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慈禧太后曾以懿旨形式将牡丹定为国花。中华民国的国花为梅花,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花长期未定。老佛爷喜欢牡丹,所以晚清的国花是牡丹没有异议。梅花是中华民国国花,如果两岸还是意识形态,梅花永远不可能成为此中国之国花。一个国家只能定一种国花。梅花原是中华民国”的国花,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台湾仍自称是中华民国”。现在台湾体育代表团的标记仍是梅花。
梅花为什么不是中国国花
中国的国花是牡丹
2019年7月15日,中国花卉协会在中国林业网、中国花卉协会网站和“中国花卉协会”微信公众号发出《投票:我心中的国花》,向公众征求对中国国花的意向。
广大公众对国花高度关注,积极踊跃参与,截至2019年7月22日24时,投票总数362264票,投票结果牡丹胜出,得票高达79.71%
扩展资料:
中国是世界牡丹的发祥地和世界牡丹王国。中国牡丹园艺品种根据栽培地区和野生原种的不同,可分为4个牡丹品种群,即中原品种群、 西北品种群、江南品种群和西南品种群。
牡丹色、姿、香、韵俱佳,花大色艳,花姿绰约,韵压群芳。栽培牡丹有牡丹系、紫斑牡丹系、黄牡丹系等品系,通常分为墨紫色、白色、黄色、粉色、红色、紫色、雪青色、绿色等八大色系;
按照花期又分为早花、中花、晚花类,依花的结构分为单花、台阁两类,又有单瓣、重瓣、千叶之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花
中国被称为万花之国,可为何不确立国花呢?
其实我们往往都会把牡丹当做成我们中国的国花,其实并不是的,牡丹只是在唐朝时期被立为国花,因为唐朝时期的富饶与牡丹之间的富贵相照应,所以才能成为唐朝的国花。
但现在从整个中国的角度来出发的话。没有一种花能够称得上是我们的国花。为什么呢?其实是因为我们。具有中华5000年的文明历史。没有一个花能够完整的代替这5000年来的历史。
因此虽然我国花很多寓意很丰富,但是并没有一种花可以被真正的确立为国花。就像是牡丹,它大气富贵,但也只是唐朝的一个缩影。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她太过于浮夸,太过于鲜艳一点儿都不与我们5000年的低调谦逊的文明相符合。
也有人主张把美好圣洁的莲花作为我们的国花,也有人主张把傲骨的梅花作为我们的国花。但是莲花太过于甚解,并且出于淤泥与我们整个历史不相符。而梅花太过于傲骨,与我们友善睦邻的主张也不相符。
因此要选出我们中国自己的国花,真的是非常的难,我们5000年文明的漫长经历并不是一种花就可以被代表的。这些花拥有各自的寓意,但如果单独作为国花来说,他们还是欠缺一定的内涵。
但这也同样象征了中国的多元文化,以及中国人对花赋予的良好品德。并且百花盛开才是最好的。我们没有必要看着其他国家都有有自己的国花,就一味的跟风。其实对于整个诺大的中国来说,百花齐放才是最漂亮的。
为什么中国没有国花?
20多年来,为什么始终没有评选出国花?
