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有如下著名文化遗产:
1、手织壁挂丝毯:丝毯织造工艺精致至极,其图案精美,色彩层次丰富,色间过渡微妙。
2、丝绸剪贴:色泽明快,造型生动,服饰逼真,装饰性强。
3、海门山歌:海门山歌剧曲调优美朴实,清新流畅,乡土气息浓重,有鲜明地方特色。
4、童子戏:伴奏简单原始,主要是锣鼓打击乐,唱腔粗犷纯朴,唱词通俗易懂。
5、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自然,清新。
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一、龙舞(海安罗汉龙)
海安罗汉龙又名“丁家龙”,为海安北郊丁姓之家传龙舞,其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
该龙舞之龙具为11节白色布龙,小巧灵秀,腕龙动作及套路格局中,除有“钻、缠、跳、绕、滚、翻、腾”等动作形态外,更以边舞边叠罗汉的“叠”为特色,故以“罗汉龙”称著。
其圆曲相依的阵图变化多达72种之多,而“叠”的特色更为奇特,在不使用任何器械的情况下,堆出的三层相加、四层相叠的“宝塔”有单元宝、双元宝、仙桥宝塔、叠心宝塔、三级宝塔、四级宝塔、翘荷花、送麒麟、盘八仙等48种造型,最高者可及8米以上,足以使观者摄神动魄。
二、莲花落
莲花落,俗称“落子”、“打莲花”。是曲艺艺术样式中的说唱文艺。莲花落的道具是三块竹片,其中两块的顶端装有两根约为两公分左右的竹柱,竹柱上安有一朵莲花和两枚可以上下跳动的铜线;另一块竹片两侧均为锯齿状。
表演时,表演者左手以拇指、食指、中指间捏住两块装在铜线的竹片,前后稍稍错开,可因拇指、食指的上下捏动及手腕的抖动,使竹片前端的铜线因上下跳动而发出沙沙声响。右手则以锯齿形竹片,在左手捏住的两片竹片的两侧括动或敲击,从而敲击出高低强弱、弹跳拍打的乐音,使其沙沙声响不绝于耳,形成节奏明快的节拍。
表演者与此同时念唱韵白词句,或用以抒情、或用以叙事,但每段尾句之后,众均参与齐唱“一么子里鲸、二么子银,三打鲤鲫,五么子鲨来,花开莲花落哎”的衬词衬句。
三、花鼓(海安花鼓)
海安花鼓明末清初以来便流行于海安角斜地区,且影响及如东的浒澪、东台的新街等地。海安花鼓的舞蹈动作多从生产生活中提炼发展而来。
“风摆柳”脱胎于春风拂柳的动态;“麻雀移步”则是模拟动物的走步的形象;“颔首摇肩,颤悠相济”、“欲动先出胯,举步微微颤”等典型动作则从当地村姑农妇忙时务农、闲时织网的劳作演化而来,为汉民族花鼓舞中的柔情花鼓。
四、民歌(通东民歌)
通东民歌是在南通海门东部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音乐。主要流传在海门北部讲通东方言的四甲镇、货隆镇、王浩镇、树勋镇、余东镇、正余镇、包场镇、刘浩镇、和东灶港镇等九个乡镇,流传区域450平方公里,人口41.5万。通州民歌在演唱风格上,曲调高亢悠长,激越顿挫、富有弹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由于劳动方式不同而形成的多种不同类型的号子。有清朗婉转的打麦号子.高亢悠长的车水号子,欢快激越的嫁妆号子,粗犷豪放的打夯号子,深沉悠远的渔民号子,铿镪顿挫的搬运号子,以及造曲酿酒、挑担推车、砌房造屋等号子,不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而且曲调各异。
五、杖头木偶戏
如皋杖头木偶戏以其久远的民间艺术传统,精湛的木偶制作,神奇的舞美特技,出神入化的操作表演,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戏剧家冒辟疆、李渔都有戏剧家班与木偶戏同台演出,扬州八怪也有关于木偶的诗词记载。
杖头木偶戏以杖头木偶为载体,具有戏剧综合艺术的基本特征,是一门成熟的舞台表演艺术。如皋杖头木偶的基本结构可以分四个组成部分:头部、身躯、举杆(俗称命杆)、签子。
南通地区优秀传统文化(民间文艺、传统工艺、民俗体育、古语言及古文字、各胜古迹)
1、通剧
