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 > 八卦 > 村民反映回老家祭祖道路被封,社区:保护库区水源,扫墓可走小路

村民反映回老家祭祖道路被封,社区:保护库区水源,扫墓可走小路

来源:网络 作者:网友上传 时间:04-28 手机版

极目新闻记者 余渊 李贤诚

贵州遵义高先生反映,多年前,他老家被征迁用于水库建设,但部分林地及先人坟墓并未一同征收,一条小道成了他们祭祖的必经之路。如今,这条小路被封堵,给他们造成不便。3月27日,属地社区回应极目新闻称,此举是为了保护水源地安全,村民如需祭祖还有其它小路,需要自己清障。


村民反映回家乡祭祖道路被封

高先生原是贵州遵义播州区播南街道办莲花社区关子台村民组的村民。2003年,因为修建水库,关子台村民组开始搬迁。2018年,随着该村民组最后一批村民搬离,水库周边砌起了围墙,不过,仍留有部分通道供行人通行。由于村里的部分林地及坟地当时并未一同动迁,所以,村民们每年会回去拜祭祖先、管护林地。

3月27日,高先生向极目新闻记者反映,临近清明,他和家人想要回去祭祖。可到了后却发现,原先通往自家林地及祖坟的道路被堵上,让他们无路可走。


村民反映回家乡祭祖道路被封

“这面墙是近段时间才封上的,如果不翻越围墙,我们要绕远走小路。并且小路已经多年无人行走,长满了杂草树木,无法通行。”高先生说。

另一名关子台村民组村民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他已经年近七旬,徒手攀爬围墙对他来说过于吃力,而且有的围墙有两三米高,非常危险。


村民未被征迁的林地

据了解,高先生等村民近期也将该问题反映给当地有关部门,但得到的答复是,此举是为了保护水库的环境。当地12345热线工作人员回复高先生称,此处系搬迁后库区管理局为饮水安全砌的围墙,按照相关规定,不允许人员在此进出。

高先生向极目新闻记者表示,祭祖的必经之路被堵,给村民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他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在围墙上打开一扇门,供他们正常出入。

对此,播州区播南街道办莲花社区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关子台村民组搬迁后,原来的地方成了水源保护区,进行了封闭管理。当初在水库周边修建围墙,是为了防止牛羊进入库区污染水源。此前,他们也曾在围墙上装过铁门让大家进出,但当地有村民将门打开后放牛羊进入库区,不好管理。


村民未被征迁的林地

“村民要想进去祭祖,走其它小路也是可以的,只是需要村民们自己清理杂草和路障。”上述社区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也正在积极协商处理此事。

随后,极目新闻记者多次拨打莲花社区相关负责人电话,但一直无人接听。播南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不便接受采访。

(受访者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

女朋友带我回老家过年,但没告诉我她父亲已经过世,而且扫墓也没叫我去,谁能帮我分析一下她的想法?

但愿能帮到你,希望采纳!

崂山地区的民俗是多元化的大融合。而且一旦融合而成,就有其稳定性和传承性。

早在年前,崂山就居住着“不”、“其”两大部落,夏、商、周时属莱夷地,春秋时属齐国,秦朝时属琅琊郡,汉时又属东莱郡,其后隶属更是多变。可以说,每一次隶属的改变,必然融入不同地区的民俗,特别是多年前的明朝大,们又将山西、云南等地的民俗带入崂山。所以千百年来,崂山地区的居民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礼仪交往、祭天祷地等方面,既保留了一些古老的独特民俗,又将外来的民俗吸收、融合,使之成为了流传至今的崂山民俗。

旧时的崂山民,讲究依山面水(海),土石建筑,草顶木质门窗,多为三间,向阳而建。土炕靠南窗,冬天太阳照着,人在炕上暖烘烘的。在生活条件落后的情况下利用阳光取暖,不也很科学吗

崂山人在饮食上也颇费了心思。为省饭,冬天农闲时改吃两顿饭(此俗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为让人吃饱,人们常用地瓜馇“地瓜饭”,把地瓜面切成面条蒸着吃,把野菜馇成渣,或用大葱蘸虾子就饭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独具崂山特色的食俗。

崂山虽然划归即墨县近年,但在婚嫁方面有自己的风俗:即墨有些村子娶亲用一顶轿,可崂山地区都用两顶轿,女婿乘一顶轿上门娶亲,另一顶轿由新媳妇乘坐来婆家。

崂山人多认为自己的老家在云南,所以人死后报庙时,一面烧纸马一边祈祷死者的魂回云南吧。这又形成了丧葬中的一俗。

崂山的方言更有其独特之处:舅母叫“妗子”、奶奶叫“妈妈”、伯父叫“大爹、二爹”、更有趣的是小蜘蛛叫“老妈妈”、疙瘩汤叫“骨扎汤”、水饺叫“小骨扎”、窝窝头叫“汽溜”、馒头叫“饽饽”、刀鱼叫“林当鱼”、白鳞鱼叫“想鱼”……这些方言土语让初来乍到之人还真要头痛一阵子的,然而崂山人一听就明白。

崂山的礼仪民俗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家庭的,也有邻里间的;有精神道德方面的,也有岁时节庆方面的,礼仪民俗一旦形成,有极强的约束力。如吃饭时必须要老人先动筷子、大年初一给长辈拜年、客人来时要起身相迎、喜事白、丧事红、家人去世三年内不走亲、清明上坟……,如果违背了这些民俗中的禁忌,就会被人们认为是不懂规矩,或招致人们的反感和不快。

崂山地区的文化游乐民俗更是丰富多彩。数十个戏舞跑了一村又一村,数百个戏剧演了一年又一年,上千首谣唱了一遍又一遍,上万个故事流传了一代又一代。尤其是那些风趣游戏和那些脍炙人口的谚语、歇后语、谜语有谁能说得清呢千百年来,人们就在这些说唱听讲中寻求了欢乐和幸福,得到了享受和安慰,受到了熏陶和启迪。

崂山地区民间信仰成俗。旧时人们上庙求神拜祖保平安,慢慢的就形成了求神、贸易、游乐为一体的庙会。崂山的庙特别多,曾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庙多,庙会就多。崂山民间历来崇拜神灵:天地神、土地神、山神、财神、关帝圣君、海神等,都在人们祭祀之列,人们对他们顶礼膜拜。崂山民间对狐狸、黄鼠狼等既信服又惧怕,如称狐狸为狐仙、黄鼠狼为“老邻居家”而不敢伤害,简直视当神灵。旧时,人们得病常请巫婆治病,有难事常占卜吉凶,所以巫术、法术及占卜在崂山盛兴。