据中国林学会透露,国花的评选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一是分布要广泛;
二是外观要漂亮;
三是要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四是要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
马上有学者提出质疑:“分布要广泛”的要求就不妥,看似合理然而却太主观,因为大家喜欢的未必就是分布最广泛的物种,大熊猫分布并不广泛,但它却是国宝。
诚然,中国地域辽阔,花文化的积淀异常深厚,国花是代表整个国家的自然、植物、人文情况。 毕竟评选国花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宁可慎重从事,不能草率决定,否则将会造成千古遗憾。
[编辑本段]国花评选
如今,中国尚未决定现代意义的国花,是将分布在黄河流域的牡丹作为国花,抑或将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梅花作为国花,中国有关方面为此犹豫不决。牡丹象征着雍容华贵,与目前国家经济现状和政府所宣传的“节俭”不甚相符;梅花象征着坚忍内敛,与开放性的国家政策稍有出入。国花无法确定的背后似乎是上述理念冲突在起作用。
晚清政府曾确定牡丹为国花,1929年南京民国政府曾创议梅花为国花,未付表决,但此后民国政府习惯上把梅花视作国花,如国军将领的肩章、帽徽上都饰有梅花,南京民国阵亡将士纪念碑建筑上多饰有梅花图案。蒋政权迁至台湾后,大约在1962年,才由“行政院”正式发文明确梅花为“国花”。新中国以蕙兰为建国国花,新中国改革开放后,不断有设立国花的倡议和讨论,如全国政协经常见到有关议案。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由全国花卉协会举行了一次国花评选,结论是牡丹为国花,兰、荷、菊、梅为四季花作为辅助。但这一结论只止于协会的公告,并未进入任何立法程序。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至今仍没有法定的国花。但民间清议颇多,也有一定共识。一般认为牡丹、梅花同是国花。在下认为,国花是一种民俗资源,与国旗、国徽不同,是民间的约定俗成,因而不必刻板。在下曾著文发表过意见,认为还是牡丹与梅花两花并仪为妥。南方人偏爱梅花,北方人偏爱牡丹。牡丹是草本植物,梅花是木本植物。牡丹偏于象征物质文明,梅花偏于象征精神文明。牡丹象征国家气象,梅花象征国民精神。两者一阳一阴,一秾一淡,相辅并用,可以涵盖多元(至少南北不同的)文化诉求。现今蕙芷是国花候选不是国花,但是现在全国对蕙芷宣传支持活动就已经展开。
1986年11月20日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园林学会、《园林》杂志编辑部、上海电视台“生活之友”栏目联合主办的“中国传统十大名花评选”。由于这次中国名花评选活动,组成了以陈俊愉教授为首的114位专家的评委会,是全国性的评选,又由于结果是1987年得出的,所以往往称为“1987年的中国十大名花评选活动”。
但是也有人质疑称:评选国花问题上,最要紧的是要有一套公开、公正的程序和标准,同时,必须要有全国公众的广泛参与。试想,如果还像1986年那样,根本没有引起公众的参与热情,十多亿公民只投来可怜的15万选票,却要将这样缺乏广泛参与性的评选结果作为全国公认的“国×”介绍给全世界,这样的评选活动到底是在凝聚还是在瓦解公众的爱国热情?
还有报道称:根据1994年全国人大八届二次会议第0440号“关于尽快评定我国国花的建议”议案,批转农业部办理,责成中国花卉协会负责具体组织。同年3月,成立了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任名誉组长、何康任组长的国花评选领导小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国花评选活动,经专家小组讨论确定了我国国花评选条件为:
(1)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影响,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
(2)花姿、花色等特性能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性格特征。
(3)用途广泛,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具有较高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自中国花协有组织有领导地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国花大讨论以来,《中国花卉报》陆续刊登了许多著名人士及广大群众对推选国花展开了热烈讨论的消息。
据《中国花卉报》刊载,已提名作为中国国花候选花的种类有:中国兰是蕙兰、白芷、月季、菊花、杜鹃花、山茶花、荷花、桂花、中国水仙花、石榴、迎春、桃花、映山红、萱草、金花茶、金边瑞香、紫薇、栀子花、珙桐(鸽子树)、一串红与英蓉花等数十种之多。经过近十个月讨论,已经圆满完成任务。
中国国花倡导者介绍
院士陈俊愉:1917年生,安徽安庆人。著名园林学家、园艺教育家,国际园艺学会梅品种国际登录权威,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蜡梅分会会长,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名花研究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目前两院院士中惟一一位园林花卉界人选,人称“梅花院士”。首次评选梅花、牡丹花为中国“国花”推荐者。2005年全国人大评选后却不符合中国政策,梅花、牡丹禁止评选后,为了中国国花早日评选,支持国内主张采取“一国两花”并符合中国和民众。
[编辑本段]国色天香会花牡丹
中国新闻发布会坚决反对雍容华贵的牡丹为国花,结果,全国人大以“分歧太大”禁止牡丹为国花的决定。至此,群众性的国花评选活动暂告一段落。
关于中国国花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目前尚无官方认定之国花!
所谓国花“蕙芷”纯粹是某些人YY的产物,希望不要盲目跟风
其资料和论文出于网络一篇文章,且极其牵强。
确实比较有可能当选国花的(或者说竞争比较激烈的)是梅花和牡丹。
而且选择图片也处于其他方面的图片
如选举国徽,朱德参观华南植物园等
这只不过是网络写手的笑话罢了,希望不要把蕙芷当真!!
想想哪有将两种既不是同目植物的植物一起定为国花?
