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皇帝的兄弟有:
爱新觉罗豪格,长子,肃武亲王。母亲是侧妃乌拉纳拉氏。爱新觉罗洛格,早殇。爱新觉罗洛博会,早殇。爱新觉罗叶布舒,四子,辅国公。母亲是庶妃颜札氏。爱新觉罗硕塞,五子,承泽裕亲王。母亲是侧妃叶赫纳拉氏。爱新觉罗高塞,六子,镇国悫厚公。母亲是庶妃纳拉氏。爱新觉罗常舒,七子,辅国公品级。母亲是庶妃伊尔根觉罗氏。第八子,早殇。爱新觉罗福临,九子,清世祖,顺治帝。母亲是庄妃布木布泰。爱新觉罗韬塞,十子,辅国公。母亲是庶妃,姓氏不祥。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十一子,襄昭请告诉我清朝各帝王兄弟姐妹的名称是什么。
1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努尔哈赤平生娶了16位妻子,共生有16个儿子8个女儿。爱新觉罗褚英,长子
爱新觉罗代善,次子
爱新觉罗阿拜,三子
爱新觉罗汤古代,四子
爱新觉罗莽古尔泰,五子
爱新觉罗塔拜,六子
爱新觉罗阿巴泰,七子
爱新觉罗皇太极,八子
爱新觉罗巴布泰,九子
爱新觉罗德格类,十子
爱新觉罗巴布海,十一子
爱新觉罗阿济格,十二子
爱新觉罗赖慕布,十三子
爱新觉罗多尔衮,十四子
爱新觉罗多铎,十五子
爱新觉罗费扬果,十六子 长女(1578一1652):固伦公主次女(1587—1646):和硕公主三女莽古济(1590一1635)四女穆库什(1595—1659)五女(1597—1613)六女(1600一1646)七女(1604—1685)八女聪古伦(1612—1646)养女巴约特格格(1590—1649)养孙女肫哲公主(1612—1648)
2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子女:11子,14女爱新觉罗�6�1豪格,长子,肃武亲王。
爱新觉罗�6�1洛格,早殇
爱新觉罗�6�1洛博会,早殇。
爱新觉罗�6�1叶布舒,四子,辅国公。
爱新觉罗�6�1硕塞,五子,承泽裕亲王。
爱新觉罗�6�1高塞,六子,镇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6�1常舒,七子,辅国公品级。
第八子,早殇。
爱新觉罗�6�1福临,九子,清世祖,顺治帝。
爱新觉罗�6�1韬塞,十子,辅国公。
爱新觉罗�6�1博穆博果尔,十一子,襄昭亲王。
女
长女:敖汉固伦公主,母继妃乌喇那拉氏,嫁蒙古敖汉部郡王班第。
次女:固伦温庄长公主,名马喀塔,母孝端文皇后,先嫁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之子额哲,再嫁额哲弟阿布奈。
三女:固伦端靖长公主,母孝端文皇后,嫁蒙古科尔沁部奇塔特。
四女:固伦雍穆长公主,名雅图,母孝庄文皇后,嫁蒙古科尔沁部弼尔塔哈尔。
五女:固伦淑慧长公主,名阿图,母孝庄文皇后,先嫁正黄满洲旗人索尔哈,再嫁蒙古巴林部色布腾。
六女:固伦公主,母侧妃博尔济吉特氏,嫁满洲旗旗人夸札。
七女:固伦淑哲公主,母孝庄文皇后,嫁镶黄满洲旗旗人喇玛思。
八女:固伦永安长公主,母孝端文皇后,嫁蒙古科尔沁部巴雅斯护朗。
九女:母侧妃博尔济吉特氏,嫁博尔济吉特氏哈尚。
十女:县君,母庶妃纳喇氏,嫁满洲旗人瓜尔佳氏辉塞。
十一女:固伦端顺长公主,母懿靖大贵妃,嫁博尔济吉特氏噶尔玛索诺木。
十二女:乡君品级,母氏阙,嫁博尔济吉特氏班第。
十三女:母庶妃纳喇氏,嫁满洲旗人瓜尔佳氏哈拉。
十四女:和硕恪纯长公主,母庶妃察哈尔奇垒氏,嫁吴三桂之子吴应熊. 3顺治: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儿子(共8个有记载)女儿(6个)皇长子爱新觉罗牛钮
皇次子爱新觉罗福全
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顺治十八年立为皇太子,即康熙皇帝
皇四子荣亲王(顺治十四年立为皇太子,但未取名,不久即逝)
皇五子爱新觉罗常宁
皇六子爱新觉罗奇绶
皇七子爱新觉罗隆禧
皇八子爱新觉罗永干
皇长女(1652~1653),顺治九年三月十五生,母庶妃陈氏,顺治十年十月殇
皇二女和硕恭悫长公主,母庶妃杨氏
皇三女(1653~1658),顺治十年十二月十三生,母庶妃巴氏,顺治十五年三月殇
皇四女(1654~1661),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初二生,母庶妃乌苏氏,顺治十八年三月殇
皇五女(1654~1660),顺治十一年十二月二十生,母庶妃王氏,顺治十七年十二月殇
皇六女(1657~1661),顺治十四年十月初六生,母庶妃那拉氏,顺治十八年二月殇
养女(3个)
和硕和顺公主,承泽亲王硕塞女。
和硕柔嘉公主,安郡王岳乐女。
