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湖南称之为湖广,广东广西称之为两广。元朝就设立了湖广行省,管辖的范围很大,包括了武汉长江以北的地区,甚至还包括了贵州广西和广东西部,后来在清朝就将湖广分为了湖北湖南两个省 ,湖广总督就监管这两个省。
2、湖广并不是指的湖北湖南和广东广西。这个名称和历史上的行政区划相关。许多人可能会将湖广和广东广西这两个省联系起来。元朝的湖广包含的范围确实很大,也确实包括广。而到了清朝的时候湖广就主要是湖北和湖南两地了。
3、湖广在历史上的范围有所缩减,到了今天就是我们常说的湖北湖南了。因为曾经的湖广范围太大了不好管理,于是在清朝的时候就以洞庭湖和长江为界将其分开进行管辖,而现在湖广具体是什么时候分省的已经无从考证了。
两湖两广两河山是哪些省份的简称?
“两湖两广两河山”其中“两湖”是指:湖北省和湖南省;“两广”指: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两河”指:河南省、河北省;“两山”指:山西省、山东省。这句话出自周恩来总理所作地名诗。
地名诗是把行政单位名及山川胜迹名等嵌于诗中而成的诗作,可分为“狭义地名诗”和“广义地名诗”。现存最早的地名诗是南朝宋谢庄的《自浔阳至都集道里名为诗》 。
周恩来总理的记忆力十分惊人,这与他注意掌握记忆的方法有关。他曾把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名称写成一首诗:两湖两广两河山 五江云贵福吉安 四西二宁青甘陕 还有内台北上天。
扩展资料:
周恩来总理所作地名诗
原文: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
四西二宁青甘陕,还有内台北上天。
译文:
1、两湖两广两河山:指湖南、湖北、广西、广东、河南、河北、山西、山东
2、五江云贵福吉安:指江苏、浙江、江西、黑龙江、新疆、云南、贵州、福建、吉林、安徽
3、四西二宁青甘陕:指四川、西藏、宁夏、辽宁、青海、甘肃、陕西
4、还有内台北上天:指内蒙古、台湾、北京、上海、天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名诗
两湖两广两河山指的是哪些省?
元朝时的湖广大致包括湖南大部、湖北部分,广西、海南全省及 贵州大部、广东雷州半岛。明朝清朝的湖广指湖北湖南。
湖广或“湖广行省”、“湖广省”,为元朝和明朝时期直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一级行政区。
湖广行中书省,全称为湖广等处行中书省,为元朝时直属中央政府的一级行政区,简称“湖广”或“湖广省”,在当时曾被称为鄂州行省,潭州行省,湖广行省。
元朝至元十一年(1274年)置荆湖等路行中书省,因拟取鄂州而别称鄂州行省。十四年(1277年),并鄂州行省入潭州行省,治所长沙。十八年(1281年),迁省治到鄂州,治所武昌(今武汉武昌)。
湖广行中书省为全国的10个行中书省之一,辖境包括今长江以南、湖南大部、湖北部分,广西、海南全省及 贵州大部、广东雷州半岛,下辖武昌、岳州、常德、澧州、辰州、沅州、兴国等30路。今湖北、湖南西部、陕西南部地区属于四川行省管辖。
湖广承宣布政使司,其他称谓有“湖广布政使司”、“湖广布政司”,简称“湖广”,民间简称“湖广行省”或“湖广省”,明朝时期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行政区,治所武昌(今武汉武昌),为明朝15个“布政使司”(即“承宣布政使司”,即当时的2京13省)之一,辖地为今湖北、湖南全境,下辖16个府。(武昌府、汉阳府、黄州府、承天府、辰州府、德安府、岳州府、荆州府、襄阳府、宝庆府、郧阳府、长沙府、常德府、衡州府、永州府、宝庆府 )。
明代分长江以北、大别山、桐柏山以南的河南行省南部并入“湖广”,长江不再成为行政区划的界限;明初,两广与江西、湖南分开。由于广西壮、黎、瑶三个民族反明起义猛烈,明朝皇帝朱元璋采用分而治之的办法,把黎族聚居的海南及广西门户钦、廉州划归广东。
湖广总督
湖广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湖北湖南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正式简称为湖北湖南总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湖北和湖南的军民政务。因湖南、湖北两省在元朝时同属湖广省,因此通称为湖广总督。
沿革
该职的前身为顺治元年所设置的湖广总督,总督府驻武昌
康熙七年被废,九年再次设置
康熙十九年,改川湖总督复为湖广总督,还驻武昌
康熙二十六年,更名湖北湖南总督
光绪三十年起,历任湖北湖南总督兼任湖北巡抚
两湖两广两河山:指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各两个
五江:指江西、江苏、浙江、黑龙江和新疆
云贵福吉安:每字代表一省,指云南、贵州、福建、吉林和安徽
四西:每字代表一省,指四川、西藏
二宁:宁夏和辽宁
青甘陕:每字代表一省,指青海、甘肃和陕西