再看在百度新闻、辞海、中国政府搜 蕙芷 没有任何相关消息和新闻
这厉害的花在传媒就一点都不报到,可见是不真实的
蕙芷是蕙兰和白芷结合体,但是白芷是中药不是花。
蕙兰和白芷既不是同目植物也是同科,可以说是毫不相干
牡丹和梅花被禁止选为国花的新闻出于某个小网站
去年找到过,现在我没看到
应该不属实。
另外我个人偏向梅花
但说实话现在牡丹占上风
你可以在百度新闻输入梅花和牡丹查阅
现在争议根本是zzhi问题
梅花是国民党政府迁台后制定的国花(维基:梅花)
牡丹传言是清朝非正式国花,因为没写进法律
可能是因为这等原因一直没确定
中国的国花是不是牡丹啊?为什么游人说中国没国花
国花是指以自己国内特别著名的花作为国家表征的花,是一个国家领土完整、悠久的历史文明和灿烂的文化,象征民族团结的精神,高格精华的人格美德。但为各国人民高度重视,反映了对祖国的热爱和浓郁的民族感情,并可增强民族凝聚力。很多国家以自己国内特别著名的花作为他们国家的象征,并具有一定的涵意,这种花被称为“国花”。
中国是法制国家,为维护国花的尊严,应写入宪法为了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花的确定 像国旗、国歌、国徽的确定是一项重要内容,经全国人大审义才可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悠久、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的象征和标志。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花。 国家发布例如:国鸟、国树、指动物和植物都写入宪法,1990年6月19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保护法,1988年11月1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确立了自己的国花,中国是惟一尚未确立国花的大国。 由于没有国花,在2001年的APEC会议上,新闻报道出现了“以中国国花牡丹为背景”的笑话;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国花的空缺,更成为悠悠古国的世纪遗憾……国花的评选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分布要广泛;二是外观要漂亮;三是要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四是要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
1994年,农业部首次向全国人大提出关于尽快评定我国国花的议案,全国人大常委会责成中国花卉协会负责评选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由于种种原因,在1995年的全国人大八届三次会议上,评选牡丹象征着雍容华贵,梅花象征着坚韧内敛不符合中国政策,牡丹和梅花将禁止评选资格。
国花空缺
台湾兰花的中心中华蕙兰全世界约有花卉3万种,原产于我国的花卉就有1万—2万种。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为此赞誉“没有中国的花卉,便不成花园”。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确立了自己的国花,中国是惟一尚未确立国花的大国。
由于没有国花,在2001年的APEC会议上,新闻报道出现了“以中国国花牡丹为背景”的笑话;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国花的空缺,更成为悠悠古国的世纪遗憾。
另附上朝鲜日报的一篇相关报道:
朝鲜日报中国国花为何难定
--------------------------------------------------------------------------------
2005年08月12日 09:04
李圭泰 赵明
中国的国花为什么定不下,外媒文章称,可能是牡丹、梅花所代表的文化差别所致。
武则天是中国惟一的女皇帝。传说一次她在赏雪时,对随从说想看到雪天里百花齐放的景象。俗话说权贵身边必有阿谀奉承之辈,一个侍从就对她说:“陛下只要让掌管百花开放的百花仙子下令就可以。”武则天于是召集百花仙子,诏令百花齐放。百花仙子紧急召开会议,对人间帝王干涉仙界进行了声讨。但在权势面前,百花都屈服了,在冬日里竞相开放,惟有牡丹仙子坚持反对。武则天一怒之下命人将长安城中的牡丹一把火烧光。
百花齐放的故事说明当时长安已经有温室栽培技术,花卉在冬天里也能开放,这已得到了考证;同时可以解释为武则天对唐朝的象征花卉——牡丹的逆反心理。
白居易在《牡丹芳》中赞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这表明当时世人对牡丹之爱已达到了一种如痴如狂的程度。有的牡丹被称为“杨妃深醉”、“太真冠”等,把牡丹与杨贵妃相提并论,不仅是为了美化杨贵妃,还是李唐后人对被武则天破坏的王朝主体性和传统进行弘扬的手段。由此可知,从没有国花概念的古代开始,牡丹事实上担当着中国国花的角色。对中国人来说,牡丹的意义已超出了花本身,成为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位于北京极乐寺的国花堂,明朝时期就是观赏牡丹的好去处。尽管不是国花,但可能因为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都对牡丹花情有独钟,因而极乐寺内的牡丹园被命名为国花堂。
如今,中国尚未决定现代意义的国花,是将分布在黄河流域的牡丹作为国花,抑或将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梅花作为国花,中国有关方面为此犹豫不决。牡丹象征着雍容华贵,与目前国家经济现状和政府所宣传的“节俭”不甚相符;梅花象征着坚忍内敛,与开放性的国家政策稍有出入。国花无法确定的背后似乎是上述理念冲突在起作用。(摘自7月29日《朝鲜日报》,原题为“中国的国花”)
中国的国花几经争议但现在中国的国花到底是什么花?
