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州是历史地名。饶州,因“山有林麓之利,泽有蒲鱼之饶”而得州名。春秋为楚番邑,隋平陈后置饶州,州治为今鄱阳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有“七县之会饶州府,景秀江南鱼米乡”美誉。历史上均为,郡、州、路、府、县治所。历史上饶州,管辖鄱阳、余干、万年、德兴、浮梁、乐平、余江七县。
曾雄踞江西东北部1300多年,现在却完全消失,饶州府是怎么没的?
如果看江西现在的行政区划图,会发现很多地方有些突兀,比如江西最东北的上饶版图形状便非常奇怪,上饶主城区位置非常偏东,而和西部的连接处却很薄弱,被景德镇和鹰潭两个小市挤在中间…
事实上在明清时期,江西的行政区划还不是这样的,赣东北地区的行政区划也没有现在这么不规则,只不过后来,有一个很重要的行政区域现在已经消失不见了,这就是—— 饶州府 !
一, 赣东北归属变迁
江西的地形较为封闭,其东,西,南三面环山,而北边则是长江,这使得江西地区的版图一直以来就比较稳定,但是,江西东北部除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时常在“江东”和“江西”之间纠缠不休。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以江南道分置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现在的江西东北部 属于饶州和信州,这个时候,这里是位于江南西道。
而到了宋朝,至道三年(997年)将全国划分为十五路,饶州和信州属于江南路,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分江南路为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而这个时候, 饶州和信州却并不属于江南西路,而属于江南东路。
到了元朝,中国开始实行行省制,现在赣东北的 饶州路、信州路以及铅山州(这里的路和州属于二级行政区划)也是属于江浙行省,而不是江西行省。
注:元朝的江西行省还包括广东
而明朝初期,饶州府和广信府(韩宋政权龙凤六年(1360年),信州路被改置为广信府),被划给了江西布政使司,主要原因是漕运,这下子,这两个地方算是稳定属于江西,一直至今。
但是,这只是赣东北地区在外部归属上的变化,在内部这个地方的划分还是很稳定的,用四个字来说 :饶信分治!
然而到了现在,信州还在,信州区属于上饶的核心城区,而饶州呢?却已经没有了,那这种情况又是如何造成的?
二, 饶信分治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 鄱阳郡 置饶州,治所 鄱阳县 ,饶州的名称开始出现(当然,后来不断反复,这个地方的名称也经历了鄱阳郡,饶州路等各种变化),唐肃宗乾元元年 (758年),这里再一次由鄱阳郡复为饶州,不过辖境缩小, 仅限今鄱江(饶河)流域及信江下游地区。那饶州缩小的部分是哪里呢?就是信州,这里辖境大致相当于今信江流域各县。
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赣东北地区形成了 “饶信分治”的行政格局。
这种划分还是很有道理的,大体上是遵循“山川形便”的原则,将饶河和信河两个流域分而治之,这种划分方法至今仍为不少人所怀念。
到了明清时期,之前的饶州和信州则变成了饶州府和广信府,版图如下。
那,饶州后来是如何发展的呢?
三, 饶州的繁盛
饶州,因 “山有林麓之利,泽有蒲鱼之饶” (物产丰饶)而得州名,听名字就知道这里是一个富庶的地方,唐末至五代由于北方战乱,大量移民南迁,江西地区属于移民迁入最多的地区之一,发展得到极大促进。
而饶州则是对移民最有吸引力的地方之一,一方面它位置更靠北,属于移民南迁的第一站,此外这里这里低岗丘陵地广布,地面呈波状起伏,滨湖圩区,地势低平,港汊纵横,草洲滩地连片,池沼稻田相间分布,自然条件极其优越。农业发达,经济殷实。
唐后期,饶州户口数急剧增长。《新唐书﹒地理志》载: 饶州户 40899,口 244350。
到了宋代,饶州更是成为有名的富庶大州,经济发达,文风繁盛,根据统计,宋代江西(这里指的是现今的江西)共有书院一百四十九所,分布于五十三县。其中,饶州有二十五所,仅次于洪州(南昌,二十七所),位居第二。
宋元时期的饶州富庶到什么地步? 给个数据:这里是中国人口最多的路!
根据《元史.志十.地理》记载,饶州路人口403万(1270年数字,《元史》记载的是宋朝灭亡前的人口),当时人口位居全国第一!
