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因为,氰化物进入人体后析出氰离子,进而可以与线粒体上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上的三价铁结合,阻止氧化铁还原,妨碍细胞最后一步的正常呼吸,造成细胞组织缺氧状态,组织细胞无法利用氧来继续生产ATP,以维持机体的正常活动,从而导致机体陷入内窒息状态。
氰化物为什么毒性那么大?
因为氰化物能和铁离子结合,而且结合很牢固。所以基本上铁离子被氰根结合之后,就不能发挥其本身的生物学功能了。
定义
氰化物特指带有氰基(CN)的化合物,其中的碳原子和氮原子通过叁键相连接。这一叁键给予氰基以相当高的稳定性,使之在通常的化学反应中都以一个整体存在。因该基团具有和卤素类似的化学性质,常被称为拟卤素。通常为人所了解的氰化物都是无机氰化物,俗称山奈(来自英语音译“Cyanide”。
另有有机氰化物,是由氰基通过单键与另外的碳原子结合而成。视结合方式的不同,有机氰化物可分类为腈(C-CN)和异腈(C-NC),相应的,氰基可被称为腈基(-CN)或异腈基(-NC)。氰化物可分为无机氰化物,如氢氰酸、氰化钾(钠)、氯化氰等。
有机氰化物,如乙腈、丙烯腈、正丁腈等均能在体内很快析出离子,均属高毒类。很多氰化物,凡能在加热或与酸作用后或在空气中与组织中释放出氰化氢或氰离子的都具有与氰化氢同样的剧毒作用。
工业中使用氰化物很广泛。如从事电镀、洗注、油漆、染料、橡胶等行业人员接触机会较多。日常生活中,桃、李、杏、枇杷等含氢氰酸,其中以苦杏仁含量最高,木薯亦含有氢氰酸。职业性氰化物中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其次在高浓度下也能通过皮肤吸收。生活性氰化物中毒以口服为主。口腔粘膜和消化道能充分吸收。
氰化物进入人体后析出氰离子,与细胞线粒体内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结合,阻止氧化酶中的三价铁还原,妨碍细胞正常呼吸,组织细胞不能利用氧,造成组织缺氧,导致机体陷入内窒息状态。另外某些腈类化合物的分子本身具有直接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
.氰化物是剧毒物,使人中毒致死的原因是
职业性氰化物中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其次在高浓度下也能通过皮肤吸收。生活性氰化物中毒以口服为主。口腔粘膜和消化道能充分吸收。
氰化物进入人体后析出氰离子,与细胞线粒体内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结合,阻止氧化酶中的三价铁还原,妨碍细胞正常呼吸,组织细胞不能利用氧,造成组织缺氧,导致机体陷入内窒息状态。
扩展资料:
氰化物的危害——
氰化物是剧毒物质。HCN人的口服致死量平均为50毫克,氰化钠约100毫克,氰化钾约120毫克。氰化物对人体的危害,见氰化物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氰化物对鱼类及其他水生物的危害较大。水中氰化物含量折合成氰离子(CN-)浓度为0.04~0.1毫克/升时,就能使鱼类致死。对浮游生物和甲壳类生物的CN-最大容许浓度为0.01毫克/升。氰化物在水中对鱼类的毒性还与水的pH值、溶解氧及其他金属离子的存在有关。
铁氰化物和亚铁氰化物毒性虽然很低,也能造成危害。如果将这种含氰络合物大量排入地面水,通过阳光曝晒和其他条件的配合,即可分解并释放出相当数量的游离氰,导致鱼类死亡。
参考资料:
为什么氰化物如此令人恐惧?
主要原因在于,氰化物不仅毒性很强,而且如果进入人体的剂量足够,能够在很短时间内置人于死地。
例如空气中的氰化氢浓度只要达到 100~300ppm,就可以使人在一小时之内死亡;如果浓度增大到 2,000ppm,人吸入后一分钟就可能死亡。应该说这才是氰化物最令人感到恐怖的地方,因为只要救治稍不及时就回天乏术了。
氰化物有着强且作用迅速的毒性原因
因为氰离子非常容易和金属发生一种被称为配位键的相互作用。我们都知道,两个原子要想形成化学键,通常是双方各出一个电子放到一起。
很多时候,金属的原子或者离子拿不出这样的电子,但是氰离子说,不要紧,我自己有两个电子,其中一个算在你名下,你只要给我找个地方就好。这样一来,氰离子就和金属就形成了特殊的化学键——配位键。
氰化物进入人体后,遇到细胞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 c 氧化酶,酶中含有铁离子,于是二话不说冲上去就和对方抱在一起,形成了配位键,而且怎么拉也不松手。
这一 " 抱 " 不要紧,酶的正常活性被破坏了,而这种酶是有氧呼吸过程中一种关键的酶。呼吸作用受到抑制,正常的生命功能自然难以维持下去。
提问为什么氰对有机生命体是致命的?
氰化物的毒性主要由其在体内释放的氰根而引起。氰化物可由呼吸道和消化道摄入体内。氰根离子在体内能很快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离子结合,抑制该酶活性,使组织不能利用氧。当大量吞入或吸入高浓度氰化物时,中毒者随即倒地,意识丧失,瞳孔放大,迅速死亡。吞服氰化物较少者,开始感到咽喉紧缩、强烈恐惧、胸内抑闷、眩晕、呕吐、眼睛凸出,肌肉痉挛、脉搏快而弱,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前后不过20分钟左右。摄入体内低浓度的氰化物,一部分转化成硫氰酸盐随尿排出体外,一部分逐渐在体内蓄积,久而久之,引起慢性中毒。患者头痛失眠、四肢乏力、容易疲劳、胸部与上腹有压迫感,血压下降。
为什么人吃了氰化钾就会死
致病机理:氰化钾被人体吸收后,立即水解为氢氰酸,被吸收进血液,细胞色素氧化酶的Fe3 与血液中的CN-相结合生成氰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使Fe3 丧失了传递电子的能力,造成呼吸链中断,细胞窒息死亡。氰化钾对人的致死量平均为120mg.抢救办法是注射硫代硫酸钠药剂,使CN-转化为低毒的CNS-。 注意:氰化钾致命是因为里面的异氰,正氰是不致命的。
氰化物为什么能引起细胞窒息死亡?
