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枢密院十号
乌克兰空军6日高调确认,使用美制“爱国者”反导系统在基辅上空首次成功击落俄军“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这个消息立即引起全球军事圈的关注——没办法,在过去多年的宣传里,高超音速导弹被描述为“无法拦截”、至少也是“非常难以拦截”的革命性武器,各个军事大国都在不惜重金地展开研究。如今乌军却宣称它栽在并不算先进的“爱国者”系统手里,高超音速武器的神话真的被打破了?
老司机注意到,以往一向热衷于嘲讽俄罗斯武器的西方媒体,这次在报道此事时也相当谨慎,大都以转引乌克兰方面的说法为主,并强调“真实性没有得到证实”——看来,就连西方媒体对此事的态度也是“有点悬”。
口说无凭,乌克兰到底拿出了什么证据能证明“击落俄军高超音速导弹”呢?
乌克兰“防务快报”网站新闻配图
这个消息最早是乌克兰“防务快报”网站5月5日披露的。报道称,5月4日凌晨2时40分左右,乌克兰武装部队在基辅上空首次成功拦截俄罗斯Kh-47“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同时,该报道还发布了“从消息来源收到的导弹残骸照片”。
这也是目前为止,外界获得的所有公开证据。
但此事有很多细节都值得深究。首先就是照片上的导弹头锥部分存在明显的破损,从中还可以看出该导弹弹头使用了非常厚的蒙皮材料。乌克兰的说法是,之所以要采用这么厚的材料,很可能是为了抵御“加速到高超音速过程中的高温”,破损处正是该导弹被“爱国者”反导系统的动能杀伤战斗部击穿的痕迹。
但让外界质疑的地方恰恰出在这里。目前美国和德国各自向乌克兰提供了一套“爱国者”反导系统,从新闻图片可以看出,它们属于“爱国者-2”,使用的是破片杀伤战斗部,而非专门强化反导能力、选择动能杀伤战斗部的“爱国者-3”。而且“匕首”导弹和“爱国者”导弹的飞行速度都比较快,如果真的是被“爱国者”导弹击落,“匕首”导弹的残骸很难如此完整。
导弹残骸照片
至于蒙皮材料和破洞,更引起不少争论。无论该导弹的蒙皮到底是何种隔热材料,但如此超厚材料显然会严重影响导弹头锥内部容纳的雷达或红外导引头的正常工作。另外,受损部位靠近战斗部,在反导拦截时的剧烈撞击中,战斗部大概率会引发爆炸——这么说来,也不太可能让导弹残骸保持完整。
从更深一层的技术角度看,“爱国者”击落“匕首”的争议就更大了。单纯从性能指标上看,“匕首”导弹采用双锥体弹头,属于助推滑翔型高超音速武器,外界普遍认为它是“伊斯坎德尔”战术弹道导弹的空射版本,性能并不算先进,甚至被嘲笑为“入门级高超音速导弹”。而且它在发动机关机后,总体趋势是越飞越慢,落地速度可能要低于同射程的常规弹道导弹。“爱国者”反导系统在理论上的确具备拦截“匕首”导弹的可能。
战机
但“爱国者”反导系统在执行反导拦截任务时,并非外界想象的那么容易。它采用逆弹道拦截技术,拦截导弹要先飞到来袭导弹的逆向弹道上,然后进行迎头攻击,所以对发射阵地与被保卫目标之间的方位和距离有特殊要求。再加上“爱国者”执行反导任务时的作战半径较小,因此要保卫基辅这样的大型城市时,通常需要多套“爱国者”系统联合作战。这就相当于“匕首”导弹碰巧正好撞到乌军在基辅部署的“唯二”甚至“唯一”的“爱国者”系统枪眼上,这个概率实在有些小。
另外众所周知的是,反导作战从来不是单打独斗,乌军还要解决导弹预警、为“爱国者”制导雷达进行目标指示等一系列难题。在没有体系配合的情况下,“爱国者”导弹拦截“匕首”的成功率很低。
或者说,如果真的是“爱国者”成功拦截了“匕首”,那俄军真是运气背到家了……
除了这些技术因素外,乌军的表态细节也很有意思。乌空军发言人伊格纳特5日接受乌克兰媒体采访时曾明确否认击落“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他说:“我已经否认了1000次。俄军有可能使用了这一导弹,但当晚在基辅上空没有发现这款导弹。”
结果等到6日,乌克兰空军的表态却出现大转弯。乌克兰空军司令米科拉·奥列什丘克6日表示:“是的,我们拦截了‘无可匹敌的‘匕首’’。”他还透露,“匕首”导弹是由一架米格-31K战斗机从俄罗斯领空发射的,“拦截发生在5月4日夜间基辅地区上空”,当时俄方导弹正进行夜间袭击。但乌克兰空军表示,出于“非常明显”的原因,军方领导层决定不公布有关“爱国者”系统击落“匕首”导弹的更多信息。