明清时期,饶州府下辖七县,分别是 鄱阳、浮梁、德兴、乐平、万年、余干、安仁(1914年因与湖南省安仁县同名,遂更名为余江县), 驻地 鄱阳。
饶州首府的鄱阳县是江西东北部重要物资中转地,鄱阳港为江西六大港口之一,坐拥交通区位之便;而浮梁县的景德镇更是逐渐发展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与湖北的汉口、河南的朱仙、广东的佛山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镇,并有 “江南雄镇”之称。
明代以来,饶州凭借着自身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区域内出现以景德镇为代表的发达手工业城镇经济和以鄱阳为代表的繁荣的过境贸易,而明清政府实行 “广州一口通商” 的政策,更是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境内的饶河为徽州地区与“ 饶河一鄱阳湖一长江航线和饶河一鄱阳湖一赣江一大庚岭商道” 的连接纽带,饶州首府鄱阳优越的地理区位,成了大批徽州商人聚集之地,这极大的促进了鄱阳 社会 、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当时这是“黄金水道”
此时的饶州无愧为江南雄州!然而,繁华落尽的一天,也快了。
四, 饶州的衰落
明清以来,饶州府的经济持续发展,形成了以 景德镇 制瓷业为中心的地区经济和以 鄱阳县 为主导的转运贸易经济,繁荣一时,但是近代,天时地利不再,导致饶州迅速衰落。
饶州衰落的最重要原因在于地理位置,饶州地区处于江西东北部,濒临鄱阳湖,而江西的自然环境一个主要特点是封闭性。这使得饶州地区在整体上既有江西封闭性又有自身的开放性,而且饶州还有一个特点—— “宜农” ,由于饶州土地肥沃,十分适合农业开发。
《饶州府城图》 明万历年间
在早期的封建时代,这当然不是坏事,饶州封闭和开放兼有的特性使得这里一方面能远离外界动乱,另一方面则能和外界进行经济交流;适合农业开发的特性使得这里富庶,然而也容易带来后遗症 :交通阻隔,运输不便,地处内陆,信息不灵,不愿接受新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保护了落后,严重束缚了江西近代 社会 的转型。
注:饶州的衰落影响至今,一直到现在江西湖区四县(“都鄱余万”,都昌,鄱阳,余干,万年)在江西都属于较为落后的地区
此外,饶州境内水文复杂,河流纵横,清后期以来,由于地方政府能力下降,人地矛盾增加等因素,导致饶州水灾频发,频繁度还是在破坏度上都大于前朝,据统计:清代鄱阳共发生各种灾害89次,其中水灾48次。余干共发生各种灾害106次,其中水灾73次,这给地方发展造成极大破坏。
除了天灾还有人祸,晚清时期的太平天国动乱江西是重灾区,江西各地“ 满目荒凉瓦砾墟,烽烟才息未清除” ,饶州损失惨重,之后曾国藩在江西又实行“厘金”制度,又严重阻碍了江西工商业的发展。
江西属于太平天国战乱的重灾区
而大环境里,饶州也丧失了交通区位优势:近代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同意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实行 五口通商 ,东南门户被迫打开。
“广州一口通商”的格局不复存在,清代传统以内陆运河为主干,以江南为中心,由南至北的“京广大水道”流通路线逐渐转变为以沿海城市和长江沿岸各大城市为主干的东西横向贸易路线格局, 对于江西和饶州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交通格局变化后,江浙皖闽等省原先南下广州之货物纷纷改道上海,不再取道江西。江西传统的 鄱阳湖——赣江水道 作为全国的黄金水道地位不复存在, 而九江开埠(1862年)以后, 江西内部的货物流向也发生了逆转,江西境内原先南下的货物纷纷延 赣江——鄱阳湖 北上,形成了以 九江 为中心的对外贸易格局。作为赣皖贸易之间的重要商道的饶河水运地位也迅速下降,这使得以鄱阳和景德镇为中心的饶州最终走向了衰落。
而赣东北地区近现代铁路的修建,使得传统的水运优尽失,这给了饶州最后一击,浙赣铁路建于 1899 年,并于 1929 年起由杭江铁路展筑至萍株铁路而成,它通车后,景德镇至鹰潭的货物运输可直接由火车完成。无须水路转运;皖赣铁路的建成也彻底改变了徽州地区传统的水路为主的对外贸易和交往的方式和路线,鄱阳作为转运中心的地位完全丧失。
在经济衰落的同时,饶州也渐渐走向消失…
五, 饶州的消失
民国元年(1912年),新政府废除了府这一级行政区划,江西制定的 《江西暂行地方官制草案》 第十九条规定:实行省、(府)县二级制,即保留清代的府名,但府不再作为统县政区,其管辖区域和职权均与县类似,实际上就属于县一级的政区。
这个时候第二级行政区划“府”已经没有了,省直接管县。
但随后,因省区过大、辖县过多、统治不易等方面的困难,1913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颁布省、府、道《划一令》,自此全国又开始普遍在地方政府建立道制,实行 省、道、县 三级制。
江西设置了四道 :豫章,庐陵,赣南,浔阳 。古饶州七县中,鄱阳、余干、乐平、浮梁、德兴、万年属于浔阳道;余江属于豫章道。
民国十六年(1927),北伐军占领江西后,各道均被撤销。