崂山还有一个独特的民俗,就是用偏方治病。旧时人们无钱药,崂山就是一个医药宝库,所以一旦病了,就采药自救。人们在治病中便总结出许多偏方,如采柿子叶3至5个,放在铁锅中熬水,水开后,舀入木盆或铁盆中凉到不烫手时,将患儿的两腿浸入水中,烫洗5至6分钟后立即拿出,一天早晚两次对治疗小儿腹泻有特效。还有治刀伤的偏方、治烫伤的偏方、治嘴角疮的偏方……据统计,各类偏方目前在民间流行近千种。有的偏方“药到病除”,用老百姓的话说还“去根”(即治本)。所以即使在科学发达的今天,民间仍相信偏方治大病。

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崂山民俗也必然随之变化和发展,一些不适应时代潮流的民俗被淘汰了,一些民俗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完美,一些新民俗也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

人们的住由低矮的茅草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变成了高大宽敞的砖瓦,90年代后各村由集体建起了楼,“楼上楼下、电灯”真得变成了现实,旧时建查日子、放鞭、帮工等习俗随之消失。

饮食方面的变化更大,再没有人为省饭而吃两顿饭了。大米、白面作为主食代替了旧时的地瓜、地瓜干,旧时度日的那些饭菜已做为崂山特色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了深受客人青睐的美味佳肴。“嫚、嫚你别馋,过了腊八就过年”这句流传了多年的俗语只能留作记忆了,因为大人再也不需要用这句话安慰盼年的孩子了。

服饰的变化更大,流行了多年的长袍、马褂、旗袍在20世纪50年后被中山服、装、军便服代替。80年代后,西服、休闲装、运动服、短裙、超短裙又成为主流,现在,服装款式、色调的变化简直让人跟不上趟。服饰中崇红贵黄的观念早已破除。

婚嫁方面,“婚姻自主”代替了“媒约之言、父母之命”,轿车代替了花轿、酒店请客渐成时兴。娃娃亲、童养媳等包办、婚姻自20世纪50年代后绝迹。丧俗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火化”代替了土葬,盛殓等习俗自然除。

许多庙会在做为“四旧”被废除,至今,再没有旧时的盛况。人们对各种神灵的崇拜程度已大大减低。

许多崂山方言也赶上新时兴,爹改称“爸爸”,娘叫“妈”,妗子叫“舅母”,饽饽叫“馒头”。现在社会上兴起什么说法,崂山人马上学会了。

文化娱乐方面的民俗发生了很大变化:、电视、卡拉OK等代替了旧日山村的柳腔、茂腔;电子游戏机等洋玩具代替了跳、藏猫等传统游戏;“打扑克”、打麻将、“摸彩券”代替了流传在山村、渔村几千年的“推牌九”、“看纸牌”、“掷骰子”、“压宝”等;“乒乓球”、“羽毛球”、“足球”、“排球”、“篮球”、“桌球”等活动也在农村普及开来。

新民俗不断形成,几千年来“养儿防老”的旧观念随着农村实行养老保险得到了转变,那些“赶上好时候”的老年人,有了钱也开始乘火车、坐轮船、坐飞机走出家门,甚至走出国门去旅游!独生子女家庭在农村已不少见。“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老人节”、“圣诞节”、“阳历年”等一些新的节日在民间越来越兴。出门“打的”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摩托车早成为人们下地干活、出门打工的重要交通工具,汽车也越来越多的进入百姓家。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完整的民俗发展史,不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珍贵民族文化遗产,而且,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社会发展史、文明史。崂山民俗也不例外,它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粗俗到文明的发展过程。它既是崂山地区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崂山社会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愿崂山的民俗在今后的社会变革中,永远保持着独特的诱人魅力,成为我国民俗文化中永放异彩的奇葩。

第一章岁时节庆民俗

第一章岁时节庆民俗

岁时节庆民俗包括传统节日民俗和新兴节日民俗。

传统节日民俗是按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和节气变换在民间形成的风俗习惯。它是崂山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崂山地区月月都有。这些节日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变异,已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内容和特色。其中有反映生产的农事节日(立春、谷雨等);有祭奠祖先的祭祀节日(农历十月一);有追念民族英雄和名人伟人的纪念节日(清明节、端午节等);有喜庆丰收、合家团圆的庆贺节日(春节、中秋节);还有属于游艺娱乐方面的游乐节日(元宵节)等。许多节日还伴有优美的神话传说故事,如七月七的“牛郎织女相会”等。如今,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半年、七月七、中秋节、十月一、冬至、小年等传统节日仍受人重视,一些动植物的生日等节日逐渐被人们淡忘,有的节日的庆祝方式也逐渐融入了一些新的内容和风尚。

建国后,崂山地区的新兴节日有国际性的,如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元旦等;有我国特有的,如教师节、节等;还有崂山地区独有的,如北宅樱桃节、崂山茶节和枯桃花会。这些新兴节日特别是崂山本地创办的节庆,丰富了崂山民俗的文化内涵,提高了地方知名度,为发展崂山的地方经济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现在,传统的节庆在崂山愈加兴盛,新兴的节庆在崂山富有新的魅力。

第一节传统节日

一、春节

爆竹生花过新年

春节的由来历史悠久,但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至西汉前,日期多变,如夏代定为农历正月初一,商代定为农历十二月初一,周代定为农历十一月初一,秦朝曾将农历十月定为每年第一个月。公元前年,汉武帝时颁行《太初历》,定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此俗流传至辛亥革命前。辛亥革命后,规定公历1月1日为“元旦日”,称为“新年”,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民间一直俗称“过年”、“过阴历年”。

春节,是崂山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虽然人们通常将正月初一至初三称为“过年”,但从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这一段日子里,人们“忙年”、“迎年”、“过年”,欢乐与祥和的节日气氛十分浓厚,今天这种传统的习俗,仍完整地保存着,并不断发展,更有新意。

除夕忙年年除日为腊月最后一天,民间俗称年三十、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大年夜”这天从早到晚,人们忙着打扫卫生、贴对联、包饺子、请年、接灶、放鞭、迎年等,其繁忙、热闹、欢乐程度甚至超过年初一。可谓忙中有乐、其乐无比。