固伦端敏公主,简亲王济度女。 4康熙: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一生中存活下来的儿子共有24个,女儿共有12个.康熙子女 儿子(按出生顺序) 爱新觉罗·承祜 爱新觉罗·承瑞 爱新觉罗·承庆 爱新觉罗·赛音察浑 爱新觉罗·长华 爱新觉罗·长生 以上各子幼殇,未序齿 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固山贝子,原名爱新觉罗保清 皇次子爱新觉罗·胤礽,皇太子,后封理密亲王,原名爱新觉罗保成 爱新觉罗万黼(幼殇,未序齿) 爱新觉罗允禶(幼殇,未序齿) 皇三子爱新觉罗·胤祉,诚隐亲王 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皇帝 皇五子爱新觉罗·胤祺,恒温亲王 皇六子爱新觉罗·胤祚,幼殇 皇七子爱新觉罗·胤佑,淳度亲王 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禩,原封廉亲王,后废 皇九子爱新觉罗·胤禟, 皇十子爱新觉罗·胤�2�1,辅国公 皇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禌,幼殇 皇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祹,履懿亲王 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怡贤亲王 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恂勤郡王 皇十五子爱新觉罗·胤禑,愉恪郡王 皇十六子爱新觉罗·胤禄,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 皇十七子爱新觉罗·胤礼,果毅亲王 皇十八子爱新觉罗·胤祄,幼殇 皇十九子爱新觉罗·胤禝,幼殇 皇二十子爱新觉罗·胤祎,简靖贝勒 皇二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禧,慎靖郡王 皇二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祜,恭勤贝勒 皇二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祈,诚贝勒 皇二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秘,诚恪亲王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即位后为避讳,诸皇子名中“胤”字改为“允”字。 女儿 皇长女(1668年—1671年),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生;十年十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张氏。 皇二女(1671年—1673年),康熙十年三月初九生;十二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董氏。 皇三女,固伦荣宪公主,母庶妃马佳氏。 皇四女(1674年—1678年),康熙十三年二月初十生,康熙十七年殇,时年五岁。母庶妃张氏。 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母贵人兆佳氏。 皇六女,固伦恪靖公主,母贵人郭络罗氏。 皇七女(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一生,八月即殇。母德妃乌雅氏。 皇八女(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生,闰六月殇。母皇贵妃佟佳氏。 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女,固伦纯悫公主,母庶妃那拉氏。 皇十一女(1685年—1686年),康熙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七生;二十五年五月殇。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 皇十二女(1686年—1697年),康熙二十五年闰四月二十四生,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卒,时年十二岁。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四女,和硕悫靖公主,母贵人袁氏。 皇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六女(1695年—1707年),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生;四十六年十月殇,时年十三岁。母庶妃王氏。 皇十七女(1698年—1700年),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生;三十九年十一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刘氏。 皇十八女(1701年),康熙四十年十月十八生,不久即殇。母和嫔瓜尔佳氏。 皇十九女(1703年—1705年),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十四生;四十四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襄嫔高氏。 皇二十女(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初九生,十二月殇。母庶妃钮祜禄氏。 养女,固伦纯禧公主,圣祖弟恭亲王常宁长女,母庶福晋晋氏 5雍正: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十子四女,皇长子和皇次子幼年去世爱新觉罗·弘晖,长子,端亲王。
爱新觉罗·弘时,三子,削宗籍。