内重台海北上天:每字代表一省,指内蒙古、重庆、台湾、海南、北京、上海和天津
周总理曾把我国省、市、自治区的名称编成一首七言诗——“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四西二宁青甘陕,内重台海北上天”不包括后面回归的香港和澳门。
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23个省
华北——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
东北——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华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
中南——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
西南——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西北——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
扩展资料省份指中国的行政规划,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台湾省,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来源
山东:以太行山以东而得名。
江苏:以江宁、苏州各取一字得名。
上海:以上海浦而得名。
浙江:以浙江(又称钱塘江)得名。
安徽:以安庆、徽州各取一字得名。
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
江西:以江南西道而得名。
广东: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广南路:唐属岭南道,宋改名为广南路)。
广西: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广南路:唐属岭南道,宋改名为广南路)。
海南:以海南岛得名。
河南:以黄河以南而得名。
湖南:以洞庭湖以南而得名。
湖北:以洞庭湖以北而得名。
北京:以北平而得名。
天津:以天子津渡而得名
河北:以黄河以北而得名。
山西:以太行山以西而得名。
内蒙古:以漠南蒙古得名。(原分为内蒙和外蒙两省,民国后期外蒙古独立为蒙古国)。
宁夏:以西夏安宁得名。(西夏---李元昊创立的西夏国)。
青海:以青海湖得名。
陕西:以陕原之西得名。
甘肃: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
新疆:以其为故土新归得名。(原为汉朝西域,清统一其地后,以其为故土新归而得名)。
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又有一说为:三川汇长江而得名)。
贵州:以贵山得名。
云南:以在云岭之南得名。
重庆:以“双重喜庆”而得名。
西藏:以清正式定名得名。
辽宁:以辽河流域永久安宁得名。
吉林:以吉林市得名,取吉林乌拉前二字。(吉林乌拉---满语,意为沿江的城池)。
黑龙江:以黑龙江而得名。
香港:以东莞的香料而得名。
台湾:以台湾府得名。(台湾府---现台南)
省: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台湾省
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1个地区(州、盟),比上年减少了6个;660个市,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市285个(包含新设立海南省三沙市),比上年增加7个;县级市374个,比上年减少7个;1642个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比上年减少7个;845个市辖区,比上年增加15个。
简称
北京市(京)天津市(津)河北省(冀)山西省(晋)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
辽宁省(辽)吉林省(吉)黑龙江省(黑)
上海市(沪) 江苏省(苏) 浙江省(浙)安徽省(皖)福建(闽)江西省(赣)山东省(鲁)
河南省(豫)湖北省(鄂)湖南省(湘)广东省(粤)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海南省(琼)
四川省(川、蜀)贵州省(贵、黔)云南省(滇、云)重庆市(渝)西藏自治区(藏)
陕西省(陕、秦)甘肃省(甘、陇)青海省(青)宁夏回族自治区(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香港特别行政区(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澳) 台湾省(台)
参考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