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重分析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特别要关注经常出现的考点。
2、提高课堂效率,上课时认真听讲,老师划的重点认真背诵。
3、关注热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中的热门问题。
4、加强审题训练,把握解题技巧。真读题,看懂题目,找准材料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要按照题目要求确定解题步骤。
5、精选一定数量的不同练习题进行独立分析,自己组织答案,不断积累解题经验,掌握解答不同题型的方法和技巧,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质量
传统的品德课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少;师生一问一答多,学生探讨研究少;重知识,轻能力等.这些问题严重妨碍和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的发展,抹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管理者、支配者的角色,树立起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的观念.教师应树立以生为本的全新教育教学理念,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过程.
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活起来,变讲为导.品德课教师必须突破一言堂满堂灌的模式,应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把原本枯燥的政治理论学习转化为灵活多样的讨论、合作学习,使学生从情景再现中获得知识、提升认识,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使品德课程生活化;
第四、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第五、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学、善学。
怎样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一、把社会时事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
处于中学阶段的孩子们一般对社会时事和热点问题都较为关注,在课下聊天时都会兴高采烈地议论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或者突发事件,教师可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和诉求,把社会时事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降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难度。比如在讲授“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在课堂中间穿插讲解一下巴尔干半岛的局势、伊朗的核问题等等,相信势必可激起学生极大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可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指导学生深入地分析这些国际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不仅可有效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能使之从更深层面去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二、积极营造良好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课堂情境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有助于学生迅速融入教学情境之中,因此教师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情境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在学习“热爱祖国”课时内容时,教师可在课堂伊始播放歌曲《国歌》,接着再请同学们观看一下我国体育健儿取得优异成绩时举行升国旗仪式的录像,最后给同学们讲述一下名人爱国的故事,相信定可有效感染学生情绪,点燃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进而使之下定决心好好努力,为将来报效祖国做准备,这种教育方式远比教师反复的道德说教效果要好的多,也更有力量。又或者在学习“防微杜渐,减少与预防犯罪”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表演一个课堂短剧,找几名同学分别扮演剧中不同的角色,以现身说法的形式讲述法律知识,相信这种新颖的学习知识的方式,一定能有效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纷纷参与到课堂表演活动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政治知识,收获了全新的体验和感受,还使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谓一举多得。
三、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众所周知,多媒体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等诸多优势,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多种感觉器官,还能把一些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降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度,因此从这个层面而言,我们建议教师可适当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比如在学习“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改革开放30年的建设成果,相信学生在观看这些视频资料的过程中,定能直观感受到对外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从而更加深刻了解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或者在学习八年级教材中《一步之遥》的课时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彻底明白违法和犯罪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教师可把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中的《庭审现场》和《法律讲堂》的部分内容下载下来,并结合教学实际内容,有选择地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在真实案例中真正弄懂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违法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犯罪会承担什么后果等。
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综合政治素养,仅仅依靠课堂45分钟的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可多组织开展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之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良好结合。例如教师可精心选择一个政治命题,并利用课余时间把同学们分成A、B两组对命题展开辩论;在学完环境的相关知识点之后,请同学们利用周末等课余时间参加环保活动,做环保志愿者;为了帮助同学们识记一些重要的政治知识点,教师可组织开展基础知识竞赛,看谁知识点掌握的既多又牢固。总之这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又能有效增强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政治学习能力的提高将大有裨益。
