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一:洛阳永宁寺遗址出土文物首次大规模集中展出
展览首次集中展出洛阳永宁寺遗址出土文物170余件,其中泥塑造像近130件,材质种类涵盖了泥塑、壁画、铁器、水晶、石刻等不同材质的文物,展品丰富、艺术性强,这在永宁寺遗址发掘以来尚属首次,这些塑像引领公众走进永宁寺的微观世界,无疑是展览中的最大亮点。
看点二:洛阳永宁寺遗址珍贵考古资料的首秀
上世纪6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开始对永宁寺遗址进行调查与发掘,展览中将首次展示永宁寺考古工作的珍贵手稿、绘图及照片,让观众跟随考古学家的足迹,“探访”遗址,走进历史现场。
看点三:永宁寺塔研究成果新形象首次出现
策展团队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肖金亮博士合作,根据考古数据不仅制作了永宁寺塔基遗址沙盘,同时在总结杨鸿勋、傅熹年与钟晓青、王贵祥等专家的复原永宁寺塔方案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建模、3D打印的方式复原了3米高的洛阳永宁寺塔,使得大家更能直观地欣赏永宁寺塔基遗址与永宁寺塔。
看点四:数字技术营造沉浸式体验
为更好营造展览展示空间环境,策展团队在展览策划过程中特邀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洛阳·绝响”影像及声音作品参展,使永宁寺的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视觉形式,丰富了展览层次,拓展展示内涵。
看点五:当代艺术对话古代文物
展览在适当的空间中融入当代艺术家的绘画、书法、工艺等作品,这些作品是对永宁寺文物的艺术化解读,也是引导公众进行主动感知与思考的桥梁。此外,在策展团队与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下,展览尝试复原了永宁寺塔一层南立面五尊佛场景,希望可以借此弥补寺塔毁灭的遗憾,引发大家提出新的见解。
看点六:南、北,中、外文物的对比展示
展览以实物或图文资料展示同时期大同、朝阳、邺城、建康以及韩国扶余等地相关佛教遗址的考古发现,梳理永宁寺建筑、艺术的源流,重新构建北魏洛阳永宁寺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重要影响。我们期待永宁寺及北魏洛阳城在此次展览中的呈现是多角度、多层面的,每位观众都能在展览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去想象、感受这段短暂而辉煌的历史。
洛阳的著名旅游景点有哪些?
洛阳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在这里的著名旅游景点有很多,印象最深的是龙门石窟。前两年,我经常去洛阳出差,去龙门石窟也不止两三次了。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规模宏伟,气势壮观。下面,随我来一起看看吧~
龙门石窟
【景点介绍】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龙门石窟碑刻题记2860余品,有古碑林之称。代表作:“龙门二十品”、龙门双璧(褚遂良《伊阙佛龛碑》、宋真宗《龙门铭碑》),是中国书法艺术之杰作。
【景点位置】洛阳市洛龙区龙门镇龙门大道
【门票】成人票90元/位
【交通路线】
公交:
1、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12公里处,可从洛阳火车站乘81路公交车前往,车程约40分钟
2、在永泰街开元大道口南乘坐99路,经过15站,到达龙门石窟步行约90米,到达终点。
3、在开元大道市府东街口乘坐37路,经过4站,到达关林市场步行约10米,到达关林市场乘坐k81路,经过9站,到达龙门石窟步行约100米,到达终点。
4、在开元大道市府东街口乘坐966路,经过6站,到达高铁龙门站步行约10米,到达高铁龙门站上客站乘坐71路,经过9站,到达龙门石窟步行约40米,到达终点。
5、在金城寨街开元大道口南乘坐94路,经过15站,到达龙门大道龙门北桥路口步行约650米,到达终点。
【参观路线】
总路线:
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白园西山石窟:北门---禹王池---潜溪寺---宾阳三洞---摩崖三佛龛---万佛洞---莲花洞---奉先寺---古阳洞---药方洞--南门
东山石窟:
南门---擂鼓台三洞---文物廊---千手千眼观音像龛---西方净土变龛---看经寺---二莲花洞---四雁洞---北门
香山寺:
南步游道---莲花池---钟楼、鼓楼---天王殿---罗汉殿---石楼---九老堂---观景台---大雄宝殿---乾隆御碑亭---蒋宋别墅---撞钟(钟、鼓楼观景台留影)---从后门经东山宾馆进入白园
白园:
南大门进---南诗廊---琵琶峰---北诗廊---道诗书屋---乐天堂---青谷---正门
【推荐游览项目】
(1)潜溪寺
潜溪寺是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它高、宽各九米多,进深近七米,大约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初期。窟顶藻井为一朵浅刻大莲花。主佛阿弥陀佛端坐在须弥台上,面颐丰满,胸部隆起,衣纹斜垂座前,身体各部比例匀称,神情睿智,整个姿态给人以静穆慈祥之感。主佛左侧为大弟子迦叶,右侧为小弟子阿难。两弟子旁边分别为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
(2)宾阳洞
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代表性的洞窟。“宾阳”意为迎接出生的太阳。宾阳三洞开凿于北魏时期,是北魏的宣武帝为他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建。它开工于公元500年,历时24年,用工达80万2366个,后因为发生宫廷政变以及主持人刘腾病故等原因,计划中的三所洞窟(宾阳中洞、南洞、北洞)仅完成了一所即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
(3)古阳洞
古阳洞在龙门山的南段,开凿于公元493年,是龙门石窟造像群中开凿最早、佛教内容最丰富、书法艺术最高的一个洞窟。它规模宏伟、气势壮观。洞中北壁刻有楷体“古阳洞”三个字。清末光绪年间,道教在龙门地区兴起。道士见古阳洞无主,不忍荒废,于是将释迦牟尼像改成太上老君道德天尊神像。因为据传老君曾在此修道炼丹,故而古阳洞又叫老君洞。
古阳洞大小佛龛多达数百,雕造装饰十分华丽,特别是表现在龛的外形、龛楣和龛额的设计上,丰富多彩,变化多端。
最久国都的汉魏洛阳的遗址有哪些?