通剧是南通地方戏曲剧种。原为僮子戏,它源于上僮子。所谓“僮子”即民间职业巫师,发源于楚越的“以舞降神”的巫觋与当地的方言、文化、风俗、民情交融,同化逐渐形成了有鲜明南通地方色彩的古巫觋的另一个分支——南通僮子。
建国后,僮子摒弃其祭神驱鬼的迷信内容,利用其说唱形式,演现代剧,推陈出新,逐步改造成为通剧在编导、表演、音乐、舞美等方面都有提高。南通僮子不仅被列为专门课题重点研究,而且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重和兴趣。
2、南通侗子会
从前,南通郊乡每年秋熟登场之后,总要举行“侗子会”,又叫“圩塘会”,由圩塘中德高望重的老者主持,选定在月中望日,邀请侗子演戏,借助“天灯”,寻求欢愉。建国后,“侗子会”风俗不复存在,侗子也转为通剧艺人。
3、海安花鼓
流行于明嘉靖年间的江淮大地。经过海安一代又一代民文工作者的几经挖掘,几经整理,不断揉进时代精神,刻意进行艺术创新,1978年以《迎春花鼓》为题参加江苏歌舞会演,1987年以《花鼓情》为题晋京献艺,1998年又以《迎春》为题参加江苏群文会演。
4、海门山歌
主要流传于海门以及启东和通州部分地区,与江南吴歌一脉相承,是吴歌伸向苏北的一个分支。1955年发展成舞台剧。
海门山歌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即兴山歌,多为农民在劳动中或劳动之余随口编唱的山歌,歌词有四句、六句或八句之分,内容大都反映劳动生活和男女爱情;另一类是叙事山歌,歌词长达数十句或数百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5、通东号子
通东号子是通东地区人民在劳动中随着劳动节奏自编自唱形成口头音乐。作为通东民歌的代表形式列入南通市级非遗保护项目,2015年底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二甲镇、四甲镇、余东镇、吕四港镇等为代表地区。
6、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有家家带女儿之俗,谚云:“二月二,家家人家带女儿,不带女儿是穷鬼儿,女儿不来要烂腿儿,女婿不许她家来是肉龟儿。”殷富之家带女儿要办起丰盛的家宴,即使是家境窘迫的娘家,也得象征性地小酌一番,没有亲生女儿的还得请“干女”。此俗沿袭至今。
7、元宵节
亦称上元节,俗称正月半。南通旧时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落灯,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之说,并有“上灯圆子落灯面”之举。
求江苏南通有代表性的工艺品。
江苏南通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东临黄海,南倚长江,气候温宜,山清水秀,物阜民丰,素有“崇川福地”之称。南通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吴越文化,荆楚文化,齐鲁文化在此融汇,形成了江海平原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风情。在千余年的历史中,南通人民创造并发展了丰富多彩、名噪四方的民间工艺。诸如扎染、彩锦绣、哨口风筝(板鹞)、木版印画、工艺葫芦等。 南通蓝印花布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民间工艺品之一。由吴元新创办的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已被列为中国蓝印花布传承基地,由他负责申报的"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通也被命名为----蓝印花布之乡,这些荣誉称号 与吴元新30多年来默默的在蓝印花布领域不断研究,坚持将传统传承了下来是分不开的. 南通民间蓝印花布始于明代,流传至今。经过一代代民间艺人尤其是当代民间工艺家的不懈努力,从单一的土布制品走向多种面料的制品,从生活实用型走向实用、装饰多种类型、从田野阡陌走向城市都会,达到了它前所未有的辉煌。