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疑问对学习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力量。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比如在学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要求,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命题时,有学生可能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一战后的美国,二战后的日本都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他们的经济也得到飞跃式发展呢”,面对学生的这一问题,教师切不可因为这不是授课内容范围内的问题而不予理睬或是横加指责,这样会严重打击学生提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正确的做法是先对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予以充分地肯定和鼓励,接着秉持耐心的态度对学生疑问予以回答。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质量
初中思想品德课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社会性、实践性和时代性,教材内容虽紧跟当今社会的变化,但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教材仍不能在第一时间反映日新月异的社会实际。教师的教学内容如果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增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活力与创造力。
一、及时更新,展现信息的时效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的爆炸,科技的日新月异,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思想品德课程要适应社会变化所带来的信息上的更新,教师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时立足教材,用最新的素材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教材的严肃性和稳定性,决定了教材内容不能在短时间内随意变动,教材中涉及到的数据往往具有滞后性,这就要求教师平时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介来为课文知识提供最新的数据说明。例如在讲授《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时,我通过收集资料,将课文中袁隆平杂交水稻的例子做了如下补充:在2009年9月10日到12日召开的“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对外合作部长级论坛”,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透露,近年来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全球每年推广杂交水稻面积约二点四亿亩,每年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七千万人。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措施,并在全球累计推广播种五十多亿亩,增产粮食五亿多吨。教师将教材中的数据不断更新和整理,不仅展现了信息的时效性,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使教与学更加与时俱进。
二、热点依托,让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不仅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不断提高了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判断能力,教师如果只是强调理论的教学而忽视学生的兴趣,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反感甚至厌恶。社会热点、社会生活一方面能拉近学生与学科知识的距离,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认知和探究。那些极易引起广泛关注并产生较大争议和影响的社会热点、社会生活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选取一些当前的国内外大事和社会热点作为课堂教学的资源。例如在《诚信是金》一课中,我列举了信义兄弟的故事:湖北孙水林兄弟俩每年都会在年前给农民工结清工钱,2009年底哥哥孙水林为赶在年前给农民工结清工钱,在返乡途中遭遇车祸遇难。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将工钱送到了农民工的手中,兄弟俩的诚信之举深深打动了全中国的人。让学生意识到诚信不仅在古代,也是当今中华儿女秉承的良好道德品质。在教学中以“热点”推动教学,以丰富生动的事例来联系教材,通过借鉴社会热点给我们的影响,来进行自我反思,这样既能让教学内容具有时效性,体现思想品德课的社会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又能引导学生了解、关心时事,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三、理论联系实际,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
新课程改变了传统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师以人性化的理念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面对这一变化,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生活实际、知识实际、心理实际出发,根据教材相关理论知识,通过恰当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有目的地开展教学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当我们讲到《维护消费者权益》时,通过班级某学生在消费时购买到伪劣产品的真实事例,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这个事件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益?遇到这样的事件我们应该怎么样维权?我们应该怎样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由于是自己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例,同学们都表现出了极高的参与度。在这样的教学中,每一个班级的学生面对的问题或事件是有所差别甚至是完全不同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情况作出一些必要的调整,使得教学内容万变不离其宗,不仅增强了教学的时效性,源自学生自己或身边的事例,也更能引发共鸣。
四、多媒体利用,让教学方法更灵动有趣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为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素材,这就需要教师从丰富的社会资源中提炼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课余时间多利用网络平台,及时搜集与教学有关的文本、图片、影视片断、视频等信息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教学素材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越来越丰富。在教授新课时,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对收集的资源进行整合,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如:在讲授《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时,我从互联网上下载了一些青少年受到不法侵害资料后,经过认真处理,制成图文并茂的课件,展示给学生,并在如何保护自己的这个教学环节中加入了一个学生如何“智斗”歹徒的视频,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更容易让学生踊跃地参与到我所设计的各种问题的讨论当中。
初中生怎样学好思想品德课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基础学科,本文探讨了学生学好思想品德课的方法,希望对学生们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您整理初中生怎样学好思想品德课,供您借鉴参考。
初中生怎样学好思想品德课
思想品德课既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课程,也是中考科目之一。学好思想品德课,不仅有利于初中学生赢得中考,进入自己的理想高中,而且也有利于广大学生增长知识,丰富人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享受健康快乐的人生。
一、树立学好思想政治课的信心
信心是获得成功的第一步。要学好思想政治课,首先必须树立一定能够学好的信心。学生平时可以多了解一些“补弱”成功的例子,用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在制定目标时,学生要从小、从低开始,积极创造学习思想政治课进步的记录,进行自我激励,不断提高自信心。
