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据传是由唐朝驸马柴绍始创的,各种口味的臊子、调料食用,以山西大同刀削面最为著名。山西刀削面中厚边薄,形状似柳叶,很受消费者的喜爱。刀削面是山西省的传统面食,用水和面,揉成面团,揉的时间要久一些,那样的面更加的劲道。
刀削面的调料,俗称“浇头”或“调和”,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番茄酱、肉炸酱、羊肉场、金针木耳鸡蛋打卤等,并配上应时鲜菜,如黄瓜丝、韭菜花、绿豆芽、煮黄豆、青蒜末、辣椒面等,再滴上老陈醋,十分可口。
刀削面的来历简介
刀削面起源于元代,全凭刀削而得名,以刀功和削技的绝妙而被称为“飞刀削面”,功艺精巧的厨师削出来的面条“一根落汤锅,一根空中飘,一根刚出刀,根根鱼儿跃”。刀削面中厚边薄,棱角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配浆汁、蘸陈醋同吃,极具风味,深受消费者欢迎。是中国五大面食名品,在北方广为流行。它在山西名声最大、影响最广,因风味独特,驰名中外。
做刀削面用冷水还是热水
冷水。做刀削面一般都是用冷水,因为用冷水后面做出来的刀削面它吃起来味道比较好。面粉加入一些泡打粉,接着就一边到水一边搅拌,然后再把这些面揉成一个面团,发酵十分钟左右就行了。
刀削面子是什么
刀削面子本意是山西的特色传统面食。别称“驸马面”,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厨师左手举面团,右手拿弧形刀,将(揉好的面团)面一片一片地削到开水锅内,削出的面中厚边薄,形似柳叶,然后将它煮熟后捞出,加上作料和臊子,特别好吃。
山西特色小吃代表:刀削面
刀削面对于大众肯定是不会陌生了,到哪都可以吃到。而且刀削面劲道又好吃,我想想也真是都要流口水了,刀削面是山西文化中特色小吃的代表,吃过那么多的刀削面,你一定还不了解它吧,我找了一些资料,一起来了解吧!提到山西,煤、醋、面可以说是山西名片的代表,而刀削面是山西面食文化的招牌,堪称“天下一绝”,有数百年的历史。“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不愧为面食之乡。”这是日本友人明星食品珠式会社长卜厚昌先生考察山西面食后说的一句赞誉。
自古以来,山西面食就以品种多样和养生健身而着称于世。山西面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据可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
无论是电影、电视剧还是书籍中,只要提到和山西有关的故事,镜头中总会出现技艺娴熟的师傅,和好的面团顶在头部,两只手中分别拿一把削面刀,在头顶上“嗖嗖”挥动。“飞刀削面”在山西已成为一种表演艺术,这样的镜头曾出现在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中。
太原全晋会馆的飞刀削面就有三绝:快,每分钟能削出200根以上,令人眼花缭乱;准,1.5米外放个玉盘,削面根根入内;奇,表演者头顶面团双手舞削,更有脚踏在独轮车之上表演,惊险壮观。在这场举世瞩目历时184天的盛会中,山西面食师傅为海内外游客展示着中国面食的独特魅力。所以,人们说:“吃刀削面是饱口福,看刀削面是饱眼福”。
刀削面对和面的技术要求较严,水、面的比例,要求准确,一般是一斤面三两水,打成面穗,再揉成面团,然后用湿布蒙住,饧半小时后再揉,直到揉匀、揉软、揉光。如果揉面功夫不到,削时容易粘刀、断条。
刀削面之妙妙在刀功。刀,一般不使用莱刀,要从特制的弧形削刀。操作时左手托住揉好的面团,右手持刀,手腕要灵,出力要平,用力要匀,对着汤锅,嚓、嚓、嚓,一刀赶一刀,削出的面叶儿,一叶连一叶,恰似流星赶月,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形白线,面叶落入汤锅,汤滚面翻,又象银鱼戏水,煞是好看。高明的厨师,每分钟能削二百刀左右,每个面叶的长度,恰好都是六寸。
刀削面的调料(俗称“浇头”或“调和”),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番茄酱、肉炸酱、羊肉场、金针木耳鸡蛋打卤等,并配上应时鲜菜,如黄瓜丝、韭菜花、绿豆芽、煮黄豆、青蒜末、辣椒面等,再滴上点老陈醋,十分可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