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元末起义军之一,是继承郭子兴而发展起来的,郭子兴属于白莲教组织。白莲教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借以鼓舞人民反对黑暗的元朝统治,所以又称“光明教”。
白莲教的首领韩山童称“明王”,体现其教义宗旨。朱元璋不仅曾经信仰白莲教,而且承认自己是白莲教起义军的一员。于是朱元璋取得政权后,国号称“明”。
明朝时期国名的来源
中国各个朝代名字的由来大多和开国皇帝的家族传承或早期经历有关,
秦--原本是周朝的诸侯国,国号就是秦,被传承。
汉--刘邦早期参加义军时因功被义军领袖封为汉王,当时项羽是楚王,打败项羽后国号就用汉了!
唐--李世民的老爸李渊是隋炀帝的亲戚,挺能打,被封为唐国公,后来造反,取国号为唐。
宋--太祖赵匡胤在后周的职务是殿前都检点监宋州刺史,兵变后以宋为国号
元--都以为蒙古人野蛮没文化,他们的朝代名字最有来头,取自《易经》中“大哉乾元”的意思,名为“元”。
明--普遍认为朱元璋曾入过明教,建国后用明来做国号。
清--皇太极改“后金”为“清”的前一年,皇太极已废除“女真”族号,改为“满州”。而“满州”在满语中音近“曼殊”,本是佛名,意为“清之帝王”,是佛的化身。因此他用“清”代“金”,对笼络各族人心和进一步取代明王朝,作用都比“大金”或“后金”来得大。与此同时,皇太极还为推翻和取代明王朝大造舆论,说只有有德者才能统治天下,“惟有德者乃可称天子”、“有德者受命,无德者废弃”这些话,便成为他思想的核心。而他所说的“有德”,便含“清”的意思,恰与“满州”语意相合,所以就用“清”作国号。
明朝的来历
明朝概况
明宣宗宣德八年(1433年)时明朝疆域。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完整的明王朝历史进程分为四期:
明朝的前身——西吴时期(1364年-1368年)
建立全国统治——明朝时期(1368年-1644年)
江南半壁——南明时期(1644年-1662年)
最后的余波——明郑时期(1662年-1683年)
http://baike.baidu.com/view/3371.html?wtp=tt
明朝的来历,明朝什么时候开始的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以应天府(南京)为京师,国号大明, 年号洪武,朱元璋称帝。后进行北伐和西征,同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命徐达、常遇春等将北伐,攻占大都(即北京),元顺帝北逃 ,彻底结束蒙古在中原的统治,中国再次回归由汉族建立的王朝统治之下。 之后朱元璋又相继消灭四川的明升和云南的梁王把匝剌瓦尔密、辽东的纳哈出。又八次派兵深入漠北,大破北元,天下至此初定。
在我国历史中,明朝的国号到底来源于哪一个地区?
中国从夏朝到清朝,经历了大约20个朝代。你可能对这些朝代的建立者比较了解,但是未必清楚这个朝代的国号或者名称是怎么来的。本文就以时间脉络为主线,对主要朝代的国号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中国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夏”在古代有“大”的意思,是周族人对自己祖先建立的王朝的称呼。但是夏朝人称呼自己叫什么,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之后,中国将陕北、宁夏一带地区叫做“夏”。十六国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在这里建立了“大夏”,史称“胡夏”。两宋时期,党项族也在这里建立了“大夏国”,史称“西夏”。
第二个王朝是商朝,“商”字的本义是焚柴祭天。商朝贵族十分信仰天帝,因此十分重视祭司、占卜等迷信活动,因此被称为“商”。另外,盘庚迁都殷(安阳)之后,商朝也被称为“殷商”。
周朝的名字来源也是他称,周人自称是“夏”或者“华”。在商朝时期,周人在关中地区经营农业,他们推行了比较规范的井田制,商朝人看到后,就称为周人。“周”在甲骨文中就如同井田的形状,代表齐整的农田。
秦朝的名字源于秦邑。西周时期,东夷嬴姓中的一支迁徙到了关中一带。周孝王时,嬴姓首领非子因养马有功而受封,附庸“秦”邑。于是他们就开始被称为“秦人”,东周初期,被封为秦国。也因为秦国从关中一带兴起,于是关中一带的名称也逐渐成为“秦”,有秦川、秦岭等称呼。十六国期间,先后有两个政权定都关中,都以秦为国号,史称“前秦”“后秦”。
汉朝的名字也来源于地名。项羽分封时期,沛公刘邦被分封到了汉中,成为汉中王。此后,刘邦的就以“汉”为旗号,不断和项羽争霸。前202年,刘邦称帝,就直接用了汉这个国号。后来历史上多次出现以“汉”为国号的政权,基本都是刘氏建立的,如刘备的“蜀汉”、刘知远的“后汉”、刘旻的“北汉”,刘隐的“南汉”,只有十六国时期的“成汉”是氐族李氏建立的。
魏的国号来源于地名。魏也称为“梁”,古代指的是河南地区,因为这里在战国属于魏国之地。三国时代,曹操以豫州起家,成为了魏王,因此国号就是魏。后来的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他们选择“魏”为国号,可能是曹魏政权对他们的印象很深。三国时代的吴国也是因为兴起于吴这个地方而称为吴国。
晋国是从魏国政变而出现的朝代,名字来源于司马昭的封号。285年,司马昭为晋公,后来又为晋王。到司马炎称帝,就直接以晋作为国号了。晋也是一个地名,原本是指山西这个地方。五代时期,李克用因为占据山西,因此被号称“晋王”,后来山西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就以“晋”为国号,史称“后晋”。
隋朝的“隋”的本字就是“随”,杨坚父亲在投靠北周后,被封为“随国公”。杨坚称帝后,就改“随”为“隋”,作为国号。唐朝的国号“唐”是地名,古代是山西这个地方,和晋差不多都是指一个地方。李渊在隋朝为唐国公,镇守太原。李渊称帝后,就以唐为国号。后来李克用的后代称帝,建立了“后唐”。