爱新觉罗·弘历,四子,和硕宝亲王,清高宗,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昼,五子,和恭亲王。
爱新觉罗·弘瞻,六子,果恭郡王,后为果毅亲王爱新觉罗·允礼之后。
爱新觉罗·福惠,七子,怀亲王。
爱新觉罗·弘昀,早殇。
爱新觉罗·弘昐,早殇。
爱新觉罗·福宜,早殇。
爱新觉罗·福沛,早殇。
长女(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三月十六生,未逾月殇,母懋嫔宋氏(时为雍亲王府格格);
和硕怀恪公主,次女,母齐妃李氏(时为雍亲王侧妃);
三女(1706年),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生,未逾月殇,母懋嫔宋氏(时为雍亲王府格格);
四女(1715年—1717年),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十二生,五十六年五月殇,母敦肃皇贵妃年氏(时为雍亲王侧妃)
养女和硕淑慎公主,理亲王允礽第六女,母侧福晋唐氏;
养女和硕和惠公主,怡亲王允祥第四女,母嫡福晋兆佳氏;
养女和硕端柔公主,庄亲王允禄长女,母嫡福晋郭络罗氏。
全部皇子按出生先后统排|生卒年|玉牒排序|日常生活中排行称呼|
一、弘晖|康熙三十六年三月生,康熙四十三年殇8岁|第一子|
二、弘昐|康熙三十六年六月生,康熙三十八年二月殇3岁| 无 |
三、弘昀|康熙三十九年八月生,康熙四十九年殇11岁|第二子|
四、弘时|康熙四十三年二月生,雍正五年八月六日死24岁|第三子|皇三子,三阿哥
五、弘历|康熙五十年八月生,嘉庆四年正月死89岁|第四子|皇四子、四阿哥、宝亲王|
六、弘昼|康熙五十年十一月生,乾隆三十五年死60岁|第五子|皇五子、五阿哥、和亲王|
七、福宜|康熙五十九年五月生,康熙六十年正月殇2岁| 无 |
八、福慧|康熙六十年十月生,雍正六年九月殇8岁| 无 |八阿哥|
九、福沛|雍正元年五月生,旋殇| 无 |
十、弘曕|雍正十一年六月生、乾隆三十年三月死33岁|第六子|六阿哥、圆明园阿哥、果郡王。
弘曕是雍正第十个儿子,序齿排行为六。 6乾隆: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爱新觉罗�6�1永璜,长子,定安亲王。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时为宝亲王侧妃) 爱新觉罗�6�1永琏,次子,端慧太子。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宝亲王嫡妃) 爱新觉罗�6�1永璋,三子,循郡王。母宝亲王侧妃苏佳氏。 爱新觉罗�6�1永珹,四子,履端亲王,出为履懿亲王爱新觉罗允祹后。母嘉嫔金佳氏。 爱新觉罗�6�1永琪,五子,荣纯亲王。母愉贵人珂里叶特氏。 爱新觉罗�6�1永瑢,六子,质庄亲王,出为慎靖郡王爱新觉罗允禧后。母纯妃苏佳氏。 爱新觉罗�6�1永琮,七子,哲亲王。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爱新觉罗�6�1永璇,八子,仪慎亲王。母嘉妃金佳氏。 爱新觉罗�6�1永瑜,第九子,早殇。母嘉妃金佳氏。 爱新觉罗�6�1永玥,第十子,早殇。母舒妃叶赫那拉氏。 爱新觉罗�6�1永瑆,十一子,成哲亲王。母嘉贵妃金佳氏。 爱新觉罗�6�1永璂,十二子,贝勒。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爱新觉罗�6�1永璟,早殇。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爱新觉罗�6�1永璐,早殇。母令贵妃魏佳氏。 爱新觉罗�6�1颙琰,十五子,清仁宗,嘉庆帝。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乾隆有10个女儿皇长女 1728-1729 2岁亡 皇2女 1731- 既亡固伦和敬 皇3女 1731-1792 62岁亡和硕和嘉 皇4女 1745-1767 23岁亡皇5女 1753-1755 3岁亡皇6女 1755-1758 4岁亡皇7女 1756-1775 20岁亡和硕和恪皇8女 1757-1767 11岁亡固伦和静 皇9女 1758-1780 23岁亡 固伦和孝 皇10女 1775-1823 49岁亡
7嘉庆: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 (1760—1820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嘉庆共生有5子9女。 长子,未命名,穆郡王,母 和裕皇贵妃刘佳氏; 爱新觉罗·旻宁,次子,清宣宗,道光帝,母 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 爱新觉罗·绵恺,三子,敦恪亲王,母 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 爱新觉罗·绵忻,四子,瑞怀亲王,母 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 爱新觉罗·绵愉,五子,惠端亲王,母 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 长女(1780~1783),乾隆四十五年四月十一生,乾隆四十八年十一月初一殇,母 嘉亲王府格格关佳氏; 次女(1780~1783),乾隆四十五年四月三十生,乾隆四十八年八月初十殇,母 嘉亲王嫡妃喜塔腊氏; 