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脉穴的位置是从下到上的,消化不良的气虚可以尝试按摩腹部,点按腹部的穴位。
任脉是奇经八脉之一,与督、冲二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岐”。任脉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该经腧穴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和可治疗神志病。如疝气、带下、腹中结块等症。
五脉的走向:任脉,冲脉、督脉、带脉,肾脉五脉走向
任脉是从会阴沿着腹部往上走,走到人中。冲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并在此分为三支:一支沿腹腔前壁,挟脐上行,与足少阴经相并,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咽喉,环绕口唇;一支沿腹腔后壁,上行于脊柱内;一支出会阴,分别沿股内侧下行到足大趾间。督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向后至尾骶部的(长强穴)起,沿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属脑,沿头部正中线,上至巅顶的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寥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止。带脉出自季胁部,交会于足少阳胆经的带脉、五枢、维道穴,围绕腰腹部一周。
肾脉起于小指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 上股内后廉, 贯脊属肾,络膀胱。
打通任督二脉之——任脉
讲十二正经之前,要先学习任督二脉。
因为学习其他经的穴位时,定位很多都要用到。
一、打通任督二脉
督脉就是背后的脊柱。
任脉就是正面经过肚脐的一条线(假想这条线把人左右平均分成两半)
练功夫的人,都讲究要打通任督二脉,打通人体你小周天。
其实很简单,两个动作:
搭鹊桥、提肛
这个时候,任督二脉就打通了。
就这么简单,我靠,不是吧。
真的,具体原因等我们讲到穴位的时候自然会明白。
任督二脉主要管什么呢?
任脉是全身的诸阴之汇
督脉是全身的诸阳之汇。
二、任脉——任主胞宫
任脉一共有24个穴位
穴位歌诀:
任脉会阴上曲骨,中极关元石门出;
气海阴交与神阙,水分下脘建里结;
中腕上脘巨阙从,鸠尾中庭又膻中;
玉堂紫宫华盖连,璇玑天突与廉泉;
颏唇沟中承浆全。
我们从第一个穴位开始讲。
1.会阴
会阴穴位于一个比较隐私的地方,
不论男女,在生殖器和肛门中间。
会阴这个穴位。一般我们不下针,也不灸。
除非是急救,比如是有人溺水。
2.曲骨
曲骨穴在图片的最下面,耻骨交接的上方,就是曲骨穴。这是一个比较隐私的地方。
一般不灸,毛太多,烧到了怎么办。
由于这个地方是妇科、膀胱的地方。
所以,妇科的一些问题,膀胱的一些问题,可以在曲骨穴上面治疗。
但是,由于位置太隐私、不方便,还有更好的穴道可以用,所以这个穴位一般不用。
3.中极
曲骨上一寸就是中极穴。
怎么确定这个穴位呢?
把曲骨到肚脐连成一条线,平均分成五份。
那么从下往上看(从曲骨),五分之一的那个点,就是中极。
从上往下看(从肚脐),五分之四的那个点,就是中极。
中极穴是膀胱之募穴。
啥是募穴?
脏腑在胸腹部各有一特定穴
《类经图翼•经络》说:“募,音幕。
《素问•举痛论》作膜,盖以肉间膜系为藏气结聚之所,故曰募。
募穴是脏腑经络之气在胸腹部汇聚的点,常用于脏腑病证的诊察和治疗。
每一个脏腑都有一个募穴。
这个募穴离这个脏腑的距离非常的近。
实际上就算是这个脏腑的大门。
比如:膀胱的募穴是中极穴,中极穴本身也离膀胱是非常近的。所以膀胱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考虑在中极穴上面治疗。
4.关元
关元穴是人体的一个很重要的穴位。
从名字上看,关元关元,意思就是把元气关在里面。关元穴的背后就是我们所谓的丹田。
关元穴怎么找?