据乌克兰国家通讯社7日报道,乌军当天又强调说,现在庆祝拦截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为时过早”,但没有透露具体原因。伊格纳特7日含糊地表示,在当今世界,很难向记者隐瞒任何事情,就像“匕首”被击落一样。
媒体报道
目前俄罗斯官方尚未对此做出表态。但乌军官方说法的改变,不免让人产生联想——“爱国者”4月底刚交付乌克兰,5月初就取得“击落俄高超音速导弹”的战果,很符合以往乌克兰宣传西方武器的套路——“一旦进入乌克兰,立刻取得重大战果”。
当然了,最后还是那句话,没有任何武器是无敌的,随着技术的发展,针对高超音速导弹的拦截系统也在不断发展。不管“匕首”这次是不是真的被击落了,“高超音速导弹不可拦截”的神话,迟早要被打破。
枢密院十号:高超音速武器神话被打破
高超音速武器神话被打破乌克兰空军6日高调确认,使用美制“爱国者”反导系统在基辅上空首次成功击落俄军“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这个消息立即引起全球军事圈的关注,在过去多年的宣传里,高超音速导弹被描述为“无法拦截”、至少也是“非常难以拦截”的革命性武器,各个军事大国都在不惜重金地展开研究。
如今乌军却宣称它栽在并不算先进的“爱国者”系统手里,高超音速武器的神话真的被打破了?以往一向热衷于嘲讽俄罗斯武器的西方媒体,这次在报道此事时也相当谨慎,大都以转引乌克兰方面的说法为主,并强调“真实性没有得到证实”看来就连西方媒体对此事的态度也是“有点悬”。
口说无凭,乌克兰到底拿出了什么证据能证明“击落俄军高超音速导弹呢?这个消息最早是乌克兰“防务快报”网站5月5日披露的。报道称,5月4日凌晨2时40分左右,乌克兰武装部队在基辅上空首次成功拦截俄罗斯Kh-47“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同时,该报道还发布了“从消息来源收到的导弹残骸照片”,这也是目前为止,外界获得的所有公开证据。
但此事有很多细节都值得深究,首先就是导弹头锥部分存在明显的破损,从中还可以看出该导弹弹头使用了非常厚的蒙皮材料。乌克兰的说法是,之所以要采用这么厚的材料,很可能是为了抵御“加速到高超音速过程中的高温”,破损处正是该导弹被“爱国者”反导系统的动能杀伤战斗部击穿的痕迹。
但让外界质疑的地方恰恰出在这里,目前美国和德国各自向乌克兰提供了一套“爱国者”反导系统,从新闻图片可以看出,它们属于“爱国者-2”,使用的是破片杀伤战斗部,而非专门强化反导能力、选择动能杀伤战斗部的“爱国者-3”。
而且“匕首导弹和“爱国者”导弹的飞行速度都比较快,如果真的是被“爱国者”导弹击落,“匕首”导弹的残骸很难如此完整。至于蒙皮材料和破洞,更引起不少争论,无论该导弹的蒙皮到底是何种隔热材料,但如此超厚材料显然会严重影响导弹头锥内部容纳的雷达或红外导引头的正常工作。
另外,受损部位靠近战斗部,在反导拦截时的剧烈撞击中,战斗部大概率会引发爆炸——这么说来,也不太可能让导弹残骸保持完整。
从更深一层的技术角度看,“爱国者”击落“匕首”的争议就更大了。单纯从性能指标上看,“匕首”导弹采用双锥体弹头,属于助推滑翔型高超音速武器,外界普遍认为它是“伊斯坎德尔”战术弹道导弹的空射版本,性能并不算先进,甚至被嘲笑为“入门级高超音速导弹”。
而且它在发动机关机后,总体趋势是越飞越慢,落地速度可能要低于同射程的常规弹道导弹。“爱国者”反导系统在理论上的确具备拦截“匕首”导弹的可能。
但“爱国者”反导系统在执行反导拦截任务时,并非外界想象的那么容易。它采用逆弹道拦截技术,拦截导弹要先飞到来袭导弹的逆向弹道上,然后进行迎头攻击,所以对发射阵地与被保卫目标之间的方位和距离有特殊要求。
再加上“爱国者"执行反导任务时的作战半径较小,因此要保卫基辅这样的大型城市时,通常需要多套“爱国者”系统联合作战。这就相当于“匕首”导弹碰巧正好撞到乌军在基辅部署的“唯二”甚至“唯一”的“爱国者”系统枪眼上,这个概率实在有些小。
反导作战从来不是单打独斗,乌军还要解决导弹预警、为“爱国者”制导雷达进行目标指示等一系列难题。在没有体系配合的情况下,“爱国者导弹拦截“匕首”的成功率很低,如果真的是“爱国者”成功拦截了“匕首”,那俄军只能自认倒霉.…
除了这些技术因素外,乌军的表态细节也很有意思,乌空军发言人伊格纳特5日接受乌克兰媒体采访时曾明确否认击落“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他说:我已经否认了一千次,俄军有可能使用了这导弹,但当晚在基辅上空没有发现这款导弹。
