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锅魁名称起源于军队文化,“魁”字有形容军队和士兵形象气魄的含义。
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命大将军姜维率部在军乐镇马牧河、铁门坎一带招兵买马,养精蓄锐。姜维是羌族人,擅长做糊饼,他把糊饼做成干粮,让士兵行军中随身携带,以备战时之需。军屯锅魁便由这种干粮演化而来。
锅盔是什么意思
锅盔,又名锅魁,是流行于四川、陕西等地的一种食品。不过每个省的锅盔,做法又不尽相同。
作为一个四川人,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四川锅盔。
首先,关于锅盔的来历,网上传言很多,我觉得看着都挺扯的,杜撰嫌疑较大,也就不作介绍了。
不过“锅盔”这个名字倒是挺有趣的。
成都绝大多数的锅盔店,写的都是“锅魁”。
但是所有成都人说起它,却都是念作“锅盔”(我从来没有听到谁念“锅魁”的)。
具体为啥,我也不清楚。
锅盔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类似北方的烧饼、火烧的一种食品。
网上还有一种打趣的说法:披萨是一个群人的锅盔,锅盔是一个人的披萨。
总而言之,锅盔是四川人民喜闻乐见的一款食品就对啦~
那么四川锅盔又分哪些品种呢?
直接上图:
大的类别有五种:
1. 白锅盔:不加任何调料的白面锅盔。
和陕西白吉馍(做肉夹馍那个)的区别在于,四川白锅盔是中空的,而白吉馍一般是实心的(做肉夹馍时用刀切开)。当然,实心白吉馍貌似是现在很多商家图方便的做法,其实正宗的白吉馍似乎应该是现烤的空心馍。
↑白锅盔,中间是空心的(关老湿233 摄)
2. 糖锅盔:
分为包糖锅盔和混糖锅盔。
包糖锅盔就是在白锅魁的内部填充红糖。
混糖锅盔就是把在和面的时候就把红糖混进去,然后烤出来的锅盔。
顺便一提,成都街边很多摆摊卖的下图这种红糖锅盔,是近年来新兴的品种。质地比较软,也比较厚,是介于糖包子和锅盔之间的一种食品。
3. 椒盐锅盔: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一般做成方形的,简单说就是在白锅盔的基础上放上少量椒盐,所以吃起来是微咸的。
4. 肉锅盔:把调过味的牛肉馅或者猪肉馅卷入锅盔然后烤制而成。
锅盔起源于什么时代?锅盔是怎么来的?
锅盔是豫西一特色食品,主要盛行于韩城,藕池一带!做法非常简单,会蒸馍馍的都会做!发面团,加佐料(葱,辩粉,油)做成长条形的饼,一个饼子约四两面粉!用大铁锅加少许水干硬耐嚼,内酥外脆,白而泛光,香醇味美。 锅盔是陕西、甘肃等地流传已久的民间小吃,由源于外婆送给外孙贺弥月而赠的礼品,后发展成为风味方便的食品。人常说,“乾县有三宝,锅盔、挂面、豆腐脑。”
锅盔亦不例外,由最开始的白面很快就发展为椒盐、红糖进而是各式各样的夹馅,凡是能想得出的食材都可以跟锅盔搭配起来。以前的白面、椒盐在大众小店尚还有售,但红糖锅盔却已经踪迹难觅。锅盔的做法:活好面让其醒一会。锅烧热后放入擀好的面,(一厘米厚)。一分钟后,用筷子扎几个眼,反过来扣在锅中,不要按下去。盖上锅盖。变小火,很小的吆。焖上二十分钟就好了。
陕西八大怪烙饼像锅盖,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锅盔,也叫干馍, 最早锅盔的传说,是古时候 有个被奴役的人,实在太饿了,用头盔做锅架起火烤面饼,人们把这种饼叫锅盔锅盔是陕西八大怪之一。人称“睁眼锅盔像锅盖”,即象头盔状,顾名思义又叫锅盔。锅盔制作工艺精细,素以“干、酥、白、香”著称。干硬耐嚼,内酥外脆,白而泛光,香醇味美。
经过烙制而成为锅盔、咸口和烙饼一样,有点盐和油及少许的五香粉、活面(低筋面粉)稍硬点、做好圆形饼一样稍厚点、经烙制而成硬锅盔、因内含水分很少偏干硬不易坏、可存储时间较长、便出行携带方便食用。带那么远去肯定没现做的好吃了。
锅盔是什么
锅盔,又叫锅魁,干馍,是陕西省关中地区以及甘肃省武威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地方传统风味面食小吃。饼大直径二尺外,又圆又厚像锅盖。锅盔源于外婆给外孙贺弥月赠送礼品,后发展成为风味方便食品。料取麦面精粉,压秆和面,浅锅慢火烘烤。省外人编成的顺口溜“陕西十大怪”中,有一怪为“烙馍像锅盖”,指的就是锅盔。关中较为著名的有乾州锅盔、泾阳锅盔.武功县锅盔、长武县锅盔、岐山县锅盔,扶风县锅盔,凤翔县锅盔,西和锅盔。以下具体介绍几个地方的锅盔,仅供参考:
1.四川锅盔。锅盔中,以香、酥、脆闻名的当属成都军屯锅魁,又名“酥油千层饼”。它是成都彭州的传统小吃,更是常年出没于成都街头小摊。一碗肥肠粉配军屯锅魁,堪称经典成都早餐搭配。
2.陕西锅盔。以“干、酥、白、香”著称的陕西锅盔干硬耐嚼、内酥外脆、白而泛光、香醇味美。“陕西十大怪”中,有一怪“烙馍像锅盖”,指的就是锅盔。
3、甘肃锅盔。在甘肃陇南西和县,西和锅盔十分有名。它体形似银盘,像月亮。直径尺余,厚8-10厘米,重约5斤左右。5斤重的锅盔,一个人得吃好几天才能吃完!
