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的信念就会导致不好的事情发生。常见的不合理信念:1、人应该得到生活中所有对自己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2、有价值的人应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3、任何事物都应按自己的意愿发展,否则会很糟糕;4、一个人应该担心随时可能发生灾祸;5、情绪由外界控制,自己无能为力;6、已经定下的事是无法改变的。
7、一个人碰到的种种问题,总应该都有一个正确、完满的答案,如果一个人无法找到它,便是不能容忍的事;8、对不好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和制裁;9、逃避可能、挑战与责任要比正视它们容易得多;10、要有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后盾才行。
诱发不良情绪的不合理信念有哪些?
不合理信念的三大特征包括:
1、绝对化要求
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 “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
2、过分概括化
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艾利斯曾说过,过分概括化是不合逻辑的,就好像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其内容的好坏一样。过分概括化的一个方面是人们对其自身的不合理的评价。
3、糟糕至极
这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场灾难的想法。这将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
不合理信念(irrational beliefs)就是个体内心中不现实的、不合逻辑的、站不住脚的信念。即那些绝对化的、过分概括化的、极端化的思想认识。
扩展资料:
不合理信念的主要类型:
1、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每个人都绝对需要得到其他重要人物的喜爱与赞扬。
2、一个人必须能力十足,在各方面至少在某方面有才能、有成就,这样才是有价值的。
3、有些人是坏的、卑劣的、邪恶的,他们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与惩罚。
4、人的不快乐是外在因素引起的,人不能控制自己的痛苦与困惑。
5、对于困难与责任,逃避比面对要容易得多。
6、一个人应该依赖他人,而且依赖一个比自己更强的人。
7、一个人应该关心别人的困难与情绪困扰,并为此感到不安与难过。
8、碰到的每个问题都应该有一个正确而完美的解决办法,如果找不到这种完美的解决办法,那是莫大的不幸,真是糟糕透顶。
情绪ABC理论中,常见的不合理信念主要有哪三个特征
合理情绪疗法中的不合理信念包括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
其中绝对化要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好像是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它是个体对自己或别人不合理的评价,其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糟糕至极是一种对事物的可能后果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种灾难性的预期的非理性观念。
合理情绪治疗也称“理性情绪疗法”,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它是20世纪50年代由阿尔伯特·艾利斯(A.ElliS)在美国创立的
它的主要目标就是减低求助者各种不良的情绪体验,使他们在治疗结束后能带着最少的焦虑、抑郁(自责倾向)和敌意(责他倾向)去生活,进而帮助他拥有一个较现实、较理性、较宽容的人生哲学。
合理情绪疗法中不合理的信念表现有哪些?
1、绝对化的要求
是指人们常常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事物必定发生或不发生的想法。它常常表现为将“希望”、“想要”等绝对化为“必须”、“应该”或“一定要”等。例如,“我必须成功”、“别人必须对我好”等等。
这种绝对化的要求之所以不合理,是因为每一客观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可能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于某个人来说,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上都获成功,他周围的人或事物的表现及发展也不会依他的意愿来改变。
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展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
2、过分概括的评价
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它常常把“有时”、“某些”过分概括化为“总是”、“所有”等。
用艾利斯的话来说,这就好像凭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它具体体现于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不合理评价上,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
例如,有些人遭受一些失败后,就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这种片面的自我否定往往导致自卑自弃、自罪自责等不良情绪。而这种评价一旦指向他人,就会一味地指责别人,产生怨忿、敌意等消极情绪。我们应该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可能性。
3、糟糕至极的结果
这种观念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例如,“我没考上大学,一切都完了”,“我没当上处长,不会有前途了。”这种想法是非理性的,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会有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所以没有一件事情可被定义为糟糕至极。
但如果一个人坚持这种“糟糕”观时,那么当他遇到他所谓的百分之百糟糕的事时,他就会陷入不良的情绪体验之中,而一蹶不振。
扩展资料:
艾里斯在1962年总结出来的自认为具有普遍意义的、通常会导致各种各样神经症状的11种主要的不合理信念。20世纪70年代以后,他进一步把这些主要的不合理信念归并为3大类,即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对自己周围环境及事物的绝对化要求和信念。
1、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每个人都绝对需要得到其他重要人物的喜爱与赞扬。