庄敬和硕公主,三女,母 和裕皇贵妃刘佳氏; 庄静固伦公主,四女,母 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 慧安和硕公主,五女,母 逊嫔沈佳氏; 六女(1789~1790),乾隆五十四年六月十二生,乾隆五十五年五月殇,母 嘉亲王侧妃侯佳氏; 七女(1793~1795),乾隆五十八年六月二十六生,乾隆六十年六月殇,母 嘉亲王侧妃钮祜禄氏; 八女(1805),嘉庆十年二月初八生,当年十一月殇,母 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 慧愍固伦公主,九女,母 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8道光: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年),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第一子奕纬, 寿命:24岁
第二子奕纲, 寿命:2岁
第三子奕继, 寿命:一个月
第四子奕詝, 寿命:31岁(即后来的咸丰帝)
第五子奕誴, 寿命:59岁
第六子奕(讠斤),寿命:67岁
第七子奕譞, 寿命:51岁
第八子奕(訁合),寿命:25岁
第九子奕譓, 寿命:33岁 端悯固伦公主(1813-1819):旻宁第一女。次女:旻宁第二女,生于道光五年(1825)正月十三日端顺固伦公主(1825-1835):旻宁第三女。寿安固伦公主(1826一1860):旻宁第四女。寿臧和硕公主(1829-1856):旻宁第五女。寿恩固伦公主(1830-1859),旻宁第六女。七女(1840--1844):旻宁第七女。寿禧和硕公主(1841-1866):旻宁第八女。寿庄固伦公主(1842--1884):旻宁第九女。十女(1844-1845):旻宁第十女。 9咸丰: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有子女3人,子2人,女1人。是清朝有子女皇帝中最少者。
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年清穆宗同治皇帝)还有一个是玫贵妃生的,玫贵妃徐佳氏生悯郡王。
悯郡王,生未命名,殇。穆宗即位,追封。
这个孩子生下来没有取名字就死了,后来同治当了皇帝后追封他为悯郡王。
荣安固伦公主(1855—1874):文宗奕詝第一女。 10同治: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年),清朝入关后第八位皇帝没有留下子女,野史说有,那只是片面的没有考证。 11光绪: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1871—1908年),清朝入关后第九位皇帝。醇亲王奕譞之子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没有儿子,慈禧太后让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他是咸丰皇帝的弟弟)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湉来当皇帝,因为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的妈妈就慈禧太后的妹妹。
光绪没有子女。 12宣统: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醇亲王载沣之子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没有孩子, 慈禧太后在死前选了爱新觉罗溥仪当皇帝。 (顺治是满人入关的第一位皇帝)
多尔滚与雍正是什么关系
小奇1010的回答已经很完善了。满清入关后,要向汉人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那就必须在法统上与中国传统保持一致,即:按照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顺序。除非皇帝死后没有子嗣,否则兄终弟及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孝庄支持福临登基的那天起,注定要由福临的儿子继承皇位的。
清朝顺治与郑亲王是兄弟吗
- -!只能说是先人与后代的关系……爱新觉罗·多尔衮是努尔哈赤十四子,皇太极的弟弟,之后是顺治、康熙,再到雍正(爱新觉罗·胤禛 )。假设雍正见到活的皇太极要叫太祖父,那叫多尔衮就得叫叔太祖父。 实际上多尔衮死后28年雍正帝才出生……
康熙皇帝的名是玄烨,他老子顺治皇帝是福临,为什么康熙皇帝的兄弟 顺治皇帝的另外个儿子叫福全(裕亲王)
不是,郑亲王是顺治皇帝的堂叔叔。
和硕郑献亲王,名济尔哈朗,清朝世袭亲王,是清太祖努尔哈赤(顺治皇帝的爷爷)同母弟和硕庄亲王舒尔哈齐第六子,崇德元年(1636年),济尔哈朗被清太宗皇太极封为郑亲王。其子济度改为简亲王,后来得到世袭罔替的许可,是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乾隆时改回郑亲王,一共传了十代八位郑亲王、九位简亲王,其中五人夺爵。此外,有五位追封简亲王、五位追封郑亲王。这个人还是比较厉害的,自小就生活在努尔哈赤的宫中,由努尔哈赤加以抚养,所以他与努尔哈赤的儿子们关系很好,尤其是与皇太极的关系更是非同一般,这样他才会在父兄反叛后依旧受到信任和重用,济尔哈朗从青年时代起就追随努尔哈赤南征北讨,因军功受封为和硕贝勒,是努尔哈赤时期共柄国政的八大和硕贝勒之一,也是皇太极时代四大亲王之一,后成为清朝历史上除多尔衮外惟一一位受“叔王”封号的人,并入享太庙。
