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手下谋士徐庶,字元直,辅助刘备大胜曹操,操欲得徐庶之才,挟持其母,又仿徐母笔迹修书诓徐庶至曹营。 徐元直孝子,自知有去无回。刘备忍痛送出十里,依依不舍而别。徐庶去远多时,仍目送。又稍时,徐庶策马返回,知刘备无人辅佐,遂向刘备推荐卧龙先生,也就是诸葛亮。刘备问诸葛比徐庶如何,徐庶答远胜于己。刘备求贤若渴,牢记徐庶之言,始有三顾茅庐。
历史上刘备怎么知道诸葛亮的 讲述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
历史上刘备怎么知道诸葛亮的?很多人都知道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刘备经过三次才请到诸葛亮为他出谋划策,成就大事。那么刘备是如何知道诸葛亮的呢?历史上刘备真的是三顾茅庐请到诸葛亮的吗?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究竟怎么样呢?
关于刘备初识诸葛一事,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流传面颇广的刘备“三顾茅庐”说。诸葛亮在其《出师表》中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陈寿在《三国志》中即采用了此说;另一种是诸葛亮“北行见备”说。三国时魏人鱼豢所著《魏略》明确地记载了诸葛亮归附刘备,是“亮诣备”而非刘备三顾的结果。同时《九州春秋》亦作了如是记载,可见并非孤证。“三顾”说与“晋见”说可谓泾渭分明、截然不同。孰是孰非?我们如果抛开主观的成见,揆诸史实,即可发现“晋见”说更符合历史的真实,也就是说刘备初识诸葛,是诸葛亮“北行见备”的结果。
诸葛亮高卧隆中,自称“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其实乃是“尺蠖之屈,以求伸也”。当时的局势是北方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并有了庞大的智囊团,独据中原;江东的孙权也在承继父兄之业的基础上,独据一方,划江自守着。因而这两方势力对于晚去与外来的诸葛亮来说,其抱负与才能均难以得到全面的施展和实现。而荆州的刘表,拥兵自守,不晓军事,非雄才大略之主,因而抱有“管、乐之志”、积极进取的诸葛亮只有“待时凤翔”。
南投荆州的刘备虽正寄人篱下,但在中原奋战数载,早以播下声名,不失为人中之主;且是汉室人物,因而择主刘备正合诸葛的意愿。曹操一统北方、旌挥南指的这种燃眉之势给他们的结识,提供了天时、地利的条件,在这种情势之下,诸葛亮于是“北行见备”,为刘备谋划。《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魏略》载:
三顾茅庐之前,刘备怎么知道诸葛亮的才能?
三国 演义说“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此四人务于精纯,惟孔明独观其大略。尝抱膝长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众问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其才不可量也。’
这段话,看得出诸葛亮志向远大。也看得出,跟他在一起的,都是很能干很有名的人。
诸葛亮的名气是靠大家传出去的,虽然刘备是听到司马徽的介绍才知道诸葛亮的,但以刘备的地位,接触天下名士不困难,其他人对刘备提到诸葛亮也未可知。而其他人之所以知道他的名气在于诸葛亮的朋友,都是很有名气的人。
俗话说“人的名,树的影”,司马徽如此说,徐庶也这样说,大家都这样说。如此一来,刘备自然就相信了。
刘备是怎么知道有诸葛亮这个人才?
刘备手下有个徐庶知道吧,他父亲给曹操抓了,他没办法为了尽孝去了曹操那边,走的时候骑上马走到半道,为了报答刘备知遇之恩决定临时回来给刘备再推荐一个能代替自己的人才当军师,这个人就是诸葛亮,所以有句古话是徐庶打马荐诸葛,推荐完徐庶去了曹操那边,但是还想着刘备这边的情况所以才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说法。
历史上的刘备如何认识诸葛亮的?