2、一个人必须能力十足,在各方面至少在某方面有才能、有成就,这样才是有价值的。
3、有些人是坏的、卑劣的、邪恶的,他们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与惩罚。
4、生活中出现不如意的事情时,就会有大难临头的感觉
5、人的不快乐是外在因素引起的,人不能控制自己的痛苦与困惑。
6、对可能(或不一定)发生的危险与可怕的事情,应该牢牢记在心头,随时顾虑到它会发生。
7、对于困难与责任,逃避比面对要容易得多。
8、一个人应该依赖他人,而且依赖一个比自己更强的人。
9、一个人过去的经历是影响他目前行为的决定因素,而且这种影响是永远不可改变的。
10、一个人应该关心别人的困难与情绪困扰,并为此感到不安与难过。
11、碰到的每个问题都应该有一个正确而完美的解决办法,如果找不到这种完美的解决办法,那是莫大的不幸,真是糟糕透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情绪ABC理论
心理学11个不合理信念及对应分析
对化要求 3个不合理信念的典型表现
合理情绪疗法,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是认知疗法其中的一种,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合理情绪疗法中不合理的信念具体的典型特征是什么呢,就在下面的介绍之中。
1绝对化要求
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等等。怀有这样信念的人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中,因为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某个具体的人来说,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获得成功;而对于某个个体来说,他周围的人和事物的表现和发展也不可能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生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们就会受不了,感到难以接受、难以适应并陷入情绪困扰。合理情绪疗法就是要帮助他们改变这种极端的思维方式,认识其绝对化要求的不合理、不现实之处,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方法去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与事物,以减少他们陷入情绪障碍的可能性。
2过分概括化
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艾利斯曾说过,过分概括化是不合逻辑的,就好像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其内容的好坏一样。过分概括化的一个方面是人们对其自身的不合理的评价。如当面对失败就是极坏的结果时,往往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钱不值”、是“废物”等。以自己做的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的结果来评价自己整个人、评价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其结果常常会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及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产生。过分概括化的另一个方面是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即别人稍有差错就认为他很坏、一无是处等,这会导致一味地责备他人,以致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按照埃利斯的观点来看,以一件事的成败来评价整个人,这无异于一种理智上的法西斯主义。他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就在于他具有人性,因此他主张不要去评价整体的人,而应代之以评价人的行为、行动和表现。这也正是合理情绪治疗所强调的要点之一。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达到完美无缺的境地,所以每个人都应接受自己和他人是有可能犯错误的。
3糟糕至极
这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场灾难的想法。这将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糟糕就是不好、坏事了的意思。当一个人讲什么事情都糟透了、糟极了的时候,对他来说往往意味着碰到的是最最坏的事情,是一种灭顶之灾。艾利斯指出这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有可能发生比之更好的情形,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定义为是百分之百糟透了的。当一个人沿着这条思路想下去,认为遇到了百分之百的糟糕的事或比百分之百还糟的事情时,他就是把自己引向了极端的、负的不良情绪状态之中。糟糕至极常常是与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及对周围环境的绝对化要求相联系而出现的,即在人们的绝对化要求中认为的“必须”和“应该”的事情并非像他们所想的那样发生时,他们就会感到无法接受这种现实,因而就会走向极端,认为事情已经糟到了极点。其实非常不好的事情确实有可能发生,尽管有很多原因使我们希望不要发生这种事情,但没有任何理由说这些事情绝对不该发生。我们必须努力去接受现实,尽可能的去改变这种状况;在不可能时,则要学会在这种状况下生活下去。”
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就是不合理信念最具代表性的特征,相信只要是掌握这些特征,我们就能对症下药,找到最适合的治疗方式和方法,就能更好拯救患者。
常见的非理性信念包括哪些?
第1类不合理信念:
每个人绝对要获得周围环境,尤其是生活中每一位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
对应的分析:
这个观念实际上是个假象,是不可能实现的事儿,因为在人的一生中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即便是向父母老师等对自己很重要的人,也不可能永远对自己持一种绝对喜爱和赞许的态度。因此如果他坚持这种信念,就可能需要千辛万苦,委曲求全,以取悦他人以获得每个人的欣赏,但结果必定会使他感到失望,沮丧和受挫。
第2类不合理信念:
个人是否有价值,完全在于他是否是个全能的人,即能在人生中的每个环节和方面都能有所成就。
对应的分析:
这也是一个永远无法达到的目标,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十全十美,永远成功的人,一个人可能在某方面叫他人有优势,但在另外方面却可能不如别人,虽然他以前有过许多成功的境遇,但无法保证在每一件事上都能成功,因此若某人坚持这种信念,他就会为自己永远无法实现的目标而徒自伤悲。
第3类不合理信念:
世界上有些人很邪恶很可憎,所以应该对他们给予严厉的谴责和惩罚。
对应的分析:
世上既然没有完人,也就没有绝对的区分对与错好与坏的标准,每个人都可能会犯错误,但仅凭责备和惩罚则于事无补。人偶然犯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不因意识的错误就将他们视为坏人,以至对他们产生极端排斥和歧视。
第4类不合理信念:
如果事情非己所愿,那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对应的分析:
正如人不可能永远成功一样,生活和事业上也不会样样顺心,遭受一些挫折是很自然的事儿,如果一经遭受挫折便感到可怕,就会导致情绪上的困扰,反而可能使事情更加恶化。
第5类不合理信念:
不愉快的事总是由于外在环境的因素所致,不是自己所能控制和支配的,因此人对自身的痛苦和困扰也无法控制和改变。
对应的分析:
外在因素会对个人有一定影响,但实际上并不是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可怕和严重,如果能认识到情绪困扰之中,包含了自己对外在事件的知觉、评价及内部言语等因素的作用,那么外在的力量便可能得以控制和改变。
第6类不合理信念:
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和自我所承担的责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倒不如逃避他们。
对应分析:
逃避问题虽然可以暂时缓和矛盾,但问题却始终存在而且得不到解决,时间一长问题也就会恶化或连锁性的产生其他问题和困难,从而更加难以解决,最终会导致更为严重的情绪困扰。
第7类不合理信念:
人们要随时随地的对危险和可怕的事加以警惕,应该非常关心并不断注意其发生的可能性。
对应的分析:
对危险和可怕的事物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是正确的,但过分的忧虑则是非理性的,因为坚持这种信念只会夸大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使人不能对之加以客观评价和有效的去面对,这种杞人忧天式的观念只会使生活变得沉重和没有生气,导致整日忧心忡忡,焦虑不已。
第8类不合理信念:
人必须依赖别人,特别是那些与自己相比强而有力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生活得好些。
对应的分析:
虽然人在生活中的某些方面要依赖于别人,但过分夸大这种依赖的必要性,则可能使自我失去独立性导致依赖性更大,从而失去学习能力,产生不安全感。
第9类不合理信念:
一个人以往的经历和事件常常决定了他目前的行为,而且这种影响是永远难以改变的。
这样的分析:
已经发生的事实是个人的历史,这的确是无法改变的,但是不能说这些事儿就会决定一个人的现在和将来,因为事实虽不可改变,但对事件的看法却是可以改变的,因此人类人可以控制改变自己以后的生活。
第10类不合理信念:
一个人应该关心他人的问题,并为他人的问题而悲伤难过。
对应的分析:
关心他人,富于同情,这是有爱心的表现。但如果过分投入他人的事情,就可能忽视自己的问题,并因此使自己的情绪失去平衡,最终导致没有能力去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却使自己的问题更糟。
第11类不合理信念:
对人生中的每个问题都应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如果人找不到这个答案就会痛苦一生。
对应的分析:
人生是一个复杂的历程,对任何问题都要寻求完美的解决办法是不可能的。如果人们坚持要寻求某种完美的答案,那就会使自己感到失望和沮丧。
三大不合理信念分别是什么
所谓的非理性信念(irrational belief)通俗地讲就是对挫折的不合理认识,它来自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里斯(Albert Ellis)的挫折ABC理论。A(Activating Event),即挫折本身,B指人对挫折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C指在特定情境下,个体的情绪反应及行为的结果。根据这一理论,挫折是否引起人的挫折感,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对挫折的不合理认识。人既是理性,又是非理性的,人的大部分情绪困扰和心理问题都是来自不合逻辑或不合理性的思考,即不合理的信念。这种不合理的信念会导致挫折感的产生。不合理信念一般具有三个特点:
⊙ 绝对化要求:这是最常见的一种不合理信念。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其必定会发生或必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信念,它常与"必须"、"应该"这样的词连在一起,如"我必须做得最好"、"他必须那样做才对"等。
⊙ 过分概括化:它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信念。过分概括化的人在看问题时容易走极端,往往导致对自身或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如一遇失败便认为自己"没用"、"非常笨"、"不可救药";或别人稍有过失就认为这个人无一可取,全面否定。持有这种信念的人要么会导致盲目自责自罪、自卑自弃,要么会一味责备他人或外在环境,产生敌意、愤怒等不良情绪。
⊙ 糟糕透顶:这种不合理的信念认为某一事情发生了,必定会非常可怕,非常糟糕,非常不幸。个体一旦具有这种信念,就会产生焦虑、悲观、抑郁等不良情绪体验。许多同学的考前焦虑多数是因为持有这种信念一起的。
在临床的观察上找出一些患有情绪困扰或适应不良的人常持有的观念:
1在自己生活环境中,每个人都需要得到每一位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 person)的爱和赞许。
2一个人必须能力十足,在各方面都有成就,这样子才是有价值的。
3有些人是坏的、卑劣的、恶意的,为了他们的恶行,那些人应该受到严厉的责备与惩罚。
4假如发生的事情不是自己所喜欢的,或自己所期待的,那是很糟糕可怕的。
5人的不快乐是外在因素引起的,一个人很少有(或根本没有)能力控制忧伤和烦恼。
6对于危险或可怕的事情,一个人应该非常挂心,而且应该随时顾虑到它会发生的可能性。
7逃避困难、挑战与责任要比面对他们容易。
8一个人应该依别人,而且需要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依。
9一个人过去的历史对他目前的行为是极重要的决定因素;因为某事过去曾影响一个人,它应该继续会(甚至永远)具有同样影响效果。
10一个人碰到的种种问题应该都有一个正确、妥当、完善的解决途径;如果无法找到此一完善的解决,那是遭透的事。
11人可以从不活动和消极的自我享乐中,获得最大的幸福
三大不合理信念分别是不现实的、不合逻辑的、站不住脚的信念,即那些绝对化的、过分概括化的、极端化的思想认识,特征是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
不合理信念(irrationalbeliefs)即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对自己周围环境及事物的绝对化要求和信念。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