打扫卫生。清早,男人们就先将门里门外、前屋后的卫生清扫一遍。

挂宗谱。早饭后,男人先将红席钉在正间正北墙上,再将宗谱挂在红席上面(东西两面挂上莲花、牡丹彩幅),宗谱前摆上供桌。供桌上供上饽饽、鱼、肉、鸡、水果等(三盘三碗或五盘五碗),摆上筷子、香炉、蜡台、黄裱纸、锡壶(以备点酒)等,一切妥当,男性就向宗谱烧纸、磕头。

贴对联(春联)。贴对联要从外往里贴,依次为大门、屋门、门、间,要将上年的取下用筛子盛好回家烧掉。贴的对联以没有皱折为好。有时人们怕年除日天不好,就提前一天贴好,有时怕浆面上冻,就将大门摘下来放在太阳底下贴。

春节贴对联

捞隔年饭。把小米煮三成熟后,放在盘中堆成山状插上红枣(双数取吉利)摆在供桌上,年初一食用,即为“隔年饭”,象征年年有余粮。

中午饭后,小孩们穿上新衣服上街放鞭炮,欢快的玩耍;女人们开始调馅、和面包饺子;男人就开始挑隔年水(送年前用)、劈隔年柴(象征家中不愁喝、不缺烧)。现在,吃上自来水、用上煤气的村民,再也不用挑隔年水、劈隔年柴了。

祭拜祖先(20世纪40年代)请年日落之前,家中的男性要提着灯笼,端着供品,带着香纸、鞭炮到祖茔请已故的长辈灵魂回家过年。将供品摆到辈份最高的坟前供桌上后,即从大到小挨个烧纸、祭供、叩头,最后边往家走边喊着“爷爷妈妈回家过年了!”回家后,在大门里横放一木棍,叫拦门棍,然后,对着宗谱烧香、磕头。之后,带着祖辈的灵魂到本性的祠堂去聚会、拜祖,完后再把自家已故老人的灵魂领回家祭拜。现在,请年风俗仍流行,不过少有人带供品了,也没有到祠堂祭祖的了。

接灶接灶一般在晚上七、八点钟。全家男性,来到天井,摆上供品,面向南天,将灶王像和纸一并烧掉,祭酒磕头后,在东间锅台上摆上香炉、供品,将天井撒上芝麻、麦草、谷草(直至初三早晨打扫烧掉)。接灶后,全家一起喝酒、吃饭,正式进入“过年”的境界。现在,人们仍然接灶,只是程序淡化了许多。

吃过年饺子除夕夜十二点,各家女人们开始煮饺子;男人们便开始烧香、烧纸、祭酒、叩头、祭天祭神、祭祖、燃放鞭炮,之后,再祭已熟的饺子。此时屋外鞭炮齐鸣,屋内蜡烛通明,烧的香味、煮的饺子味交织在一起,烧的纸烟和饺子气充满间。人们忙活着,向炕上端饺子、摆酒菜。然后,小辈们便给长辈磕头,磕头时边说:“爹,过年好,给您磕头”。边磕头,大人们边说好,边分压岁钱。问完过年好,便一块吃饺子,谁吃到饺子里的花生、枣、硬币、糖果时,就向家人炫耀,人们便说上一句吉庆话,如吃到一块糖,则是“有甜头”,吃到硬币说“有钱花”,谁吃得多谁就越高兴,将过年气氛推向。中将祭天、祭祖、磕头当作“四旧”废除,20世纪80年代后有的村民又将其恢复,但大多村民对请年、祭天、磕头等习俗已淡化,除夕夜全家欢聚一起,一边喝团圆酒,吃团圆饭,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

拜年吃过饺子,男性便提着灯笼、拿着香开始拜年,路上碰到人都互问“过年好”,走进近支(自己人们)最长者家的大门口就高呼“大爷爷(……)过年好”,进屋后将自带的香插到香炉中,就烧纸、祭酒,然后先朝宗谱上的祖辈叩头,再给家中长辈一一叩头。之后,从其家再取一柱香继续拜年,直到把近支长辈全部拜完。现晚间拜年,已不光男性,女孩也可随大人拜年,进门只问过年好,吃块糖说几句祝福话。正月初一,是家庭妇女的拜年日,她们只问好,不烧香纸、不叩头(新媳妇头一年要行大礼)。

拜年(20世纪初)

20世纪80年代,由朋友、同事之间的互相拜年发展成团拜,90年代,、拜年已成为春节一新风俗。

关于拜年习俗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叫它“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未被“年”吃掉。于是拜年之风便流传开来。

送年送年的时间是初二夜十二点(有的是初三凌晨),将头一碗饺子祭奠天、地和已故祖辈,放完鞭炮后,在宗谱前烧香、烧纸、祭酒、叩头之后,吃送年饺子。20世纪50年代前,凌晨两点左右,家中男性长辈端着供品,领着男性子孙来到村头或十字路口,点燃香、纸、神位后,祭酒朝祖茔方向叩头,送已故长辈灵魂回茔,年算过了。正月初三早饭前,将宗谱请下,卷好放在供桌上(以备元宵节用),撤掉供品。神主、牌位敬谨收藏。撤去院中谷草和“拦门棍”,解除家中禁止扫地和泼水的禁忌。

走亲初二看舅、姨。这天,外甥要带上礼物去给舅或姨拜年,男外甥也要向长辈问好磕头。这一天,舅、姨不能摆架子,还要好好设宴招待外甥们。

初三看丈人(岳父)崂山地区多在初三到丈人家拜年,俗称“走丈人家”、“看丈人”。早饭过后,女婿和媳妇孩子,带上礼物去丈人家拜年。女婿看丈人,也是见面问“过年好”,进屋磕头。丈人家要设宴招待,如果丈人家亲兄弟多,就轮流宴请女婿,叫做喝“轮庄酒”。

初四看姑姑。小辈们带上过年饺子、包子、枣饽饽等礼品去姑家拜年。进门先问“过年好”,进屋后男性小辈烧香、烧纸、祭酒,先向宗谱,再给姑家长辈逐一叩头。

禁忌春节的禁忌比其它节日多:请年以后,直到初二夜不能扫地,扫地意味着对祖先不敬,也会扫走财运;不许泼水,怕泼走财运。年夜饭中不能少鱼,取“连年有余”之意,没有鳞的鱼不能上席;驴肉、马肉、兔子肉等所谓“杂乱肉”不能上席。