从肚脐往下看,脐下三寸就是关元。
是小肠的募穴,也就是说关元是小肠的大门。
小肠和心是相表里,也就是说,人体其实是有两个心脏,两个脑。
在上面是原来的心脏,人脑。
在下面的心脏就是小肠,腹脑。
心脏遗热给小肠,小肠同心脏有一样的速度、温度和频率。
小肠上面的一切问题,我们都需要考虑到关元穴。
小肠和心属火,就会出现两个问题。
一个是太冷,一个是太热。
比如小肠火太冷,腐熟食物的温度不够,就会出现泄泻,甚者五更泻。还有女人的子宫和小肠是贴在一起的,如果小肠太冷,子宫里面的奶水就不能完全被蒸化成为月经,月经的颜色就比较淡。
如果小肠太热了,食物在肠道被烤焦,水飞蒸发点,大便就会干硬难排,而出现便秘。
奶水煮的太熟了,月经的颜色就比较深。
不过大部分的女孩子小肠都比较冷。
有一些女孩子小腹直接摸上去就有一点冷。
有些女孩子脚是冰凉的。
还有的女孩子,你在她的小腿上面能看见她的皮肤就像蛇皮一样。
用手一摸,上面就像是掉头皮屑一样,往下面掉。
这代表什么,代表你体内有淤血。
大部分女孩子,可能子宫里面有血块,有淤血,这时候小腿上面就能够看到。
这些都代表小肠火不够。
正确的推腹法(详细一点)
先用双手握拳(用掌跟也可以),从心窝下腹部正中的任脉开始往下推,然后是沿着胃经、脾经、胆经等等经络区域,依次推,在推的过程中力度要适中,并同时感觉腹部有无异样,如此循环往复推上10-20个轮回,期间可能会感觉到腹部表皮某个区域疼痛,或酸,或麻,或有水声,这些表浅的问题很快就暴露出来,并随着推渐渐的发散,移动,前进,最后消失。
首轮推腹完成后,我们再用拇指沿着几条经络一路点压下去,力度稍微比推时候大,手指一路边压边揉,这样可以发现更多细微的硬块,结节,气团,痛点……,
从下到上推经络可以吗
是这样的,我先给你介绍经络的走向:手三阴、手三阳的走向和位置 。
一:手太阴肺经——从胸走手,行于上肢前外侧缘;
二:手阳明大肠经——从手走头,行于上肢背外侧及面前部;
三:手少阴心经——从胸走手,行上肢前内侧;
四:手太阳小肠经——从手走头,行于上肢背内侧;
五:手厥阴心包经——从胸走手,行于上肢前正中间;
六:手少阳三焦经——从手走头,行于上肢背侧正中间。
足三阴、足三阳的走向和位置
1、足阳明胃经——从头走足,行于面前部,下肢外侧前缘;
2、足太阴脾经____从足走胸,行于下肢内侧前缘;
3、足太阳膀胱经——从头走足,行头顶,后项和北部;
4、足少阴肾经______从足走胸,行于下肢内侧后缘,腹胸前面;
5、足少阳胆经——从头走足,行头侧面,下肢外侧正中间;
6、足厥阴肝经——从足走腹胸,行于下肢内侧正中,腹胸侧部。
督脉和任脉
1、 督脉循行于背部正中线,并于脊内与脑连属,故能统诸全身阳经。
2、 任脉循行于腹部正中线,足三阴经在中极穴和关元穴与任脉交会,故任脉有统任诸阴经的作用。 知道了经络的走向我再给你介绍推经络的方法: 一、顺着经络的走向推为补,逆着经络的走向推为泻; 二、慢推为补,快推为泻; 三、轻推为补,重推为泻; 四、从轻到重为补,从重到轻为泻。 所以推经络不是随便几下就可以推好的,得需要不少专业知识,如果仅仅为了一般的舒服、放松等随便推推就可以了,如果是为了保健治疗常见病应该有专业的按摩师来进行。
撞督推任怎么做
撞督推任法
撞督法
一 操作方法:离树约15公分,双手重叠手放在肚脐眼上,用后背的整个督脉往树上靠。力度适量。每次撞九九八十一下,一天撞三四次
二 操作要领:每天在上午9:00-下午3.00 之间撞,要撞树的阳面,开始撞时力度一定要轻,幅度要小,最好穿运动衣裤,撞的时候全身放松,不要憋气,不要绷紧肌肉,可以闭上眼睛,仔细体会,呼吸自然而悠闲。