汉魏洛阳故城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东郊区与偃师市、孟津县毗连处。北靠邙山,南临洛河。该城始建于西周初年,废弃于唐初,前后延续使用近1600年。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先后以此作为国都,都城史长达540年以上。
此外,西汉及新莽末年绿林军拥立的更始帝,也曾建都于此。后赵、北周曾以此为南都、西京。
如包括这些,汉魏洛阳故城无疑是我国所有都城遗址中定都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且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城遗址。
汉魏时期的都城洛阳,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也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大都市。140年,洛阳人口达100万以上,当时中外交流频繁,这里不仅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也是东方文明向东传播的源头。
北魏时,洛阳城有里坊320个,城内外有佛寺1300多所。驰名中外的龙门石窟、巩县石窟寺也是北魏时期开始开凿的。当时的洛阳不但经济繁荣,商业发达,而且文化昌盛,人才荟萃。
洛阳故城今存遗址内城城墙皆夯土版筑而成,周长约14千米。
汉魏洛阳故城分别有宫城、内城、外郭城三重城圈,遗址区地上和地下遗迹、遗物十分丰富。重要遗迹由内到外主要有:宫城、内城、外郭城、金墉城、永宁寺塔基遗址、太学遗址、东汉灵台遗址和金村大墓等。总面积近100平方千米,是近代以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代城址,基本上为北魏时期所遗留。
宫城位于内城中北部,位置适中略偏西,是都城里最重要的中心建筑区。宫城的四面墙垣保存尚好,墙基虽已埋没地下,但尚能连接起来。
在南墙的偏西处,有门址一座,形制宏大,当是宫城的正门,按文献记载北魏时叫“阊阖门”。阊阖门是在魏晋宫门旧址上建造起来的。它是以柱网构成的殿堂式城门楼建筑,面阔七间,进深四间。
整个门址位于宫墙后侧,门前两侧分别有巨大的子母土阙与宫城南墙及两侧院落南墙相连接。该城门是目前国内考古发掘出的时代最早的都城宫城的正门。
宫城的西部,应是汉北宫和北魏宫城中的主要殿堂之地,如传说的“金銮殿”,即北魏太极殿遗址。南对阊阖门,呈长方形,地下保存的夯筑地基厚达6米以上,其周围有密集成组的夯土基址。
内城即东周、东汉、曹魏、西晋时期的洛阳城,平面略作南北长方形,古称“九六城”。内城垣除南垣因受洛河的北移被冲毁外,东、西、北三面墙垣,断断续续依然留在地面上,内城北垣东段高出地面5至9米。
城墙宽约14至30米,系夯土版筑,细密结实,墙垣上一排排的版筑夹棍眼的痕迹,仍清晰可见。探见城门阙口10座。城内一共发现东西横道四条,南北纵道四条。
东汉太学遗址在内城南郊,始建于公元29年,在校太学生曾多达30000余人。175年于太学讲堂前立石碑46通,史称熹平石经。至241年,又立石经28块,史称正始石经。
太学遗址分为东西两大部分,在遗址内部有大面积的夯土建筑遗址,有一排排的建筑房基,或为东西长方形,或为南北长方形,排与排之间距离相等,排列有序。
太学是古代传授儒家学说的最高学府,熹平石经是我国最早的官定儒学经本。发现于偃师东大郊村内的西晋辟雍碑,碑文详细记载了西晋武帝司马炎及其太子到太学视察,并亲至辟雍行礼的情况。
东汉灵台是我国古代用来观察天象的高台建筑。遗址在内城南郊,创建于公元56年,是当时最大的国家天文台,也是我国发现最早的一座天文观测台遗址。曹魏、西晋相继使用,达250余年之久。
灵台遗址范围达40000多平方米,每面墙垣各开有门,四面共开12门。中心建筑是一座方形夯土高台,高台四周有上下两层建筑。
东汉杰出科学家张衡,曾先后两次任太史令10多年,领导、主持和参与了灵台的天象观测和天文研究。他设计制造的“浑天仪”、“地动仪”等精巧绝伦的科学仪器,当时都安放在灵台之上。
位于内城西北角的金墉城,为曹魏明帝所筑。总面积26万平方米,城小而固,魏晋时被废帝、后多安置于此,实为洛阳城的军事要塞。
金墉城由南北毗连的3个小城构成,平面呈“目”字形,城垣夯筑,共有城门八座。最北一城西垣、南垣各一门,中间一城西垣二门,南面一城四面各开一门,遗址内有夯筑台基、砖砌基址多处。
史书记载,当年金墉城“重楼飞阁,遍城上下,从地望之,有如云也”,足见其豪华壮丽。1956年,河南省将汉魏洛阳故城列为保护古迹之一。从1962年开始,我国考古工作者对汉魏故城遗址进行全面考古发掘,发掘工作至今仍在进行。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底,洛阳市完成了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基遗址保护工程,这是汉魏洛阳故城保护展示的第一个项目,也是汉魏洛阳故城对外展示的第一个窗口和平台。2006年,《洛阳市汉魏故城保护条例》出台,为汉魏故城遗址的保护提供了法律武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