结果等到6日,乌克兰空军的表态却出现大转弯,乌克兰空军司令米科拉·奥列什丘克6日表示:“是的,我们拦截了无可匹敌的‘匕首’。”
他还透露,“匕首导弹是由一架米格-31K战斗机从俄罗斯领空发射的,“拦截发生在5月4日夜间基辅地区上空”,当时俄方导弹正进行夜间袭击但乌克兰空军表示,出于“非常明显”的原因,军方领导层决定不公布有关“爱国者”系统击落“匕首”导弹的更多信息。
据乌克兰国家通讯社7日报道,乌军当天又强调说,现在庆祝拦截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为时过早”,但没有透露具体原因。伊格纳特7日含糊地表示,在当今世界,很难向记者隐瞒任何事情,就像“匕首”被击落一样。
目前俄罗斯官方尚未对此做出表态,但乌军官方说法的改变,不免让人产生联想一“爱国者"4月底刚交付乌克兰,5月初就取得“击落俄高超音速导弹”的战果,很符合以往乌克兰宣传西方武器的套路“一旦进入乌克兰,立刻取得重大战果”。
没有任何武器是无敌的,随着技术的发展,针对高超音速导弹的拦截系统也在不断发展。不管“匕首”这次是不是真的被击落了,“高超音速导弹不可拦截”的神话,迟早要被打破。
日本发展高超声速武器,
日本发展高超声速武器,
当我们津津乐道于鹰击-21的强大性能,以及与055甚至052D匹配带来的重大战术意义之时,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是,就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个国家,长期悄悄地发展高超声速武器和相关技术,甚至已经进入到实用化型号的研发阶段,最快将于2026年装备第一种"高超音速滑翔体",能够实现对"离岛"的高速攻击
这个国家的高超声速武器技术,虽然相比于中俄美还有一定差距,但放眼全球而言,大概也仅次于这三个国家,完全具备与欧洲列强一较高下的能力。这个国家是谁其实不言而喻--日本!
这条发展道路似乎非常眼熟,与美国在2018年披露的高超声速导弹发展路线如出一辙。首先在现有弹道导弹技术基础上,发展锥形弹头高超声速助推滑翔导弹;再发展楔形弹头高超声速助推滑翔导弹;最后发展高超声速巡航导弹。
究其原因,美国近年来在高超声速武器化方面比较被动,俄罗斯“匕首”、“先锋”、“锆石”等高超声速导弹已经陆续服役,甚至已经参加了实战。
鉴于这种武器的强大性能和威慑价值,美国迫切需要尽快装备自己的高超声速导弹。在多项高超声速关键技术仍有欠缺的情况下,不得不根据成熟度确定发展优先级,形成了三步走的发展模式。
日本高超声速技术成熟度相对美国更低,预计短期内很难获得实战化成果,但采用与美国相似的发展思路,有利于降低研发进度与经费方面的压力。
具体来说,日本前期积累了一定的载人飞行器技术与飞行实践经验,使得高速助推滑翔导弹研制难度相对较低,因此更适合优先发展以满足军备要求。
相比而言,日本在高超声速巡航导弹技术方面仍有差距,需要通过持续性投入与较长期技术攻关才能具备武器化基础。因此,日本高超声速巡航导弹项目将主要精力用于最核心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攻关,下步具体进展情况值得关注。
枢密院十号:俄军动用了一种“神秘武器”
来源:枢密院十号
围绕乌克兰第聂伯罗市一栋公寓遇袭造成40人身亡的原因,俄乌双方相互指责、打起嘴仗。尽管这次惨剧的具体原因尚不清楚,但乌克兰14日遭到的这次导弹袭击,却在军事层面透露出诸多不寻常的地方。
资料图
首先,乌克兰空军罕见承认“我们没有武器拦截俄罗斯导弹”。根据乌克兰的说法,俄空天军14日当天出动了5架图-22M3远程轰炸机向乌克兰发射了5枚老式的Kh-22反舰导弹。其中一枚导弹击中了第聂伯罗市的公寓楼。乌克兰武装部队空军司令米科拉·奥列什丘克表示,“乌军没有能够击落这种导弹的武器”。据称,Kh-22导弹原本为反舰任务而设计,弹头的重量约为950公斤,最大射程可达600公里。但在远距离使用时,与目标的偏差可能达数百米。按照他的说法,俄乌冲突以来,俄军已经发射了210多枚此类导弹,“没有一枚被乌军防空系统击落”,因此“只有西方提供的先进防空系统,例如美国的爱国者-3和法国的SAMP-T才能有效应付”。
