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3-27 手机版

教会孩子时间管理的方法,提高孩子写作业效率,杜绝磨蹭拖拉;知道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建立正面的思考习惯,达到“我能”的自信状态;塑造孩子的责任心,了解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改善生活中的不良习惯;让孩子了解大脑的工作原理,合理运用大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小学教育处于教育的基础地位,使学生受益一生的行为习惯有一些是在小学阶段养成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小抓起,从点滴做起,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叶圣陶先生曾说:“习惯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都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努力拓展教育空间,加强横向联系,把单纯的课堂教学扩大为多渠道参与的教育网络,创设全方位育人的环境,才能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
下面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谈一下个人的粗浅认识。
一、提高认识,教师言传身教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哪些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哪些行为习惯不能养成,为什么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要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辨别能力,并通过与优秀同学相互交流学习经验,从而和自己进行对比,自己在哪些方面不如别人,以及自己不如他人的原因,让学生形成共识,从而取长补短,改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
1.师生认真学习有关条例,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重点抓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制订开展养成教育的具体措施,教育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用文明语言,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
2.学生一天的生活中大部分时间与教师在一起,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早晨,学校领导、学生代表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师生互相问好;每个星期一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老师正规的礼仪动作给学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给学生播撒了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良种。
教师要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不应该只教书,不育人,不能当“教书匠”。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认真探索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的规律,把说在嘴上,写在纸上的“教书育人”切实记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自觉站在育人的高度进行教学。
二、根据学龄特点实施分层教育
1.低年级学生,通过各种竞赛,通过得小金星,初步养成。
低年级的学生,最缺乏自觉性,很多事情能不能做,都没有意识。作业时常不做或忘记带回家;废纸到处乱扔,自己的课桌下面就像垃圾堆,不管什么,没用就扔;教室里追逐打闹,当班主任的最头痛,不管怎么说都没用,上课讲了,下课就又在教室了跑了。但他们也有自身的特点,就是有好胜心理,也爱挑别人的毛病。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些让他们形成自律。
我们可用“比比谁最棒”的方法。课堂上,把要求告诉他们:小朋友们,你们都很棒!但老师不知道,哪个小朋友是最棒的。不如我们来比比看,究竟是谁最棒。老师这里有一些小金星,你们想要吗?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只有达到老师要求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小金星。
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你可以布置任务和要求。但刚开始,要求不能过高,从浅入深,逐步提高。同时要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督促,既可以帮助别人改正,也可以提醒自己。这种方法也可评价学生的课下表现。
然后利用班会课,总结学生一周来的表现情况,指出缺点,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同时分发小金星。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赞语,也不要吝啬小金星,只要有肯定之处,都可以得到,这样更能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小金星可以让学生自己贴到荣誉角上去,这样更能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发现小学生的行为都有明显提高,很多事情无需老师督促,学生之间便会相互指出,然后加以改正。
2.中年级学生,利用天天行为规范,形成自律。
中段年级小学生渐渐的有了自我意识,开始会主动思考,判断是非对错。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在他们的大脑里开始会比较,但出发点大多考虑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指责。他们所想到的还比较片面,有时还不够成熟,自律能力还不够强。
此时应当加强他们的行为规范。根据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需要,利用班会课通过学生提议,老师完善,共同制订“天天行为规范”, 每个学生都有一张,要求每个同学每天看一边,每天督促自己按“天天行为规范”要求努力做到。经过几个月的实践后,每位学生都能自觉的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看到水龙头没拧紧,他们便会主动上前拧紧;看到地面上有纸屑,他们能主动拾起来;看到小同学摔倒了,他们会主动上前将他扶起。由此看出: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能使学生受用一生,也能使老师教育管理更加轻松。
3.高年级学生,利用荣誉,增强自身使命感。
高年级小学生,已基本上由他律转为自律。此时,老师会发现他们越来越难管,也越来越难沟通。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于学校的条条框框,习惯于老师的唠叨不休。对于行为习惯,他们很少违反,但也不会主动,看到不好的现象也常常事不管己,高高挂起。
对于高段学生,一味说教不行,采用比赛也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怎么办呢?可采用多种方法结合。学校的竞赛,要积极争先,拿出榜样作用。同时班级里开展“班级荣誉,我的责任”活动,以加强每个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同时把所有责任,让每个学生承担。中国有句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是这种思想,让人觉得仿佛好坏是所有人的责任,就可以减轻自身的责任,恰恰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没有责任了。所以我们班级奉行“班级荣誉,我的责任”,谁犯了错误,就要承担一切责任。班级得到了荣誉,也是你的荣誉。
有了责任,才有动力,才会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养成自我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对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对于学生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对于每位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不能只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三、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矫正学生不良行为。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单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家庭和社会也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小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区密切配合,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1.家校配合,构筑良好育人环境。日本教育家福泽渝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家庭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求孩子遵规守矩,家长首先要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并注意尽量避免消极言行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我们主要通过家访、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和实行家长开放日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取得联系,指导家庭教育,开展“我和规范同成长”的家校活动。使家长了解并配合学校贯彻落实新《守则》和《规范》,改进家庭教育的一些消极做法,共同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2.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懂得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社会化的过程伴随人的一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是不可或缺的,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感受遵规守法对成长的重要。因此,学校要善于与周边的社区单位取得联系,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活动,充分利用社会为我们提供的丰富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全新的感受,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优良品德。比如培训安全小卫士,让他们不只在校内,在校外也要起到监督检查的作用,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工作,让学生从以往简单、空洞的说教变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地养成了珍爱生命、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好品质。
四、注重反复,强化训练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尤其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同时设计一些简单、易行、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通过努力,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实验证明,一项行为习惯至少要经过21天不间断的训练才能形成。可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长期坚持,反复训练。
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来引导学生行为的自觉性。每周可以提出切实可行的行为要求,及时将本周学生行为与规范要求相对照。并且每月根据学生实际更换新的目标,鼓励学生对照目标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同时,教师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平时,可以通过“电话”、“家校联系卡”的方式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对孩子在家的行为提出要求,使家长有的放矢地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当某种良好的行为或动作通过强化训练,已经渗透到他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滴血液和每一根神经中的时候,才能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个时候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才能算真正养成了。我们只有立足于“知”“行”统一的原则,在课内外进行有机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行为习惯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各个细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优良品德。

