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驻英大使发表署名文章:希望西方了解中国疫情防控的真实情况)
资料图 图源:新华社
2022年12月30日,郑泽光大使在英国主流媒体《卫报》发表题为“希望西方了解中国疫情防控的真实情况”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过去几周,北京已最先渡过疫情高峰,生产生活正逐步恢复正常。中国疫情形势总体稳定可控。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开始打算下一步的工作、学习、旅游等事宜。
中国政府宣布从2023年1月8日起,将依法把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并同步实施中外人员往来新规。按照新规,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入境后检测阳性的也不再要求集中隔离。这是中国在综合评估疫情形势基础上作出的防控策略调整,标志着中国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了防重症,同时进一步降低疫情防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
近3年来,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从自身国情出发制定科学高效疫情防控措施。中国经受住了全球先后五波疫情冲击,成功避免了致病力较强的原始株、德尔塔变异株的广泛流行,极大减少了重症和死亡。中国近期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建立在对病毒变异和疫情形势的科学评估之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包括英国在内的多国实践表明,奥密克戎传染性虽强,但毒性和致病性明显减弱,绝大多数感染者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全康复,重症和死亡率已大幅降低。
中国疫苗年产能70亿剂,疫苗品种不仅有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还有腺病毒载体疫苗。大量临床研究证据表明,中国产新冠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病毒引起的重症、死亡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中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34亿多剂次,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92%和90%以上,60岁以上老人的疫苗全程接种率达86%。中国正大力推进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重点强化老年人疫苗接种和健康管理。
资料图
近期,随着感染人数增加,一些民众出于预防心理抢购和囤积药品,导致部分地方、部分药品供应出现短期紧缺。但中国有强大的抗新冠病毒药物和检测试剂生产能力,可保障充足的供应。目前,中国退烧药扑热息痛和布洛芬的日产能均已达到7500万片以上,抗原检测试剂日产能已超过1亿剂,且正在加大重点药物市场供给,引导合理有序精准投放,全力确保药品供应充足。
对于中国即将实施的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国际社会普遍予以积极评价。随着中国疫情形势不断好转,稳增长的政策效应不断显现,中外人员往来更加便利,中国积压已久的消费需求将集中释放,投资者信心将得到提振,中国经济将出现强劲反弹,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更多利好。
延伸阅读
直击全网关注的20个焦点问题 呼吸科专家权威解读新冠感染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珠海目前发热门诊的接诊人数有何变化?记者从珠海市卫生健康局了解到,12月23日至29日全市发热门诊接诊人数呈下降趋势,显示出珠海正逐渐平稳度过第一轮新冠感染高峰冲击。
感染新冠后有哪些事项需要注意?究竟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康复?12月30日,南方都市报“珠海大健事”栏目记者就收集到的社会广泛关注的20个问题,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刘晶。
新冠传播是否存在“天选之子”?
新冠整体传播力非常强
几乎所有人都会经历感染
南都:您是否感染了新冠?
刘晶:我感染了,目前正处于康复期。
南都:您如何看待新冠病毒的传播力?
刘晶:三年来我们的防疫政策以封控为主,就是因为新冠的传播力还是很强的。放开之后,我们看到感染新冠的人群范围确实出现了扩大的趋势,比如最近的医护人员,很可能50%以上都感染过,所以新冠的传播力毋庸置疑是非常强的。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刘晶
南都:哪些人群是感染新冠的高危人群?
刘晶:第一种是65岁以上的高龄人士;第二种是有基础疾病的人士,比如糖尿病、心脏病,还有一些肺部的基础疾病,包括慢阻肺、间质性肺疾病等,此外还有肺癌、肿瘤这一类疾病;
第三种是长期用药的人士,比如有一些患有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他需要长期用药,本身免疫力可能相对比较低;第四种是孕妇,此外还有年龄特别小的儿童。
虽然总体来说,目前儿童重症患者相对比较少,但对于小儿还是要注意他有没有高热、惊厥等情况。
南都:到现在为止,有些人可能还没感染,或者是感染了之后自己没感觉,亦或是他的症状可能就只有半天、一天。像这种情况,他是真的感染了吗?还是说真的有所谓“天选之子”?
刘晶:我觉得这一部分人应该还是感染了的,因为从新冠整体的传播力来看,如果你周围的人已经明确的有感染,即使本身症状很轻,甚至测核酸也测不出来,但实际上他还是会有相应的感染过程,只是他可能本身抵抗力较强,或者病毒载量没到一定程度,就有点类似于我们之前说的无症状感染者。
我觉得大家还是得把感染新冠视为一个所有人都要经历的事情。虽然从现在来看,有症状人群的比例比我们预想中要高,但实际上大部分的人没有基础疾病,面对新冠都是可以对症治疗、缓解症状,最后痊愈的,所以大家也要放平心态。
南都:很多市民感染新冠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它不是一个所谓的“大号流感”,新冠与流感之间有可比性吗?
