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从对晋室的忠奸立论,贬斥桓温的个人野心。
2、主要从民族斗争角度立论,着力褒奖桓温北伐业绩,而不介意其对晋室的态度。
3、从主观上来说,桓温北伐不是真正想收复中原,而是志在立威,企图通过北伐,树立个人威信,伺机取晋室而代之。因此,他在作战中务求持重,在大好形势下常常观望不进,贻误战机。桓温确实很熟悉兵法,也善于用兵,但还不是一个出类拨萃的军事家。他多次在大好形势下观望不进,虽与他志在立威,无意真正北伐有关,但也反映出他用兵不善于捕捉战机,缺乏灵活性。
4、
如何评价桓温?
桓温,字元子,是东晋时期的重要将领、权臣,曾官至大司马。
首先他是一血气方刚之男、有仇必报之人。他的父亲是宣城内史桓彝,苏俊作乱时他的父亲被叛军杀害。于是桓温立志要为父亲报仇雪恨,据《晋书》记载:“枕戈泣血,志在复仇”,最后也确实达到了报仇目的。
其次,他战功赫赫、军事才能卓越。他最为人称道的功绩应该是平定成汉,这一举成功将蜀地重新纳入了晋国的版图中。他经过三战三胜、击败李权等部后,一鼓作气,与李势部队激烈作战中,凭借英勇与战略反败为胜,攻入成都。此外,他还三次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的国土。
同时,作为权倾朝野的将领,他也有勃勃的野心。北伐的目的之一便是想建立功勋,树立声望,进而夺取政权。在公元371年,他带兵回朝后,威逼褚太后废黜皇帝司马奕,迎司马昱为帝,即简文帝。而后在朝中大肆排除非己力量,弹劾司马晞、诛庾倩、庾柔等人。这些举动引得简文帝的害怕,据《资治通鉴》记载:简文帝“常惧废黜”。
不过时局复杂,简文帝驾崩后,他本以为可以继任王位,不过由于王彪等人的极力反对,晋孝武帝继位。后桓温患病,然而就在他病情加重后,他仍逼朝廷加其九锡之礼,并多次派人催促。可见其对于权力的强烈渴望与追求。
此外,他主持“土断”,提高了东晋的经济实力,招贤纳士,任用了很多有才能之人。这些对于东晋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这句豪爽之言便是出自桓温。
总的来说,桓温富有军事之才、善于用兵,是一代军事家;也是一位血性方刚、野心勃勃之人;还是一个喜爱书法、选贤举能,对东晋发展做出贡献的重要朝臣。
桓温算是英雄么,历史对他有何评价
桓温一生其活跃在石虎死后至淝水之战前夕,一生以恢复神州,青史留名为人生的终极目标而奋斗,灭亡成汉,三次北伐,镇守西府,为稳定南朝,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晚年并没有因为私欲杀谢安,王坦之,行改朝换代之事。可以说他是一个悲剧人物。[对于桓温其人,史家见仁见智,议论很不相同。 其一,主要从对晋室的忠奸立论,贬斥桓温的个人野心。 其二,主要从民族斗争角度立论,着力褒奖桓温北伐业绩,而不介意其对晋室的态度。 其三,认为桓温以北伐为手段,以篡夺为目的,把由于北伐而增进的实力和威望用之于篡夺,所以不会尽心力于北伐,也无意久事中原。
如何评论东晋权臣桓温的一生?
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晋书·桓温传》
桓温是生活在东晋时期的人,东晋的特点就是一个字,乱。桓温是东汉大儒桓荣之后,在当时也是世家出身,本该是一生无忧的生活着。然而东晋是乱世的开端,桓温的父亲在苏峻之乱中被叛军将领杀害。当时桓温只有15岁,其枕戈泣血,蛰伏三年,于公元331年终报父仇,为世人所称道。
公元343年,桓温升任徐州刺史,并且总管三州的军事,在朝廷中开始拥有自己话语权,345年,荆州的刺史病逝,因辅政的侍中何充却推荐桓温,所以司马昱任命恒温为荆州刺史、安西将军,统率六州军事。当时虽然丹杨尹刘惔认为桓温确有奇才,但亦有野心,极力劝阻,但司马昱相信桓温。不采纳建议。
346年,桓温率军西征,攻破成都,逼降成汉,至此在西蜀割据长达44年的成汉政权灭亡,至此,北伐再无后顾之忧,桓温也是在此时一战成名,声名大噪于天下。之后的桓温三次北伐,一度打的前秦退守长安,也打击了氐族、羌族、鲜卑族等异族的嚣张气焰。虽然最后结果是失败的,但是过程已经极为亮眼。
桓温对于东晋是特殊的存在,论文治武功,当之无愧的东晋王朝的第一人。同时他割据了荆州三十年,几乎相当于整个东晋本身。东晋的朝廷显得若有若无。但桓温如同曹操那样。终究没有踏出那一步。明明离那个位置只有一步之遥了。
桓温是怎样的人
恒温的生平就不讲了,你去百度百科可以查到的。
他是个不甘人臣的人,手上有兵权,皇帝又软弱不堪,难以收复中原,所以篡位的想法是顺理成章的。可惜朝中士大夫力量雄厚,支持皇帝的大有人在,最后就以失败告终罗
他算是一个奸雄吧
一下是一些历史评价
