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人本身就是感性动物,听别人讲伤心的故事,就开始在自己身上找相似点,去强迫自己和故事主人公一起去悲春伤秋。其实悲情这种艺术情感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比较吃香的,回头想想看你这一生看过的所有电影电视剧哪些让你印象最深刻,那一定是戳痛你的悲情桥段了,人心向来如此,记住坏事物比记住好的一面要更深刻。
中国文学作品大多是悲伤的形式,你知道为什么吗?
让我们先看一下鲁迅先生给喜剧和悲剧下的定义: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则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喜剧的极致便是悲剧。喜剧让别人笑,悲剧让他人哭。文学揭露了人性的善恶美丑,人生的悲欢离合,很多想阐释的无所谓是一个又一个悲剧。从孟姜女哭长城、封建主义的压迫到近代百年战乱之苦,悲剧作品从来都是占据了主要地位。文学讲究有感而发,诸如种种的底层悲苦,常常让作家切身体验,心有所感,对现实进行艺术提炼。
比如我国的四大名著,几乎都是悲剧作品。《红楼梦》以曹雪芹自己为原型,把自家的悲惨身世搬到了纸上,红楼里的宝玉、黛玉几乎个个的命运多舛,结局惨淡。虽说宝玉最后看淡世事,出家求仙去了,看似有了一个好结局,可这不也说明了人间的悲苦吗?《三国演义》是一部描写战争的小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谁又能想到这分来分去,合来合去,最后苦的只能是天下的黎明百姓。一部三国,诉说的也是大悲剧。
《水浒传》更是彻彻底底的悲剧作品,想当年,四十九天罡,八十一地煞齐聚梁山,喝酒吃肉好不快活,可结局呢?竟是大多惨死。《西游记》里的各种腾云驾雾、大闹天宫看似美好, 隐藏在背后的是道教、佛教互相的你争我夺,悟空竟也只能委曲求全,学会人情世故,这不是悲剧又是什么呢?
出现那么多悲剧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悲剧几乎成为了中国文化的底色。屈原投江、精卫填海、夸父追日,仿佛骨子里,中国的文学就染上了悲伤的色彩。但是,无可争议的是,所有的悲剧作品其初衷,都是为了让现实改变,变得更好而已。
中国文人的作品为何以抒悲情居多?
我觉得的确是这样的,原因也应该很多,我仅例举几个原因,以试说明:
其一、从哲学上来说,中国人自古有忧患意识,这可能是与农业文明或中国古代多灾的自然环境有关,如《周易》中就明显带着忧患意识;而相对于中国人而言,西方人则带有更多的闲遐,如亚里士多德就认为,哲学是来自于闲遐。
其二、中国的文人与西方的文人在性格上也有不同。中国的文人,通称为“士”,从儒家的孔子开始,孔子就为“士”注入了忧国忧民、“志于道而恶衣恶食”的悲情性格;而西方的知识分子则旨在追求超越现实的纯粹理论,不太关注现实的人生(但也有特例,如马克思,这里仅有多数而言)。
为什么中国的诗词歌赋有很多写悲、写愁?
中国诗词大会吸引了我们很多人对诗词的向往,也将诗词创赋予了不一样的感情色彩。中国诗词大会目前来说是我国的第一档文化类的节目,它勾起了我们每个看过人对诗词美好的回忆,我们开始想着自己曾经读过的那些诗。读着读着,我们发现了很奇怪的现象,我们中国的诗词歌赋大多都是写悲写愁的事情,这恐怕与作者当时的心境,以及这个社会的大现象和古人的认知有关系,这是符合一种大的趋势潮流。
一、 这是因为作者内心凄凉,悲惨我国的大部分是他们之所以成为伟人,是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在镇上获得一种地位和成就,他们算是迫不得已选择了只与诗词为伴。大部分的诗人,他们的梦想都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官员,去为百姓奉献自己,而诗词只是他们的一种兴趣和爱好,但是迫于生活的无奈,他们只能和诗词在一起,因此他们就有很多的悲。在他们的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很多内心的悲凉,一生郁郁不得志。
二、 人生苦短,愁绪很多人生只有短短的几十年,而在古代,人们的平均寿命更加的短暂,他们十分的愁,因为生活中充满了很多其他的事情,他们所想要的所希望的生活却是十分的短暂,他们想干的事情,有时候往往没有办法干到。他们的诗词中有很多的愁绪,是他们对于生活的无奈,对现实的妥协,这是反映了他们真正的内心情感。他们的愁是从生活中来源,他们的愁在诗歌中缓解。
我们现在的人拥有这么好的生活条件,都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心境,更不用说古代的人了,他们身处的环境十分的危险,甚至说十分的凄惨。他们没有办法掌握自己的一生,他们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君主们他们能不能够实现与人生的目标,取决于当时的那些执政者,他们的一生都在被别人牢牢的把握,只有诗词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可以在诗歌的世界中肆意的徜徉,抒发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感,以及内心的苦楚。这就是中国的诗词歌赋中有很多写悲,写愁绪的原因他们借这个东西来抒发自己内心。
魏晋悲情文学文化对后世文学有什么影响?