春节期间说话、办事都要十分谨慎;“破、坏、散、死、赔、病、输、痛”等不吉利的字眼都不能出口,不能骂人,不能打孩子。饺子皮破了,要说“中了”,馒头裂了要说“笑了”,饭吃完了要说“好了”,蒜要叫“义和菜”。打碎了器具要说“岁岁(碎碎)平安”或“越打越发”,放鞭炮时,挂着鞭炮的竹竿不能说“高擎(穷)”,一旦说了另一人就接着说“擎(穷)到头了”意为不能再穷了,来年就开始富了。所以有了“大年五更死驴,不好也说好”的俗语。

还有送年之前,出嫁的闺女不能回娘家,供品必须单数。家人去世三年内,不贴春联、孩子不拜年不走亲。初一忌死人,如初一病故,要谎称初二死的。这些禁忌有的已废除,但绝大多数至今还在民间流传。

动物生日春节期间,给一些动物过生日,如初一狗生日(一说初四)人们初一早晨把用五谷杂粮做成的各类食品摆在院中供狗食用,名为“请狗”。请狗是来自有趣的神话故事。传说原来人间的麦穗是从根部长到顶的,收的麦子堆成山,人们就不知爱惜了。可天上粮仓里麦子越来越少,玉皇大帝差天神到人间察访。天神化作一个要饭的,走州穿县,发现到处都是霉烂的麦子,一些顽童竟坐在一张大饼上嬉耍。天神回禀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大怒,吩咐将麦子全部收回,多亏了仙狗盗出一粒麦种,才使人间有了饭吃。后来天狗被贬为人间的狗,人们为了感谢狗的恩情,大年初一请狗。也有一说即初一鸡生日、初二鸭生日、初三猫生日、初四狗生日、初五猪生日、初六羊生日。生日这天,人们要善待它们,给好吃的,不打它们,让它们欢快一天。现在这些动物生日已被人们淡忘了。

民间将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分别称为“小轮七日、中轮七日、老轮七日”,认为这几天早起观天象可预测人体健康,如初七早晨晴空无云则可保少儿一年无恙,也叫“收小人儿”,十七日注壮年人,二十七日注老年人。这些并无科学根据的习俗,至今仍在一些人头脑中残存,如二十七日早晨阴云密布、狂风大作,便会给老人增加心理负担,认为今年可能出事。

旧时人们对初七很重视。要烧香、烧纸、祭酒、磕头、祈祷一家平安、健康百岁。早饭吃面条求长寿。一天禁忌吵闹打架,意为全家和睦友爱,而且不干活,只吃喝玩乐。现在此俗已淡化。

植物生日初八谷生日、初九果生日、初十菜生日、十一庄稼生日、二十一麦子生日,旧时人们都很重视。这天,他们就到天井(谷生日)、果树地、菜地、场院(庄稼生日)、麦地去摆上供品,烧香、烧纸,求上天保佑作物丰收。俗语说:“初十不动针剪,以免伤了菜根、菜叶”,还说:“麦子成和秕,看正月二十一”。现在还有人为庄稼过生日,但正月十一日过庄稼生日的居多,而且只在家放鞭吃面条了。

二、立春

立春俗称“打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有时在正月,有时在腊月(约在公历二月四日)。立春象征春天来临,气温逐渐回升。但崂山民间有“打春别欢气,还有30天冷空气”的说法。立春这天,农民喜欢到田野上走一走,叫做“迎春”、“接春”。还兴吃生萝卜,叫“咬春”,说吃个生萝卜可以消除春困,还可以杀菌防病,保证一年身体健康。

立春节日的《春牛图》

打春这天,出嫁的闺女不能在娘家,即使在娘家,也要在打春的时辰到外面躲一躲。一年两个立春日也忌结婚,据说“一年两个春,死了丈夫断了根”,这些俗语至今还约束着人们。

三、元宵节

元宵灯会

元宵节,西汉初年始称“上元节”(正月的第一个月圆之日),汉武帝将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自唐代以后,民间有在当晚悬挂花灯、观赏花灯的风俗,故又叫“灯节”,从此流行至今。民间俗称“过十五”,是除春节外民间最热闹的一个节日。崂山人过“十五”,主要有祭神祖、送灯、照灯等。

祭天敬神拜祖清晨,人们挂上宗谱,摆上供品,烧香、烧纸、祭酒、叩头,还要到土地庙关帝庙进香、烧纸、叩头。

送灯太阳落山时,人们端着祭品和豆面做成的面灯(或小蜡)到祖坟送灯、祭祖。将点起的面灯(蜡)放在坟头或避风处,十六日晚再照一次。

豆面灯分斗灯、十二属相灯,在上面捏一灯碗,上锅煮熟后,将食油刷入灯碗点燃。每个灯要放在一定位置上。斗灯放在祖坟坟顶,狗灯放在大门口,猪灯放在猪圈墙头,鸡灯则由人端着照墙角、炕旮旯,免得毒虫、蝎子伤人。

还有的豆面灯为月灯,即按月上折,正月一个折,二月对称两个折,三月等边三个折,……腊月十二个折。正月十五用豆面蒸“月灯”

月灯油干后,看看灯芯成什么形状,可预测那月收什么粮、菜、果。20世纪60年代前,许多人家将用完的面灯晾干保存,炒菜时切上几个当“油水”(因灯用豆油燃烧过留有香味)。70年代后,做面灯的少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再无人用面灯当“油水”了。

照灯送灯回来后,用点燃的面灯、萝卜灯照墙角、门后,磨旮旯等地方,边照边唱:萝卜灯、清凌凌,照的蝎子永无踪,照的蚂蚱不见影,耗子它也不打洞。十六日再照一次灯。现在仍有人照灯,不过多用蜡烛了。

天黑后,小孩欢快的在街上家里放起“滴滴金”,大人则燃放“花子”鞭炮,一派热闹景象。

禁忌十五晚到十六晚,不得挑水、扫地、倒脏水,以免挑来家虫子、扫走财神、泼掉财贝;正月十六还有不动针线一说。

四、二月二

农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民间流传着,这一天龙王要升天,人们就祭祀活动,企盼龙王能行云布雨,使作物丰收。宋代以后,这个传统节日和惊蛰在一起了,并在民间演变成为驱虫害和祈求丰收的风俗。明、清以后,民间又有了打囤、煎饼、熏虫、炒豆报捷等风俗活动。

