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由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与手段、说教学程序和效果的预测组成:
1、说教材说课首先要说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说教材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与深度,明确教什么;二是揭示学习内容中各项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为教学顺序的安排奠定基础,知道如何教;
2、说学生就是分析教学对象。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说课必须说清楚学生情况;
3、说教法与手段就是说出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以及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4、
如何进行说课
俗话说: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意思说,只要我们抓住皮袄的领子轻轻地顿一顿,所有的毛都会顺顺溜溜。这“领”就是教材中的重点。教师说教材一定要说明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教材依据和学情依据。即说明本课的重点、难点是什么?这些重点、难点根据是怎么提出来的?解决难点的关键是什么?
(二)说学生——分析教学对象
此部分可单列,也可插在说教材部分里一并说。
1、学生旧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2、起点能力分析
3、一般特点与学习风格差异
(三)说教法与手段——介绍选择哪些方法手段
说教法,就是说出选项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采取什么样教学手段,以及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理论依据。
(四)说教学程序——介绍教学过程设计
所谓教学程序是指教学过程的系统展开,它表现为教学活动推移的时间序列,通俗地讲,就是教学活动是如何发起,接着又是怎样展开,怎样结束的。
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和艺术。
通常,教学过程要说清楚下面几个问题。
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
说课者要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针对学生实际,借助哪些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的基本教学思想说明白。
说教学程序要把教学过程所设计的基本环节说清楚。但具体内容只做概括介绍,只要听讲人听清“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不能按教案像给学生上课那样讲。
另外注意一点是,在介绍教学过程时不仅要讲教学内容的安排,还要讲清“为什么时候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大纲依据、教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
2、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
3、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
4、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5、说明板书设计。
五、说课的方法
我们了解了说课的基本内容,那么具体的说课方法是怎样的呢?
(一)选好要说的课
说课的选择要注意两点:一是注意课的代表性、针对性、典型性。即选择那些有研究价值,老师又能驾驭的课;二是选课也要注意突出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四面出击。说课选择,可以说一课书的整体教学,也可以着重说某一课时的教学,甚至还可以说某一重点、难点的教学。一言一蔽之,说课尽可能突破一点,有所收获,面面俱到反而会收效甚微。
(二)区别对象,循序渐进
1、“赶鸭子上架” 2、“跟着别人学走路” 3、“熟能成巧”
(三)说课要注意的问题
1、说课不是备课,不能按教案来说课。
2、说课不是讲课,教师不能把听说课的老师和领导视为学生,如正常上课那样讲。
3、说课不是“背课”,也不是“读课”,要突出“说”字。既不能按教案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也不能按 说课稿一字不差地读下来。一节成功的说课,一定是按自己教学设计思路,有重
点,有层次,有理有据,口齿清楚。
4、说课的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通常可以安排一节课的1/3——1/4的时间。
5、注意发挥教师自身教学个性和创新精神,防止生搬硬套杂志上的内容。
6、注意运用教学理论来分析研究问题,防止就事论事,使说课还处于“初级阶段”的层次水平。
7、注意避免过于表现“理论依据”,脱离教材、学生、教师实际,空谈理论。要提但是创新,但不能全盘否定常规教学,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思想和方法。
六、说课的类型
1、研究型:一般以年级组或教研组为单位。 2、专题型:请专家共同探讨
3、示范型:选择较好的教师示范
4、评比型:带有竞赛性质,有指定的教材,规定时间,一般由专家和学科的研究人员参加。
如何进行有效的说课
说课的基本步骤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分析(强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宏观把握,说课时语言分段、清晰、适时停顿)
2、教学目标(必须设定三维目标)
3、教材重点和难点(透彻分析教材得出,重点和难点不宜太多)
(二)说教法(教学设计思路,说出教学实践、行为的理论依据)
常用教学方法:启发讨论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分组讨论法、讲练结合法等;教学设计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摘桃子”。
(三)说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讲练结合等。
(四)说教学过程(重要的环节)
1 . 情景导入(复习旧知)、师生互动、启发思考、迁移类比、重难解析、归纳总结等。
2. 板书设计强调科学、有效、结构化,小结可以不板书。
说课稿模板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稿范文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5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第二课时。下面我从教材特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这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篇文章讲述了17世纪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设计理念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点燃的火把。”在本课教学中,我力争做学生思维的激活者,情感的激发者,学习的引导者,采用了“学——议——练”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读、说、议、写,去代替教师单一的讲授,通过对课文重点段落的感悟、理解、品味、积累、运用,使学生得到思想的启迪、思维的发展,同时获得语言的增量。
三、说教学目标
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深入理解课文所写的典型事情的主要内容。2、联系上下文了解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当时在人们心目中不同的地位,并在对比品读和想象写话中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紧密结合。
四、说教学重、难点:
1.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丰富学生的语言,训练他们的思维,培养说话和写话能力。
2了解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当时在人们心目中不同的地位,并在对比品读和想象写话中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五、说教学流程
根据课文文本的特点、中段阅读教学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我预设了以下版块的教学:(一)整体感知,初识“伽俐略”,(二)学习课文,感受“伽利略”。
下面我将着重说说我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首先,在“整体感知,初识‘伽俐略’”板块中, 引导学生在老师的帮助和启发下,回顾并尝试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虽然有一定的难读,但学生通过“跳一跳”摘到的果子格外具有兴趣,体验到的成功分外激动。
其次,教师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文脉,找到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争论的焦点,引起学生质疑,让孩子们一起跨越时光隧道,亲临当时意大利举世闻名的比萨斜塔,去见证这个伟大的实验。
最后在“感受‘伽利略’”板块中,重点抓住第五自然段的两句话,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听到这样的议论所产生的疑问或者感想,重点体会伽利略的不迷信权威,敢于追求真理的精神。通过对围观人物言行的侧面描写,伽利略的形象更加鲜活生动起来。
最后教师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盲目地迷信权威,会成为创新道路上的绊脚石。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这既是对学生心目中的伽利略形象的一次质的提升,又是对课始的一次呼应 。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紧紧抓住文本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力图让语文教学“味正情浓”。 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语言学习得到增量,思维得到启迪,情感得到熏陶,这是语文教学追求的一种美好的境界,也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