三 适用人群:适用于颈椎病,胸椎病,腰椎病病人,肩周炎、腰肌劳损、风湿、类风湿、肾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妇科病,月经不调,有强筋健骨、疏通血脉的作用
中医经络学认为,人体背部脊柱是督脉所在,督脉上的大椎穴是手足六条阳经交会处,故督脉能总领一身之阳经,为“阳脉之海”。 因此,通过撞树震动,使阳脉得到锻炼,可以调整和振奋全身阳气。人的阳气足,则气血通畅,精神饱满,浑身有力,病邪不生。而且,在脊柱的两侧是足太阳膀胱经,其上有五脏六腑的俞穴,它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的关键穴位,它受到震动,从而使五脏六腑得到调理。因此,对相关的脏腑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另外通过撞树使背部受到一定的振动。使全身肌肉、神经、脏器等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振动,能使紧张的肌肉、神经等得以放松,并能使淤滞的气血得以流通,其病症自然得到有效的缓解。
撞督脉最大作用是振奋人体阳气,对阳气不足的人大有益处
人阳气不足有那些表现?
主要表现为浑身无力,乏困欲睡,无精打采,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身体抵抗力下降,易感冒,畏寒怕冷,手脚发凉,骨质疏松,腰腿冰冷等,特别易患风湿类风湿。
注意事项:孕妇及腹部有较大手术未愈合者不要撞,如有严重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者,撞的时候要在树干上绑个垫子。要撞树的阳面,不要撞死树,枯树,刚下过雨不要撞,因为会把树的死气,湿气撞到人身上,对人大大有害。如天气不好,可在家撞门框,注意不要撞尖棱,要撞圆滑的平面。
推任脉
一 操做要领 仰卧平躺在床上,全身放松,双腿微屈、双手重叠放在胸前,从上向下推,从胸口膻中穴推到肚脐眼以下小腹,早晚各一次,每次200~300下,要有点渗透力。
二 操作要领 速度不宜太快,大约一分钟二十下左右,不要太用力,要求手到心到,气随 手行,全身心的投入,要推的顺其自然,以舒服为度。
三 注意事项 必须饭后1-2小时之后推,不能刚吃完就推;不能站着推或坐着推;年轻人早上可以推完再起床,老年人建议早上做晨起醒脑三式,午睡时可以推,晚上推完睡觉。一开始推不了300下的不要急,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推一段时间就能达到标准
四 适用人群 气血虚弱,脾胃消化不良,腹痛,腹胀,毛发干枯,脱落。神经衰弱,失眠,妇科病等
任脉是人体奇经八脉之一。“任”字,有担任,任养之意。任脉总任一身阴经,与全
身所有阴经相连,凡精血、津液均为任脉所司,故称为阴脉之海。任脉能妊养胎
儿,与女子经、带、胎、产的关系密切。任脉总领全身血气,常推任脉能增加人
体气血,调理脾胃,提高人体抵抗力
。
推任脉最大的作用是增加血气,防止血虚
血虚的常见症状为: 面色苍白、唇色爪甲淡白无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皮肤干燥、头发枯焦,以及大便燥结,小便不利等。 长期血虚还会导致气虚,表现为少气懒言、语言低微、疲倦乏力、气短自汗等气虚症状。
请问任脉的真气是上行还是下行的?
