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通下达是指做为中间层,要把必要的事物向上面汇报整理和反应,同时要把上面的决议和想法向下面传达到位。
如学校的教务等中层就负有“上通下达”的职责。
首先,中层干部要站好位。也就是说要认清自己的岗位职责,懂得自己在学校中的工作职能。上要严格执行校长的决策,下要带领老师们一起向着学校的既定理想和目标去奋进。不越位、不退位是我在工作中对自己的要求。
第二,中层干部要领好头。作为一名中层干部,无论在教学常规还是教育科研、师德教风各方面,都要做排头兵。想要获得良好的群众支持
什么通什么达什么到什么头?
什么通什么达的词语
上通下达 [ shàng tōng xià dá ] 指做为中间层,要把必要的事物向上面汇报整理和反应,同时要把上面的决议和想法向下面传达到位。
文通武达 [ wén tōng wǔ dá ] 不管学文学武,为国出力就有前途。
七通八达[qī tōng bā dá]形容事理通达无滞碍。《朱子语类.卷依一.读书法下》:「圣人七通八达,事事说到极致处,学者须是多读书,使互相发明,事事穷到极致处。」《景德传灯录.卷二六.温州瑞鹿寺本先禅师》:「任你七通八达,于佛法中傥无个实见处,唤作乾慧之徒。」
四通五达 [ sì tōng wǔ dá ] 四通八达。形容交通畅达无阻。
六通四达 [ liù tōng sì dá ] 犹四通八达。形容交通极便利。也形容通向各方。
四通八达 [ sì tōng bā dá ] 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方便。《子华子·晏子问党》:“其途之所出,四通而八达。”
什么到什么头的词语
事到临头 [shì dào lín tóu] 事情已经落到头上,形容事情紧迫。
死到临头 [sǐ dào lín tóu] 临:面临。快要到了死亡的时刻。,临:面临。快要到了死亡的时刻。
船到桥头自然直[chuán dào qiáo tóu zì ránzhí]汉语词语,意思是船行在弯弯的河道上,疑似行到桥下过不了,但到了跟前发现,船会自然顺直于桥孔而通过。谓事先不用着急,到时候问题总可以解决。同“车到山前必有路”。寓意任何事情都是有转机的,事先不用着急。
上传下达什么意思
上传下达:“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简称,意即“使下面知道上级的意见,同时让下面的情况或意见能够通达于上。”
作为一名管理者,要有大局观念,善于凝聚人心,在工作中要把握大方向、讲原则,又要注意策略、方式方法、措施的多样化,与上下级沟通时要注意运用语言,及时把信息传递给对方,做到平等、坦诚,做好上传下达工作,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扩展资料:
管理者做好上传下达的方法:
任何组织或团体的管理者,都具有一定的职位,都要运用和行使相应的权力,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有权无责或有责无权的人,都难以在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都不能成为真正的管理者。要成为一名称职的管理者,就必须具备团队意识、民-主作风、语言表达能力等基本的素养。
作为管理者,肩负着繁重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面对的问题千头万绪,不仅要面对各种政治、经济、社会问题,还必须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和与自身管理相关的诸多棘手问题。涉及的关系也是方方面面不仅有自己的上司、上级部门,还要面对自己的同事、下属。所有问题的解决和处理,所有关系的沟通协调,如果不能统揽全局,团结协作,就容易有失偏颇,在工作中就有可能造成被动,甚至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诗经 樛木》里的上通下达
《樛木》在《诗经 周南》里是第四篇。潘雨廷先生用《剥》卦的象来支持《毛序》的观点,即后妃有逮下之德。《剥》卦六五爻的“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后妃管理宫女们需要有谦虚的德行。一个阳爻高高在上,其他五个阴爻整齐排列 在下,符合最后葛藟萦之的象。
柯老师从樛木下曲和葛藟上附的象,引出上通下达之义。如易经里的《泰》卦,乾下坤上,“乾在下而天气自升,坤在下而地气自降,所以天地交泰”;相反的情况《否》卦,坤下乾上,则上者自上,下者自下。在这里上和下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上和下都是自性,自己的德行,以及通过进取和学习得来的德行。
上位有德者居之,时时有下达的动作和谦虚的自性,犹如樛木下曲,“南有樛木”和庄子里的“北冥有鱼”都是方位代表所处位置的表示。身处下位需要 上通的环境和进取的自性,犹如葛藟上附。君子能上能下,上有上的德行,下有下的作为。
这样理解上位的人需要得到应有的尊重,如果德不配位应该下,让有德者上。下位之人积极学习和培养自己德行能力,《礼记 儒行》说”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就是该诗里的葛藟,“累之”,“荒之”,“萦之”,对樛木大树攀缘,覆盖,最后互相缠绕为一体。“绥之”,"将之",“成之”这是对上位的德行要求,能俯身听民意,能帮助和培养下位,最后成人之美。
但没有证明其没有德行之前就开始谩骂,并视为最高贵的自由是侮辱自由二字,不是下位之德。而自称为“人民公仆”又是上位一种不自信了。“如果把骂总统视作自由,就只得到虚假的自由和失去德行的尊严。
这是这首诗的一个解读,自古以来的大学问家都有对此诗的不同认识,也有单纯从艺术美学角度的欣赏。美是客观还是主观的还有很多争议,但社会的规则从自然中得到启发也是科学的一个方面。在得出一个结论或者选择一个认同的观点时候,是否可以全面考察和深思熟虑,独立思考则是考察一个人是否了解”自由“的真实含义。对此英国哲学家密尔《论自由》里肯定也表示认同。
《明儒学案》说”孔子安仁,而乐在其中;颜渊不违仁,而不改其乐;程子令人自得之“,学问需要通过学习不同的学说,最后通过自己的实践来验证和升华为自己的思想。”自得“是最终的目标。对比”自得“,居上位和居下位就没有那么重要了,世人迷恋权位,总想去上位试试,但实际上一方面往往会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德行和能力,另一方面又少了很多”自得“得机会。
《明儒学案》里介绍了一位真儒者,名曹端。刘宗周在《师说》里评价,”虽谓先生为今之濂溪可也”,把他比作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但曹先生的学习和实践之路很曲折,到40岁还“渺茫浩瀚之苦”没有领悟,一直到50岁才终于悟道。在《明儒学案》和《明史 曹端传》大致可以看到,17岁读遍《五经》,中举后授山西霍州学正,在位19年,其间践行儒道,言传身教,造福乡里”不同与很多学者强调修身,他强调力行,达到的效果非常明显,比如路人拾到金钗会物归原主,说因为怕见到曹端内心羞愧。同事想出去看戏,想到曹先生说看戏不好就不去了。在学术上成就也很大,不会迷信学术权威。
曹端先生的官职不高,也没有名师和宗派,但一生师法古人之学,践行儒学之道,是“自得”的典范。樛木和葛藟的自由需要通过上通下达来实现,否则就是违背自然规律,自取灭亡。顺应自然才是真正的自由,君子的自得就是了解这些自然规律,了解“道”。知行合一来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面对质疑和反对有时候需要反驳,有时候需要接受。“以水济水,岂是学问“,学问需要日新,最后樛木和葛藟纠缠到了一起,君子成了真的君子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