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良好习惯

古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礼仪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体道德素质的外在体现,文明礼仪要注重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小学阶段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最关键的时期。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小学生的礼仪是在交往中养成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礼仪是美好心灵的展现。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向进行礼仪教育呢?我认为抓好小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养成文明的礼仪习惯
日常生活中小学生的文明习惯可以体现在文明的交往中,小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在校做个好学生,就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这些都是文明交往的表现。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现代文明的标志,而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又是一个小学生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应当从小节做起,从很具体的见到老师、父母主动打招呼,帮助父母和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逐渐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 。
二、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 《小学生日常规范》、《小学生守则》许多学生倒背如流,而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果皮、塑料袋现象就发生在他们身上。每年的三月学雷锋活动月,学校开展做好事活动。为什么许多学生回到家里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更不用说在社会上做好事了。所以,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佳境,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做起。比如说: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行,见到教师要主动行队礼问好,见到班里不整洁就主动整理,上学衣冠整齐,佩戴红领巾,上操、集会、放学站路队要做到快静齐。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质的飞跃量的积累,良好的道德素质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教师是小学生的镜子,教师的言行举止无不影响着小学生。小学生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认真地模仿和学习。因此,教师要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努力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要求学生做到的事自己也要做到,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比如上课师生问好我始终坚持向学生问好,叫学生坐下时我都要说请坐。课间学生向我问好,尤其是每天早晨和下午上班都能看到值日学生戴着红飘带,频频的向老师行礼问好,礼仪非常规范,每次我都点头或招手并向同学们问好。在上学的路上,见到我班孩子我都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学生为我倒水,我感激的说:“谢谢!”望着干干净净的教室,我对同学们说:“你们辛苦了!”这种教育的效果胜过千言万语。在教育教学中我注意仪表端庄,以身示范,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养成教育
叶圣陶老先生说:“习惯在于教师的训练和指导。”确实如此,良好的习惯不可能自发而成,必须经过指导和训练。作为班集体组织,可以分层次、分阶段、多类型地让学生们在生动形象的活动中促进他们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们应该有计划地利用节假日开展教育活动。如,“教师节”开展尊师活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 “重阳节”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等等。让学生在真真切切的活动中自己感动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这样的形式比长篇大论的空洞的说教显然效果要好。
五、养成教育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是通过教育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的好习惯。教育过程中出现反复,也是正常的现象。教师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利用班队会讲,放学路队前提醒,出现不文明现象时,以点带面进行教育。平时发现有礼貌的同学及时肯定,树立典型,以他们的礼仪榜样去影响其他学生。这样学生就逐步形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
总之,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不可能自发而成,必须经过指导和训练,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培养。

