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上是的,只有南方极少部分地区能够满足三七生长的的温度,湿度,阳光等因素。
三七主产于云南文山、砚山、马关、西畴、广南、麻栗坡、富宁、邱北,广西田阳、靖西、田东、德保。云南文山历史悠久、产量大、质量好,习称“文三七”、“田七”,为著名的道地药材。
三七用途广泛,价值较贵,是一味珍贵的中药。由于其外形颇似温莪术,常被一些不法商贩投机取巧,用温莪术加工雕刻而冒充之。然而,两药功效大不相同,如果误用会直接影响到广大病员的身体健康。 正品三七来源于五加科植物
三七适合种植在什么地方?
三七适合种植在云南、广西、江西、四川等地。三七喜温暖而阴荫湿的环境,怕严寒和酷暑,也畏多水。土壤为疏松红壤或棕红壤,微酸性;年平均气温16.0-19.3℃为宜。生长期间若气温持续3-5天,在30℃以上,植株易发病。栽培地宜选东坡,坡度5°-15°为宜。在低洼地种植易发生根腐病。
三七多年生直立草本,高20-60厘米。主根肉质,1条至多条,呈纺锤形。茎暗绿色,至茎 先端变紫色,光滑无毛,具纵向粗条纹。指状复叶3-6个轮生茎顶;托叶多数,簇生,线形,长不足2毫米;叶柄长5-11.5厘米,具条纹,光滑无毛。
扩展资料三七主要价值:根茎和肉质根为名贵之中药,有止血、破血散瘀、消炎定痛和滋补之功效,为治疗跌打损伤之主要药物。花、叶亦有清热之效。
形态特征:伞形花序单生于茎顶,有花80-100朵或更多;总花梗长7-25厘米,有条纹,无毛或疏被短柔毛;苞片多数簇生于花梗基部,卵状披针形;花梗纤细,长1-2厘米,微被短柔毛;小苞片多数,狭披针形或线形;花小,淡黄绿色;花萼杯形,稍扁,边缘有小齿5,齿三角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七
三七种植,对土壤有什么要求?
37的种植对土壤没有什么严格的要求,它的适应能力特别强,抗病能力也不差,只要不是酸性土壤以及粘土特别重的土壤,基本上可以种植。当然了,在种植之前做一定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想要让三七可以正常的生长,想要获得更好的一个产量,那么这个土壤必须要松软一点,不要结块,对于土质如果比较肥沃一点,营养丰富一点,那么更好,当然条件允许的话,最好选择砂质土壤。
之所以建议选择砂质土壤主要是方便收成,因为其它的土壤就算保持一定的倾斜度,同样在收成的时候挖土也比较麻烦,所以沙质土壤是最好的,很轻松就可以拔出来。另外专业种植的人一般都会检测一下土壤的酸碱度,酸碱度只要不超过7不低于6,那么就可以了。
在种植之前一定要对土壤进行一次深耕,15公分深的泥土翻起来接受阳光暴晒之后再进行种植,这样可以预防烂根病。经过太阳暴晒的泥土往往会将很多的细菌杀死,这样种植的时候对根部就不会有多大的影响,当然了,土壤的温度不能够过低,一般来说低于0℃,那么37就容易导致冻害,所以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如果是北方地区要选择好这个季节来播种,以免到冬季来临的时候才获得收成,那就麻烦大了去了。
虽然3七种植对土壤没有什么要求,但是对海拔还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如果海拔超过2千米,那么就很难保证37的正常生长。对于高原地区,那么并不是特别适宜种植这个37,可以选择在南方地区中部地区种植,这样才能够保证37的正常生长。在种植之前一定要多了解对环境的要求,还有水分,温度,湿度,光照等等。
三七种植方法与生长环境
【生长环境】三七多栽培于海拔800~1500米,气候冷凉,年温差幅度小,年相对湿度较大的半山区的缓坡地,土壤以红壤或棕红壤、含有机质丰富者为佳。生长周期长,休眠期短,一般生长3年以上收获。
【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三七适宜生长于温暖地带,因其抗湿能力弱,应选择排水良好的斜坡地(坡度20℃ ~30℃ )。种三七的土壤最好是肥黑疏松或带沙质的黑土,次为灰土,黏性较大的则不宜种植。一般经验,生长在沙质壤土的三七头比生长在沙质砾壤土的为大,但生长在沙质壤土的植株死亡则较多。
根据经验,一年中最适宜三七生长的天气为农历7~8月,最怕是大小暑期间的天气,植株很易死亡。这主要是因气温高,时有雨天,土温剧变影响根部,致落叶枯死。天气干旱对三七生长有利下雨过多,更会影响其生长但晴了10天左右,又下几天雨,对三七生长没有多大影响。
整地在农历10~11月(有的夏末进行)间即开始犁耙,并做好土壤消毒(取草皮或茅根等铺于畦面上,引火燃烧,以除病虫害),故施用石灰粉50千克/667平方米。犁耙后作畦,畦宽100~115厘米,畦长视地形而定,畦高约33厘米,畦面呈弓形。结合整地施足底肥,常用厩肥,草木灰、火土、绿肥等。施用做到“熟、细、匀、足”。其中火土3000~3500千克,钙、镁、磷肥共50千克,油枯25~50千克。播种前15~30天,对基肥和畦土进行消毒,每667平方米用甲醛(福尔马林)1千克加水稀释喷洒,经过消毒的基肥撒于畦土,浅翻畦土,使肥料和表土充分混合。如果土壤干燥,应先浇水。