顺治和多尔衮是什么关系
虽然顺治那时已经接收了汉文化的熏陶,但他的汉文化水平还非常有限,还没能达到为儿子们系统取名的地步。
所以虽然顺治的儿子们姓名大多已经汉化,但所用的字眼的含义还延续了满蒙语言的特征,就是以吉祥如意这种有好彩头的字为主,用字也比较随常,比如“福全”“常宁”“隆禧”等等,这也是反映顺治当时的汉语水平比较初级的原因。
到了康熙的时候,康熙本人的汉语水平大大高于其父,不过却陷入另一个追求寓意深难的极端。比如他最初给太子起名为“保成”,便是出自“不如保成”的古语。当然,时不时康熙也还会给孩子取满语名字,比如夭折了的皇四子赛因查浑。直到康熙中期,他本人才掌握并制定了成熟的皇子命名的办法,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以“胤”为辈,“礻”字为补。
ps:康熙本人的名字明显与他兄弟那些福禄寿禧的名字不同,有人说康熙的名字是汤若望取的,不论此事真假,至少与汤若望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在康熙出生前后几年,顺治皇帝对“玄”字一直很喜爱,他给汤若望的封号和匾额中都有“通玄”二字。所以玄烨之名中是有将玄奥之法发扬光大的寓意,这恰巧是当时笃信天主教义的顺治个人心境的。
清朝历代皇帝兄弟的名字
顺治和多尔衮是叔侄关系
顺治和多尔衮是叔侄关系,多尔衮是顺治的十四叔,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顺治是皇太极的儿子,所以,顺治叫多尔衮十四叔。
清朝历代皇帝
1、顺治
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ten+six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
顺治即位后,由叔父多尔衮辅政。顺治七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塞外。14岁的福临提前亲政。顺治帝天资聪颖,读书勤奋,他吸收先进的汉文化,审时度势,对成法祖制有所更张,且不顾满洲亲贵大臣的反对,倚重汉官。为了使新兴的统治基业长治久安,他以明之兴亡为借鉴,警惕宦官朋党为祸,重视整饬吏治,注意与民休息,取之有节。但他少年气盛,刚愎自用,急噪易怒,当他宠爱的董妃去世后,转而消极厌世,终于匆匆走完短暂的人生历程,英年早逝。他是清朝历史上唯一公开归依禅门的皇帝。
2、康熙
康熙帝名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
康熙自幼勤奋好学,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清除螯拜,撤除三藩,统一台湾,平定准葛尔叛乱等一系列军事行动中或御驾亲征,或决胜千里,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慎选人才,表彰清官,修治河道,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等行为,又反映了康熙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睿智的君主。
和玄烨的政治生活相比,他的家庭生活并不美满,诸皇子夺储之争,使他心力憔悴。
玄烨尽管是以为励精图治,关心民生的好皇帝。当然,作为站在历史潮流前面,引导国家,民族快速进步的伟大人物,他则逊色得多了。
3、雍正
雍正帝胤祯,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岁的胤祯继承帝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庙号世宗。
胤祯是在康乾盛世前期--康熙末年社会出现停滞的形式下登上历史舞台的。复杂的社会矛盾,为胤祯提供了施展抱负和才干的机会。他有步骤地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高瞻远瞩,又惟日孜孜,励精图治,十三年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为后代的乾隆打下了扎实雄厚的基础,使“康乾盛世”在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他的历史地位,同乃父康熙和乃子乾隆相比,毫不逊色。尽管他猜忌多疑,刻薄寡恩,统治严酷,但比起他的业绩来,毕竟是次要的。
4、乾隆
乾隆帝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89岁。
乾隆即位之初,实行宽猛互济的政策,务实足国,重视农桑,停止捐纳,平定叛乱等一系列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他的文治武功,乾隆帝向慕风雅,精于骑射,笔墨留于大江南北,并是一个有名的文物收藏家。清宫书画大多是他收藏的,他在位期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其卷数是《永乐大典》的三倍,成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