祭神初一晚,各家摆好供桌,烧香、烧纸、祭酒、叩头后,日落前到土地庙去送香、烧纸、叩头,祝贺土地爷生日。二月二一天三次到土地庙礼拜。此俗现在已绝迹了。

熏虫二月二清早进香礼拜后,端香将屋内各角落熏一次,叫“熏虫”,意为将害虫熏死,一家没病灾。现仍有熏虫一俗。

打囤日出前,家家户户都到天井、大门口、场院,用草木灰撒成一个直径2-3米的圆圈,内撒一个“十”字,放上五谷杂粮,叫做“灰囤”,撒上一个梯子形,叫做“囤梯”。如果这天天晴无云,即预示着粮食丰收,如“灰囤”被风刮散,则象征年景欠收。农谚中的“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寄托了农民渴望五谷丰登的愿望。有的人家还把草木灰撒在屋周围,叫“打围墙”,说可防止毒虫进家。现在撒灰囤仍在民间流行。

二月二撒灰囤

上工日旧时,扛活的长工(俗称“觅汉”)二月二到东家上工,所以叫“上工日”。长工进家后,东家要设筵招待,吃煎饼,喝地瓜酒,席间长工要说些吉利话,如“东家发财”、“东家多帮忙”等。此礼过后,挑水、扫院、夜间喂牲口及其它农活就是长工的事了。“下雨打苫,刮风扛石头”这句俗语正是长工辛苦的写照。现在,“觅汉上日”只能作为一种记忆了。

炒豆、淋煎饼、馇渣炒豆,是先将黄豆用糖水浸泡,粘上一层面粉(或不粘),晾干后烘炒而成。还有的用面粉、地瓜面、糖精等混合做成菱形或块状面豆。更有不少农家将地瓜切成豆晾干炒熟加糖为“地瓜豆”。淋煎饼,农家淋煎饼是将谷米、高粱、地瓜干等磨成面后调为面糊,先将锅里擦上食油,将面糊倒入锅内摊匀,熟后取出,可吃多天。馇渣,将经水泡过的黄豆磨成沫子掺上萝卜缨、胡萝卜缨或芋头叶等煮成,叫渣。

这一天有“二月二炒豆,大人孩子一炕头”、“二月二淋煎饼,大人孩子一天井”、“煎饼卷渣,喜死老妈”等民谣。现在二月二很少有人淋煎饼、馇渣了。

禁忌“二月二不拾草,拾草光叫长虫咬“(俗说二月二龙抬头、长虫起蛰),家有属龙(蛇)的人,这天不能动刀、剪针,说“二月二动刀,伤了龙的腰、二月二动剪,伤了龙的眼、二月二动针,龙蛇断了根”,虽属迷信,可至今有人相信这些说法。

五、寒食、清明节

“春到寒食60日”,即大春60天后为“寒食节”,“寒食节”又称“冷节”、“禁烟节”,相传为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救命恩人介子推而设的节日,这天禁止烟火、不得饮食,故称“寒食节”。自秦汉至隋唐,寒食节曾扩为三日,但明清以来,寒食节逐渐和清明融为一体并将祭祖、扫墓等礼数增入其中。现在崂山,人们已把寒食、清明视为一节了。很少知道清明的前一二天为“寒食节”了。

吃冷食旧时,寒食节人们不举火、吃冷食,后来改为“日出后不举火”,即日出前做好早饭,日落后做晚饭,如今,人们已不太讲究了。

踏青天不亮,未婚的大闺女带着锅、米、蛋、菜等来到地头做饭,并将针、指扣、葱白、钱币等放入米中一起煮。吃到针、指扣象征手巧;吃到葱白象征聪明;吃到硬币象征富有。天亮后,各自回家。此俗现已绝迹。

清明打秋千打秋千秋千各式各样。供人们玩耍的有大秋千(一村一个)、转秋千,还有各家在门框上拴根绳,下面放个蒲团让小孩玩的简易秋千。

这一天妇女们特别高兴,可尽情玩耍、打秋千,故有“闺女的清明,小厮(男孩子)的年”的俗称。自20世纪60年代后,各村再也没有竖秋千的了。

扫墓民间叫“上坟”,是清明的一项主要活动,这天,人们要到自己祖坟添土、祭奠。添土有讲究,只有父母双亡,坟顶才能尖起,若一方尚在,坟顶要平成长圆形。谁家坟添土,说明还有后代。祭奠要在坟前摆上供品,烧香、烧纸、祭酒、叩头。父母双亡者,闺女要在清明第二天(开明日)到坟前烧香、烧纸、祭祀。现在闺女也可在节前或清明这天上坟,王哥庄街道至今不许女性上坟。

祭祀上坟不允许烧纸,要求文明祭祀,你的观点是什么?

家乡的路1

通往我家乡的路是通向财富的桥梁。我家乡的土产和水果源源不断地运出这条路,让小山村的生活更美好。

通往我家乡的路曾经是一条长长的金线,在绿色的天空中盘旋。一弯、十弯、九弯、十八弯,让人头晕目眩,参差不齐的“长林”(参差不齐的小石头、小草),让人忍无可忍,坐在车里,疙瘩骨头都会散架,只好发誓。在回家的路上,人们忍受了它的顽皮,学会了它伤害他人的能力。

后来,人们开始想到有必要治愈这条顽皮的道路。两年后,每个人都把这条路换成了一条新的,并且穿得很好。用来卷起黄泥的“衣服”变成了黑色的裤子和带有斑驳大理石的晚礼服。我也笑了:“哈哈!这条路也在“追赶最新发展!“从那时起,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小山村,从家乡购买土特产和水果,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小山村旅游。经济快速增长,这条路已经成为他们家乡的“致富之路”。

我相信,随着道路的变革和创新,我们的生活会更好,让村民走出山村,走向世界!

家乡的路2

家乡的路,是通向财富的桥梁,家乡的土特产、水果都从家乡的这条路,源源不断地运出去,小山村的生活因此变得更美好。

家乡的路,也曾是一条金色长龙,盘旋在绿色的天际中。一弯一折,九曲十八弯,折腾得人们昏头转向,凹凸不平的“龙鳞”(不平的小石块、乱草),让人不堪忍受,坐在车上,颠簸得骨头都要散架了,不得不破口大骂。家乡的路呀,人们忍尽了它顽皮,领教了它害人的本领。

后来,人们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必须治一治这条调皮的路。两年后,大伙把路换了个新样儿,把路打扮得有模有样的,原来常卷起黄泥的“衣服”,改成了黑裤和镶有斑玛线的燕尾服,我也笑了:“哈哈!路也 “赶进髦”呀!”自打那以后,更多人到小山村买家乡的土特产、水果,更多的人跑到小山村来旅游,经济很快上去了,这条路便成了家乡的“致富路”。

我相信,随着路的改造、创新,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让村民走出山村,走向世界!

