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今天(3月3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言时表示,中国作为亚洲非常重要的经济体,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呼吁亚洲各国应该继续加强与中国的关系,同时也需要深化彼此间的合作。
博鳌亚洲论坛
报道称,李显龙表示,亚洲各国应该继续促进中国和区域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友好关系,除此之外,亚洲各国也需要深化彼此间的合作。他表示,亚洲充满活力又富有潜力,但亚洲也和世界其他区域一样,受到全球动荡不安和地缘政治紧张的影响。要实现亚洲的美好前景,亚洲必须保持稳定、包容和开放。
他还表示,亚洲应该一直保持开放。亚洲能否实现美好的前景,就取决于亚洲各国是否竭尽所能同彼此以及外部伙伴保持稳定关系,并且全力展开务实和富有成效的合作。其中,中国作为亚洲非常重要的经济体,在这些方面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我们欢迎中国继续推进对外开放的政策,并乐见中国继续对多边主义和区域合作给予支持,我们也期待各方能更积极地为区域和全球的发展与繁荣做出贡献,让亚洲和世界受惠。”李显龙说。
延伸阅读:
李显龙近四年来首次访华 行程里将会见两省省委书记
中国外交部3月27日宣布,应李强总理邀请,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将结合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新加坡总理办公室3月26日宣布,应李强总理邀请,李显龙将于3月27日至4月1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这是李显龙近四年来首次访华,此行也发生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之际,因而备受关注。李显龙在行前表示,中新关系“很好”,中国的飞速发展为地区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希望中美关系“循序渐进”。
6天到访3地
据新加坡总理办公室介绍,在为期6天的行程中,李显龙将到访广东广州、海南博鳌和北京。
在广东,李显龙将会见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并共进午餐。届时,李显龙还将与生活在广东的新加坡人见面。
李显龙
在海南,李显龙将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届时,李显龙还将出席李强总理为出席年会的外国领导人举行的正式午宴。李显龙还将会见海南省委书记冯飞。
在北京,李显龙将会晤国家主席习近平,这将是两位领导人时隔三个月再度会面。去年11月,两位领导人曾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会面。
当时,习近平主席指出,面对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中新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不仅助力两国抗疫和经济复苏,而且为地区稳定和繁荣注入了正能量。中新关系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示范性。
在北京,李显龙还将与李强总理会面,参加李强总理主持的欢迎仪式和午宴。届时,李显龙还将分别会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北京市委书记尹力。
据介绍,李显龙的夫人将陪同出访,随行人员还有新加坡外交部长维文、贸工部长颜金勇、卫生部长王乙康等。在李显龙访华期间,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国务资政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将先后代理总理职务。
近四年来首次
舆论注意到,李显龙此行发生在多重背景之下。
首先,这是李显龙近四年来首次访华。他上一次访华是在2019年4月,当时他应邀赴京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世界园艺博览会。
李显龙
自去年底以来,中新两国之间的高层互访也已恢复。去年11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韩正访问新加坡,并主持中新双边合作机制会议。
去年11月,时任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在西安会见了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
今年2月,外交部长秦刚在北京会见新加坡外长维文。
其次,去年10月以来,中国召开了两场重要会议——中共二十大以及2023年全国两会,开启了新征程。
此外,李显龙此行发生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时刻。新的一年,中美关系向何处去,国际社会极为关心。
中新关系“很好”
行前,李显龙在央视《高端访谈》节目中谈及中新关系、中国崛起以及中美关系等话题。
“我觉得两国关系很好。我们已经合作多年,范围广泛、涉及多个领域。”李显龙说,中新两国有着数十年的合作基础,所以互相了解。尽管在一些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但两国仍在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合作推进多个实质性的项目。
谈及中国崛起,李显龙注意到,“14多亿人的生活得到改善,这是件好事。”
在地区层面,李显龙注意到,中国正在与越来越多的东南亚国家开展合作。“中国的崛起无疑给东南亚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中国已成为几乎所有东南亚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包括新加坡。这是一个巨大的经济机遇。新加坡对此非常重视”。
李显龙
