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和蔺相如相比,更喜欢蔺相如,因为他勇敢无畏、机智过人,而且用生命维护国家尊严。廉颇,生卒年不详,战国时的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蔺相如,生卒年不详,今保定市曲阳县相如村人,战国时的赵国上卿,是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生平最重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
廉颇和蔺相如你欣赏哪一个,为什么
蔺相如。能够受到他人欣赏,必定具有优秀的品质。大度宽容是蔺相如令人欣赏的核心品质。一个人的魅力更多地体现在人品上,大度宽容是优秀人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廉颇在武力上具有优势,但在核心人品上比蔺相如略逊一筹,不过廉颇也是令人钦佩的,因为他能知错即改,能够读懂蔺相如。
《将相和》中你喜欢廉颇还是蔺相如?请结合例子用自己的话说说理由
我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机智勇敢,比如在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写了一封信给赵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
赵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立即大臣来商议。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他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
赵王把蔺相如找来,问他怎么办。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想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来换,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亲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赞叹,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情。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非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上,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忘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承诺划归赵过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蔺相如知道秦王丝毫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一回到宾馆,就叫手下人化装成平民,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到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交给我国。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了!
武孙、廉颇、蔺相如你最喜欢哪个人物形象?为什么?
蔺相如
廉颇为赵之良将,屡立战功,威震诸侯,拜为上卿。蔺相如的两次外交斗争的胜利,与廉颇的统军镇守密不可分,秦仅以外交活动试探虚实,也正是慑于廉颇的武力。对此,蔺相如有清醒的认识,而居功自傲的廉颇却不识大体,在相如因功大拜为上卿,且位在自己之上时,极为气愤,公然宣言:“吾见相如,必辱之。”拉开了较量的架式。
针对廉颇的挑战,蔺相如的对策是:每遇上朝,常称病不去,不与廉颇争位次;道遇廉颇,多引车避匿,以免发生冲突。当门人认为受到侮辱,纷纷要求离去时,蔺相如向他们表白了心迹:“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相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这顾全大局、感人肺腑的剖白,不仅使门客恍然大悟,深受感动,就是畜意折辱相如的廉颇听后,也顿觉无地自容。他悔恨交加,立即负荆请罪,于是二人成刎颈之交。将相之和,保证了赵国在尔后15年内,团结一致,共同抗秦。
蔺相如的一生,是在维护祖国的尊严,保卫赵国政权的斗争中度过的。就其行事来看,显然是一位有着深厚政治素养和卓越识见的政治家,而他与廉颇“将相和”的故事,又谱写了一曲公忠爱国的赞歌。这支歌,人们世代相传,激发着强烈的爱国情感,起着净化人们心灵世界的重要的教育意义,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18课将相和说说你喜欢那个人物为什么
我认为廉颇与蔺相如都是值得大家尊敬的人,因为他们都以国家利益为重。
蔺相如有勇有谋,顾全大局,唇如枪、舌如剑,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有宽阔胸襟,在关键时候,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性命来逼秦王,当与廉颇产生矛盾时,主动避让,胸怀大度。廉颇是一员老将,威震朝野,秦王也惧他几分,知道他屯兵边界则不敢妄动。他耿直畅快,当蔺相如的职位比他高时,他毫不遮掩地表达了自己的怨气。当他知道蔺相如躲避其不是怕他,而是为国家时,能知错就改,放下自尊,背上荆条登门谢罪,令人钦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