关于刘备初识诸葛一事,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流传面颇广的刘备三顾茅庐说。诸葛亮在其《出师表》中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陈寿在《三国志》中即采用了此说;另一种是诸葛亮北行见备说。三国时魏人鱼豢所著《魏略》明确地记载了诸葛亮归附刘备,是亮诣备而非刘备三顾的结果。同时《九州春秋》亦作了如是记载,可见并非孤证。三顾说与晋见说可谓泾渭分明、截然不同。孰是孰非?我们如果抛开主观的成见,揆诸史实,即可发现晋见说更符合历史的真实,也就是说刘备初识诸葛,是诸葛亮北行见备的结果。 诸葛亮高卧隆中,自称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其实乃是尺蠖之屈,以求伸也。当时的局势是北方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并有了庞大的智囊团,独据中原;江东的孙权也在承继父兄之业的基础上,独据一方,划江自守着。因而这两方势力对于晚去与外来的诸葛亮来说,其抱负与才能均难以得到全面的施展和实现。而荆州的刘表,拥兵自守,不晓军事,非雄才大略之主,因而抱有管、乐之志、积极进取的诸葛亮只有待时凤翔。南投荆州的刘备虽正寄人篱下,但在中原奋战数载,早以播下声名,不失为人中之主;且是汉室人物,因而择主刘备正合诸葛的意愿。曹操一统北方、旌挥南指的这种燃眉之势给他们的结识,提供了天时、地利的条件,在这种情势之下,诸葛亮于是北行见备,为刘备谋划。《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魏略》载: 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亮遂言日:将军度刘镇南(刘表)孰与曹公邪?备日:不及。亮又日: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日:亦不如。日: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日;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日: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全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乎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 持三顾说者一般均否定这段史料的真实性,其实是毫无道理。诸葛亮正是在初次见备时,提出了游户自实以益兵众的建议,并由此诸葛亮得到了刘备的敬重。 刘表荆州时,北方战乱频仍,荆州地区则相对平静,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荆州平乐,国未有衅,因而流民游食者极多。而刘表坐保江汉间,并无四方之志,因而不曾致力于澄清吏治,整顿户籍,扩兵积粮,故刘表在荆州虽招诱有方,却著籍者寡,刘备在南投刘表后,从新野移屯樊城,所辖兵众仅为数千人,但当曹操南下,刘备撤离樊城时,则仅关羽之水军就有精甲万人,可见诸葛亮替刘备出此上策,利用荆州搜刮游户之机招募丁壮,扩充了刘备的军队。从诸葛登门见备,刘备以其年少而未加重视,到了解、尊重、信任诸葛亮的记叙也合情合理。如果再从诸葛归附刘备到刘备南走夏口这一年左右的时间内所发生的史事,即可发现刘备、诸葛此时尚不是鱼与水的关系,也就是说诸葛尚不及随刘备南下的关、张等人,史籍记载也均未涉及诸葛亮辅助刘备事,因而刘备特别器重诸葛亮并无具体事实依据。 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魏略》成书于《三国志》之前,是当代人实录当代史,鱼豢为早陈寿一辈的人,而隆中其地在赤壁之战以后即并入了曹魏的版图,上距刘备三顾隆中求见的时间较为短暂,因而鱼豢如要收集这方面的史料是不难做到的。那么是不是鱼豢故意置刘备三顾而不顾,凭空捏造出亮北行见备呢?当然不是!《魏略》有纪、志、传,自是正史之体,是史料丰富、态度严谨的史著。在裴松之所引诸书注《三国志》时,此书则是被引用最多者。之后,西晋的史学家司马彪在审慎详察的情况下,也持此说,可见其真实性的程度是可以靠得住的。那么陈寿又为何一反前代及同代史家之论而独持三顾说呢?这一则是取之于诸葛亮的《出师表》,再则用三顾说更符合于封建的伦理道德观念,更能显出刘备的德行及诸葛的清名,从而也就使之达到了封建意识的理想化高峰。 我们回过头来看诸葛亮的《出师表》。《出师表》是诸葛亮率军北驻汉中,临出发时所写。这篇表与其说它带有自传的性质,倒不如说是出师的宣言,北伐的誓词。《出师表》其意正在于统一军心、统一民心以激励斗志,完成北伐大业。这里我们试作一揣测,《出师表》作于227年,此时刘、关、张群雄俱亡,无从对证,因而诸葛亮为了政治上的需要而提出了三顾之说。当然这可能性颇小,更大的可能则是刘备在樊城结识了诸葛亮后,知亮有英略,因思其辅佐而曾经三往隆中与之作过倾心交谈。 千百年来,刘备三顾茅庐说之所以压过诸葛亮北行见备说而广为流传,一方面是因它有声有色,有着浓郁的传奇色彩,另一方面则是刘备求贤若渴及谦逊精神更合乎读者的心理,因而更易于接受。不过历史终究是历史,治史的目的之一就在于去伪存真,以还历史的本来面目。至于其它方面的功用,则可由小说故事去完成。
刘备是如何发现诸葛亮
一说:三顾茅庐。