这种说法明显与乌军之前宣称“击落大部分俄军导弹”相矛盾。从技术上看,要拦截这种目标明显的老式反舰导弹,难度不算太大,但乌军的S-300等远程防空导弹和配套雷达可能已经损耗殆尽。更大的问题是,当前美国和法国承诺提供的这两种先进导弹均只有一套,它们能防护的范围非常有限。非常合理的猜测是,奥列什丘克这番表态是在催促西方加紧提供更多、更先进的防空系统,以减轻乌军承受的空袭压力。
其次,俄罗斯方面则表示,14日的空袭是利用“神秘武器”打了北约和乌军一个措手不及。俄罗斯“自由媒体”网站15日称,乌克兰空军发言人尤里·伊格纳特称,由于缺乏雷达情报和其他消息来源,此次导弹来袭危险通知来得太晚。这是近几个月来美国首次没有及时向乌方通报俄军发动空袭。此前北约的侦察卫星、“全球鹰”战略无人机和预警机一直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黑海上空盘旋,探测俄罗斯战机从机场起飞及导弹发射情报,并及时向乌防空指挥所通报,以便乌军防空部队做好拦截准备。14日,俄军出动了规模空前的17架战略轰炸机,原本不可能避过美国的侦察系统,但北约的探测系统被俄军非常准确和巧妙地“蒙蔽了双眼”。
资料图
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就是俄军“摩尔曼斯克-BN”电子战系统。据称,不久前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担任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后,得以方便地跨军种和不同军区调动部队,从其他地区增派这种特殊的电子战系统。据介绍,“摩尔曼斯克-BN”电子战系统的干扰半径约为5000公里,这意味着受其影响的范围不仅覆盖整个西欧,而且覆盖大西洋的很大部分。它可以自行收集、处理和分类短波辐射源数据,同时确定其类型和所需干扰功率,以破坏北约的飞机、军舰和地面部队的通信。从去年12月起,黑海地区的GPS信号就受到严重干扰。今年1月4日以来,罗马尼亚西部的北约军用机场发生了严重的无线电电子压制现象。这可能表明俄军实施了强大的电子干扰。西方消息人士透露,北约侦察机的机组人员已感受到“摩尔曼斯克-BN”超远程电子战系统的干扰。“从14日的空袭行动来看,它非常有效。”
延伸阅读:
俄给雇佣军"瓦格纳"部署最好武器 让西方人士感到惊讶
一个名叫“瓦格纳”的私人军事集团正在俄乌冲突前线名声大噪,本周,他们最先宣布了俄方“解放”盐矿城镇索列达尔的消息。
13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公告,承认控制索列达尔的过程由“俄军多支部队”和“‘瓦格纳’集团的战士”共同完成。这是俄乌冲突以来,俄官方罕见地公开承认和肯定“瓦格纳”集团的存在及其发挥的重要作用。
“瓦格纳”开始在塞尔维亚征兵了。
上图为英国《卫报》近日的一篇报道:俄罗斯“瓦格纳”集团为争夺索列达尔控制权进行“激烈而血腥的战斗”
在西方媒体笔下,“瓦格纳”集团早已成为普京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的“前线突击队”,是俄罗斯在乌东战场的“先锋”。
关于“瓦格纳”集团的战斗力,15日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的乌克兰驻巴赫穆特部队副营长克里琴科这样描述:“当我们一次性打死他们10名士兵中的5名时,他们会在几个小时内迅速重新补充到10名士兵……虽然他们是小团体突击,但人员源源不断地补充,这就为他们创造了经常突击阵地的机会,有时一天要突击五次、六次甚至七次。”
自5月以来,“瓦格纳”集团的雇佣军一直在重要前线——乌克兰巴赫穆特的郊区作战,俄国防部13日称,在索列达尔战役中,“瓦格纳”集团的战士完成对乌军的进攻,控制索列达尔令俄军能够向附近的巴赫穆特推进,并切断乌军的补给线。英国《卫报》的记者报道说,“瓦格纳”现在经常被俄方用作“正面攻击阵地的突击部队”,而最近动员起来的俄罗斯新兵“则大多被部署在防御位置上”。
俄罗斯记者西蒙诺夫近日在他的Telegram账户上发布了几张图片,显示部署在巴赫穆特的“瓦格纳”集团部队已经用上了俄罗斯最新、最强的一代主战坦克:T-90M。
“瓦格纳”集团部队
俄罗斯为乌克兰境内的非正规军队部署最好的装备,这些画面让西方人士感到惊讶,《福布斯》记者阿克斯最近在一篇探讨“瓦格纳”与俄罗斯军事装备关系的文章中称:“T-90非常珍贵,并不容易买到。克里姆林宫为什么要把这些坦克送给或出售给‘瓦格纳’?”