刘晶:严格来说,新冠可能比我们一般理解的感冒要稍微重一点。新冠与流感都属于病毒感染,主要还是一个上呼吸道的症状,所以两者放在一起比较,倒也没有太大问题,两者的症状、重症的比例等指标是可以比较的,只是由于新冠本身的传播力比较强,所以它的感染基数会比较大。
刘晶(左)与同事对患者进行诊疗
南都:很多市民的病程可能是,第一天或第二天发烧了,第三天好了,第四天又发烧了,像这样周而复始可能有个两三次。这一种是什么样的反应?
刘晶:这其实就是我们的机体和病毒进行战斗的过程。刚开始的时候,病毒占上风,症状很明显,后面我的机体调动起来了,免疫力慢慢就起来了。机体和病毒战斗的时候,它可能会有点焦灼状态,今天病毒强点了,我发烧了,明天我抵抗力调动起来了,症状就没那么明显,如果我稍微没休息好,或者我机体抗体今天可能产生的不太足了,病毒可能就又强一点,又烧起来。这种过程其实也还是符合人体的正常规律,大家不用太过焦虑。
南都:但是大家也会疑惑,我的症状什么时候才算好?有没有一个具体的节点可以判断?
刘晶:因为大部分人是没有肺炎的,一般来说我们还是以症状缓解作为主要的判断标准。体温降下来之后,咳嗽、流鼻涕等等症状大部分缓解了,就可以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当然,也有一部分人的症状会持续得稍微久一些,但是大部分应该都还是可以通过逐渐增加活动量,恢复到正常的生活。总体来说,大部分人1周左右就可以逐渐恢复,但如果他的症状还是比较重,就需要及时就医排查一下。
南都:那么,需要多长时间我们才能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恢复?
刘晶:一般来说,如果条件允许,1周的居家休息是比较适合的。如果后续还有一些肌肉酸痛、乏力等情况,延长1-2周是比较适合的。当然,第二周的时候你就可以适当地做一些家务,逐渐增加运动量,这都是可以的。如果没有相应的条件,马上就得回到工作岗位上,也要减少一些强度比较高的工作,在后续过程中再逐渐增加工作量。在此期间要注意营养、注意休息,晚上尽量保证不要熬夜。
发烧到多少度吃药最合适?
结合自身情况来判断
烧的难受了就要吃药
南都:通常感染了之后,到哪一个时间或节点是比较容易出现重症或危重症的?
刘晶:其实感染之后的时间段都有可能。大家主要还是得观察呼吸频率、血氧,如果家里有血压计,也要多测量一下。另外,有一些老年人表现得不一定很明显,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要观察他的精神状态,看他的反应灵不灵敏,还有就是他的食欲和血压。
南都:什么样的症状属于重症、危重症?
刘晶:第一是观察自身呼吸频率,如果需要每分钟超过30次才能基本保证自己氧供,就需要重视;第二是看是否有明显的胸痛,觉得胸部有这种闷胀的压榨感;第三是针对基础疾病患者,觉得自己相应病症加重了,比如原来有心衰的患者水肿加重,或者糖尿病的患者近期血糖波动很大,都需要及时来就医。
刘晶对患者进行诊疗
南都:最近有一些人说好像自己出现了“白肺”,这是什么意思?
刘晶:“白肺”其实是一个通俗的说法,就是指肺部出现了一些炎症性的病灶。一般我们正常照肺部CT,肺部是黑色的,当出现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引起的肺源性肺水肿,肺看起来就变白了。其实“白肺”最开始是指非常重症的肺炎,通常这个时候整个肺大部分都白了,但随着这个概念的进一步传播,慢慢就产生了一些偏差。
其实,患者真正出现这种非常重症的肺炎,已经是属于危重症了,这种危重症的比例并不是那么高的。有一些患者如果咳嗽时间比较长,他来拍CT,我们会发现他有肺炎,但通常都是轻度的肺炎。我们近期的门诊量非常大,但以我的实际坐诊情况来看,比如一天看100个门诊患者,可能就10例左右的患者会出现肺炎,真正需要住院的也就2-3例。如果血氧没有受到影响,患者不一定需要住院观察,可能自己就慢慢缓过来了。
南都:如果不需要住院,患者怎么去治疗这种肺炎?
刘晶:我们其实不建议一般患者盲目去用抗病毒的药,还是应当多休息,多饮水,观察自己症状如何,如果症状慢慢缓解,大部分人就基本就恢复了,不用特别担心。如果症状加重了,例如胸痛了、痰里咳血了,再及时来就诊复查。
南都:一般烧到多少度吃退烧药效果最好?
刘晶:一般的指南或者建议里,通常以38.5度以上作为使用退热药品的标准。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也要结合每个人各自的体感情况综合考虑。有的人可能超过38度就很难受了,又有头痛,又有其他的伴随症状,这个时候就可以适当提前用药;有的人超过38.5度了,也没有什么明显的不舒服,这时候也可以先用物理降温,如果能降下去就不需要用药了。
南都:用退烧药会不会影响我们人体和病毒搏斗的过程?