浅论如何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浅谈怎样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学生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手段,是以德育工作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为主线,渗透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的每个领域之中,在其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需要依靠全体教职员工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形成一个教育网络,齐抓共管,使学生得到健康成长。
要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必须构建一个网络体系,开辟两块阵地,利用三条渠道,通过四个途径,开展“五小”活动,采取四项措施,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一)构建一个全方位的教育网络体系
1、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体系。即:学校——德育教育机构网络;家庭——学生家长和家长学校;社会——各级关工委组织和相关执法部门。
2、构建校内教育网络。①党支部——团支部;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思品课教师——少先队辅导员;③工会——关工委。
通过构建校内、校外教育网络,横向与纵向、内部与外部形成合力,形成一个双重的、全方位、多层面的养成教育结构体系,达到全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
(二)开辟两块阵地,即:学校、家庭
1、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地方,学校要充分利用学生在校园内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教育培养。
2、经常召开家长会,同家长沟通,要求学生在家里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要求在家中的行为也要象在校内一样 ,保持文明行为习惯。
(三)充分利用三条渠道、通过四个途径。即:学校要利用课堂教育、班级管理、实践劳动三条渠道,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文明礼仪教育训练四个途径,使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老师与家长共同联手,学校与社会齐抓共管。
1、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教育。利用德育课堂及各学科课堂教育,渗透德育教育,潜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教学生做人的道理,教他们从小懂得该做什么样的事,该做什么样的人,学会怎样做好事,做好人,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利用班级管理对学生进行教育。如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对照进行教育训练,使其言行举止受到约束,逐步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①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要求学生遵守校纪班规,礼貌待人,尊敬老师,尊老爱幼,团结友爱,帮助同学,诚实守信,提倡师生用文明语言交流等等,形成良好的班纪班风。
②对学生进行讲究卫生、热爱劳动的教育。一是讲究个人卫生习惯,要做到“勤”,勤洗手脚,勤洗脸,衣服脏了要勤换,勤洗澡,勤洗头,勤剪指甲,勤刷牙。通过这些自我服务劳动,收到衣着干净整洁、面貌精神焕发的效果。二是讲究公共环境卫生,要做到“全”。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校园内的卫生是我们大家的卫生,需要我们师生全部共同参与,经常全面清理打扫,随时随地打扫,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通过参加这些公益劳动,达到全面清洁环保,使学校既是校园又是乐园。
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小爱护公物;从小接受“八荣八耻的教育”,分清真善美,辨别假恶丑,达到爱憎分明。从爱我寝室、教室——爱我学校——爱我家园——进而达到热爱祖国。
3、利用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训练。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来自于反复实践,长期保持。除了上述对学生的讲究卫生等方面的自我服务劳动外,一是要求学生在家中要帮助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有寄宿生的学校,要加强对寄宿学生的生活自理方面的教育训练,如不睡懒觉,自已穿衣,洗脸,洗头,洗脚,刷牙,自己叠被,自己盛饭洗碗,自己布置寝室等,同时要求他们讲究美观、干净、整齐。二是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公益劳动,如带领学生开展敬老助残活动,帮孤寡老人、残疾人、军人家属干家务活,参加有益环保的打扫卫生和维护交通秩序等社会 公益活动。
(四)开展争做“五好小公民”活动
针对学校和学生实际,结合共建文明和谐社会的大局,开展争做“五好小公民”的活动。
在家做“好小帮手”;在社会做“好小标兵”;在校做“好小伙伴”;在社区做“好小卫士”;独处时做“好小主人”。
(五)采取四项措施
1、学习观摩,榜样引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学习外面的先进经验,同时要善于挖掘内部典型,树立榜样,以典带面,典型引路。
2、教师示范、指导。教师的示范作用不可忽视,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起到表率作用;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训练,要做到耐心、细心、诚心、关心,以达到满意效果,且长期保持,养成习惯。
3、制度制约。建立有可操作性、可比性的激励机制和各项规章制度来约束激励学生的言行,如学校制定班级考核评分细则、学生就寝制度、就餐制度、学习制度、卫生检查制度等,班级对学生进行操作评定等。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习惯养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包括学会倾听、善于思考、敢于提问、自主读书、认真书写等习惯。而行为习惯则主要指举止文明、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守时惜时、懂得感恩、勤俭节约、遵守秩序、讲究卫生等等。其中,第一种习惯的养成都需要许多细小行为的培养,需要从孩子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做起。比如,学会倾听的学习习惯要求孩子不仅上课时要专心倾听老师的讲解,不能东张西望,不能做其他的一些分散注意力的小动作,而且还要学会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留意他人发言的内容,并及时做出自己的判断,必要时可以举手进行纠正和补充。而举止文明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则需要教育孩子熟练掌握“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使用这些礼貌语言。如,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给别人带来不便或者伤害时能够诚恳道歉,说“对不起”。与此同时,举止文明还要引导孩子不打架,不骂人,不起哄、不嘲笑,在公共场所不喧哗等等。
但是人的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人们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坚持,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在小学教育阶段,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也不是孩子的成绩,而是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在教育实践中,家长和教师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家庭和学校合力的结果,缺少任何一方的努力,孩子都难以养成好的习惯。由于时间、场地等因素的影响,孩子在学校中学到的良好习惯都需要在学校外,尤其是家庭中践行,因此,这就需要家长的努力和配合。一方面,家长需要配合老师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比如,上面所讲的倾听习惯的养成,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在与孩子的交流过程时,也需要时刻注意培养孩子耐心倾听的习惯,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等别人说完再讲,同时检查孩子是否认真倾听。另一方面,家长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做好榜样,良好的习惯不仅要求孩子要坚持做到,而且家长自己也要身体力行。比如,在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习惯过程中,家长一方面要求孩子答应的事情就要努力去做,如果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缘由,并以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另一方面要尽量少向孩子许诺,一旦向孩子许诺的事一定要完成,给孩子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榜样。
人的成长没有捷径,任何习惯、行为和技能都来源于不断的摸索和练习,任何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和不良习惯的纠正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长一定不能操之过急,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细工慢活。家长一定要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不断地总结方式方法,不断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美酒的酿制需要时间,孩子的成长同样需要父母耐心地守候。
评论(1)