2、采种育苗:于农历11~12月间采种时,选择3~4年无病虫害的植株种子,最好在阴天随采随播。如将种子收回,只宜阴干,不宜在阳光下暴晒。收回种子,最多不超过15天,否则发芽率低。
将采得的种子一粒一粒插入整好畦面的土中,插种宜浅,以深1~1.5厘米为宜,采用横行播种行距5~7厘米,然后用稻草盖于畦面,以盖满不见土为宜。第2年2~3月间可发芽。
3、移栽:播种后1周年便可移栽。移栽时最好一面取苗一面种。取苗时,勿伤其根。去其基叶,如种不完,保护好在1~2天内继续栽种。施放肥料和育苗时相同,但肥料中草木灰宜多配一些。一般株距15~20厘米,行距33~40厘米,在畦面上横种,3株作为1行。种时把三七头横放,根向上,芽向下,这样有利于三七生长大而不长。但三七发芽部分切忌覆盖肥料。种好后,按育苗一样覆盖稻草。
【栽培管理】
1、做好天棚地棚:
(1)天棚:犁耙好后,用165~200厘米长的木柱子,每隔170厘米左右立1木柱,埋入土中使其稳定,然后在柱头上用长的小木条横直交叉,互相结好,再用茅草或芦草盖上,把跌落的茅草捡净,按照畦宽50~70厘米,畦间距离34厘米开好行。天棚盖草的厚薄在夏至大暑期间加厚些,以免阳光过猛,晒死幼苗,尤其是大小暑期间,更应加强管理。根据经验,三七过了大小暑不死,以后就不怕晒了。立秋后三七开花结子,这时阳光已弱,且结子需要适当阳光,才能开花授粉,否则不结子。因此在这个时候,应该把天棚茅草除去一部分,使阳光能透过茅草照到三七,以利结子。另外用小竹条或小木杖等围在三七外围作藩篱,以免人畜野兽践踏。
(2)地棚:在下种或移栽后,立即盖上稻草,盖时不宜过厚,也不宜过稀,以把泥土盖过为度。稻草整齐地放置,每隔100~120厘米远的地方用竹片随面的曲度夹好,以免风吹或人为地触乱稻草,伤害三七幼苗。
2、加强管理:
(1)三七播种移栽后,必须专人日夜在田间看管。三七种植2~3个月后,正遇冬末和初春的干旱,这时应该适当淋水,保持湿润,以利发芽。到春天有水后,不应淋水,相反应该做好排水工作。下雨后园内积水或一连几天都是下雨,出太阳时三七叶就会卷缩,呈枯死状,这时可用草木灰吸收土中过湿水分,同时增加了钾肥,使其组织增强,而增加对不良环境抵抗能力。
(2)消除园内杂草:三七栽在半阴半阳地方,生长势比较弱,畦面上不应有其他杂草,否则会影响它的生长。清除园内杂草在入春后是一件经常的工作,要做到有草即除,园内外四周相距100厘米的地方所生的杂草也应铲除,以免害虫蔓延入园
(3)追肥:三七追肥应该是每年追肥2次,第1次追肥在大暑后(大小暑前不宜追肥),这时正是开花结子,应该施骨粉,普遍l匙便可施3株。第2次在11~12月,肥料最好是干牛栏粪混合草木灰(其中牛粪应比草木灰多),施时不挖土,只是把肥料盖于三七头上,但施肥时千万不要触伤其根部。
种植三七的主要产地是哪里?
中医一直主张:“如果一定要因地制宜选药,那么药有其劲,药有其基”。因此,中医把具有地域特色、品质优良的药材称为“道地药材”。产道地药材的产区被誉为地产区,具有特殊的地质、气候和生态条件。而云南文山是全国公认的三七道地产区,品质又高又好。由于三七对环境条件的特殊要求,三七的分布范围极窄,主要分布在云南文山州,即北纬22° 40′—24° 28′—东经103° 35′—106° 11′之间,三七种植区土壤属于黄红壤和红壤类型,土层深厚疏松,富含稀土元素和铁、钙、钴、钼等微量元素。
文山独特的土壤地质背景是地道三七形成的重要原因。适宜气候条件:文山州地处云贵高原,因为北回归线贯穿全境,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温差不大。它具有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的双重特点,有利于三七干物质的积累和有效成分的生物合成,这是文山三七产量和品质优于其他地区的主要原因。三七是一种喜阴植物。我喜欢冬暖夏凉的环境,但我害怕极寒极热。偏爱水分但怕积水,土壤含水量应为22% ~ 40%。夏季气温不超过35℃,冬季气温不低于-5℃,气温18 ~ 25℃。一年生三七只有一片掌状复叶。二年生植物有2-3片掌状复叶,每片复叶由5-7片小叶组成,开始抽薹开花。三四年通常有3 ~ 5片掌状复叶,大部分由7片小叶组成,少部分多达9片小叶。五年以上,三七复叶数可达6片。
每年掌状复叶数量受生长发育条件影响,营养充足,发育条件适宜,掌状复叶数量多。三七,每年生,产地2 ~ 3月出苗,10 ~ 15天。三七离开后进入摊叶阶段。叶片展开初期,茎叶生长迅速,一般在15 ~ 20天达到正常株高的2/3。之后茎叶生长缓慢,随着发芽出苗一次性长出来。一旦形成的孢子长出的茎叶受损,地上就没有幼苗了。三七对光敏感,偏爱斜向、散射和漫射光照,避免强光照射。一般透光率为30%。光线太弱,植株杂草丛生,叶片柔软,主根生长缓慢,容易生病。光线太强,植株矮小,叶片容易燃烧。三七种子具有后熟性,只有在潮湿条件下贮藏,才能完成生理后熟并萌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