这是讲位置叫你知道,所以用了这个方式,也有很多书介绍是起于百会,终于会阴的。所以这个只是告诉你位置在哪,那么就无所谓上还是下行。
在实际练功中,正常的功法都是气沿任脉下行的,沿督脉上行,这是自然周天规律,绝大多数功法是顺从自然的,当然也有象《吸星大法》这种怪功夫反其道而行之,但那都是对内气极有研究的大师的艺术颠峰作品。
最后劝你,除了开始练真气知道位置以外,后面高级功法中都不用在意经络的位置和气的走向,因为它会自动的走,只要记住“勿忘勿助”就行了,毕竟练功主要是着重意念而不追求效果。否则只会事与愿违。到了高级境界你更能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请问:南怀瑾先生是否说过女性气脉流注的方向是和男性相反的,任脉从下往上流,督脉从上往下流?求出处或
南师没有此种说法,可以看南师的《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如何打通任脉--- 虽 然 如 此 , 但 自 “ 中 宫 ” 胃 部 所 起 的 下 行 气 , 是 否 真 已
进 入 下 丹 田 ( 小 腹 内 在 的 中 心 点 ) , 还 是 值 得 特 别 注 意 的 问 题 。
如 果 在 童 身 ( 指 性 知 识 和 情 窦 未 开 的 名 词 ) 修 道 者 , 这 个 问
题 又 当 别 论 。 倘 使 从 一 般 已 经 有 过 性 行 为 或 变 相 性 行 为 经 验
( 如 手 淫 、 梦 遗 等 ) 的 人 来 讲 , 真 正 气 归 丹 田 气 海 , 并 不 如 此
简 单 。 因 为 当 下 行 气 将 通 丹 田 气 海 的 时 候 , 小 腹 和 耻 骨 以 上
的 神 经 , 都 自 然 而 然 会 有 刺 痛 的 感 受 。 等 到 这 种 刺 痛 感 觉 完
全 过 去 , 气 机 直 达 “ 海 底 ” ( 会 阴 ) 摄 护 腺 部 分 而 贯 到 生 殖 器
( 女 性 仅 到 子 宫 部 位 ) 时 , 只 须 稍 加 注 意 , 便 会 自 然 收 缩 回 转 。
摄 护 腺 乃 至 会 阴 部 分 , 都 会 自 然 生 起 紧 缩 的 情 形 , 丹 田 ( 小
腹 ) 充 满 , 发 生 内 呼 吸 ( 指 小 腹 内 在 的 轻 微 呼 吸 的 现 象 ) , 这
便 是 道 家 丹 经 所 说 的 “ 下 雀 桥 ” 的 作 用 。 再 进 而 到 达 口 鼻 呼
吸 与 内 呼 吸 完 全 静 止 , 生 殖 器 收 缩 和 睾 丸 的 收 紧 , 就 如 婴 儿
未 孩 的 状 态 , 这 便 是 一 般 道 家 丹 经 所 说 的 “ 马 阴 藏 相 ” 的 初
步 现 象 。 到 此 , 饱 食 多 吃 和 服 气 不 食 , 都 无 所 谓 , 便 可 真 正
实 证 到 “ 静 定 ” 的 初 步 工 夫 。 但 是 差 距 真 正 打 通 “ 任 ” “ 督 ”
二 脉 , 和 修 道 入 定 , 超 越 人 天 的 境 界 , 仍 然 还 有 一 段 并 不 短
暂 的 距 离 。 ”请注意其中的“下行气”部分。
经络养生轻松学
经络的经就是主干道,就是大小周天。但络,其实是网络,有四通八达的意思,就是身体的经络除了主干道外。大家知道怎么经络养生吗?下面跟着我一下来看一下吧。
人体的经络系统
身体内的经络有两套系统,一个是小周天,一个是大周天。
小周天就是任督二脉的循环,大周天就是十二条经络的循环。
而大周天的十二条经络其实只是三条长长的经络的循环,都是从小腹内的丹田出发,上行至胸,由胸再行走到手臂内侧→手→手臂外侧→头→躯干→下肢外侧→脚→下肢内侧→再进入小腹。