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听到一句话: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我们对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是有共识的。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呢?

生活有规律

按时作息,家长要尽量保证孩子的生活起居时间的一致性。如每天起床、早餐、上学、放学到家时间、晚上的学习时间等要相对固定,长期坚持下来,孩子自己也能学会独立按一贯的生活规律来制定合适的作息时间表。一旦孩子习惯过一种有规律的生活,那么我们就会觉得孩子自觉了,家长也轻松多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长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应该有意识的从小锻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如:自己整理书桌、收拾书包、整理房间,假日做适量的家务等。家长帮助孩子在生活中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就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意识。

学会节俭

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家长没有注意对孩子节俭这一习惯的培养,甚至有的家长认为让孩子节俭是寒酸的表现。其实想一想,一个从小不知道节俭的孩子,长大了又怎么会节俭呢?要培养孩子节俭的习惯,第一要定量给孩子零花钱,让孩子自己去支配这些钱,如果提前花完,不补,不预支,让孩子学会节制、学会理财。家长引领孩子不同他人攀比,当然,家长首先不能进行攀比。可以尝试让孩子利用假期去品尝一下赚钱的艰辛,这样他就不会乱花钱了。

上网要有度

家长要在看电视、上网、使用手机上以身作则,少看电视少玩手机多看书,用行动产生说服力,这样的纠正效果会更好。

待人有礼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或听到,有的孩子客人来了不知道问候,甚至还有的孩子满嘴脏话,而家长往往以我这孩子真不懂事就轻描淡写的过去了。家长不要以为孩子大了自然就知理了,因为当他养成习惯之后,他就不觉得这是一件错事了,更不会去改正。所以家长要教育孩子一些基本的礼貌和礼仪:如:尊敬老人、师长,见到师长要主动问好;到别人家去时先敲门,不乱动他人的物品;在家接待客人时,学会让坐、请茶、送客,且不影响大人之间的交谈;到公共场所要爱护环境卫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等。

养成看书读报的习惯

家长需要为孩子购买、订阅适合的的图书报刊,创设一个阅读环境,但书最好不要订得过多,书要少而精。为防止“走马观花”,家长们可以“示弱”,让孩子给家人讲书中的情节或要求孩子写读后感。