1994年,农业部首次向全国人大提出关于尽快评定我国国花的议案,全国人大常委会责成中国花卉协会负责评选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由于种种原因,在1995年的全国人大八届三次会议上,评选牡丹象征着雍容华贵,梅花象征着坚韧内敛不符合中国政策,牡丹和梅花将禁止评选资格。
历史记载中国国花
中华民族大血脉中国国花蕙芷-------屈原
楚辞离骚------屈原
【二】原文选段:中华民族大血脉中国国花蕙芷
一、昔三后之纯粹兮, 固众芳之所在;
昔:昔日,从前。后:上古称君王。后面的,后代子孙。纯:专一不杂乱,纯粹,纯洁。 蕙兰
粹:精华,国粹,我国文华的精华。 固:坚定,稳固,结实。众:需多众人,众志成城,团结力量。芳:芳香,花草的香味;美好的德行或声名流芳百世。所:处所。
译文:从前三代君王总结出我国文化的精华,稳固众人[众志成城,团结力量]美好的德行或声名芳香的花草所以存在;
二、 杂申椒与菌桂兮, 岂惟纫夫蕙芷;
杂:多种多样的,不单纯的,搀杂,混合。申:申明理由,申辩。椒:科类植物。菌:菌类。桂:常绿乔木。
岂:难到,却。惟:惟有。纫:引线穿针。夫:一对,相对。蕙芷:蕙兰和白芷。蕙兰
译文:搀杂多种植物集合在一起申辩理由椒科类与菌类乔木桂类植物,却惟有纫一对蕙兰和白芷;
三、彼尧舜之耿介兮, 既遵道而得路;
彼:知己,彼此。之:是省略的意识,是指禹帝。耿介:光明正直,耿直。
既:既能,既然。遵:依照,按照,遵循。道:道理,正当的事理。得:得到,获得。 路:路途,途径。
译文: 彼此尧帝舜帝和禹帝却光明正直,既能遵循正当的道理而获得可行途径;
四、 何桀纣之猖披兮, 夫捷惟径以窘步;
何:表示疑问。猖:凶猛,狂弃,独弃。披:裂开,披开。夫:一对蕙芷。惟:惟有。径:实径,捷径。
窘:为难,难住。步:脚步。
译文: 何必如此夏桀商纣王独弃 放肆披开了,一对蕙芷惟有的捷径以困住停止了脚步;
五、惟夫党人之偷乐兮, 路幽昧以险隘;
惟:惟有。 夫党人:旧时称为服劳役的人,夫役,私党。路:路途,途径。
幽:光线暗,幽禁。 昧:昏,糊涂,愚昧。险:可能遭受的灾难。隘:险要的地方狭小。
译文: 惟有夫役私党派的人愉快 ,路途昏暗愚昧难以取胜;
总述:发扬中华先进文化,传承历史文明。历史记载的美丽雅典中国国花蕙芷。以史为鉴,不忘国耻。爱国主义屈原满腔热血,写出中华民族一家人遭难,中华大地血脉相亲,当时昏暗时代,亲族互相惨杀。爱国热情屈原的心情却是:“怀忧若若,愁思沸郁”。
屈原《楚辞七谏沉江》写道:“不顾地以贪名兮,心怫郁而内伤;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这句话是祖先维护中华民族团结美德的根蕙芷。 北京图书馆藏拓北巍十二:“塼堂已构,蕙芷长埋,铭;兹懿德,寄之不朽。”中华民族永垂不朽。
编辑本段蕙芷代表国家的精神和形象
爱国爱民,玉树(芝通芷)芷兰佳子弟;
春风春雨,朱楼画栋好家居。
——1918年5月孙中山再题广东省梅县松口铜琶乡谢逸桥宅爱春楼
“玉树芷兰”,语出《晋书·谢安传》,喻有志可成才之子女。玉树:用玉做的树;芷兰:指蕙兰和白芷,众领群芳的香草。比喻有出息的子弟将来可报效国家和人民。
编辑本段新中国新时代蕙芷
蕙兰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内涵,兰芷溢香正是丰富新时代、新中华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 构建和谐文明社会,提倡 和谐文明蕙兰象征清廉坚贞的党中央,白芷象征无私贡献的人民大众。