二、培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自己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用崇高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学习目的来激发学习的兴趣。(2)同思想政治课学习教好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取长补短,交流学习心得,来培养学习的兴趣。(3)融洽师生关系。若是由于师生关系不融洽造成学习思想政治课兴趣不高,就应努力改善师生关系,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当然教师也应该积极主动,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例如:教师可精心设计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一堂课新颖精彩的开端,可以极大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的成功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比如,充分调动各种教学手段,运用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或从学生思想认识入手导入,或从情感入手导入,或从行为入手导入。有的教师还提倡运用谈话法或讨论法、直观法、辨析法、哲理法导入,开宗明义,直奔主题;有的提出问题设问法或类比法、归纳法、游戏法、故事法的运用,激发兴趣,引起悬念导入新课;有的则提出通过音响法或图像法、观察法、演示法、汇报法的运用,创设情境,塑造形象导入新课。如此种种导入方法,都能够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具有积极学习的状态。
三、多读多记
学生学习思想品德是离不开“多读多记”的,多读多记能让学生很好的掌握基础知识。思想品德课的选择题,大多是容易混淆的基础知识,如果不能准确掌握,似是而非,往往就会选错;而问答题往往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其答案往往并不是课本的某一段话,而是要运用几课的内容,甚至几个年级的内容去分析一个问题。因此熟练地掌握课本知识是做好题目的基础,其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也。有些同学不重视课本的阅读理解和记忆,而只愿多做题目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记什么呢?第一就是要记住本学科的一些专有名词,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合理消费等。第二就是要记住一些反映重要观点的句子,如:“承担社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正因为他们这样履行责任,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多彩、更加温暖、更加充满希望”;“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一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制度。它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三就是要记住一些放映重要观点的内容,如:为什么要坚持对外开放?为什么说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现阶段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是怎样的?对于这些问题不仅要会记会答,还要能理解。
四、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
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这可以表现在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
1.学习环节方面
听课时,要集中精力弄懂教师讲授的内容,做好课堂笔记,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课余时间应主动问教师或同学。课后的作业应及时、认真地完成。学会有意识地归纳整理所学知识,使之系统化。平时多读一些有关思想政治的报刊、书籍,经常收看电视新闻,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
2.学用结合方面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认识社会热点问题和身边的生活问题,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好思想政治课还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自己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成绩。
五、本门课程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思想品德》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它同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密切相关。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各自学科中最为基础的知识,要深入领会这门课程,就必须同这些相关学科结合起来,使学生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比如学生通过学习法律知识,都知道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当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用什么样的法律来保护自己并不十分清晰,所以应该重视学科的结合。
六、关注社会热点与关注自我发展相结合
中考命题往往以时事材料、社会热点为背景设计考题,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关注社会热点,最好养成爱看新闻的好习惯。除此还应多关注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热点问题,让中学生与时代的脉搏同跳动。这也是中考政治改革的目的。学生应该关注当今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比如从当前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可以联想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从中国与世界各国一起应对金融危机和应对世界气候变化等事例中还可以联想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从三鹿奶粉事件延伸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可以联想法律、道德(诚信)方面的知识,以及权利义务、消费者权益、社会责任等有关知识,环境污染和节能减排问题等。通过关注社会热点,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问题的强烈意识,又可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提高中考应试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七、教会学生答题
中学思想品德中考题分为选择题、辨析题、材料题、活动与探究题。辨析题的答法应有一定的模式:一辨正误,二述道理,三讲做法,在阐述道理时应先讲依据,再联系材料,可正反阐述。在回答活动与探究题时,要注意全面作答,通常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或者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几方面进行阐述。学生如果掌握了答题方法,就可以将掌握的基本知识恰当运用。
综上所述,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今天,从事思想品德教育任重而道远,要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当教师的就得下足功力,讲究方法,做到无愧于学生、无愧于责任、无愧于心。
如何提高中考思想品德学科的成绩
思想品德学科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课,是中考的主要考核学科,中考思想品德命题贯彻新课程改革和中考改革的精神,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突出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凸现能力立意的要求;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观点教育、思想品德方向和主流价值标准引导,关注考生的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负责任公民的基本理念,彰显德育功能。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品德课的复习备考中,要注意围绕所学的重点知识,结合社会的热点材料,关注身边的生活实例,提高对有关现实问题的综合认识和评价能力,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思想品德中考复习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考法新,致使不少师生的复习无法把握,下面就我多年教学实践,谈谈我对提高中考思想品德学科成绩的看法。