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强调校规制定班规,规范养成教育。
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以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由班主任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规,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教室走廊内奔跑、追逐,坚持课前一首红歌或誓词,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按时交上,班级建立图书角,课余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等,注意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
二、构建德育网络,保障养成教育。
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养成教育 的第一课堂,社会是养成教育的熔炉。在养成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三教和一”,形成养成教育“三结合网络”,即: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 学校各学科要渗透养成教育,做到“事事在育人,时时在育人,处处在育人,人人在育人”,要求各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加强横向联系,彻底改变班主任唱独角戏的局面,形成教育的合力。学校—家庭相结合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形式, 使家庭形成合力,增强教育效果。
三、以身作则,引领养成教育。
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应注意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教师应为人师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起到表率,因为在中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孩子的言行。另外教师要关心体贴生活习惯特别是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我们应从自身出发,从平时的小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平时,我们教师走进学校、教室,一发现地面有烂纸就随手把它拣起来,有了垃圾、废纸总是亲自扔到垃圾筒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有时老师一个眼神,学生就会马上意识到错误并很快改正。
四、 积极组织培训,强化养成教育。
我们可以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的国旗下讲话、广播站、班队会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培训,对学生进行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法律常识教育,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使学生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人民,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培养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乐于帮助别人,自觉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培训,让学生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向困难低头,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
开展评价活动,落实养成教育。
评价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及时对中学生养成教育进行评价是我们做好养成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它能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做到知行统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周我们都要进行 安全、纪律、卫生流动红旗的评比和发放,每期我们都要进行演讲的评比,树立典型;开展“争当升旗手”、“争当护旗手”,通过评比和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样使学生的养成教育的评价具有强烈的激励性。
当前,我在班级内研究并实施开展的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与研究活动——学生物品管理及刚刚开展的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中,我发现,学生的习惯养成主要靠外在驱使动力,也就是班主任老师的严格管理即他律,在教师的强化教育下,多数学生基本能做到,一旦老师管理不严格,学生习惯培养就会不彻底,半途而废。比如有时忘记要求课前准备怎么做或下课后不提醒,很多学生就把之前老师的要求抛在了脑后,不做任何物品整理,就下课上厕所或在教室里做其他事情了,课桌上书本作业横七竖八的摆在上面无人问津,就连自己坐得杌子歪歪斜斜挡在自己走道上,一不小心就会把自己或别人绊倒,他都视而不见。这充分说明,初期的行为习惯培养要靠教师或班干部的严格要求、不断提醒督促下,学生才能基本做到。在养成的内容上,我们教师也应该列出一些项目,作为监督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准则:
一、学习上进行养成教育 学习是学生的基本任务,保证学习上的良好秩序是任何学校都必须做到的,否则,学习任务的完成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中学阶段是学生有学习任务的起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终生受益的,也是完成中学的学习任务所必须的。我们从“学习用品摆放、上课、书写及其它”四个方面来落实学习上讲秩序。
二、活动中进行养成教育 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源泉。学生“德”的意识的形成,是通过他们在活动和交往中不断修正其行为,从而不断地获得相关的体验逐步形成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学阶段除了基本的学习活动外,其他活动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也是十分巨大的。其实,除了学习活动,其他活动实质上是相关社会活动的主要缩影,让学生在这些看似简单实质上意义重大的活动中扮演好角色,从而获得良好的体验,让学生的人格核中积淀优秀的元素,这才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真正打好基础。 三、生活中进行养成教育 “德性”在生活中体现,特别是在生活中的小事中展现。校园中的学生生活都是人一生中的生活细点,积累生活就是要从校园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受用终身。我校从“用水、吃饭、上厕所及其它”四个方面来要求学生讲秩
四、让学生自觉地相互评价,使他律向自律转换 让要求在学生的行为中体现,并持之以恒,是我们的最终期望,也是研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同伴群体之间的相互评价、影响是使要求变成行为的十分重要的强化因素,正确的影响起正强化作用,否则,只能起负作用。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就是要全体学生都认同要求,接受要求,趋同于要求,并首先在集体中按照要求去做。通过长期的集体教育影响,使学生达到独处时也能自觉地按照要求去做,从而实现他律向自律转换,教育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人格品质,成长成材,最终承担起社会、家庭责任。
五、学生学校学习生活的语言表现。
包括回答问题声调值、沉稳度、艺术性。是否全面准确,课间活动中语言卫生等。
六、学生在校生活中的课余行为表现。
包括活动形式、喜好 、表现方法、协作精神、客人接待技巧等。
七、学生在校生活中参加各类活动的行为表现。
包括:参加升旗仪式、集合、集体演讲、校园实践劳动。学生在校日常生活中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养成教育的功夫不仅在细微处见精神,更在于鲜明主题的牵引力量上,确定适合于相应年龄阶段儿童的教育主题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和基本着力点。从教育与社会、教育与家庭相联系的角度,审视我们的养成教育,一定会有更好的视角、更行之有效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手段,剩下的就只有持之以恒地实践了。

如何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想要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首先要让他们学习文化知识,让他们懂得尊老爱幼,尊师重道文明礼貌的重要性,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让他们慢慢的,谁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他们从意识里面自觉的去守礼貌,讲文明是最好的。
当然从懂礼貌的角度来讲,注重礼仪文化和礼仪教养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孝亲敬长,这是最起码的一个标准,然后再由亲人父母及到朋友或者是长辈也叫警长,那么肖琴局长能够处理得好的话,那就是尊师重道,尊师重道能够处理得好的话。能够彰显孩子们的高尚品德和老师的有教无类!