元末明初,余西场先民为避兵火,携家谱、典籍举族自江南群体迁来,夹雄厚财力,同时,也带来蓝印花布传统工艺。城南染坊园蓝印花布染坊最多。 解放后,余西镇区,主要蓝印花布染坊有:王子标染坊,季长春染坊,冯家染坊,衙门口染坊。公私合营时,季长春染坊合营至南通城;冯家染坊合红营至余西区二甲镇,该企业体制几度变迁延续至今,蓝印花布工艺也从余西古镇传至余西区二甲镇,再在南通市名扬海内外。 余西古镇正在参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印染技艺
蓝印花布最具典型的就是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的图案。蓝底白花,只需一块花版,构成的花纹互不连接。白底蓝花一般采用两块花版套印,印第一块花版称"头版",待稍干后,再印第二块花版,称"盖版";盖版是把第一块花版的连线部分遮盖起来,使纹样连接自然。白底蓝花的手法刻制难度较大,一般出自民间艺人高手。这种蓝白底相交的传统工艺有着繁杂的制作工艺流程。 南通民间蓝印花布,全凭人工手纺、手织、手染而成。其图案全凭手工镂刻,每幅刻好的纸版都似剪纸艺术,具有淳朴、粗犷、明快的风格,其艺术形象往往是高度概括和夸张,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民间蓝印的技法基本上保持了几百年来的传统工艺,其具体制作过程如下:
1、挑选坯布
在挑选坯布这一步中,农家一般都挑选棉质好的上等布料,染制蓝印花布;普通坯布以染制纯蓝色为主。
2、脱脂
将所选布料放入含有太古油等助剂的水中浸泡,温度在50--60℃之间,然后再将布料放置清水中,待2-3天后取出晒干待用。
3、裱纸
刻花所用的纸版,一般用3--5层纸裱制而成。纸质为贵阳皮纸或桑皮纸2--3层,高丽纸1--2层,用面粉自制浆糊刷裱,晾干后刷一层熟桐油,待干后压平使用。
4、画样、替版
先用羊毛自制刷帚(直径为4--5cm),一头包扎收紧,再用刷帚沾少许颜料粉把原样替下或重新设计新样稿。
5、镂刻花版
一般用二至三层油板纸(牛皮纸)订合在一起,在牛皮纸上勾出大体的图案,用自制刻刀以刀代笔,进行镂刻,刻时刻刀需竖直,力求上下层花形一致。刻刀用铁皮切割斜口后,用竹片夹紧包扎而成。刻刀分斜口单刀、双刀、用铁皮自制圆口刀(俗称"铳子")三种类型。单刀刻面为主,用双刀所刻的线宽窄一致,铳子分大小数种,主要铳制花版所需的圆点。 镂刻中有分刻面、刻线、刻点的手法,刻面主要采用断刀的刀法,来表现大块图案,这也是蓝印花布中最具典型的刀法,刻线要刻得流畅、通顺,蓝印花布图案中的线又分阴线、阳纹。"刻点"一般用自制的工具舂子来舂,点一般在图案中起装饰作用。除了镂刻以外还有替版,早期用过的版面通过涂色把图案保留下来,再进行镂刻,这样可以反复使用。
6、上桐油
先用卵石把刻好的花版反面打磨平整,然后刷熟桐油加固,晾干,经过2--3次正反面刷油,最后晾干压平,分类保存,需要用时就可直接印纺染浆。
7、刮浆
刮浆前先将坯布洒水后卷布,润湿是为了让白布更好地吸收染浆。在民间蓝花布防染浆料曾用过玉米粉、小麦粉、糯米粉等,经过几代人的摸索和实践,最终选用了粘性适中的黄豆粉,但单纯的黄豆粉夏季容易变质,且成本高,加石灰粉后不仅上浆好刮,染好后也容易刮掉灰浆,故民间都沿用黄豆粉和石灰调制作防染浆,其比例为1:0.7,再加上水调成糊状。有时根据花型要求也采用糯米粉和石灰作为防染浆。调浆时厚薄(粘稠)要适中,黄豆粉越细、浆调得越透,粘性就越好。 把刻好的花版放在白布上就可以进行刮浆。刮浆时用力要均匀。刮刀在江浙一带一般用铁煅而成,手柄为木制圆型,在湖南、湖北亦有用牛角和木板做成。刮浆时接版更为重要,花型复杂时对版要准确,排版要自如。然后刮有防染浆的坯布需要两天的时间阴干,待灰浆晾干后,投入缸内染色。
8、染色
把蓝靛倒入小缸中,5斤蓝靛配8斤石灰10斤米酒加适量水搅拌,使蓝靛水变黄,水面上起靛沫,民间俗称"靛花",即可倒入大缸待染。染色前将竹篮放入缸中。[1]
工艺概述