但乾隆为人重奢靡,晚年时国库财用耗竭,并重用贪官和绅,以至农民起义在其晚年也已层出不穷,是清王朝从强盛走向衰败的标志。
5、嘉庆
嘉庆帝喁琰,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庙号“仁宗”。
嘉庆帝是一位勤政图治的守成君主。他亲政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改变乾隆后期的种种弊政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清代中衰之势。从嘉庆帝个人来说,他始终开不出一个根治日趋严重的腐化和怠惰的药方,对一大批“尸禄保位”的官僚只能警告,恫吓,最终徒呼奈何而已。他对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一个日趋衰弱的封建的古老国家,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对付外来侵略者,此后只能沿着衰败的道路滑下去。
6、道光
道光帝绵宁是清朝入关后的帝六代皇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葬慕陵。
才智平庸的道光帝徒以俭德著称。他处于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守其常而不知其变”。来自东南海上的鸦片流毒和英军入侵,使他寝食不安。他想严厉禁烟,也曾下决心抗击侵略者,但他不知英国来自何方,不知殖民主义为何物。平素无知人之明,临危无应变之策,以至战守茫然,毫无方略,只能在自恨自愧中顿足叹息,结果忍辱接受英国的城下之盟,签定了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江宁条约》。
道光帝柄政30年。朝纲独断,事必躬亲,但内政事物,如吏治,河工,漕运,禁烟等均无起色。勤政图治而鲜有作为,正是他一生的悲剧所在。
7、咸丰
咸丰帝奕宁,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故。在位11年。
咸丰即位时,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起义在广西紫荆山前金田村爆发。接踵而来的又有英法联军之役,迫使咸丰逃往热河承德。咸丰在位11年,民怨沸腾,并不任战,“大局糜烂,不可收拾”,他往往中夜彷徨,一筹莫展,于是沉湎于声色,纵欲自戕,临死前两天还传谕“如意洲花唱照旧”。
志高才疏的咸丰帝陷于祖宗的框框之中,终未能跨过着一门槛,带者无穷的忧虑,去了那个没有忧虑的世界。
8、同治
同治帝载淳是咸丰与叶赫那拉氏的独生子。生于咸丰六年(1856)。同治十二年亲政。次年卒,年19。庙号“穆宗”。
同治帝在位14年,在此期间,清朝政府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等一系列的农民起义。也办了一些所谓的“洋务新政”。但这些与同治皇帝都没多大关系。当时的统治者实际上是慈禧。载淳幼年是一个少不更事的顽童,亲政以后,作为一个青年皇帝,确实是辜负了朝野上下对他的殷切期望。亲政两年后,死于天花。
9、光绪
光绪帝载恬,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后被指定为皇帝,他在位34年,光绪十三年病死,终年38岁,庙号德宗,葬于河北易县崇陵。
光绪帝19岁亲政,他富有年轻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作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一度成为维新派心中的“救世主”。但变法危及封建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以慈禧为主的清室贵族的阻挠。戊戌变法的失败,使清王朝改变旧章的一线生机被扼杀。光绪帝没有勇气冲破封建伦理思想的束缚,“天颜戚戚,常若不悦”,心境悲怆,终其一生是屈辱和哀怨的悲剧命运。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慈禧只好挟光绪帝仓皇逃到西安。义和团运动后,各地反清武装起义此起彼伏,民主革命思潮在全国广泛传播,清王朝濒于覆灭的边缘。
10、宣统
爱新觉罗·溥仪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2月7日)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王府。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势,终年61岁。著有自转《我的前半生》。
宣统帝即位三年,孙中山倡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条件日趋成熟,清王朝的败亡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清庭只得以光绪帝的未亡人隆裕皇太后和末代皇帝宣统的名义颁发退位诏书。
1931年溥仪在侵华日军策划下被挟持至东北。1932年3月出任日本傀儡政权“满洲国”执政。日军战败后被服,经改造,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协委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