一、注重分析教材,制定可行的教学计划
学生和教材是我们进行教学的客观实际,对学生和教材我们应该全面分析,认真研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弄清楚所教班级的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建立学优生和学困生档案,及时进行辅导并做好辅导记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使优生更优,差生转优,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其次充分研究和分析思品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特别要关注经常出现的考点。每年都要认真研读连云港市《中考指南》,弄清楚哪些内容要考,哪些内容不考,把“思想品德课程内容目标要求”作为平时的教学依据。我认为在这一点上只要舍得花时间、花力气钻研,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全面分析学生和教材的基础上,每学年都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需要的教学时间、采取的教学方法以及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等。要紧扣教材,注重课本基础知识的教学课本基础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对重点的基础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夯实。这一步是最关键的,需要的时间也是最长的。
教会学生梳理归纳综合知识的方法,更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考试时才能在这个基础上“盖楼”,从而做到游刃有余,不过做到这点确实不容易。学生能背下的东西有限,加上随着时间推移,知识会被渐渐遗忘,如果认为学生只要把整本书一字不漏地装进脑子里,就万无一失了,那么考试成绩大多数不会很理想。我觉得教给学生方法—“授人以渔”最好。平时听新课的过程,其实就是初步梳理知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一边跟着老师的思路,一边归纳书中讲了哪些内容,用简明的小标题标在该知识旁边的空白处;对于重要的字、词、句,可用红笔划记;对于重要的段落,就直接归纳中心,记在段落旁。等到一个学习阶段结束后,就可以把这些小知识点串联起来,让学生自制一个知识网络,根据它来背记重点,然后再通过课本,整体感悟,查缺补漏。这样,到复习时就显得比较轻松而且重点鲜明。
二、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
要向45分钟要质量,对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掌握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特别对于毕业班的教师来讲,复习课更要研究教材,熟悉中考考点,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其次,在掌握考点的基础上,要参考大量的习题(特别是其它省市中考试题),目的是为了明确这一考点中考出题的方式和展现的形式。这样做有利于我们掌握重点难点,在课堂上有侧重点,也让学生早一步走进了中考。最后,在课堂上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注意力是课堂的关键,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所以在课堂上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三、关注热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
推行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创新能力,学习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中的热门问题。所谓“热门”就是与学生实际、与社会生活中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与思想品德课的重点、难点相结合的焦点问题。因此,在复习教学中,学生要读“有字书”,更要读“无字书”。这里所说的“无字书”,不仅包括“家事、国事、天下事”,还包括我们的思想觉悟、行为、观念等。开放性试题大多是以时事热点为材料,并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联系思想行为的实际来回答,这类试题的答案往往是多元的,具有发散性的特点。所以,我们在复习中应联系国内外重大时事来复习,有机地将书本知识与重大时事相结合,寻找社会热点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对时事进行分析与思考,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如对“祖国统一问题”、“科学发展观问题”、“神八飞天问题”、“众志成城抗震救灾问题”、“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问题”等等,不仅要求学生要了解熟悉这些热门问题,而且还要要求学生理解明白这些热门问题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四、加强审题训练,把握解题技巧
遵循新课程评价改革的基本理念,中考的非选择题大部分是开放性试题,解答好开放性试题,审题是关键。许多同学考试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审题发生偏差。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审题训练,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审题。首先,要认真读题,看懂题目,即要搞清题目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其次,要找准材料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认真甄别解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最后,要按照题目要求确定解题步骤,组织答案要点,同时要注意使用政治术语。总之,审题时一定要明确“题在书外,理在书中”,不要因为有的题目没见过,就认为不会做。在进行审题训练的基础上,我们要注意把课本知识与社会热点联系起来。要在全面系统复习的基础上,选择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有关知识,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并经常精选一定数量的不同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分析,自己组织答案,这样才能不断积累解题经验,掌握解答不同题型的方法和技巧,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
初中思想品德
https://pan.baidu.com/s/1bu7WsQZacPIlakRmajYzRQ
?pwd=apgc 提取码: apgc怎么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