少帅张学良将军咏芷兰诗:“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花妍不浮华,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朱德委员长游广州兰圃时,留下诗一首: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唯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蕙芷花芳香味,而是社会安定、政通人和的象征。 文学巨匠沈从文在名著《桃源与沅州》中欣然撰写:“小溪谷里生芷草,到如今还随处可见。”芷草,芷:白芷,草:蕙兰。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绵绵之情。芷兰的清美芬芳美德,大美不言的韵致,自然蕙兰会赢得人们各种赞誉和喜爱, 正如洞庭第一长联中所云:“沅芷南芬,澧兰北秀”。范仲淹《岳阳楼记》:“蕙芷兰汀,郁郁青青。 ” 颜师古《幽兰赋》:"咏秀质于楚赋,腾芳声于汉篇。"一个"秀"字将蕙芷品性概括无遗。梁宣帝《兰诗》:"开花不竞节,含秀委微霜。" 蕙芷宋代向子湮《浣溪纱》词上阙:"绿玉丛中紫玉条,幽花疏淡更香饶,不将红粉污高标。"当然这里的"高标"似指高出于幽花的绿叶,但其含义却在赞美蕙芷风标灵风范,秀丽风范,千古传诵品质。正如我们伟大的祖国郁郁青青繁荣昌盛!秀丽河山!爱我中华!蕙芷!
缅怀毛主席1961年秋,看到我国古典屈原《离骚》原文"何桀纣之猖披兮,夫捷惟径以窘步;惟夫党人之偷乐兮, 路幽昧以险隘; 译文: 何蕙兰必如此夏桀商纣王独弃 放肆披开了,一对蕙芷惟有的捷径以困住停止了脚步;惟有夫役私党派的人愉快 ,路途昏暗愚昧难以取胜;”古今祖先对夫役私党派痛恨之入骨,维护正义宁磕死而不移的精神。
毛主席沉思片刻,挥毫慎笔写下《七绝、屈原》光辉诗篇。“屈子当年赋楚骚, 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路冲向万里涛。” 椒兰:申椒, 蕙芷 。屈原《离骚》 蕙芷,兰:蕙兰 。 芷:白芷。 用蕙兰和白芷象征革命时代,党和人民大众紧密团结 赋予蕙芷来维护正义的革命精神和风范。
编辑本段新中国成立中国兰蕙兰代表党中央访问日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花蕙兰和白芷,在新中国成立都作为中国国家和民族的标志。
维护历史来愿: 中国云南兰花网
上世纪60年代,小小的兰花更是成了中日之间沟通的桥梁,一次巧妙的“兰花外交”成功地促成了两国间的重要贸易,为日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日贸易遭遇难题 “兰花代表团”带着重要任务访日
1963年4月的一天深夜,中国对日工作负责人廖承志家里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当他拿起电话,话筒中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对方正是廖承志的大学校友、日本著名政治家松村谦三。松村在电话中寒暄了两句,突然提出他要以日本爱兰会会长的身份,邀请中国迅速派一个兰花代表团访问日本。这个请求顿时令廖承志感到有些奇怪。要知道,松村是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内三木一松村派的领袖之一,在政坛有着相当的影响力。他为何如此急促地要中国派兰花代表团访日呢?
