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刚一出生,家长会特别关注他的健康,隔几个月就带他做一次体检;成人以后,单位每年一次的体检,也提醒着人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但国内大部分青少年的体检,目前却处于家里、学校两头不顾的状态。《生命时报》记者近日了解到,我国不少地方的青少年体检次数少得可怜,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只有入学和毕业两次体检。
住在河北石家庄的胡先生告诉记者,他儿子正在上五年级,除了一年级入学时体检过之外,学校就再没组织过体检了。
当被问到是否希望学校能组织孩子定期体检时,胡先生说,非常期待,如果自己带孩子去医院体检,一来平时比较忙。
二来不知道应该做哪些项目;三是自己花钱舍不得。保定的郑女士也说,儿子四年级时学校医务室做过一次体检,但只是简单地查查身高、体重、视力,连血都没验。
“直到孩子小学毕业,都再没给检查过身体。”郑女士说,她希望学校能组织孩子定时体检,就算孩子不容易得慢性病,体检也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
另外,一些来自河南、安徽、陕西等地的读者也反映,当地每年能定期体检的学校太少了,有的甚至在入学或毕业时也没有体检。
面对家长希望定期组织孩子体检的愿望,首都儿研所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李海鹰告诉记者,与成人一样,体检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十分必要。
能帮助家长及时掌握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例如肥胖、矮小等,同时,体检还能发现孩子身体中潜在的疾病。
在孩子需要做的体检项目上,卫生部明确规定的有:内科常规检查(心、肺、肝、脾),眼科检查(视力、沙眼、结膜炎),口腔检查(牙齿和牙周),外科检查(身高、体重、血压等)。
李海鹰指出,在北京等公共医疗条件较好的大城市,学校落实定期体检比较到位,在一些小城市,尤其是农村,公共医疗条件相对较差,投入资金也有限,就不容易实现学生的定期体检。
“以北京为例,主要是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和妇幼保健院负责此事,每个区都设有相关单位。”李海鹰说。 卫生部2008年印发的《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规定,在校学生每年应进行1次常规检查。
但是目前,全国不少学校都不能为孩子做定期体检。对此,江苏省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师阿英嘎呼吁,政府应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专设“学生体检费”,专款专用,为中小学生做好健康体质监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