怎样养成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一、教师身教,重于言教。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一个教师必须时刻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青少年儿童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在成长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喜欢模仿自己的老师。在学生们心目中,教师是最可依懒的人,最应服从的人,教师的示范教育对他们来说就是无声的命令。因此,教师应当严于律己,从我做起,为人师表,言行一致,成为学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应自己首先做到,在养成教育中,教师应成为学生最直观、最重要、最活生生的典范。 当教育出现困难时,请先做一下自我检查。有一天黄昏,一师路过一家超市,一看里面的蔬菜瓜果色泽鲜艳,我就忍不住去摸了摸,捏一捏,看看是不是真的。这个时一个台湾人说,先生,我们有一个习惯,买东西要用眼睛挑,不要用手挑东西。我也是40多岁的人了,自认为还是一个挺文明的人,坦率地说,第一次听说要用眼睛挑东西。这就是习惯。当然也有朋友说了,现在中国有些货物的质量有问题,不挑怎么放心呢?确实这是可以理解的原因,但是你可以看到人家有很多文明的行为,我们本身没有。我们不是天然就具有给孩子做表率的能力,随地吐痰,谁吐得最多?绝对是大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讲卫生的习惯可能比大人好。所以说我们需要反思,培养孩子良好习惯首先要从我们成年教师做起。请思考一下:当孩子向我们问好的时候,我们回应了吗?当孩子帮我们做事情的时候,我们表示感谢了吗?因为我们的错而伤害了孩子,我们道歉了吗?我们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我们是否做到了? 因此,教师们的言行应充分体现其教育性:教态亲切自然,语言文明优美,能微笑着面对那些有思想缺陷或学习差的同学。在与学生交往时应以礼待人,多用"谢谢"、"不用谢"、"没关系"等礼貌用语,让学生始终受到文明语言的熏陶、感染,春风化雨,滋润学生心田;书写工整规范,操作轻拿轻放,并以其积极的生活态度,崇高的精神境界,坚韧的意志品格,启迪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当然,抓紧常规教育,重视言语教育也是必要的。 二、持之以恒,滴水穿石。 习惯培养的重要法则之一是,人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需要训练的。一个好的行为不是自然而然形成,而是一定要训练,而且要持之以恒。 美国研究发现,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这是一个大致的概念。根据研究发现,不同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时间也不相同,一般需要30天至40天,总之是时间越长习惯越牢。  在《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上登了一篇文章,是深圳一个老师写的。这个老师很会教育孩子,很有责任心。她发现班里有一个10岁的男孩子老是不好好写作业,上课也不认真,非常贪玩,不用心上课。这个孩子如果长期下去就会养成不良习惯,老师说:以后每天放了学,你就到我这儿来写作业,好不好?孩子说好!坚持了几天,孩子表现不错。但是有一天老师开会,回来晚了,回到办公室一看,没人了,孩子早走了,又去玩去了。第二天老师很懊丧,找到这个同学,怎么了,昨天你哪儿去了?孩子说,老师,昨天我去的时候,你不在办公室里。我想你可能有事,我就回家了。第二次,这个老师回到办公室又没有见到这个孩子,这个孩子又玩去了。这次孩子编了个理由,他说老师,我看了一眼你还是不在,我就又走了!老师知道:这孩子的老毛病又犯了,贪玩的欲望又强烈了,找个理由就往外跑。老师知道这样不行,这天晚上老师给这个孩子的妈妈打电话,说这样吧,现在你就把孩子给我送来,让他把今天的课补上。孩子太出乎意料了,老师这么认真啊!结果孩子拿着书包到学校里来,老师还在备课,陪着他写作业。这个孩子知道了老师这么认真,我回家了还要把我叫来,以后只好坚持,老师也尽量地和他一起学习。经过了大概两三个月的时间,这个孩子已经养成了习惯。 一个朋友的女儿,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孩子。从小学到中学,老师都喜欢她,为什么?这个女孩非常有礼貌,善解人意。谁给她们家打电话,凡是这个女孩接电话,打电话的人常常感叹:“你女儿怎么这么可爱呢?我们好像在电话里都看到了你女儿的微笑。”你说一个电话就能感受到这个女孩的可爱,为什么呢?这个女孩一拿电话,首先说您好,这里是谁谁的家,请问您找谁。如果她妈妈不在家,她会说,很抱歉我妈妈现在不在,您有什么事情需要我转告给她吗?需不需要我记下您的联系方式。而且来电话的人如果不挂电话,她不会先挂掉,总是让客人先挂掉她才挂。所以打电话的人都很感动,觉得这孩子太可爱了。为什么有这么好的习惯呢?这就是她妈妈培养的结果。她曾经给孩子说,凡是给咱们家来电话的人,都是我们的朋友、客人,对朋友和客人要热情要愉快,要有礼貌。孩子一听有道理,所以接电话的时候,都是带着愉快的心情接电话,那声音就不一样了。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有的时候就忘了,有的时候就心情不好,脸色也不对,妈妈就站在一旁打手势,提醒她,给她示意。孩子就想到了,就注意克制自己的情绪,慢慢地就养成了习惯。 三、点滴渗透,小事抓起。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不随手丢垃圾,将垃圾丢到指定的位置,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学习用品摆放,坐立姿势端正,作业书写规范,集会思想专注,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放学路队有序等,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都建立在种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之上的。提倡从一点一滴抓起,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教育的机会,逐渐使全体学生的行为习惯统一到一个标准上。如抓服从教育,就要认真处理每一件不服从教育的违纪事件;抓认真学习,就要严肃处理每一个不交作业的人等等。为了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要求班主任和德育小组成员腿勤、眼勤、嘴勤、手勤,全天跟班。为了掌握班级每个学生的情况,要挤出一切时间多进班、多接触、多观察、多指导、多交流、多参与学生活动,在工作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同时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行为习惯。 四、校园文化,载体平台。 这更是学生动手操作,发展个性,创设自我教育载体的阵地和园地。良好的学校环境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良好的育人环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条件,因地制宜,让学生参与美化校园活动,办好文化长郎、悬挂名人画像和名人名言,开辟学习园地,开放图书室,美化校园环境,不断提高精神文明程度,“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在舒适、安静、优美的环境中学习,情操得以陶冶,心灵得以净化,使美好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作用。 五、分层要求,各有侧重。 如低年级重在培养和教育学生语言文明,会恰当使用礼貌语言,懂得要保护自己的人生安全和身体健康等;中年级重在培养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主动为需要获得帮助的人提供方便,自觉地为他人和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初步感知“善”的快乐等;高年级重在培养为他人奉献的精神,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感恩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六、开拓背景,行为实践。 我们认为对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家庭范围内,必须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引导他们投身社会、服务社会,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学到的道理,促进文明行为的内化。为此,学校将养成教育向社会延伸,以组建社区服务中队为载体,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走向敬老院,走向街道,走进大自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关心周围的人、事和环境、关心身边的整个社会。学生在走向社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自立能力,也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进一步提高文明行为程度。也在活动中得到了发展,成为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学习能力都较强的队员。 七、正确鼓励,激励进取。 如树立学生中的先进典型,开展文明天使、进步学生等的评比活动和学生德育评价活动,规范学生行为,起到以点带面,整体联动的作用,也能使班级很快形成良好的局面。 一位教育家说:“在儿童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希望自己被表扬的欲望。”人的心理特征,就是喜欢称赞、表扬、奖励,而不喜欢批评、禁止、和消极的阻挠,因此,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和诱导在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很重要。 大家都知道班级的课堂纪律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以前上课时,我经常提醒学生坐坐好,认真听,多动脑。开始一段时间,这些提醒会引起学生注意,但多次以后感觉效果并不是很明显,持续的时间也不长。于是我就采用表扬的方式督促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凡是上课认真听讲,坐得端正的同学,我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只要我说“某某同学坐得真神气!某某同学神速!某某同学字写的真漂亮!……”当回答问题精彩时我会不由自主地以掌声给予赞赏,学生举手积极时我也会适时给予小礼物给予奖赏或夸奖他:“你真会动脑筋!你真棒!……”这些语言,在肯定某一些学生的同时,也会让其他学生受到鼓动,在课堂上更加遵守纪律,积极思考,从而课堂效率就会在无形中提高了。 总之,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常抓不懈,不断探索教育新途径,才能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如何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养成文明行为习惯的方法:

1、营造丰富、适宜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2、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在自主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3、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在肯定、赞赏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4、以生活为教材,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和巩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5、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在平等的氛围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扩展资料:

1、营造丰富、适宜的环境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凡是可以给幼儿刺激的,都是他们的环境。一切物质是他的环境,人也是他的环境,而人的环境比物的环境还重要;倡导“注意环境,利用环境”“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等等有远见、独创性的关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思想。

2、激发幼儿的主动性

在自主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小孩子学习事物需自己学习。“做”这个原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一切的学习,不论是肌肉的,不论是感觉的,不论是神经的,都要靠“做”的。所以凡是幼儿能够自己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是幼儿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

最危险的,就是他没有思想的机会。

我们人一天到晚所做的事情,所有的活动,十之八九都是习惯。早上起来,穿衣是习惯,吃饭是习惯,走路是习惯,写字是习惯,运动是习惯,睡是习惯,一切的一切,都受习惯的支配,思想的时间却是很少。

因此,凡是做父母和教师的,切不可一手包办,或横加干涉,应当从旁观察,相机指导。也就是说“直接经验,自己思想,是学习中的唯一门径”。

3、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在肯定、赞赏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习惯的形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要经历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首先是完全由老师或父母来管理和约束。第二阶段是由团体管理。最后是自己管理。