这是一次循环,每次循环走四条经络,这四条经络其实就是一条经络,只是人为地将它们分开,起了不同的名字,但这条经络的精气是相连的、是没有断的。
学习经络的技巧方法
学习经络的技巧一 、 任脉、督脉 ,走在人体的正中线,是身体最重要的经络,任督二脉畅通,百病不生。
学习经络的技巧二、任脉的疏通 :坚持按揉、拍打、热敷等都是可以了,也可以在整条经络上进行刮痧、闪罐、走罐。任脉旁边伴行的肾经,梳理任脉的同时,其实也是在梳理肾经。
学习经络的技巧三、任脉亏虚 的时候,注意保暖不受寒、不吃寒冷的食物是必须随时需要做到的事情,同时可以多吃补血补气的食物,如牛肉、生姜、红枣、桂圆、北方的大黄米、山 药、红参等,吃这些能明显补充任脉经血,缺点是容易造成胸闷气堵,所以只要长年吃这些食物时,一定要及时按揉、拍打梳理任脉及大腿、小腿正中线,及左右两 侧的脾胃经络及腿外侧的胆经,能将多余的气很快引下去,这样既能让任脉气血充足,又不会发生气堵、气憋的症状。最重要的是:任脉只要气血充足,上颜面的经 络通畅,面部的肌肉就能拥有圆润、饱满、无皱纹,是女士最希望拥有的结果。
学习经络的技巧四、督脉的 疏通: 经常用后背撞击树干、撞击墙面都可以。1-2个月做一次后背正中线走罐,也是疏通督脉最好的一种方法,督脉旁边伴行的是膀胱经,梳理督脉的时候,膀 胱经也一样梳理到了。只是任脉的循环是从后背上去,面部下来,而肾经是从腹部上到面部,交给膀胱经后从头部走颈腰至脚。
所以梳理任督二脉的时候,只要去做梳理,都能对整个躯干起到活血疏通的作用,不要去担心这条经络是往上行还是往下行,其实身体所有经络的走向都不是单一的,因为它们的组成是组织液,是可以四处流通的,一条道路通畅的时候,物质是可以随意上下运行的。
学习经络的技巧五、 督脉及膀胱经亏虚的时候,最好的调养方法是补肾驱寒,在注意保暖不受凉的情况下,多吃牛肉(牛肉对任督二脉都有补益的作用,而且效果稳定持续、不燥)、海 虾、鳝鱼、海马(寒湿重的人在已经做到及时驱寒的情况下是可以长年吃的)这些补督脉、膀胱经的食物,长年坚持食用,都起到腰不酸、腿部软、挺拔、思维敏捷 的效果。
什么是推腹做法?
推腹法,或称为推腹,推腹法归属于中医按摩范畴,即用以简单的推腹手法,以穴位为点,以经络为带,在腹部从上至下推,能够起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清扫经络垃圾,从而达到舒肝理气、开胃健脾,补肾益脾,放松身心等效果。可用于多种慢性疾病的辅助治疗,也可应用于日常保健。按照中医理论,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而推腹法能够起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清扫经络垃圾的作用,能对很多慢性疾病都有效果,因此在按摩理疗中推腹法成了很多慢性病康复的首选,很多疾病的原因是经络不通,肝气郁结,心肾暗耗,脾胃受损,再加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不节,起居无度,从而浊气泛滥,经络於阻。而推腹法能够涉及到众多穴位,联系脏腑和体表,所以对众多疾病都有疗效。
1、最好平躺在床上,先用双手握拳(用掌跟也可以),从心窝下腹部正中的任脉开始往下推,然后是沿着胃经、脾经、胆经等等经络区域,依次推,在推的过程中力度要适中,并同时感觉腹部有无异样,如此循环往复推上10-20个轮回,期间可能会感觉到腹部表皮某个区域疼痛,或酸,或麻,或有水声,这些表浅的问题很快就暴露出,并随着推渐渐的发散,移动,前进,最后消失。