【出处】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 “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 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南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的宏伟蓝图,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
二说:樊城自请。
有人说诸葛亮见刘备不是三顾茅庐,而是“樊城自请”,这种说法也又很多古书提及,试想,当时刘备47岁,诸葛亮才27,差20岁啊,而且刘备那么有名望,诸葛亮没有,他真的会去请么?当时曹操兵临城下,他哪里有时间去请三次呢?诸葛亮研究天下大事,是一定要出山的,他怎么一定就知道刘备来找他,不来呢?待在农村干什么,搞建设?
“樊城自请”梗概:刘备在樊城时,诸葛亮主动去见他。开始刘备未理睬,后来诸葛亮看见刘备在玩草,便问他到底是不是没出息之类的,刘备就明白了他是个人才,便一起谈心,终于明白了他确实是个人才并,重用。
当然这种说法也有疑问,古隆中又许多关于三顾茅庐的东西,还有
《三国志》:凡三往,乃见。
《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个人认为这两件事情都是存在的,“樊城自请”后刘备未重用他,他便继续做农民,后来别人推荐,刘备才明白,才有了“三顾茅庐”。
刘备是怎么知道诸葛亮人的?
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
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他想寻找个好助手。他打听到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就特地去拜访。
司马徽说:“这一带有卧龙,还有凤雏(音chú),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司马徽告诉刘备: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
徐庶也是当地一位名士,因为听到刘备正在招请人才,特地来投奔他。刘备很高兴,就把徐庶留在部下当谋士。 徐庶说:“我有个老朋友诸葛孔明,人们称他卧龙,将军是不是愿意见见他呢?” 刘备听了徐庶的介绍,说:“既然您跟他这样熟悉,就请您辛苦一趟,把他请来吧!” 徐庶摇摇头说:“这可不行。像这样的人,一定得将军亲自去请他,才能表示您的诚意。”
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这样推重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去找诸葛亮。三顾茅庐后,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感动了,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
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一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看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今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湖北、贵州的一部)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是守不住这块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
最后,他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能够这样,功业就可以成就,汉室也可以恢复了。”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
后来,人们把这件事称作“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这番谈话称作“隆中对”。
诸葛亮是怎么才被发现的?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前,没人请过诸葛亮么?
诸葛亮未出山前,便小有名气了,这是《三国志》正文里有记载的,原文如下:“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其中那句“时人莫之许也”,这个“时人”很能说明大家都知道诸葛亮这个人。诸葛亮出山,则是由徐庶推荐,刘备三顾才出来,这也是三国志正文有记载的,原文如下:“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原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这里写得很清楚:“凡三往,乃见。”并且,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有这样一句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要知道,表是臣子递奏给君主的正式奏章,如果刘备没有三顾茅庐,诸葛亮也绝不会自己杜撰个三顾出来,还写进正式的奏折里。所以,三顾茅庐也是事实,至于有没有《三国演义》里写的那么精彩,则是另论了。至于诸葛去找刘备毛遂自荐的说法,最早出现则是在《三国志》裴松之注引用的《魏略》中说的,但魏略是以魏国为正统,维护魏国的书,并且不完全是史实,其可信程度明显不如《三国志》正文和《出师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