李显龙还表示支持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认为这是中国为地区发展贡献力量的一种方式。因为地区发展需要基础设施,基础设施需要融资,而中国具备实现这些目标的能力,“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实现这些目标的框架。因此,“一带一路”倡议因能实现互利共赢而受到地区国家的欢迎。
在国际层面,“中国的发展对全球体系来说是一个重大改变”。李显龙解释说,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已从3%左右跃升至20%左右,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比重已达18%。“这对中国和世界来说,都是巨变。”
李显龙同时注意到,一些方面也可能会对中国的飞速发展产生误解,甚至引起紧张局势。而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运用政治家的智慧,达成相互谅解,开展大量合作”。
“因为其他国家必须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过去的中国了。今天的中国更加繁荣,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更大,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也更大。”
李显龙说:“我们期待中国朝着既定方向前进,保持繁荣,并继续与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与亚洲国家发展良好的互惠互利关系,当然也包括新加坡。”
谈及中美关系,李显龙表示,世界无法承受中美之间发生冲突。而改善中美关系“要循序渐进,在稳定关系之后逐渐建立信任”。
李显龙注意到,中美领导人已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进行交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原计划访问中国,但因故推迟。
“我希望中美之间可以建立联系,局势能够稳定,不要发生意外事件。然后逐渐改善关系。”李显龙同时表示,这一过程并不容易,而且需要时间。
谈及新加坡的外交立场,李显龙表示,新加坡是一个处在多个大国之间的小国。新加坡要与邻国、世界大国,甚至其他地区的小国建立良好关系。
《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的全文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原则,在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互相援助和支持的基础上,决心尽一切努力,进一步加强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兄弟般的友好合作互助关系,共同保障两国人民的安全,维护和巩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并且深信,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互助关系的发展和加强,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也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为此目的,决定缔结本条约,并各派全权代表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特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特派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阁首相金日成。
双方全权代表互相校阅全权证书,认为妥善后,议定下列各条:
第 一 条
缔约双方将继续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安全而尽一切努力。
第 二 条
缔约双方保证共同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任何国家对缔约双方的任何一方的侵略。一旦缔约一方受到任何一个国家的或者几个国家联合的武装进攻,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应立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第 三 条
缔约双方均不缔结反对缔约双方的任何同盟,并且不参加反对缔约双方的任何集团和任何行动或措施。
第 四 条
缔约双方将继续对两国共同利益有关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进行协商。
第 五 条
缔约双方将继续本着互相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原则和友好合作的精神,在两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和技术援助;继续巩固和发展两国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合作。
第 六 条
缔约双方认为,朝鲜的统一必须在和平民主的基础上实现,而这种解决正符合朝鲜人民的民族利益和维护远东和平的目的。
第 七 条
本条约须经批准,并自互换批准书之日起生效。批准书在平壤互换。
本条约在未经双方就修改或者终止问题达成协议以前,将一直有效。
本条约于一九六一年七月十一日在北京签订,共两份,每份都用中文和朝文写成,两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全 权 代 表 全 权 代 表
周 恩 来 金 日 成
(签字) (签字)
---------------------
注:本条约在一九六一年八月三十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批准、一九六一年八月二十三日经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批准后,双方于一九六一年九月十日在平壤互换批准书。根据第七条的规定,本条约自一九六一年九月十日起生效。
急求关于“中美关系”的论文
当前的大国关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总体稳定”保持。大国关系基本保持稳定,更富弹性大国关系的战略矛盾不会因为相互间有合作而消失,也不会因相互间的斗争改变彼此合作的基本态势,但合作中竞争的一面在加剧,借重中牵制的一面在发展。