家乡的路3

今天,我和妈妈回老家去看望我的姥爷。

在回老家的路上,我看到了前几天还绿油油的麦田,现在已经变成金的麦田了,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麦子怎么变成金的啦?妈妈说:因为麦子成熟了呀!我看到一眼望不到边金灿灿的麦子,在微风吹拂下层层叠叠。这时,我听到了轰隆隆的机器声,我扭头一看,哦!原来是一个大机器。妈妈说这是一辆收麦子的机器,名叫收割机。妈妈给我讲:以前的时候都是用镰刀来收麦子的,现在有了这个收割机,减轻了农民伯伯的负担。

天气很热,农民伯伯带着草帽,拿着收麦子的袋子,在收割机旁准备装麦子。看着一袋一袋的麦子拉回家,虽然他们流着汗,但他们的脸上却露出了笑容,说明今年的收获很不错。原来农民伯伯这么辛苦呀,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

我在田间还认识了农民伯伯种的许多蔬菜,比如花生、西红柿、茄子、豆角、大葱等。今天我的收获不小,不知不觉就到了姥爷家,今天可真高兴呀!

家乡的路4

我的家乡是龙门岛,它不仅有迷人的海岛风光,而且发展迅速。信不信由你,听我说。

几年前,我的家乡没有路,所以人们只能坐船去松门。交通船每天只有一次飞行。它早上5点起航,中午12点返回。因此,当人们想去松门的时候,他们必须早起,没有时间吃饭。他们必须在小榄州等一艘船。当你到达松门时,你必须迅速做些事情,在中午12点前回到交通船上,否则你就不能回家了。

现在不同了。我的家乡在浙江省建造了第一座跨海大桥,并建造了一条平坦的沿海公路将岛屿和陆地紧密相连。人们去松门很方便。不管是早上、中午还是晚上,你都可以随时去,随时回来。再过几年,我的家乡将不得不修建一座很高很大的跨海大桥来连接横门和石板庙。到那时,我家乡的前景会更好,我家乡的变化会更大。

通往我家乡的路更宽更平坦。哦,天啊!我的家乡是多么可爱,我爱我的家乡。

家乡的路5

家乡的“路”真是一路走来,一路变。

每当讲到家乡的变化,爸爸总会意味深长地说:三十年前,家乡就那么几户人家,因为这里是个小渔村,人们大多靠捕鱼为生。村庄是依着小山建房,一到晚上到处是黑灯瞎火的,路是那样弯又那样细,大家都不敢出门,怕一不小心摔个四脚朝天。连接村外的“公路”只能称作是路,宽度是够了,可仅仅一公里多的路程一辆大车要经过的话,就要用半个小时。起初,人们把那些路用黄泥巴填高、填宽。每逢下雨时,泥路就会变成田沟一样,路面都是一坑一洼的泥水和满路的泥垢,又脏又滑。踩一脚,泥水四溅,泥垢就会把整个脚面都裹住,简直寸步难行啊!在雨水充沛的季节让我们更加犯难。无情的洪涝水还会把泥路都冲垮,淹没整条泥路,行人车辆根本无法行走。下雨天,泥路让我们愁让我们忧,天气晴朗时,也一样让我们忧愁。因为天气晴朗时,风只要轻轻的一吹,细土便会被吹得满天都是,飞进人的眼睛、嘴巴,天气干燥时,就更加像沙尘暴一样。那灰尘满天,没有人敢停歇在路边的,因为没几分钟就可以让人变成“白毛女”。一回到家里,你若把嘴巴咂巴一下,感觉满嘴的沙子,沙沙作响,难受极了!

行路难,难于上青天,当年李白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小渔村的路又何尝好得了多少呢?八十年代初,只有一条离我们村15公里远的福厦柏油公路,这条公路只有两车道。公路上没有出租车,连公交车也很少。一般人外出都是步行,家里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就非常自豪了,可以到处跟人炫耀了。

那时村民的心里是多么希望,这些路都能铺成水泥路啊!终于,当初的梦想现在都成了现实。是的,在我们走上改革开放的那一刻开始时,这些水泥路就开始在我的家乡出现了!我们终于不用再为下雨有泥垢或晴朗时有满天的尘土而烦恼啦!

你瞧,现在小渔村的道路宽畅了,路网林立,福厦道路改为六车道,两边又各有辅道,路边绿树掩映,道路中间更是花团锦簇。我们这个小渔村边又新建了海西大道,不仅道路宽阔,绿化美化很到位,还可以停车驻足观赏美丽的海景。去年刚开通的厦门北站的动车时速高达250千米/小时,连接到了祖国的四面八方,方便极了。这路是一条腾飞的龙,它腾云驾雾出没在海西建设中,在厦门的沃土上,向着大海蓝天一路呼啸而去。我们也都有了自己的私家车,现在人们的新时尚便是邀上要好的几家人一起开着车外出来个周末自驾游。

今天,听着爸爸讲述过去出行难的岁月,看着如今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家乡的路6

我的家乡并不富饶,但是现在可是繁华了不少哩!

听妈妈说,她小时候,老家可没有那么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以前她上下学都是走泥路,只要一下雨,路上就泥泞不堪,动不动就会摔个大跟头,摔个四脚朝天也是常有的事。现在自从有了柏油马路,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摔跤了。

柏油马路不但宽阔平坦,路两旁还有路灯。到了晚上,路灯亮起,如同白昼一般,不用像以前似的出门还得带个手电筒。灯光明亮极了,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就像无尽而温暖的阳光,让你感到很温暖。

路两旁的绿化也令人赏心悦目。高大整齐的梧桐树挺立在路旁,好像一位位士兵保护着这个城市。道路的拐角处都修建了小花坛,盛开着五颜六色的小花,一眼望去就像一片花海,美丽极了。

我真喜欢家乡的柏油马路,有机会我多想带你们去看看!

