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游轮故事的全貌如下:周六早上,Jess带着儿子去赴Greg八点半的约,准备一起出海(冰箱上的纸条写着 :Greg,the trangle harbor 8:30,是她提醒自己用的),但是因为儿子弄洒了颜料,结果耽误了时间,所以Jess为了不迟到,车开的很快结果导致车祸,母子二人当场死去,死亡时间是8:17分,也就是Jess手表和船上的挂钟永远停止的时间。
Jess的灵魂在弥留之际记得还有一个未赴之约,所以请求死神带她去港口见Greg一面以了牵挂,她承诺死神一定会回来赴死,但是却违背了承诺一去不回,于是有了后面的降罪。
所以这个故事主题是一个不愿承认自己死去的灵魂做的徒劳挣扎,她想违背自然法则恢复失去的生命,恢复失去的爱,弥补自己曾经带给儿子的伤害。而这一切都注定她将陷入自己的心造出的炼狱,无止境地循环下去。
恐怖游轮解析
《恐怖游轮》实际的情况是,女主杰西在周六的早上准备带着儿子去赴格雷格出海游玩的邀请,可以在冰箱上看到纸条(Greg,the trangle harbor 8:30),但是由于儿子打翻了颜料,导致杰西耽误了时间,一时愤怒之下打了儿子,随后开车迅速前往海边,但是中途在8点17分时(这个时间在片中多次被提及,船上的挂钟,杰西的手表等时间一直停在8点17分),发生了严重车祸,最终杰西和儿子均去世。
所以说影片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杰西的灵魂,杰西在开场就已经因车祸去世了,在影片结局的时候,杰西与一位出租车司机对话,而那位司机很有可能就是“死神”,因为在片尾处,杰西请求死神能带自己去赴约,为了了却对于格雷格的牵挂,而出租车司机称:“我会把里程表一直开着,你会回来的对么?”意思也就是见完朋友后,要被带往冥界,而杰西答应了他的要求,实际上却跟随格雷格出海。
而且在杰西翻车之后,镜头转暗,杰西独自一人在人群中发呆,身上也毫发无伤,而只有司机一人能够看清杰西,从这一点也可以证明,此时的杰西已经死去了。
所以杰西在一开始就欺骗了死神,在片中众人在走廊中也同样提到了Aeolus的故事,并且赛丽解释:“他因为欺骗了死神,所以被惩罚每天要遭受无休止的推石头上山的行为。”这也暗示着因为杰西欺骗了死神,所以她会在游轮中陷入无限循环的炼狱。
从开始到结束都处于杰西的无限循环之中,为什么明明知道会循环下去,杰西为什么还要选择前往这次旅程呢?其实这也是因为对于儿子死亡的愧疚,如果选择跟随死神前往冥界,可能会永远忘记现实中的世界,但是对于杰西来说,她希望忘记自己和儿子已经死去的事实,能够拥有回家见儿子的希望,有一个儿子还活着的幻想可以沉迷其中。
即使知道了结果还会选择投身其中,即使是幻想也会因此沉迷,这也正是西西弗斯的悲剧,虽然明知道一切都在循环,但是却摆脱不了这个过程。
恐怖游轮中的循环究竟是从哪里开始的?jess还在家时就已经被另一个jess打死了,那另一个jess是从哪里来的呢
哥要回答问题了
首先一:
这里先认认识(1号→2号→3号)的过度顺序(主角身份)
1杰西(目前1号)随朋友上船,紧接着发现船上有人,种种剧情过后开始追踪无线自己的凶手。
2找到凶手(凶手说些什么必须将他们杀光)(这里是关键点)后,杰西这里从1号演化成2号(1号→2号)
3与凶手斗争吧!女人顽强奋斗,直到打败凶手,胜利中看到自己与一群朋友上船(杰西更加迷茫)于是开始找线索(这里是关键点),知道真相后,杰西这里从2号演化成3号(原来凶手就是自己)(2号→3号)
4好!这里1号已经上船了,干掉他们(结果成了:1号上船变成2号干掉3号并取代3号的位置然后看着1号上船)
好的二:
其实是真正的杰西已经死了,当123号在船上搞不清方向的时候(0号杰西正在孕育)杀掉暴力妈妈(杰西真身)带着儿子上车弃尸,与朋友上船去当1号,在港口看见朋友的是0号,她还不是很清楚123号时间段会发生神马情况,指示经过了无数次,大脑里总想梦里面或者什么的有那么点印象,所以在港口没劝朋友,并且表情看出,他很迷茫
谢谢,不懂再问
故事的全貌大致如下:周六早上,Jess带着儿子去赴Greg八点半的约一起出海(冰箱上的纸条写着 :Greg,the trangle harbor 8:30,是她提醒自己用的),但是因为儿子弄洒了颜料耽误了时间,所以Jess为了不迟到开了快车,导致车祸,母子二人当场死去,死亡时间是8:17分,也就是Jess手表和船上的挂钟永远停止的时间。Jess的灵魂在弥留之际记得有一个约还没有赴,所以请求死神带她去港口见Greg一面以了牵挂,她承诺死神一定会回来赴死,但是却违背了承诺一去不回,于是有了后面的降罪。
所以循环是从Jess 开车带着儿子出门,出车祸死了之后开始的,在家穿着裙装的jess 被另一个jess 打死是因为那个场景本身就是那个灵魂的jess 假想出来的,为了惩罚自己过去所犯的错误,那个杀人的jess 是从船上跑回来的灵魂~
给你一个链接,里面有很详细的解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