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感染者居家治疗人员自我管理要求
1.健康监测和对症治疗。
居家治疗人员应当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体温测量和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可进行对症处置或口服药治疗。有需要时也可联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或通过互联网医疗形式咨询相关医疗机构。
无症状者无需药物治疗。居家治疗人员服药时,须按药品说明书服用,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如患有基础疾病,在病情稳定时,无需改变正在使用的基础疾病治疗药物剂量。
2.转诊治疗。
如出现以下情况,可通过自驾车、120救护车等方式,转至相关医院进行治疗。
(1)呼吸困难或气促。
(2)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仍持续高于38.5℃,超过3天。
(3)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且不能控制。
(4)儿童出现嗜睡、持续拒食、喂养困难、持续腹泻或呕吐等情况。
(5)孕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憋气等症状,或出现腹痛、阴道出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情况。
3.控制外出
居家治疗人员非必要不外出、不接受探访。对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要全程做好个人防护,点对点到达医疗机构,就医后再点对点返回家中,尽可能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4.个人防护
居家治疗人员要做好防护,尽量不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如居家治疗人员为哺乳期母亲,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可继续母乳喂养婴儿。
5.抗原自测
居家治疗人员需根据相关防疫要求进行抗原自测和结果上报。
6.感染防控要求
(1)每天定时开门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可用排气扇等进行机械通风。
(2)做好卫生间、浴室等共享区域的通风和消毒。
(3)准备食物、饭前便后、摘戴口罩等,应当洗手或手消毒。
(4)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盖口鼻或用手肘内侧遮挡口鼻,将用过的纸巾丢至垃圾桶。
(5)不与家庭内其他成员共用生活用品,餐具使用后应当清洗和消毒。
(6)居家治疗人员日常可能接触的物品表面及其使用的毛巾、衣物、被罩等需及时清洁消毒,感染者个人物品单独放置。
(7)如家庭共用卫生间,居家治疗人员每次用完卫生间均应消毒;若居家治疗人员使用单独卫生间,可每天进行1次消毒。
(8)用过的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生活垃圾装入塑料袋,放置到专用垃圾桶。
(9)被唾液、痰液等污染的物品随时消毒。
》》结束居家治疗的条件:
如居家治疗人员症状明显好转或无明显症状,自测抗原阴性并且连续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Ct值≥35(两次检测间隔大于24小时),可结束居家治疗,恢复正常生活和外出。
新冠感染者如何治疗?
近一周以来,新冠感染人数直线上升,而大多数感染者病程都在7天左右。如果有发热症状,大多数人都会3天后恢复,接种过新冠疫苗,并完成加强免疫的人群,一般情况下病程会更短,病情也会更轻。
但是如果在常规病程之后,检测核酸和抗原结果转阴后,仍然出现咳嗽咳痰、咽痛、乏力或食欲不振的症状怎么办?
本身就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的人群,体内病毒即使消失了,但受损的身体部位尚未完全恢复,身体未痊愈,症状会逐渐缓解,不需要太担心。
还有一小部分人群,是病毒感染已经痊愈,但是自身免疫能力未恢复,容易受外界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比如秋冬季节,冷空气的刺激或是呼吸系统受细菌或病毒侵袭,可能会引发支气管炎等疾病,也会表现为咳嗽、咽痛等感冒症状,
通过近三年抗疫以来的经验和数据统计,利用中药、针灸、推拿以及传统功法等,能够促进这些症状的消失,改善乏力、气短等症状,积极采取各种干预措施,能够让状态逐渐恢复到较好的状态。
而对于部分年龄较大或者本身就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可以选择多休息几天,实在感觉不舒服也可以选择一些针对性的中药或西药进行辅助治疗。
一家人感染了新冠怎么办?
家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应自行隔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健康检测、对症用药等。具体分析如下:1.自行隔离:当一家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若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先进行自我隔离,即使是一家人也最好不要聚集于一起,防止发生交叉感染;若症状较重,可进行集体管控。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定时开门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可用排气扇等进行机械通风。
3.健康检测:建议一家人在隔离期间,做好体温监测,并注意卧床休息与饮食管理。若出现呼吸困难、持续高热的情况,应及时就医。
4.对症用药:一家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可能会出现发热的症状,成人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连花清瘟胶囊等药物进行退热治疗,孕妇及儿童,可遵医嘱服用对柴胡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等药物进行治疗,但需谨慎服用;若出现咳嗽的症状,可遵医嘱服用氢溴酸右美沙芬片、盐酸氨溴索片、肺力咳合剂等药物进行治疗。若还有其他症状,可参考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常用药参考表》对症用药。
一家人在隔离期间,都应多喝水,注意休息,可帮助身体更快恢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