二、“逐利竞争”激烈。各大国更加重视经济外交,特别是围绕着战略资源、能源产地、能源通道的竞争加剧俄乌天然气之争;俄反制美欧“颜色革命”;伊朗重炼浓缩铀;中东海湾伊斯兰极端化;等都揭示出政治外交后面的经济因素日益复杂。
三、“因时谋势”多变。各国的战略重点和关切并不相同,根据不同的利益需求组成不同的集团,中美印、中美日、美欧俄、中美俄等多组战略三角关系复杂互动。美欧与俄结构性矛盾的一面渐趋明朗,俄对美欧关系处于守势。美欧关系走出伊战阴影,重趋协调与合作;美俄关系复杂面凸现;欧俄关系热度下降,战略互信下降。同时,中美在合作中摩擦增多;中俄相互战略需求增强;中欧关系稳步发展,但也面临新问题。
四、“新老互动”明显。中国、巴西、印度、南非等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影响扩大越来越成为影响大国关系和世界力量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美重塑其全球同盟体系,加强对中、俄、印等新兴经济体的关注。中国实力增强,牵动国家关系新变化,主要大国对中国的战略或策略侧重增加。
五、“区域合作”活跃。全球范围内新一轮区域合作进入加速发展新时期。东亚成为大国竞争及新一轮区域合作发展的重点,美日俄欧对亚洲区域合作予以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在亚洲区域合作及重大国际问题上的作用备受重视。各大国通过扩大地区融合,加强利益捆绑。
捆绑。
六、“多边协调”日强。热点问题继续牵动大国关系,大国日益重视多边机制在解决传统、非传统安全威胁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两核一线”热点问题的解决上,各主要大国更加注重外交和软实力的作用,协调与合作不断增加,手法也更趋灵活务实。协调、妥协、合作,将在一段时期内成为主要趋势。
扩展资料:
当前的大国关系也产生了以下两个趋势性影响:
1、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
“多极”指的是世界上同时并存的3个或3个以上的这种力量。“多极化”则是用来描述国际格局从单极或两极向多极演化的态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国际格局经历冷战时期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后短暂出现的单极主导或“一超多强”格局之后,当前正朝多极方向加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实力开始相对下降。
2国际体系面临变革
随着国际力量对比特别是大国力量对比朝相对均衡方向发展,国际体系变革进入冷战结束以来最深刻、最活跃的时期。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经济机构中的投票权重新分配,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上升,在世界银行投票权增加313%,从4406%提升到4719%。
2010形势与政策论文——中美关系走向
中美关系走向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70年代以来,美国和中国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关联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中国国内的某些年轻学者也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对美政策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系统地研究中国对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成果目前仍不多见。本文试图运用史学和国际关系学学科渗透的方法,对中国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问题进行综合研究。本文的重点是分析中国对美政策的缘起、变化和发展,及其对各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影响。
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视以久的土地。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好。中国外交的很多工作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
中国对美政策应循之道
“变”与“不变”是50多年来中国外交发展过程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经历了几次大的战略调整;另一方面,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贯穿其中。中国外交的基本内容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中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的,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外交独特而又丰富的内涵和风格。
“变”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和表现,更是在不同国内外环境下更好地谋求国家利益的需要。而“不变”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意识继承的部分,表现为连续性;另一部分则是不愿继承、希望改变的内容,但由于不同的原因,历史上的政策对决策者或大众心理有巨大影响,使现有政策有意无意地保持了原来政策的某些内容、某些宣示、某些态势或倾向,表现为外交政策的“惯性”。“变”突出了中国外交的特点,而“不变”在很多方面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中国外交的消极因素。
相关推荐:
95年河南18岁女孩相识40岁大叔,分别后苦寻24年:你到底去了哪里?
李显龙:亚洲各国应该继续加强与中国的关系,亚洲应一直保持开放
声明:《李显龙:亚洲各国应该继续加强与中国的关系,亚洲应一直保持开放》一文由排行榜大全(网友上传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