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在如何活跃思想品德课堂的问题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借此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质量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学生的实践活动往往只限定在做练习、做作业这一环节上,而在其他教学环节,学生几乎是“无事可做”。因此,如何在实践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我们必须关注和解决的大问题。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 把学生看作教学过程的主体,传统教学模式中大多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实行灌输式教学,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记和听。于是厌学的情绪普遍出现,有很多学生在课堂上看课外书,有一部分伏台睡觉,课堂气氛很沉闷,教学质量出现了下滑的趋势。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教育部提出了课堂改革的要求。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把学生看作为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三)、让学生树立“主人翁” 意识,发挥“主人翁”精神。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地重视了教师的作用,轻视了学生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扮演者“主角”学生扮演着“配角”。随着形势的发展课堂改革的进行,人们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配角”,而是成为了“主角”。课堂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要想激活思想品德课堂必须让学生树立“主人翁” 意识,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把课堂活动当做自己的活动,充分他们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思想品德课远离学生实际,教学方法采取单一性的灌输方式, 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失去了兴趣。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教材声文并茂、生动、形象、逼真,把教材中见不到的场面、情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生动活泼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中注入时尚素材。如:导入《走进小康》一课时,我播放了歌曲《春天的故事》的flash,刚开始教室里安静极了,随后有的同学开始小声地跟着吟唱,紧接着是全班同学一起唱。歌曲播放完之后,我不失时机地提问"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改革开"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两句歌词各有什么含义。这种视听结合一下子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兴趣盎然地进入本课的学习。 三、巧妙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课前要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问题,才能在课堂上提出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所提问题应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令人深思,给人启迪,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大胆创新、巧妙设计问题,不拘泥于常规。多应用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素材的新闻媒体材料加以实践。例如,在讲到有关"一国两制"知识点时,我播放了香港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的电视实况录像片段,雄伟壮观的场面,意气风发的驻港、驻澳部队,雄壮的国歌,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使学生一下子就能感受到伟大祖国的神圣与庄严,并在心灵深处认真体会与思考"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的现实意义,促进了他们创新思维的提高。 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因此,应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使学生在课堂中有了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情感的交融 。 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情感教学的前提。只有以平等、民主的态度、方式和情感去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老师、尊重老师,使学生由喜欢思品老师而喜欢学习思想品德课,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关系中,老师起主导调节的作用。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一个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 首先,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表情动作要体现平等、民主。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会感染学生,使学生情感愉悦,精神振奋。特别是上课时,老师站在讲台上,慈祥的面容、微笑的表情能打消学生的紧张情绪。 其次,老师要善于用眼睛表达自己的情感信息,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从走进教室的一刻起,老师就要有意识地用自己和蔼、信任的目光,尽可能平均地投向全体学生,这不仅会大大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还会让每一位学生,有一种被重视感、被关注感,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师还要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下给学生送去不同的眼神:当发现有学生注意力分散时,用目光去暗示、提醒;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胆怯、畏缩,用目光去鼓励、支持;当学生犯错误时,目光应严厉而诚恳;当学生有所进步时,应换成赞许、信任的目光。特别是对一些后进生切忌用鄙视、厌恶、轻蔑的目光对待他们,那会损伤他们的自尊,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换之用一种期待、信任的目光让他们看到希望、增添力量。 五、师生合作互动,激发情感。 1、创设多向交流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只有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学生很容易产生单调、乏味的厌学情绪。采用多向通话或多向信息交流的教学模式,其形式是允许学生间的议论、评论、肯定或修正各种见解,通过直观启发、学具操作、合作实验、实践测量、游戏竞赛等,为学生学习营造一种愉快、宽松的气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开拓思维,促进教学中认知信息的交流,而且也为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2、鼓励学生自己质疑释疑。虽然可以由老师提问,学生讨论,但若能形成学生自己质疑释疑,共同探索的气氛,则更有利于学生在共同探索的过程中,分享认知活动中的情绪体验,促进情感上的和谐融洽。 3、引导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在教学中,当学生答题中出了差错,无法自己解决时,设法引导其他学生帮助解决。这种学习中相互帮助的气氛,有助于增进学生友好情感。如可以采用“小老师”制,让做对的学生帮助找出错题症结所在,再让学生自己修正或得出更完整的见解。 这样的教学,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培养了其余同学热心帮助同学的品质。在这种气氛中,即使有同学错了,也不会遭到其他同学的嘲笑,大家努力从他人的见解中去发现好的地方,从而使学生都在相互帮助、信任、支持的教学环境中更快乐、有效地学习。 六、联系生活,丰富情感 。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是兴趣的重要来源。”这就告诉我们: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是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例如:针对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可以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并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上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后,可以结合社会上的一些假冒伪劣的现象进行分析,如金华毒火腿等,不仅仅让学生知道假冒伪劣不仅侵犯了消费者权益,而且分析一下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措施,拓展消费者如何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学生不仅对所学知识内化,更激起学生情感共鸣,更好的进行情感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