魏晋时期,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文人志士有抱负难以施展,时局动荡,战火纷飞,这是时代的悲剧,这也导致了当时文学创作的基调以悲情为主。那么,作为经典历史文学,在流传过程中会留下丰富的精华,这对后世的文学作品产生重大的影响,并且有许多后世文学创作者吸收魏晋悲情文学的有益内涵,做到了文学作品的创新和发展。
建安文学以慷慨悲凉为主体特征,影响后世文学。创作走向魏晋时期,出现了建安文学这一题材,它的风格以悲情为出发点,更多的是慷慨和悲凉,这一时期,建安文学多以乐府诗为主,如《从军行》《苦寒行》等,具有悲的特征。
翻开建安诗歌这一页,其中蕴含的悲情慷慨之气使人触目惊心,忧郁悲凉之风让人心绪颤动。比如,在动乱中崛起的一代英雄曹操,不管是在他感慨纷乱、同情民众疾苦的《薤露行》,还是描绘割据战乱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的《蒿里行》都是以悲情为主。同时,“白骨露于野……念之断人肠”的现实写照可以看到以天下安危为己任的壮夫伟男那颗悲痛的心,在苦寒的军旅中,“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给人带来悲凉忧苦的音调。
那么,这一时期以三曹七子的诗歌创作为主的建安文学共同铸造了以悲情为主旋律的建安风骨,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光辉传统,并且对后期的唐诗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唐朝,唐诗风骨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唐诗继承了魏晋时期悲情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许多唐诗中所表达的内容和魏晋时期悲情文学的表现形式和风格实现了完美的统一,这也为唐代诗人积极的进取精神、居安思危、关心国运以及民生疾苦的忧患意识提供了借鉴。
浓郁的抒情色彩,对后世文学提供创作素材。魏晋时期的文学作品,虽然大多以悲为基调,但是都彰显了浓郁的抒情色彩,包括慷慨之情、感伤悲凉之情,虽然如此,但是也饱含着意绪缠绵的情调。
例如《九愁赋》虽然通篇都是代替屈原陈辞,但是内容和现实切合,倾诉了他后期遭遇禁锢的满腔悲愤。此外,建安诗赋注重抒情色彩和主悲感情基调相一致,特别是一些书信,情感色彩浓厚,但是悲感也油然而生。由此可见,这些悲情风格的文学作品综合了文学创作者自身的感受和现实境遇,展示了自己的忧愁和感伤,这些情感回旋在历史的长空中,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情感支撑和理论借鉴。
魏晋悲情体现出的鼓舞之情影响后世文学。在黑暗时期,有一批批文人志士奋笔疾书抒发自己的不满之情,在魏晋这一腐朽时期产生了愤世嫉俗的忧愤诗人,影响了文学作品的风格和情感,以悲愤、忧愤为情感主旋律。
但是,在魏晋时期,西晋完成了短暂的统一,这时国家的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人们也在短时期内结束了战争的迫害,同时这也使得文人志士进入仕途之心倍受鼓舞,文学作品虽然还是以悲愤和忧愁为基调,但是更加注重彰显个人的情感。陆机作为西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作品被人们这样评价:语言多但是情感少,但是,实际上,他以悲为美的审美风尚在作品种能够明显地反映出来。
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不能用短浅的目光和简单的想法来否定魏晋时期悲情文学作品的情感表现,而是应该将视野放在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下,结合当时人们、文人志士以及国家的实际发展情况来考虑,这样才能得出客观、精确的见解。所以,在当今世界,我们需要乐观正确地分析魏晋时期悲情文学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同时还要根据当前社会发展情况,加强对优秀文学历史作品的继承和发展,使古代的优秀文学仍然焕发出无限生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