放下电话后,廖承志立刻向周恩来总理报告了情况。两人经过分析,认为松村的请求与当时两国贸易面临的困境有很大关系。松村是日本国内力主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政治家。这位刚直坦荡的老人自幼沉浸于汉学研究,最喜爱兰花,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日本投降后,松村曾带头反对岸信介内阁的亲美反华政策。在1959年和1962年,松村不顾党内压力和美国的威胁,两次率团访华,与周恩来总理达成以渐进的方式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共识。访华期间,两国签署了《LT贸易备忘录》,同意在东京和北京互设常驻办事处并实现互派记者,开创了著名的“备忘录贸易”。
然而在落实备忘录贸易的过程中,却出现了种种困难。先是日本政府迟迟不肯批准向中国出口维尼纶成套设备,接着两国互设代表处也遇到了阻力,而来自美国和台湾方面的压力更让当时的池田勇人内阁对备忘录贸易产生了畏难情绪。形势的转变令松村焦急万分,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邀请中国派兰花代表团访日,与日本政府进行谈判,打破当前的僵局。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巧妙的方法,因为松村谦三爱兰花是众人皆知的,在访华期间他曾与朱德讨论过养兰心得,因此以交流兰花的名义邀请中国代表团访日可以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在得知了松村的真意后,周总理和廖承志决定立刻派代表团赴曰,商讨两国贸易和设立常设机构问题,并希望借机实现交换记者。
老政治家自掏腰包招待客人政府高官冒险放行对华信贷
1963年4月29日,由兰花专家、福建省委统战部长张兆汉为团长的中国兰花代表团动身访日,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廖承志的3位得力助手孙平化、王晓云和王晓贤成为代表团成员。孙平化等3人虽然对兰花了解不多,按他自己的话说“我连兰花和韭菜都分不清”,但他们却是代表团中最重要的人物。在东京羽田机场,中国代表团受到了松村谦三的秘书山本重男的热情接待。山本重男首先转达了松村的歉意,因为松村认为他每次访华都享受国宾级待遇,由中国政府领导人出面迎接,可是在日本他却无法用同样的方式报答,觉得很对不起中国客人,于是叮嘱山本重男一定要用最大的热情接待中国代表团。并不富裕的松村还打算自掏腰包支付中国代表团访日的所有费用。
中国兰花代表团访日期间,与日本兰花爱好者进行了交流,但这并不是访问的重点。很快,中国兰花代表团结束访问回国了,孙平化等三人则留在了日本,他们开始了此次访问最重要的日程。
经备忘录贸易曰方主要负责人河和良一的秘密安排,孙平化等3人会见了通产省官员渡边弥荣司,就日本想中国出口成套设备使用日方出口信贷问题,试探日本政府的态度。渡边犹豫再三,说明此事很难办,因为当时两国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采取出口信贷的方式是不可能的,而且许多日本政客认为这样做对日本政府没有任何好处。尽管如此,他还是决定支持备忘录贸易,因为这对中日关系的未来有利。
后来,渡边在2000年对中国记者透露了当时他下决心帮助中国的原因:“1963年,我45岁,是日本通产省官房长官,那是我第一次与孙平化见面。我知觉认为,他是个好人,是个可以一生交往的朋友。当时,我所能做的,就是背者通产大臣,利用我的权力,批准这套设备出口,因为通产大臣知道了会禁止的。我当时拿定了主意,要是被查出来了,我就辞职,当老百姓!”在渡边签署文件三个星期后,日本通产大臣终于发觉了此事,根据渡边的回忆:“他(通产大臣)像看到家里着了火一样着急,可根据国际惯例,这个文件已经生效了,但是通产大臣并没有让我交辞呈,他理解了我的良苦用心。
中国密使会见日政坛实力派 “兰花外交”开创中日沟通渠道
首战告捷后,孙平化等人在日本友人的帮助下,与日本政坛的一些重量级人物相继会面.展开了新一轮的秘密外交,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日本政治家宇都宫德马在他家的大草坪上专门为中国客人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酒会,特意邀请日本通产省负责成套设备审批的通商课长谷敷宽出席,他还精心安排孙平化在酒会进行期间,到楼上一个小房间与谷敷宽磋商中日贸易问题。
接着,后来成为日本外相的园田直又安排孙平化与池田内阁里支持改善中日关系的实力派人物、建设大臣河野一郎,在一家日本餐馆会面。当时,河野一郎是自民党的领袖之一,他在与孙平化详谈之后表示:“池田首相理解中国的立场,不会因为别国(指美国)施加压力就不干。”