对于桓温其人,史家见仁见智,议论很不相同。其一,主要从对晋室的忠奸立论,贬斥桓温的个人野心。《晋书》以桓温与王敦二传同列一卷,即属于此。这种见解,历来支配史界,现在的影响已经不大了。其二,主要从民族斗争角度立论,着力褒奖桓温北伐业绩,而不介意其对晋室的态度。持这种见解的学者,现在比较多。其三,认为桓温以北伐为手段,以篡夺为目的,把由于北伐而增进的实力和威望用之于篡夺,所以不会尽心力于北伐,也无意久事中原。这就是说,桓温的政治野心限制了他的北伐活动,使北伐活动得不到广泛的支持。而且,其时北方民族关系混乱,民族兴起的潮流一浪接着一浪而来,新的民族势力一个接着一个出现。因此,任何北伐战役的成果都无法得到巩固,桓温北伐也是如此。这是形势使然。所以桓温北伐意义颇为有限,战略上说来最多只能起以攻为守的作用,把混乱的民族斗争限制在北方,不使它蔓延到江东来。从战略上说,交战状态中的一方如果完全没有进攻能力,也就难于防守。不过在这种战略作用的发挥方面,在北伐行动的坚决性方面,桓温北伐无法与祖逖北伐相比。这第三种意见,就是我所持的意见。
南宋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论北伐事,大意谓东晋人物其志未尝不在天下,但当审时度势以行,不能以逞兵为务①。所谓审时度势,在我看来,主要是观察北方民族关系发展的形势。东晋十六国时期以至南北朝时期,在南北相持局面既成以后,在阻碍统一的原因没有消除、促成统一的原因没有出现以前,靠一两次北伐战役以“克服神州”,完成统一,是完全不可能的。应当看到,十六国东晋与南北朝历史的出现,并不只是一次偶然的民族入侵造成的,而主要是汉魏以来北方边境地区民族关系长期发展的结果。这种情况,比一次民族入侵造成的后果要复杂得多。以局面颇为近似的南宋相比较而论,其时宋金民族矛盾也很尖锐,和战问题也很重要。即令如此,评论南宋人物,也需要审时度势,不能仅就和战一端而言。王应麟有言曰:“绍兴、隆兴,主和者皆小人;开禧,主战者皆小人。②”参考这一见解,评论东晋人物,也不能只看他是否有过北伐的倡议或行动。郗鉴、蔡谟反对过庾氏兄弟北伐,王羲之反对过殷浩北伐,孙绰反对过桓温北伐。他们的反对有苟安和怯懦的一面,但也并非全无道理。王夫之是重民族气节的,他甚至于抨击“蔡谟、孙绰、王羲之恶得不与汪、黄、秦、汤同受名教之诛乎?”①但王夫之评桓温请迁都洛阳一事,亦曰:“然温岂果有迁都之情哉!……温果有经略中原之志,固当自帅大师以镇洛,然后请迁未晚。惴惴然自保荆楚而欲天子渡江以进图天下,夫谁信之!”②至于南北关系、南北战争问题,此处不拟多谈,下章论述淝水之战时将续有分析,可以参看。
应当说明,我并不是完全排斥上面列举的对桓温的其他各种见解,我认为许多意见是各有所得,有些是可以互相补充的。桓温所获北伐战争的战役胜利,毕竟有积极作用。而桓温对晋室态度问题,也并非毫无意义。东晋的稳定在当时必须建立在多数士族支持的基础上,这是江左安危的大局,不能轻易破坏。桓温死后十年发生的淝水之战,其胜败所系就是证明。此时由桓温代替晋室,和数十年后由刘裕代替晋室,其基础、条件、意义和后果毕竟是大不相同的。桓温在最后时刻接受了王、谢等大族的裁决而未妄动,这是桓温的有识处。
纵观桓温一生,我们看到这个据史籍说是不惧遗臭万载的人,行事却相当持重。他始终高唱北伐以保持政治优势,但他自己却在一段颇长的时间内引而不发,不贸然行事。他蓄意消灭对手,但一般并不诉诸战争,而是以北伐丧师失地为罪名,而且几乎都采取欲取先与的手段,一步分作几步走。他取得了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的职位,却不相信自己能够掌握全局,因而不敢在京城久留。《桓温传》记他死前曾向桓冲分析与王、谢家族的关系说:“初,冲问温以谢安、王坦之所任,温曰:‘伊等不为汝所处分。’温知己存彼不敢异,害之无益于冲,更失时望,所以息谋。”桓温所料,是顾及时望,合乎情理的。桓温处大事谨慎,其所行并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与桓玄毕竟大不一样。
亵读司马氏皇权,觊觎皇位而又谨慎行事的桓温,终于不逞其志,抑郁而死。这除了枋头之败望实俱损的原因以外,更在于门阀政治此时还具有约束力量。门阀政治,即士族与司马氏共天下的政治格局,是不允许桓温破坏的。回顾历史,当年王敦面临的局势就是这样。王敦一下建康,以清君侧为名,标榜维护受到刘隗、刁协威胁的门阀政治格局,得到大多数士族的同情,因而势如破竹。王敦再下建康,改变了初衷,要求以王代马,破坏门阀政治,因而遭到大多数士族的反对。桓氏权力的积累,虽已超过当年的琅邪王氏,但仍慑于门阀政治格局而趑趄不前,不敢断然措置。桓温何尝不想独吞天下,但他却又不敢彰明较著地破坏共天下的局面,怕因此引起其它门阀士族合而攻之。看来,王敦作为前车之鉴,在桓温身上起了作用,而门阀政治直到此时还存在生机。
参考资料:
转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