在儿童习惯的养成中应多鼓励。一切的一切,你要用鼓励的方法来控制儿童的行为,来督促儿童的求学。

消极的制裁不会发生多大的效果的,有时候反而容易引起他的反感。因此,教师、家长的评价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面对幼儿的正确行为,教师应给与认同、赞赏的积极评价,如:“你帮小朋友搬椅子,真会关心人”;“小手洗得这么干净,真是讲卫生的好孩子”等,会强烈的增强幼儿的自尊与自信。

面对幼儿的过失行为,教师应给与关心与期望的评价,如:“大家都喜欢讲卫生的好孩子,我们一起把香蕉皮扔进垃圾箱”;“你不争抢玩具,小朋友才愿意和你玩”等,会使幼儿在宽容、理解中自觉地改正过失。

教师和家长要积极、正确的运用好评价的方式,让幼儿在肯定、赞许、鼓励和期望中,不断改正过失,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4、以生活为教材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和巩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走进自然和深入社会是养成儿童良好习惯的有效途径。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知识的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活教师,每一个人都应当向它们领教,向它们探讨。

对幼儿来说,生活就是学习的教科书,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当是贯穿于幼儿生活之中,渗透在各种日常游戏、活动中,通过在日常生活和大自然中不断体验、理解、接受,逐步转化为幼儿自觉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模式,从而形成习惯。

如:幼儿在玩滑梯时,你推我挤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简单的提醒、说教只能起到一会儿的作用。现在,我们发现类似的问题,会组织幼儿讨论:这样做有什么坏处?怎样做才会更好?怎样才叫排队?在生活中哪些时候、哪些地方需要排队——下楼梯、洗手、做操、上公共汽车等等。

然后请幼儿表演正确的过程,并要求大家以后要互相提醒,互相帮助。经过日常生活中不断的练习和强化,幼儿的自控能力逐步增强,从而养成了排队、不推挤的良好行为习惯。

5、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在平等的氛围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无论什么事,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就容易做得好;第一次做错,第二次就容易做错。观察、模仿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

在幼儿的心中,教师的地位是最高的,经常会听到孩子们说:“这是老师说的”;“老师就是这样做的”。可见,幼儿把教师当作自己最直接的学习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深刻影响。

因此,要教小孩子教得好,必定要在第一次的时候教得好。所以对于第一次的动作,教师要格外留意教导,以免错误。

教师时时处处都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树立正确榜样,在积极的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如在礼貌教育中,教师要以身作则,需要幼儿帮助时,真诚地说一个请字,得到幼儿关心时,衷心地道一声谢谢,使幼儿在平等的氛围中,受到礼貌的熏陶,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哪种蜥蜴最好养

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龙血树叶子发黄干枯是什么原因

哪种洗发水补水效果好

如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习惯

哪种洗发水对人体无害

标签: [db:标签]

声明:《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教会孩子时间管理的方法,提高孩子写作业效率,杜绝磨蹭拖拉;知道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建立正面的思考习惯,达到“我能”的自信状态;塑造孩子的责任心,了...

    百科 日期:2023-03-27

  • 哪种蜥蜴最好养

    东部蓝舌石龙子,最常见也是最普通的种类。背上有7至8条斜纹,多数眼睛后方具有黑色条纹,少数比较淡,前腿比较干净没有花纹,野外种群数量大,分布于澳...

    百科 日期:2023-03-27

  • 虐机达人苹果上传iPhone XS抗摔考验:头部高度连摔4次,仍然坚挺

    9月29日消息对于YouTube频道JerryRigEverything的这位虐机达人,IT之家的读者们可能有所了解。他以刀刮火烧等一系列残暴的测试手段而闻名。昨...

    数码 日期:2023-03-27

  • 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1、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读课外名著时可介绍前后相关情节,使学生由被动地听到自觉地去读,提高阅读生活气息浓厚的名著的兴趣。2、培养学...

    百科 日期:2023-03-27

  • 龙血树叶子发黄干枯是什么原因

    1、光照太强原因:它喜欢散射光充足的环境,强光会晒伤植株。若是长期放在强光直射下很容易就会被晒伤,会出现黄叶,干叶现象。2、温度太低原因:它的...

    百科 日期:2023-03-27

  • 哪种洗发水补水效果好

    1、黛丝恩植萃滋润亮泽洗发水:这是日本产品,瓶身设计简约。性质温和,发质偏干或者头皮敏感的消费者,甚至是儿童均可使用。这款洗发水质地是无色...

    百科 日期:2023-03-27

  • 苹果iPhone供应链在台湾正研发黑科技镜头

    9月29日消息据台湾《经济日报》消息,当前在台湾的苹果iPhone供应链正在研发出一种黑科技镜头,名为“黑镜头(Black lens)”,不出意外未来苹果未...

    数码 日期:2023-03-27

  • 如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1、在数学教学中进行规律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有必要进行规律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2、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比较教...

    百科 日期:2023-03-27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