4、湖北锅盔。公安锅盔是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的一种地方美食小吃。鲜肉的、糖的、牛肉的、梅菜的等等。喜欢吃辣的还可以刷上一层辣椒油,红红的油辣子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公安锅盔的最大特点是很薄,香香脆脆。
锅盔为什么叫锅魁?
提起锅盔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传说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在位时,朝廷为他俩在奉天县城北的山梁上修建合葬陵墓。当时,建筑陵莫的工程非常浩大,一下子聚集了约两三万能工巧匠和民工。为了施工安全,监工大臣请朝廷用薄铁特制了一种铁盔帽,发给民工们戴在头顶。由于工程要求紧迫,民工越来越多,吃饭成了问题。无奈,监工大臣就直接把面粉发给民工,让他们用头盔烙馍。这样,就解决了吃饭难的问题。当工程进展到中期时,武则天带着文武百官到工地察看。当时正逢吃午饭的时候,工地上飘来香喷喷的馍味。大臣拿过一片烙馍,尝了尝,觉得挺香。他就挑了一片火色均匀的拿给女皇武则天尝。武则天尝了一口,十分好吃。她把剩下的几块分给大臣和家眷们品尝,都赞不绝口。其后,锅盔馍的做法传到农家,经过改进,成了今天用平底锅烙的锅盔。
锅魁之名究竟起于何时,笔者无考。说它是烧饼的方言叫法,或许近似。[唐代]大诗人杜甫诗中,常用当时口语。他在成都草堂客居先后四年之久,然而在他寓成都的诗篇中,却毫无锅魁一词的端倪。在[宋代]的诗文和笔记里,“包子”之名屡见(见黄庭坚《宜州乙酉乘》文,陆游《食野味包子戏作》诗,朱或《萍州可谈》笔记),而无“锅魁”的记载。在元、明的通俗小说中,这一类民间的说法易于涉及,可是也恰好无述。甚至在明末清初遂宁李实的《蜀语》(1919),成都张慎仪的《蜀方言》,以及当代新编的《成都话方言词典》(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等方言专著里,都对“锅魁”一词失载。锅魁锅魁,锅中之魁,这只是望文生义的解释。对于这一词的词源,在本文里,还是老老实实地“不知为不知”为好。
锅魁,在旧称“九里三分”的成都,是一种极为普通的简易食品。距今六七十年前,那时在成都许多街道的素面馆中,几乎随时都可以一魁在手,而且价格极低廉。尽管这样,一般人家的小娃娃,也并不能指望时常都可以吃到。因此,每当从锅魁铺里传来擀面棒敲击案桌的打锅魁声,并随即从烤炉里飘来一股股面香的时刻,总不免为之垂涎欲滴,巴不得就有一块滚热的锅魁立刻入口。
今天的成都,跟其时相比,当然已不可同日而语了。那时成都人消费水平交低,就大多数人来说,终日劳,也不过只得一饱。所以,锅魁作为一种便宜的果腹食品,首先得到下层劳动人民的青睐。下苦力的人,就常常用“挣干锅魁钱”这句话来比喻他们对生活的简单需求。
在消费水平一般的阶层,锅魁而多半是作为点心来食用的。旧时成都人的习惯较为普遍的是每天只吃早、午二餐。两餐相距的时间比较长,尤其是从午饭到次日的早饭更长,于是在成都人中就有了“过午”、“消夜”的饮食习惯。锅魁,也就当然地成为过午或消夜食品的一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