宋也是一个地名,指的是古代的宋国之地,包括徐州、商丘一带。南朝时期,刘裕为徐州人。418年,刘裕,以十郡建“宋国”,受封为宋公。420年,刘裕称帝,以宋为国号。五代时期的赵匡胤的归德军节度使就是在商丘,是宋国之地,于是在陈桥兵变后,赵匡胤就以“宋”为国号。
辽国的名字来源于辽这个地方,是辽河一带。契丹族建立国家后,就以辽作为国号。不过辽在契丹语言中的意思就是铁的意思。女真族强大后,认为铁不如金坚硬,于是选择金作为国号。后来女真族和满族都喜欢“金”,如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国”,史称“后金”。后来爱新觉罗家族改为了金姓。
元的国号是精心选择的。忽必烈继承了蒙古大汗后,崇尚汉文化,于是学习汉族建立国号。忽必烈的文人们提出取《易经》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作为国号。这个“元”有开始,大的意思。表明忽必烈想开辟一个新天地。
明朝国号的来源和宗教有关。明教又叫做摩尼教,是从波斯国传入的。摩尼教宣称世界存在黑暗两种势力的对抗,并且将自己视为光明的一派,因此翻译为明教。明教在民间的影响很大。元朝末年,红巾军中的许多人士就是明教教徒,如韩山童被称为“小明王”。朱元璋早期也属于红巾军的一支,所以以明为旗号。后来国号就是明。
清朝的国号是皇太极定下来的。皇太极的一个目标就是灭明朝,他认为明朝的“明”在五行中属于火,因此取国号为清,因为清是在五行是水。而且皇太极还将女真族改为了带三点水的“满洲”。另外,清明并称也有太平盛世的含义,而且清始终位于明的面前,有压住明的感觉。
明朝的国号“明”与明教的“明”真的有关系吗?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大统一王朝。
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更是让明朝这个时代鲜活了起来。不知道多少人成为了明粉,那么明这个国号是怎么来的呢?是不是如同金庸小说中所说的那样,因为朱元璋是明教弟子的缘故,其实没有太大关系。
在元末明初时代,宗教众多,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明教和白莲教。
不过朱元璋是不是明教弟子?有待考证,朱元璋发迹于红巾军。是郭子兴的部下还娶了老郭的养女马氏,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马皇后。
不过老朱曾经有个顶头的君王,那边是韩林儿,这位的称号便是小明王,小明王便是发迹于白莲教。所以说从这方面看老朱和白莲教也有些关系。不过后来小明王在过江的时候掉水里死了,是不是老朱策划的也有待考证,再之后就是朱元璋灭掉张士诚灭掉方国珍,然后定都南京建立大明。
明这个国号的来历却成为史学家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有人认为朱元璋是承袭大小明王,所以定为名,也有人认为与宗教有关,朱元璋和白莲教明教关系密切。他的部下很多人都是明教徒,所以朱元璋用明来作为国号已是正统,也暗示明教明王出世的口号。
还有就是说五行说明喻火,取代元朝便是以火克金。不过不管是出于哪种原因,老朱上台后对宗教的打压可谓是异常猛烈,白莲教和明教都没有幸免。
中国各个朝代名称的来历
夏朝,历史上惯称为“夏”。这一称谓的来源有十种说法,其中较为可信的观点是“夏”为夏族图腾的象形字。
商朝,五帝帝舜时期,商人的始祖契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邑(今河南商丘),就以“商”来称其部落。商汤灭夏后便以“商”作为国号。
周朝,周人由游牧渐变为农耕为主,后迁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就此产生“周”的概念。“周”字最初写法是:上田下口,上下合成,后来演变为周字。
秦朝,秦朝的国号来自于地名。早期的秦人由于给周王室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封在秦地,秦襄公因为保卫周王室有功,正式被封为诸侯国,秦成为国号。
汉朝,刘邦因曾被项羽封为汉王,便以“汉”为国号。
三国
魏,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国号为“魏”。
蜀汉,刘备是中山王刘胜的后代,自称是汉室的延续,所以国号为“汉”。自称季汉,由于其所在为蜀地,故称其为蜀汉。
孙吴,孙坚为汉末吴郡富春人,孙坚死后,公元196年,东汉朝廷封孙策为”吴侯”。孙策死后,公元220年,曹魏建立,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公元229年5月23日,孙权称帝,就以“吴”为国号。为区别于前12世纪至春秋战国之际存在的诸侯国吴国,以及五代时期杨行密建立的吴国,史学界一般在前面加上姓氏称之为孙吴。因其居于三国之东,而有东吴之称。
晋,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被魏帝曹奂封晋公。咸熙元年(264年),加封晋公晋王。司马炎后来代魏称帝,就用晋作为国号。
隋朝,隋文帝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世袭爵位,即位后立国号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为“隋”。
唐朝,“唐”,曾是晋的古地名。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被追封为“唐国公”,其后,爵位传至李渊。便以“唐”为国号。
宋朝,赵匡胤因其发迹在宋州,故国号曰“宋”。
元朝,元朝的正式国号叫大元,至元八年元世祖忽必烈发布《建国号诏》,取自于《易经·乾篇》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这句话。
明朝,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表示承袭自韩山童、韩林儿父子的“大小明王”之号。
清朝,专家鲍明认为大清的国号主要是源自于满文——daicing的音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