家乡的路7

太阳快落山了,殷红色的夕阳照在天边,天空浮动着大片云朵,它们在夕阳的辉映下呈现出火焰一般的嫣红。我和姐姐坐在阳台的秋千上,姐姐时不时借助腿的力量缓缓摇动秋千。我看着我们被拉长的身影,听着姐姐对家乡之路的诉说。 夕阳西下,大地沐浴在彩霞的余辉中,人们三三两两地在街道上漫步,晚风徐徐地送来一阵阵花木的幽香。摇动的秋千渐渐停下,我扭头看向姐姐,发现她正眯着眼,享受着这美好又难得的安逸。因为余辉,姐姐的脸上笼上了一层金灿灿的光晕。许久,姐姐继续说道。 此时,太阳已完全的隐藏起自己,暮色渐渐代替火红,霸道地占据了整个天空。秋千再次摇动起来。我把头靠在姐姐的肩头,闻着淡淡的发香,沉浸在温柔细语中。 月亮渐渐探出脑袋,毫无吝啬得将月光轻缓地散落下来,如羽毛般柔软。借着微弱的光,我看见姐姐的眼角有着未干的泪痕。

她说:“原来,家乡的路一直在我心中。”

家乡的路8

我记得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一个暑假我闹着爸爸、妈妈带我回老家安徽,我们订好票,去了火车站趟上了回老家的路上。一出火车站我们坐公交车到了阜南县城,然后坐着三轮车回到家,老家的路坑坑洼洼,又很窄,过不了两输车,不然会车时就会掉到沟里,路两旁的房子左一间右一间很不整齐,都是些砖房还有些是堆着稻草的房子,都还是零零散散小房子。今年清明节时我和爸爸又回了趟老家扫墓,这回我们是开着自家的小车回的,我们从中午出发到旁晚时就到老家了,只用了四个半小时,虽然天气很热可我还是挺高兴的,我看到了家乡的变化,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变成了宽宽的水泥路,车子在上面也不会感觉颠了,两辆车也可以安全顺利通过了,路两旁的房子像是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有两层的小洋楼,还有气派的三层大楼房,很漂亮!我喜欢我的家乡!家乡的变化让我感觉到了,国家越来越重示农村的发展了,让穷人们也过上了好日子,我们的国家是多么的伟大啊!国家为人民造褔,切切实实的为人民办实事,我爱我的家乡,我更爱伟大的祖国!

家乡的路9

听妈妈说,昔日的燕峒乡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偏僻山村,那里的交通很不方便,道路上都是碎石,而且凹凸不平,人们出行十分不便。

如今,我的家乡燕峒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意识到“要致富,先通路”。于是,村里掀起修路的热潮,人们到山上打石头,把一块块石头搬运到村头,没过多久,一条四米宽的石路便通到各家各户的门口。

随着科技的发展,村里耕种也开始机械化了,为了方便耕种,农田不再是一块一块的,而是连片的,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便在农田中延伸,田埂改成机耕路,能让拖拉机在路上穿梭,一直通向田间,有了拖拉机,人们从此尝到了甜头。

勤劳的乡亲们并不满足,这几年来,村民们又集资修建一条宽8米,长3500米的柏油路,因为道路宽了,大车可以进出行驶,村里的变化更大了,大车可以把物资从城里运来,篮球架、乒乓球桌……村里建起了篮球场,村头还有个娱乐场区呢。

家乡的路变了,它不仅反映出农村的变化,也折射出祖国的变化。

家乡的路10

路,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不同时代的人的眼中,它是不一样的。

爷爷眼中的路

我小时候啊,生活艰苦。每天帮助家里干活,推着沉重的独轮

车,一边推一边摇。刚一站稳脚跟,可又要左右摇晃起来,甚至车都翻了。每次一走过这条路,车总要翻几次。这还算好点,要是遇上下雨天啊,手推着独轮车,眼还得盯着路,惟恐车陷进烂泥坑里,可是光担心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车始终会陷进烂泥坑里。车一翻,我推的粮食进了水,便生霉了,就不能吃了,全家都得饿肚子,全身弄的脏兮兮的,等到把车推回家,我都快变成泥人了,那条路,它不好走!

家乡的路11

我家前面有一条黑色沥青路。每当我走在这条路上,我都会想起过去。

小时候,我经常看到村民和汽车在蜿蜒的土路上行走。那时,人们走路真的很困难。

去年夏天的前一年,许多叔叔阿姨来到我家。他们在烈日下不停地挖,挖,推,推。转眼间,这条小土路变成了一条平坦宽阔的路。当汽车停在我家门口时,我和我的小朋友非常开心,他们摸着汽车的“大眼睛”,敲着车轮。然而,一段时间后,快乐的势头消失了。因为当汽车驶过时,的灰尘滚滚而来,飞舞的细沙和灰尘让我们难以睁开眼睛。如果下雨,地面被泥水覆盖,汽车和人们干净的鞋子看起来都会不同。

今年,施工队再次开到我家门前。他们用三层土铺路,然后撒上细沙,然后用压路机碾压路面。这条路平坦,铺着沥青。一条又宽又平的黑色柏油路就这样被修复了。我们再也看不到阳光明媚时的灰尘滚滚而来,雨天泥泞的水充满了道路。

我们家乡的路变了很多,所以我们站在山上环顾四周。这条路就像一条长长的灰色龙盘绕在山上。哦,天啊!多么美丽的家乡啊!

家乡的路12

我的家乡有一个古老建筑群的小镇,大人们都叫它路孔古镇。今天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一早起来,我就和爸爸、妈妈去了路孔古镇——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我们到达后先去划船,在船上,我用我的小脚丫来戏水。那些被我溅起的浪花犹如一颗颗珍珠,不断的从水上泛起,而后又快速地落入水里。河水清澈见底,头上火红的太阳倒映在清清的河水中,格外美丽。

小船慢慢的划呀划,划到了一个叫白鹤林的地方,只见那些林子里有好多的白鹤巢。一群群白鹤在蓝蓝的天空中飞来飞去,十分壮观。

上了岸,我们又去了古镇上的其它景点。比如:大荣桥、老水车、瀑布等好多好玩又好看的地方。要是你去路孔古镇,一定会留恋忘返的。

家乡的路13

我很高兴去奶奶家。但是因为那里路况不好,我们总是犹豫着走路或骑摩托车。如果你走路,你会在晴天被灰尘覆盖,在雨天被泥土覆盖。如果你乘公共汽车,崎岖不平的道路会让你失去理智。狭窄崎岖的路面甚至吓退了那些公共汽车司机。因此,去奶奶家让我渴望并担心。

这个暑假,我和妈妈又去了奶奶家。宽阔的道路让我吃惊。我一到祖母家,就马上问她。结果是今年夏天,推土机被带到了俱乐部。爷爷和其他村民一起来到路上。他们精力充沛,推土、运石头和挖排水沟。陡坡变平了,狭窄的地方变宽了,曲线变直了。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整个高速公路被拓宽到7或8米。在高速公路上,许多汽车和摩托车正忙着跑来跑去!

据我祖母说,我的叔叔和婶婶们很快会把掺有沥青的石头运进来,在上面撒上细沙,然后开一台压路机来平整路面。这样,过去狭窄崎岖的黄土路将变成宽阔平坦的沥青路。从那以后,我再也不用担心去奶奶家了。

我家乡的路变了,变得宽广,变得平坦,让我向往!