之后,为了对付红军,国民政府在江西实行区长官制,将全省划为13个行政区,其中第五区驻扎鄱阳,下辖 鄱阳、余干、乐平、浮梁、德兴、万年 六县。
到这个时候,饶州的轮廓基本还是完整的(余江除外),尽管后期各区下辖县也经过多次调整。
抗战结束后,南昌市直属于省,婺源、光泽2县于民国36年(1947年)6月分别划属安徽、福建省,江西下设九区,这其中:
第五区,专署驻浮梁县,辖浮梁、湖口、彭泽、都昌、鄱阳、乐平、德兴7县。
第六区,专署驻上饶县,辖上饶、余江、玉山、弋阳、贵溪、铅山、广丰、横峰、余干、万年10县。
这个时候开始,饶州已经被撕裂 ,而且,衰落的鄱阳甚至失去了地方政治中心的位置,并被新兴的浮梁(景德镇)取代( 早在抗战前的1935年,江西省第五行政区督查专员公署的驻地从鄱阳县城迁到了景德镇 ),这已经说明了,鄱阳已经衰落到一定程度,甚至已经不如景德镇(1916年浮梁县县治从旧城迁到了景德镇,让浮梁县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合二为一)。
建国后,赣东北又一次成为一个整体,1952年底,原浮梁专署和上饶专署合并,称上饶专署,驻扎上饶(现在的上饶地级市前身),下辖景德镇1市16县,这个范围几乎相当于现在的 上饶,鹰潭,景德镇三市全境,古代的饶州和信州再次成为整体,回到了公元751年之前的情况。
至此,持续一千多年的“饶信分治”格局不再。
而景德镇取代鄱阳的情况也在继续,1949年4月29日,景德镇从浮梁县分立,1953年为江西省的省辖市;由于国家和省以重点工业城市扶持景德镇,大量国有瓷厂组建,大批北方军工电子企业来到景德镇落户,大量外地移民迁入景德镇。使景德镇在不到20年间,发展成一个工业功能完善、城市人口接近30万的江西第二大工业城,鄱阳以完全无法抗衡。
1962年景德镇市区图
1983年,上饶地区的乐平县划入景德镇,1988年,浮梁县并入。
同时,1983年7月以原上饶地区县级鹰潭市及贵溪、余江2县设地级鹰潭市
至此,古饶州七子中,四归上饶(鄱阳、余干、万年、德兴),二归景德镇(浮梁、乐平),一归鹰潭(余江),赣东北“怪异”的行政区划形成,景德镇成为饶州地区唯一的地级市,旧饶州的核心鄱阳、余干和万年,则成为了上饶的下辖县,即使这三地与上饶的联系并不紧密。
1911年11月,饶州最后一任知府王祖同匆匆登舟,离开驻地鄱阳,无数军民簇拥着新拥立的鄱阳都督黄金台,庆贺辛亥革命,此时的他也许还不知道,自己将是这个有着1300年 历史 的古老州府的最后一任行政长官。
而旧的饶州府城鄱阳呢?这里虽然早已繁华不在,却仍然有着160万人口,为江西人口第一大县,仿佛说明了其在农业时代的辉煌。
参考: 《清代至民国饶州区域经济研究》——吴君晓
《商人、商路与区域兴衰--以明清以来鄱阳县为中心的个案研究》——林清
《民国时期江西省行政区划述略》——郑宝恒
《县区与统县政区:民国时期赣北行政区划之调整(1912—1937)》——刘文详
宋仁宗时代江西称之为什么?
宋代在州之上改道为路,初设江南路,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分江南路为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江西地区被置9州、4军、68县,其大部分隶属于江南西路,首府洪州(今南昌市境内)。今江西省东部婺源县等地隶属于江南东路徽州,饶州。古籍记载的北宋年间三个规模较大的胆铜场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信州铅山场据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信州铅山县铜宝山……县治西南,石窍中胆泉涌出,浸铁成铜。天久晴有矾可拾。一名七宝山,宋建隆三年置铜场。”但该铜场还不是胆水浸铜场。北宋时的著名科学家沈括在其所著《梦溪笔谈》中已记载:“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所以至迟在元祐年间那里已经试行浸铜法生产,大概已有了小型的作坊了。而在“绍圣元年,其利渐兴”。在绍圣三年或四年正式建成胆水浸铜场。据《宋会要辑稿·食货三四之二五》记载:“崇宁元年户部言:游经申,白兴置信州铅山场胆铜以来,收及八十九万八千八十九斤八两。”于是在次年规定其岁额为三十八万斤。饶州兴利场在今江西东北,景德镇与上饶之间。《读史方舆纪要》谓:“饶州府德兴县大茅山……铜山在县北三十里,唐置铜场处。山麓有胆泉,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煅炼成铜。”据《浸铜要略序》对当时兴利场的情况有过一些介绍,谓:“盖元祐元年或言取胆泉浸铁,取矿烹铜。其泉三十有二,五日一举洗者一,七日一举洗者十有四,十日一举洗者十有七。”说明了兴利场的泉数及各泉所含胆矾浓度的相对差异。据《皇宋中兴两朝圣政》记载:“元祐中始置饶州兴利场,岁额五万余斤。”它大概是兴建最早的胆水浸铜场。韶州岑水场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翁源县,岑水在县北,源出羊迳,一名铜水,可浸铁为铜,水极腥恶,两旁石色皆赭,不生鱼鳖、禾稼之属,与曲江县胆矾水同源异流。”故知岑水场在今翁源县。如前文所说,岑水场也是在张甲建议下,并依其父张潜推荐的浸铜法兴建的。建场亦当在元祐至绍圣年间,崇宁中岁产胆铜额为八十万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