南通蓝印花布通过手工刻制花版、手工刮浆、手工染色以及手工刮白、固色、凉干等多道工艺制成,染色前,首先利用石膏和豆粉制成的防染浆,透过花版的镂空部分在土布上括成染料无法渗入的白色图案,再染以蓝靛,形成鲜明和谐的蓝白之美。南通蓝印花布的图案简洁朴素,多为寓意吉祥如意的传统折枝花纹、花鸟动物以及古时人物等,十分优美雅致,因而在民间流传甚广。用蓝印花布制成的服饰、被面、壁挂、台布、包头、门窗帘布、包袱方巾、玩具摆设等,既是生活用品,又是独具个性、可以观赏的工艺品。[2] 江浙一带蓝印花布的主要产地就在江苏的南通地区。明清以来,江苏南通是中国棉纺织基地,所印制的蓝印花布"衣被天下",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延续至今,以手纺、手织、手染的方法制作生活用品,印染图案以植物花卉和动物纹样为主,也有简洁的几何图形。它以耐脏耐磨、结实经用、图案吉祥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以和谐的蓝白之美闻名于世,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自然,清新。南通是全国研究开发和生产民间蓝印花布的重点地区,被誉为中国蓝印花布之乡。[3]
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
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新于1997年创建的,是我国第一家集收藏、展示、研究、生产、经营为一体的专业博物馆,下设蓝印花布博物馆蓝艺研究所、蓝印花布博物馆明清染坊、蓝印花布博物馆的旅游产品开发展示部。开馆十年来,坚持以宣传民间艺术,继承传统工艺为宗旨,以抢救、保护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研究传承民间工艺为己任,共赴海内外展览三十多次,接待了中外宾客五十多万人次。 蓝印花布馆竭尽全力弘扬和传承民间传统蓝印花布,整理收藏明清以来实物及图片资料一万多件,保存着大量优秀的民间制品,出版了《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藏品卷、纹样卷,该书由著名艺术大师张仃先生题写书名并序,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绵璐,袁运甫先生,国际艺术大师韩美林等诸多大家学者题辞写跋。该书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书的出版填补了我国蓝印花布纹样专著的空缺。[4]
江苏南通人文景观介绍
1、通剧:通剧是南通地方戏曲剧种。原为僮子戏,它源于上僮子。所谓“僮子”即民间职业巫师,发源于楚越的“以舞降神”的巫觋与当地的方言、文化、风俗、民情交融,同化逐渐形成了有鲜明南通地方色彩的古巫觋的另一个分支——南通僮子。
2、南通侗子会:从前,南通郊乡每年秋熟登场之后,总要举行“侗子会”,又叫“圩塘会”,由圩塘中德高望重的老者主持,选定在月中望日,邀请侗子演戏,借助“天灯”,寻求欢愉。建国后,“侗子会”风俗不复存在,侗子也转为通剧艺人。
3、海安花鼓:流行于400年前时嘉靖年间的江淮大地。经过海安一代又一代民文工作者的几经挖掘,几经整理,不断揉进时代精神,刻意进行艺术创新,1978年以《迎春花鼓》为题参加江苏歌舞会演。
4、海门山歌:主要流传于海门地区以及启东和通州部分地区,与江南吴歌一脉相承,是吴歌伸向苏北的一个分支。1955年发展成舞台剧。
海门山歌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即兴山歌,多为农民在劳动中或劳动之余随口编唱的山歌,歌词有四句、六句或八句之分,内容大都反映劳动生活和男女爱情;另一类是叙事山歌,歌词长达数十句或数百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5、南通方言
如东话是如海话向通东话的过渡口音、南通话是是古吴语区向江淮官话的过渡区、金沙话是通东话向南通话的过渡区。
如东话和如海话互通、金沙话和南通话可交流、南通话和(除金沙话外的)其它方言很难交流、金沙话和(除南通话外的)其它方言很难交流,通东话及沙地话和其它方言很难交流,如东话和如海话(除互通外)和其它方言很难交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