我国的书法吏上,碑与帖在书体上有不同偏重,书帖的体系一直是以草书为主,楷书帖比较少见,至于隶书、篆书、魏体,那是清朝以后的事了,所以我们要知道自己想要学什么,如果学行草,临摹“二王”书迹,自然比较好,但是,如果你想学隶书,舍弃了汉碑去规摹清隶,那恐怕就舍本逐末了,至于唐楷和魏体,也应以临碑为好。
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流派,谈不上孰优孰劣,小提琴独奏和交响乐都是音乐艺术的形式,何须扬此抑彼,魏碑追求雄浑古莽的“金石气”,帖派追求妍雅秀丽的“书卷气”,两者各有千秋,实在难以区分,每个人的爱好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如果你想追求华丽阳刚之美,而投身于帖学,无异于缘木求鱼,只能徒费时日,反之也然。
每个书法家都有自己的路数,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现在学习书法艺术,要有科学的头脑,通过刀锋看笔锋,学数学帖不学碑,但我觉得不能以此排斥彼,碑学的兴起和“碑味”的流行,为我国书法艺术开辟了一个新的艺术境界,这是不可否认的,偏执于临帖,反对学碑,显然是偏狭的,更何况单就笔法真切而言,帖不一定真。
古代没有照相制版,没有名家名作,海内孤本,只好用手工钩摹填写,或者上石棰拓,手工临摹,再准确也有差失,一份《禊帖》,在唐代三人临摹出三个模样,即是证明,至于棰拓,年久石伤,肥瘦失真,使书作面目全非,更是毋庸多言,看了无数的《兰亭》翻刻本,一眼就能看出来,所以我们说,不管碑帖,只要是佳作、佳拓、佳摹,都好,对于有心学书法的人来说,碑与帖本身的区别并不会影响他的艺术进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