2、首轮推腹完成后,我们再用拇指沿着几条经络一路点压下去,力度稍微比推时候大,手指一路边压边揉,这样可以发现更多细微的硬块,结节,气团,痛点等等,由于力度大,往往可以发现许多更深层次的问题。并通过点揉,把深部的毒素表到浅表来,通过集中优势兵力去进攻,把阻滞点揉开,散掉。比如用手指,掌根甚至按摩棒,刺激阻滞点,不过别太大,以免伤到内脏。也可用类似捏脊的手法一样,捏起皮肤向下推,也可以提拉皮肤和肌肉向外拽,拨动。许多您想的到的方法,刺激敏感地区,以帮助粘连和异常的组织分离,从而恢复经络的通畅。在点揉过程中,很可能出现钱眼般的淤血点或青紫,不用怕,那些都是陈旧的淤血被您翻了出来,从此不再阻塞经络了。
3、腹部侧面,由上至下,从下至上,用手掌从腋下开始下推直到腰部这样三十六次左右即可。
任督二脉
任督都是中医理论中的经脉:
任脉:从下颌的承浆穴到下体的会阴学
图:http://images.fx120.net/UploadFiles/2004119111416819.jpg
督脉:从口部的龈交穴到背部最下的长强穴
图:http://images.fx120.net/UploadFiles/2004119104728633.gif
任督两脉原属于奇经八脉,因具有明确穴位,医家将其与十二正经脉合称十四正经脉。任脉主血,为阴脉之海;督脉主气,为阳脉之海。也就是说,任督两脉分别对十二正经脉中的手足六阴经与六阳经脉起着主导作用,当十二正经脉气血充盈,就会流溢于任督两脉;相反的,若任督两脉气机旺盛,同样也会循环作用于十二正经脉,故曰:「任督通则百脉皆通」。至于「打通任督二脉」,可从中医与道家导引养生的角度分别探讨。中医的观点可从《灵枢.营气篇》的叙述,了解十二经脉与任督两脉的循环次第。经脉的流注从肺经开始,依次循环到肝经;再由肝经入胸,上行经前额到头顶,再沿督脉下行至尾闾,经阴器而通任脉上行,然后再回流注入肺经。《营气篇》说:「此营气之所行,逆顺之常也。」这是医经所述,任督之气在人体运行的自然规律。由此可以理解,就正常人而言,任督两脉本来就是通的,何须打通任督二脉?以道家导引养生的观点,所谓「通任督」也就是通三关(尾闾、夹脊、玉枕)、行「周天」运转之意。道书《太平经》认为,人的寿命极限为上寿一百二十岁,只要以导引内丹的训练,从「逆」的方向上夺天地之造化,凝练精、气、神,提高生命品质,就可挑战年寿极限。所谓「逆」,是指督脉由会阴起经背脊三关而达头顶百会,再由身前任脉而下丹田,此称为周天,正好与上述医家所提的经脉循行途径相反。道家藉由小周天的行气锻赞,将先天之精与后天之气(水榖精微)结合凝练成「」,而称为「药」,此即练精化,又为「初关」;尔后再进入大周天练气化神阶段,谓之「中关」;最后再进入大定阶段,达「上关」之练神还虚,而入道体。其中周天的运行以任督两脉为主,这种后升前降的机制,称为升阳火而降阴符,即为打通任督二脉。初关为九月关、中关为十月关、上关为九年关,可见修练之不易。不过,这个修练脉络,却清楚标示从身体到心灵、从有形到无形、从物质到灵性的质变过程,是具体可循的。至于藉外力「打通任督二脉」的可能性,经典中虽确实可见内功深厚的道士「布气」之说,即发放外气为人治病,但除了武侠小说,正典中未曾见到以外气打通任督二脉之说。布气治病,是在当时医学环境条件下,面对疾病的无奈对策;当今医疗科技已百倍于布气之功效,若说藉由外力就能轻易打通任督二脉,应属夸张之词。医家与道家对任督两脉行径的说法,就我个人练功的心得,其差异可从顺腹式呼吸与逆腹式呼吸的锻赞区隔。经书说「顺成人,逆成仙」,即督脉上行而任脉下行。只要练法得要,行功者斡旋人体原气,女子以练任脉为主,盈其血,男子以练督脉为主,盈其气;并从「调心」、「入静」着手,河车倒转,而使身形固养,任督两脉气机通畅,所谓性命双修,即此是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