家乡的路14

到外婆家,本是一件令我高兴的事。可由于那儿的道路不好,我们每次去都为走路,还是坐摩托车而犹豫不决。如果走路,晴天就是满身尘土,雨天满身泥水。如果坐车,那凹凸不平的路就会颠簸得你昏头转向。狭窄、坎坷的路面更让那些客运司机望而却步,因此,到外婆家令我向往,也令我烦恼。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又到外婆家去,那宽阔的道路让我大吃一惊。一到外婆家,我赶紧问外婆,原来,今年夏天,社里请来了推土机,外公和其它村民一起来到这条公路上,他们干劲可大了,有的推土,有的运石头,有的挖排水沟。坡度大的被铲平了,狭窄的地方被加宽了,弯道被改直了。不到两个月功夫,就把整条公路扩宽到七、八米。公路上,许多汽车和摩托车正在忙碌奔波着呢!

听外婆说,不久叔叔阿姨们还会运来用沥青拌和的石子,撒上细沙,铺在上面,再开轧路机把公路轧得平平的。这样,过去狭窄、坎坷的黄土公路就会变成宽阔、平坦的的柏油公路。以后,我再也不用为去外婆家而烦恼了。

家乡的路变了,变得宽阔,变得平坦,变得让我向往!

家乡的路15

我的家乡在龙门岛,那里不仅有迷人的海岛风光,而且发展很快。不信,你听我说。

几年前,我的家乡还没有公路,人们去松门只能乘交通船。交通船每天只有一趟航班,早晨五点多起航,中午十二点正返航。因此人们要去松门都得早早起来,饭也来不及吃,跑到小蛤州等船。到了松门,也得赶紧办事,在中午十二点前赶回到交通船,不然就回不了家。

现在不同了,我的家乡建起了浙江省第一座跨海大桥,筑起了平坦的沿海公路,把海岛与陆地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人们去松门可方便了。不管早晨、中午,还是晚上,随时都可以去,随时都可以回来。再过几年,我的家乡还要建设一座很高很大的跨港大桥,把横门与石板殿连起来,到那时,家乡的前景更美好了,家乡的变化也就更大了!

家乡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平坦。啊!我的家乡多可爱,我爱我的家乡。

祭祀上坟在中国的传统当中,占据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我们缅怀祖先、怀念祖先的一种方式,是家族血缘维系、亲情加深的一种重要的手段。现代社会当中,我们亲族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淡泊,大家平时都很忙,没有时间聚在一起联络感情,等有事的时候又怎么能齐心协力?而祭祖是所有人都需要到场的,虽然每年可能只有一次,但是这就能保证大家之间的联系不会中断。中国有句话叫做不肖有三,无后为大,中国人把传承当作是一种必须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而祭祀上坟也是一种传承的必要形式,祭祀上坟的时候烧纸是带着对祖先的怀念,是一种精神寄托的实质性物质,而如果不烧纸的话,难道一群人就在那干发呆,每年去磕几个头回来?传统虽然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但上坟的时候烧纸,这究竟是糟粕还是精华,还需要我们辩证的去看待。文明祭祀没有错,烧纸只要注意安全,也没有错。如果你要提环境污染的话,我只能说没得谈,毕竟烧纸的污染程度和工厂比较,好像也没得比。另外祭祀用的纸,也是一个相当庞大的产业,如果就这样取消的话,也会有很多人失业,很多人受到损失。

相关推荐:

重庆妇女节六天假是什么回事

村民反映回老家祭祖道路被封,社区:保护库区水源,扫墓可走小路

俄媒:梅德韦杰夫称,俄罗斯在经济上不会重蹈苏联覆辙

对话汶川地震幸存“钢腿女孩”:直面网暴是为残障人士发声,希望对他们多些关爱

李显龙今日启程访华,行前谈及中美关系……

美国费城化学品泄漏,污染1400万人饮用水源!居民疯抢瓶装水,“每个人都很害怕”

2023年3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

韩正会见洪都拉斯外长雷纳

声明:《村民反映回老家祭祖道路被封,社区:保护库区水源,扫墓可走小路》一文由排行榜大全(网友上传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蓝莓是什么

    1、蓝莓,意为蓝色的浆果,属于杜鹃花科,起源于北美洲,并且属于多年生灌木小浆果树,而且它的果实颜色呈现为蓝色,所以说称之为蓝莓,并且蓝莓的果实中...

    百科 日期:2023-04-28

  • 幸福还有多远于大路结局

    《幸福还有多远》最后于大路进了法院。《幸福还有多远》讲述了一个由烟盒中的纸条而引起的情感纠葛故事。该剧故事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不过...

    电影 日期:2023-04-28

  • 重庆妇女节六天假是什么回事

    妇女节放假 答: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三条规定三八妇女节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因此妇女节放假属于“法定的半天节假日”重庆妇...

    八卦 日期:2023-04-28

  • 2023邹城城前镇蓝陵桃花会时间+地址+活动+门票

    城前镇第六届蓝陵桃花会 一、活动时间 4月4日-6日(活动举办时间地点或有调整,以主办方发布为准。)二、活动地址 城前镇蓝陵桃花源三、活动内容...

    景点 日期:2023-04-28

  • 四类人指什么

    四类人指的是以下四类人:1、刑事案件的受害人或受其赡养、扶养的直系亲属,遭受严重生活困难的;2、因被执行人无法查找或缺乏履行能力,致使刑事附...

    百科 日期:2023-04-28

  • 长轴距版奔驰e轴距多长

    长轴距版奔驰e是国产的车型,长轴距版车型的轴距为3079毫米。奔驰e是奔驰旗下的一款中大型豪华轿车,这款车与奥迪A6L和宝马5系是同级别车型。...

    汽车 日期:2023-04-28

  • 2023告庄西双景湄公河星光夜市部分拍摄取景点收费地点

    关于告庄西双景湄公河·星光夜市部分拍摄取景点收费的情况说明 广大游客朋友: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在旅拍时对拍摄特定场景的需求,告庄西双景核...

    景点 日期:2023-04-28

  • 乔天涯和姚温玉结局

    乔天涯和姚温玉结局:《将进酒》姚温玉恨乔松月是因为他和乔松月本是挚友,但乔松月却和他互为其主,一直不曾相见,最终相见时,已将病死,为此郁郁而...

    电影 日期:2023-04-28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