刘晶:其实我们体温高热的时候,整个机体会很萎靡,机体本身免疫的调动能力也是偏弱的。大家可能也都有这种体会,我体温降下去了、觉得神情气爽的时候,其实这时候我们机体的抵抗能力会更强一些。所以不用太纠结于一定要到什么温度了才能用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评估。
当然,使用退烧药一定要严格遵照说明书,不能过量,不要混用,如果患者本身有胃肠道的基础疾病,要注意适当用一些保护胃黏膜的药,防止出现一些消化道的症状。
刘晶执导患者用药
南都:关于患者的味觉嗅觉丧失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刘晶:近期我们遇到的这种情况并不是特别多,我们看的100个患者里,说自己有明显味觉丧失的可能就只有2例。这种情况也是需要一个恢复的时间,它所造成的长期影响目前还不是特别清楚,但按照以前的数据,大部分都还是能够恢复的。
南都:最近也有不少人反映,自己可能都恢复得差不多了,洗了个澡,马上又变严重了。感染新冠后到底能不能洗澡?
刘晶:我觉得也要综合看待。洗澡的时候,时间不要过长,水温不要过热,因为有可能会让你出汗比较多,体液损失得比较多,继而会影响血容量,血容量不足可能就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另外,如果你洗的时间过长,外面的温差又比较大,这也会对你体表的温度造成比较剧烈的变化,这对机体的免疫力也是一个打击,免疫力一降低,各种症状就又回来了。如果能把控好这些因素,我觉得洗澡也不是绝对的禁忌。
南都:不少市民反映,自己感染了之后正处于逐渐康复的过程,途中明显感觉到体力的下降,随便走走路就喘气,这是为什么?
刘晶:新冠病毒的感染过程当中,会释放很多的炎症因子,这些炎症因子对于肌肉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有一些患者会发现它伴有肌肉的酸痛,严重的甚至会有肌酶的升高。
我们身体的这些肌肉,它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乳酸,会使我们产生肌肉无力、疲乏等相应症状。这种代谢的过程会持续一段时间,在此期间我们要注意运动量不能太大,因为本身你的肌肉就在消耗你,再加上运动的一个代谢,一旦它消耗太多,会产生一些严重的后果,例如横纹肌溶解等等。
同时,如果患者出现了明显的心悸、胸闷等症状,还是建议做一个心肌方面的检查,排查一下心肌炎。
新形势下如何防范新冠?
不排除重复感染的可能
减少去人员聚集的地方
南都:作为一个医生,与防疫政策调整前相比,现在您对新冠病毒的理解是否会有所不同?
刘晶:确实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因为总体大的环境不同。政策调整前,我们感觉整体无症状感染的比例很高,重症的比例很低,但调整之后发现,大家好像都有症状,重症的患者似乎也很多。我觉得最主要还是因为感染的基数大了,很多人症状加重并不是因为自己真的得了一个很严重的肺炎,而是因为本身有基础疾病,因为新冠导致的基础疾病加重。同时,可能会有一些无症状的患者因为自己没有感觉,也不会去查核酸,这部分人一开始就被排除在基数外了,大家反映出来的就都是我感染了,我有症状了。
对于危重症患者,现在我们也希望尽量能够分时段安排就诊,不要都集中在这一个时间段,这样对医疗的压力比较大。所以现在无论是政府的层面,还是医院的层面,大家都是在不断地调整这些政策。比如像我们医院,一开始肯定是呼吸科为主, ICU给重症的患者,慢慢的其他内科的病床也都用来收治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治疗方案就还是由呼吸科来进行把控。
2022年12月,珠海正式开启新冠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工作,市民在接种点排队
南都:目前国内流行多种毒株,同时也有一种说法是可能会出现重复感染。这是不是意味着,比如我现在感染了某一种毒株,我又遇到了另外一种毒株的感染者,我就会再感染到他的毒株?
刘晶:这种可能也不是完全没有,但不同的毒株本质上都属于新冠病毒,它们处于同一个大的分类里面,可能会有变异,但是总体的结构是类似的,所以它产生的抗体其实大部分也是可以覆盖的。短期内我感染了这个毒株,再感染另外的毒株、出现严重症状的,这种情况理论上几率是比较小的。
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毕竟新冠病毒是一个新的致病源,不同毒株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产生抗体的情况,的确还是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索。在这种不太明确的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流动,减少去人员聚集的地方,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是有保护作用的。
南都:在所有人都会感染的这种可能性之下,我们对新冠病毒是不是防不胜防?或者说我们还有必要防吗?
刘晶:肯定还是有必要的。很多人都在想,反正我迟早要得,我还戴什么口罩,消什么毒,但至少我们要尽量顾及有高危风险的人群,能做隔离或者做好消毒的,还是尽量要做,避免大家都感染了,集中在一个时间就医造成医疗资源压力。如果我感染了,家里又有高危人群、有相应条件的,我就尽量自己独立一个房间,或者直接等我阴性了之后我再回家。同时要做好消毒,在人群聚集的地方戴好口罩。
南都:目前您所在的医院情况怎么样?
刘晶:现在针对重症患者,各个医院都在努力扩容,发热门诊这一关我们也是尽量都把它守好,仔细甄别哪些患者需要住院,哪些可以回家进行口服药物,指导他们的观察病情的一些变化。 我希望我们能做好这些工作,挺过这波高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