此后,孙平化等人又委托自民党议员高崎达之助,与日本首相池田勇人就中日贸易问题进行了沟通。高崎秘密会见池田首相后,请孙平化转告中国方面,池田首相一定履行诺言,日本政府已基本上下决心批准向中国出口维尼纶成套设备。
1963年6月29日,中日双方在北京签订了引进日本维尼纶成套设备的合同,总金额为73.58亿日元。第一个成套设备贸易成交,使日本厂商大大增强了发展日中贸易的信心,中日“兰花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尽管在以后的日子里,美日右翼和台湾当局不停地出来捣乱,声称日本出口成套设备并提供政府贷款,是对中共的援助,有的甚至胡说让解放军穿上维尼纶军服,就加强中共军事力量,企图阻挠日本政府履行合同。但经过“兰花外交”,中国方面与日本政府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双方共同打破了美日右翼和台湾方面的阻挠,使尼纶工厂顺利地落户北京。
这次意不在兰的兰花代表团访日,对中日关系后来的发展可谓意味深长。维尼纶成套设备成功引进,对帮助当时的中国解决老百姓穿衣难的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代表团所接触的日本政治家后来都成为了日本政坛的重量级人物,如园田直后来当过官房长官,外交大臣;河野一郎当过众议院议长,他们在促使日本政府最终作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决定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兰花代表团的成功访问,还让中国方面看到,即使在两国没有外交关系的困难情况下,日本仍有大量有识之士为发展两国关系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中日友好关系向前发展的前景广阔。令人遗憾的是,一手促成“兰花外交”的松村谦三先生并没有看到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他于1971年因病逝世,享年88岁,但他对中日友好关系的贡献将永远载入两国史册。
花为天地之灵物,人为万物之灵长:
分析毛主席评兰花:
毛泽东是爱花人,也是护花人。在延安时,有一次,勤务员在王家坪桃园折了三根桃花枝,插在毛泽东房间里,供毛泽东观赏。但他看到后,便把勤务员找来,问明了在哪里折的桃花枝,又要勤务员数了三根桃花枝上的花苞。勤务员数后说有40多个花苞。毛泽东听后认真地对勤务员说:“一个花苞结一个桃,有的花苞还能结双桃。你想想,群众今年又要少收多少桃子呢?咱们是中央机关,机关的同志要带头遵守群众纪律,你们不能为了让我看花,就去干违反群众纪律的事,你们这不是要我也犯错误吗?”毛泽东爱护一花一卉,充分表现了一代伟人对人民之爱,对大自然之情。蕙
毛主席用梅花来赞美死去的战友时, 还曾诗叹屈原“艾萧太盛椒兰少”, 屈原《离骚》椒兰:申椒的蕙芷 ,蕙芷,兰:蕙兰 ,芷:白芷。战争中蕙兰象征清廉坚贞党的旗帜, 白芷用自己的贡献解救每一个伤员,象征着人民大众无私贡献的精神。
毛主席爱兰却不爱兰的表面,爱兰的 "蕙心",蕙心意思是美丽善良的中国人民大团结。兰花代表新中国,画家用裸体和兰合影时受到 毛主席的禁止和批评!可见兰花在毛主席心中的地位。
蕙兰和白芷是代表 新中国国家形象和精神 ," 兰花革命"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大团结 ,走向和谐富强的美好的社会主义。
编辑本段八一南昌兰花革命起义
兰花革命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2时,在周恩来、贺尤、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1928年,朱德率南昌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和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他在井冈山上的兰花坪又一次发现了久违的野兰花。
朱德爱花:花品人品两相宜
朱德爱兰花,“举世闻名”,尤其是中国兰蕙兰品种中的白色的兰花。
据说早在战争年代,朱德就开始收集培养兰花,有株手植兰竟然还陪伴他度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岁月。在井冈山地区,群众中至今仍流传着当年朱德引种兰花,香飘湘赣边界的美谈。有首歌谣中还唱道:“朱军长挑来湘江水,浇得井冈兰花放……”解放后,朱德广泛采集,精心培育了上千盆兰花,并赠送给园林部门、植物研究机构和解放军战士。