氰化物进入人体后析出氰离子,与细胞线粒体内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结合,阻止氧化酶中的三价铁还原,妨碍细胞正常呼吸,组织细胞不能利用氧,造成组织缺氧,导致机体陷入内窒息状态。另外某些腈类化合物的分子本身具有直接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
职业性氰化物中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其次在高浓度下也能通过皮肤吸收。
生活性氰化物中毒以口服为主。口腔粘膜和消化道能充分吸收。
扩展资料:
氰化物拥有令人生畏的毒性,然而它们绝非化学家的创造,恰恰相反,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尤其是生物界。氰化物可由某些细菌,真菌或藻类制造,并存在于相当多的食物与植物中。在植物中,氰化物通常与糖分子结合,并以含氰糖苷(cyanogenic glycoside)形式存在。
比如,木薯中就含有含氰糖苷,在食用前必须设法将其除去(通常靠持续沸煮)。水果的核中通常含有氰化物或含氰糖苷。如杏仁中含有的苦杏仁苷,就是一种含氰糖苷,故食用杏仁前通常用温水浸泡以去毒。
人类的活动也导致氰化物的形成。汽车尾气和香烟的烟雾中都含有氰化氢,燃烧某些塑料和羊毛也会产生氰化氢。
氰化物被大量用于黄金开采中,因为金单质由于氰离子的络合作用降低了其氧化电位从而能在碱性条件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可溶性的金酸盐而溶解,由此可以有效地将金从矿渣中分离出来,然后再用活泼金属比如锌块经过置换反应把金从溶液中还原为金属。
参考资料:
世界上毒性最强的化学物品是什么?
有很多化学物质具有剧毒,比如氯气、氰化物、金属铍、金属铊等等,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最危险的化学物质。
氰化物
抛开剂量讲毒性都是不合理的,比如砒霜(三氧化二砷)对成年人(体重60千克)的致死量大约是200mg;在化学界,氰化物是出了名的剧毒物质,其中氰化钠的口服致死量大约是100mg,氰化钾为120mg。
氰化物的毒性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氰化物的致死时间非常短,摄入致死量的氰化物,大约30秒就能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2分钟就会导致脑死亡,计算机科学之父图灵,就是吃了含有氰化物的苹果自杀的。
之所以氰化物的致死速度快,是因为氰化物中的氰离子(CN -)与细胞中的(Fe3+)离子结合性非常强,而且氰离子在人体内的扩撒速度非常快,进而阻止了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而二价铁是人体运输氧气的重要物质,从而导致人体供氧中断,表现为中枢性呼吸衰竭,连抢救的时间都没有。
二恶英
二恶英是一类芳烃类化合物的总称,无色无味,在金属冶炼、汽车尾气、化工废物燃烧、生活垃圾焚烧中都会产生二恶英,也很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由于很难分解,所以也称作“世纪之毒”。
二恶英的毒性超氰化物一百多倍,号称世界上最毒的化合物,其中最毒的“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恶英”,致死量不到0.1mg,毒性是氰化物的几千倍。
金属钋-210
钋-210非常稀有,并且具有极高的毒性,其毒性是氰化物的1000亿倍,号称,据说不到0.1g就能杀死全世界所有的人。
钋-210的半衰期为138.4天,衰变产生的核辐射能引发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
肉毒杆菌毒素
氰化物、二恶英和钋-210都算是化学物质,如果考虑生物合成的蛋白质毒素,那么H型肉毒杆菌毒素是最毒蛋白质,致死量只有2ng(1mg=10^6ng)。
肉毒杆菌毒素是肉毒杆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的一种神经毒素,由于是蛋白质,所以在蒸煮几分钟后就会完全失去活性。
肉毒杆菌是一种厌氧型细菌,在罐头食物和腌制食物中生存力很强,如果误食了被肉毒杆菌污染的食物,就有可能引起肉毒杆菌毒素中毒,一般潜伏期3~4天,然后中毒者呼吸衰竭而死。
剧毒致死原理
因为这是一种反射,神经调节,固然很快
人身体内有很多的化学与物理感受器,而氰离子很容易通过食道、呼吸道的上皮组织吸收,故当大量的氰化物进入人体后,特别是气太氰化物如HCN等吸入时,会很快吸收,富含氰离子的血液经主动脉流经各类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时就会使得感受器得到强烈的刺激
而这些感受器是控制心跳速率和节律的,一旦该强烈刺激信号经诸如迷走神经之类的神经传至心脏时,心脏自然就会骤然停止,导致闪电样死亡
而此时,真正的氰化物毒性如细胞内窒息之类的现象或许已经不再起主导作用
面对这样的状况若心脏节律得不到快速回复,人体就会很快因为缺氧死亡
所欲,通常氰化物中毒大部分都是小剂量的中毒(比如吃了含氰苷的物质,经过肝氧化逐渐释放出氰化物等),真正大剂量的氰化物中毒是根本无法进行抢救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