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勺之战中鲁国之所以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最根本的原因是鲁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鲁庄公能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还选择了有利于鲁军反击的交战地点,采用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战术等。
鲁国,周朝的同姓诸侯国之一,姬姓,侯爵,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封其弟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鲁公之公并非爵位,而是诸侯在封国内的通称,鲁公即鲁侯,周公旦不去赴任,留下来辅佐武王,武王死后辅佐周成王,其子伯禽,即位为鲁公,而淮夷、徐戎作乱,伯禽作肸誓,平徐戎,定鲁。
齐鲁长勺之找,鲁国能够以弱制胜的原因是什么?
鲁国能够以弱胜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政治清明,民心所向.这一点在鲁庄公和曹刿战前对话中表现得十分清楚.曹刿见到庄公以后,开门见山地问其何以为战.庄公讲,生活中的衣服食物,不敢独享,必定要分给身边的人.曹刿却认为“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庄公又说,祭祀时所用供品必定如礼,从不敢擅自更改.曹刿同样不以为然,认为“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直到庄公讲到他在处理案件时,无论大小,总是根据实情、慎重处理时,曹刿才表示赞许,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从这番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曹刿的军事思想是以政治优劣和民心向背为基石的.鲁国抵御齐国不义之师,本来就是正义之举,加上国人支持,取胜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第二,上下团结,君民一致.面对强敌压境的紧张形势,鲁国上自国君庄公.下至平民曹刿,均以国家利益为重,精诚团结,奋起抗敌,其势当然难以被击败.曹刿出身卑微,平素生活困苦,面对乡人“肉食者谋之,又何问焉”的困惑,毅然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动力,尽力报国.鲁庄公虽贵为一国之君,却不固执武断,他唯贤是举,将有才能却出身卑微的曹刿引为谋臣,关键时刻又能从谏如流,屈身听命于曹刿,明君风采令人钦佩.曹刿如有才而不出,庄公就无从得一贤辅;庄公如有贤而不用,曹刿亦无从发挥其才智.所以说,曹刿和庄公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第三,避其锋芒,后发制人.临阵而斗,用智为上.曹刿根据齐军来势凶猛、人数占优的实际情况,采取坚守不出、挫其锐气的策略.通过双方勇力的此消彼长,很快就扭转了双方力量对比的优劣关系,结果一举溃敌.取胜之后,曹刿并未盲目追击,因为他深知兵不厌诈之道,惟恐中齐国诱敌伏击的圈套,表明他在极善用计的同时,高度警惕,时刻防备对方运用计谋.
曹刿在战争中知己知彼,运筹帷幄,表现出一位军事家的卓绝风采.他谋略得当,正是鲁军战场取胜的关键所在.
长勺之战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
1、策略方面。齐军士气已完全丧尽,鲁军士气旺盛,成功反击打败齐军。2、庄公方面。鲁庄公虚心听取曹刿的正确作战指挥意见,掌握有利于反攻和追击的时机,从而获得了胜利。3、曹刿方面。从曹刿战前决策、战场指挥和战后分析的诸多言行里,可以看到鲁军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乃有其必然性。 扩展资料 1、策略方面。战争结束后,鲁庄公向曹刿询问是役取胜的原委。曹刿回答说:“用兵打仗所凭恃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冲锋时,士气最为旺盛;第二次击鼓冲锋,士气就衰退了;等到第三次击鼓冲锋,士气便完全消失了。齐军三通鼓罢,士气已完全丧尽,而相反我军士气却正十分旺盛,这时实施反击,自然就能够一举打败齐军”。接着曹刿又说明未立即发起追击的原因:齐国毕竟是实力强大的国家,不可等闲视之,而要谨防其佯败设伏,以避免己方不应有的失利。后来看到他们的车辙紊乱,望见他们的旌旗歪斜,这才大胆地建议实施战场追击。2、庄公方面。长勺战前,鲁军由于干时的.失败,庄公既能作复仇雪耻的战争准备,又能破例接待既无官职、又无名望的曹刿,并能开诚布公地和他讨论战胜敌人的战略,这是难能可贵的。战斗中又按照曹刿的意见,掌握有利于反攻和追击的时机,从而获得了胜利。3、曹刿方面。从曹刿战前决策、战场指挥和战后分析的诸多言行里,可以看到鲁军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乃有其必然性。鲁国统治者在战前进行了“取信于民”的政治准备,为展开军事行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作战中,鲁庄公又能虚心听取曹刿的正确作战指挥意见, 遵循后发制人、敌疲我打、持重相敌的积极防御、适时反击的方针,正确地选择战场, 正确地把握反攻和追击的时机,从而牢牢地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赢得战役的重大胜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