而这或许构成了乌克兰官员正在急切等待美国、法国和德国承诺的新坦克和装甲车的原因。英国首相苏纳克1月14日宣布,该国将向乌克兰派遣“挑战者2”主战坦克,英国或将成为首个向乌援助西式主战坦克的欧洲国家,据报这批援助的主战坦克数量为14辆。
种种迹象显示,“瓦格纳”在俄乌冲突中扮演的角色分量正在上升,那么,这个私人军事集团到底有怎样的背景呢?
据维基百科网站介绍,“瓦格纳”集团的资助者和实际所有者是俄罗斯商人普里戈津,他也被称为“普京的厨师”,因为他的餐饮企业经常负责为普京总统及外国政要举办晚宴。但直到去年9月,普里戈津才公开承认他是“瓦格纳”的创始人,他随后发表的声明将“瓦格纳”称作一个“爱国者集团”:“我清洗了旧武器,整理了防弹背心,并找到了可以帮助我的专家。从那一刻起,2014年5月1日,一群爱国者诞生了,这群人后来被称为瓦格纳集团。”
“普京的厨师”普里戈津(右)
而“瓦格纳”集团的军事首领乌特金是参加过第一次和第二次车臣战争的老兵。乌特金曾长期供职于俄罗斯联邦秘密情报机构格勒乌(GRU)的特种部队。退役后,他于2013年加入了由俄罗斯退伍军人创立的私营公司“莫兰安保”集团,主要从事在世界各地打击海盗的工作。在“莫兰安保”供职期间,乌特金还曾参与在叙利亚“保护油田和管道”的任务。
据美联社报道,普里戈津拥有的“瓦格纳”集团近年来活跃在数十个国家(主要是非洲国家,包括中非共和国、利比亚和马里等),与各国政府合作进行亲俄宣传和其他军事和政治项目。“瓦格纳”集团于2014年首次出现在乌克兰,并参与了俄罗斯“回收”克里米亚的行动。同年,该组织在乌克兰卢甘斯克地区支持亲俄武装,与乌克兰政府军作战。
2022年12月,五角大楼发言人柯比声称,“瓦格纳”集团在乌克兰有“5万名战士”,其中包括“4万名囚犯”。普里戈津和他的“瓦格纳”集团多年来遭到美国的制裁,美国最近采取了额外措施,试图控制“瓦格纳”获得武器的渠道。
“今日俄罗斯”(RT)最近在塞尔维亚开设了塞尔维亚语在线新闻网站,并发布了“瓦格纳”赴乌克兰作战的招聘广告,该组织在广告中声称,将提供“极具吸引力”的激励征兵措施。
此举立即遭到美方的抗议,据美联社报道,周四(12日),美国国务院顾问查利特在访问贝尔格莱德时,对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表示,对“瓦格纳”集团的活动及其试图在塞尔维亚和世界其他地方招募士兵的行为表示强烈关注。“我们看到瓦格纳集团正寻求从塞尔维亚和其他地方招募士兵,我们认为这是不能容忍的,”他在会后告诉记者。
相关推荐:
拒绝从北京调到长沙被开了,员工要求赔偿14万,公司喊冤,官司一直打到高院,法院判了!
声明:《枢密院十号:高超音速武器神话被打破?我们注意到这些细节……》一文由排行榜大全(网友上传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