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居士,既指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道信佛的人的泛称,亦指古代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隐士;
2、居士一词还是文人雅士或者有德之人的自称,如李白自称青莲居士,苏轼自称东坡居士,阿袁,即陈忠远,自称药愚居士。
古人为什么称自己为居士?居士什么意思?
居士,既指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道信佛的人的泛称;亦指古代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隐士;同时,这名词还是文人雅士的自称,如李白自称青莲居士,苏轼自称东坡居士,阿袁(即陈忠远)自称药愚居士,等等。
居士 [ jū shì ]
基本释义:
(1)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2)称道教中人。
例句: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四:“政和以后,道家者流始盛,羽士因援江南故事,林灵素等多赐号金门羽客、道士、居士者,必锡以涂金银牌。”
白话译文:政和以后,道家的人开始在国内出现,战士们因为援助江南的事情,就把林灵素等人赐名号金门羽客、道士、居士者,必锡,并以涂金赐予银牌。
(3)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人的泛称。
例句:清 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回:“老尼向痴珠合掌道:‘居士何来?’”
白话译文:尼姑合掌对着痴珠说:“你为什么而来”
(4)文人雅士的自称。
(5)梵语的中文意译,梵文Grha-pati,意为家长、家主、长者、或‘居家之士’。原指印度第三商工阶级毗舍族 Vaisya 的富翁或德高望重的有道之士而言。但在今天中国佛教社会,已普称一切信佛教的在家佛教徒为“居士”了。
扩展资料:
在中国,居士一词原出于战国孔子的《礼记▪玉藻》:“居士锦带”(白话译文:对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赐予锦制的带子)。
唐宋时期,道教修行之人也自称居士,对中上层知识分子影响很深,所以许多人物便以“居士”为号。比如笃信道教的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自称‘香山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范成大自号“石湖居士”;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等等。
元明清时期也有自称居士的,如刘迎自称“无诤居士”;倪瓒自称“云林居士”;陆居仁自称“瑁湖居士”;文征明自称“衡山居士”等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