1960年3月,他和周恩来、邓小平等看望北京某部指战员后不久,为了鼓励他们奋发向上,特地赠送给他们400盆名贵兰花。1962年,他一次送给龙华苗圃的兰花就有9个品种。1964年,他送兰花给盆景专家周瘦鹃。周瘦鹃感慨之余,以诗记之:
兰蕙争荣压众芳,滋兰树蕙不寻常。
元戎心事关天下,要共群繁赏国香。
朱德还曾倡导在几个地方建立了兰圃,如广州越秀公园的“兰圃”、杭州花圃的“国香室”、上海植物园的“兰室”等,并为广州越秀公园“兰圃”题诗:
越秀公园花木好,百花齐放各争春。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朱德晚年更是把精神和情操寄寓于朴实无华、清香淡雅的兰花上,他为兰花拍了很多照片,经常戴上老花眼镜一张一张欣赏。朱德爱兰成癖,有关他爱兰的故事广为流传。他爱兰似乎有一种灵感。1961年2月,他到福州鼓山浏览,路过一棵古树,翘首一望,便说树上有兰花,众人不信。当时,有个小僧爬上树察看,果然从树上采得兰花一束。“文化大革命”期间,朱德为养兰花受到批判。据工作人员回忆,后来撤走兰花时,他用一种近乎痛苦的声调说:“它不是资产阶级的花呢!”孔子曾有言:“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当在荒僻之地见兰花独放,孔子又感叹:“兰当为王者香,今用独茂,与众草为伍!”兰花被称之为君子之花,是坚贞、美好、高洁的象征。朱德一生惜兰如宝,敬佩兰花高洁淡雅、正气清远的性格。兰花的性格象征着朱德的品格。
编辑本段周恩来爱花:珍惜多于品赏
周恩来也是一位爱花之人。
周恩来爱花,尤爱中国兰蕙兰品种其中的君子兰。他还爱马蹄莲洁白、纯洁。他的办公室常摆着马蹄莲。1964年11月,周恩来出访苏联归来,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北京机场迎接时,还带去了一束正在盛开的马蹄莲。周恩来还爱海棠花的旺盛生命力和非凡气势。据说,1946年国共谈判住在南京梅园新村时,他常在空隙时间观赏海棠花……他北京的住所,栽有许多海棠花,还曾请友好国家使者来家里欣赏海棠;他爱君子兰堂堂正正,气节高雅。他去世后,工作人员曾在他遗体旁摆放了许多蕙兰品种其中的君子兰。
海峡两岸同一花中国兰
台湾号称"蝴蝶兰王国",蝴蝶兰是中国兰蕙兰其中一个品种。 身在海外根在故土兰花归根。
兰花是花中君子,其香也淡,其姿也雅。正因为如此,我觉得兰的境界幽远,不但我喜欢,内子也喜欢。
因为养兰,我买了有关兰花的书籍和杂志,而且常向这一方面的专家请教。兰为我作伴多年,给了我生活的信心,给了我生命。
一一张学良
张学良曾说:“兰花是花中君子,质秀气清,幽香清冽,沁人心脾,令人万虑俱消,有潇洒出尘之想……”张学良认为,兰花不但足以赏心悦目,更可以陶性怡情。据介绍,台北大桥下的兰花市场、园艺所都曾是张学良流连忘返的地方。1993年,第三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在北京举办时,担任世界兰蕙交流协会荣誉会长的张学良曾亲自撰写贺词,并委托会长黄秀球将他培育的一盆“爱国兰”送至北京。记者还记得,沈阳张氏帅府博物馆也曾举办过大型兰花展,遥祝张学良健康平安。此外,张学良对来自祖国大陆文化领域的展览活动也十分关注。1992年,他先后参观了在台北举办的《敦煌文物展》和《大陆古物珍宝展》。张学良非常仔细地观看每一件展品,徜徉在这些来自武汉三镇与三秦大地的珍贵文物前,张学良仿佛又回到了西安城……
张学良旅居美国期间曾题下:“鹤有还巢梦,云无出岫心。”该题词清楚地表明,一向自称“闲云野鹤”的张学良一直想圆他的“还巢”梦。早在1991年底,张学良就在接受香港无线电视台采访时明确表示:“我要在适当的时候,回东北老家看一看!”张学良一直深信,他迟早会重返东北故园。东北,是张学良记忆中永远也抹不掉的坐标。故园的长风在张学良的心中刮了半个世纪之久,他多么希望能够乘风归去,拥抱故土!北京时间2001年10月15日,张学良在夏威夷平静谢世,享年101岁。辽河悲泣,闾山垂首,辽宁的夜空落下了伤心的秋雨。帅府故居、故乡海城、台安出生地、大洼祖居地、东北大学、白山黑水、关东大地,故乡的人们曾经无数次翘首企盼,等待着张学良将军的归来。在张学良将军的百年传奇中,他曾经叱咤风云;曾经上下求索;曾经扼腕叹息;曾经宠辱不惊。而其爱国主义精神矢志不渝。张学良晚年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祖国和平统一,他生前在接受台湾华视记者采访时说:“我希望我的国家和平统一!我希望我的国家繁荣富强!”他在接受纽约《世界日报》采访时也曾表示:“在和平统一大业中,如果国家民族还需要我,我愿意尽自己的努力出来做些事情!”一位伟大的爱国者的肺腑之言依然掷地有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