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国清流》第一次系统地讲述了蔡元培、胡适、陈独秀、鲁迅、康有为、梁启超、王国维、章太炎、周作人、辜鸿铭、章士钊、刘师培、钱玄同、黄侃、李大钊、陈寅恪、傅斯年、蒋梦麟等等,无数特立独行的民国文化大师们在思想、学术、政见、工作和生活各个层面,互相交流、碰撞、交锋过程中的友谊、恩怨、是非、因缘与分合,生动地再现了他们在近代中国的重大转折时期的生活图景,刻画了他们各自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文化品格,客观忠实地讲述了他们的伟大与卑微,崇高与缺陷,描绘了一轴无比辉煌的民国文化巨星画卷。
2.依照编年剪裁民国历史,将人物置于云诡波谲的大事件大冲突中摹形刻画,以史家手眼钩沉实录,以文学笔墨传神写照,于人物书写中别嫌疑,于叙事中富褒贬,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援史明志,其为士人清流招魂之深情苦心,令人感佩。
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镜,躬身自照,《民国清流》可助当下文化知识分子警鉴省思,保持立言、立行、立书、立品之原则与底线。重要的是对史事、历史人物做的评说须力求公正客观。而本书作者做到了,值得一赞,更值得一读,有可敬的文史价值。
民国清流第四章读后感
本书是第一部关于民国清流一代大师们的长篇集体传记和史诗力作。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叶辛,著名作家王跃文,著名文化学者、北大教授张颐武等众多名家鼎力推荐!
民国六年至民国十六年(1917至1927年),中国呈现了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肩的思想最活跃、文化最灿烂的局面。继承了传统“士”担当精神的一代民国清流,“以天下为己任”,为民族自尊、学术自尊,在风云动荡的时局中扮演着先锋角色。他们学问超绝而又狷介不羁;相互间道义学问相砥砺,却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不断被分化,一时间龙吟虎啸,各领风骚,折射了一个大时代的风起云涌、雪雨阴晴。
本书第一次系统地讲述了那些特立独行的民国文化大师们在思想、学术、政见、工作和生活各个层面,互相交流、碰撞、交锋过程中的友谊、恩怨、是非、因缘与分合,生动地再现了他们在近代中国的重大转折时期的生活图景,刻画了他们各自独特的人..
民国清流第一章概述
《民国清流》第一章主要讲述的是,民国六年(1917年),陈独秀、胡适等文化大家们在北大新任校长蔡元培的邀请下,纷纷汇聚北大,引领时代思潮,开启新文化时代,以及各位大师之间的交往、情谊和思想碰撞。
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后,秉着“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原则,不拘一格广泛延揽人才,无论是文化思想与时俱进的陈独秀、胡适等,还是思想保守的辜鸿铭、刘师培等人,只要具有真才实学,都被邀请吸纳到北大任教。其中,陈独秀、胡适分别出任北大文科学长和教授。二人先后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率先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一个崭新的《新青年》时代呼之欲出。暮气沉沉的北大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高地。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周氏兄弟等一代新型知识精英,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共同开创以现代文明为核心的新文化运动。
《别来沧海事》:猜一猜,谁来一起听“暮天钟”
我读过汪兆骞先生的皇皇巨著、七卷本的《民国清流》, 所以听《别来沧海书》的策划傅兴文先生说起汪先生对撰写自己幼年时的天津租界生活有些顾虑,颇感诧异。 汪先生记忆之好通过其系列作品《民国清流》已向坊间证明,而汪先生叙事和褒贬人物的能力,一本《文学即人学》已悉数呈现,那么,要回忆幼年时在天津租界区那栋别墅里度过的日月,这有什么可犯难的?
拿到《别来沧海事——我的租界往事》后通读一遍后,大略猜出了汪兆骞先生的顾虑:如何下笔状写那一个个因为乱世而发生在别墅内外翻天覆地的故事?
其实,对汪先生来说, 最讨巧也是最吸引读者的写法,就是替祖父汪华堂写一部回忆录。
恕我孤陋寡闻,直到遇见《别来沧海事——我的租界往事》,才知道1930年代和1940年代北方特别是在天津曾经活跃过一位民间资本家汪华堂。这位起于草莽的河北人,15岁就远离家乡到东北朝阳的一家杂货铺当学徒——若不是老家的日子难以为继,哪家的爹娘舍得让15岁的儿子远去他乡讨生活?好在,汪华堂的父母给了汪华堂出众的“财商”,21岁那年便与伙伴合开了一家小铺子,无奈,当地的大商铺不允许外地小子在他们的地盘上分一杯羹,2年后铺子关张汪华堂只好回老家种地。但是,在东北开过一家小铺子的经历让汪华堂自信自己能在商界获得成功,便变卖了几亩薄田到商界打拼,到汪兆骞出生的时候,祖父汪华堂已先后开办了开原福增达钱粮业代理店、大林站宝星长粮栈、昌黎德昌原粮业油房等商号。尤其可让汪兆骞大写特写其祖父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汪华堂更是一位爱国商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商界高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主张“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誓把日寇赶出国土”。面对国土沦丧的局面,汪华堂认为,只有办好教育继而发展科学文化,“才能使中华民族不受愚弃,抵御外侮”,因此,他积极宣传教育救国的思想。1940年,他出资在家乡汪上村创办了女子小学,后又筹资与其他爱国人士成立了昌黎县教育奖学金董事会,自己的一部分土地赠给昌黎汇文中学……汪华堂的一生,可谓传奇,如若汪兆骞拿出书写《民国清流》的劲头替已涓滴成溪的“民国清流”再添一道风景,一本汪华堂老先生的传奇故事再成就一出《大宅门》那样的剧集,也未必不可能嘛!
可是,在《别来沧海事——我的租界故事》一书中,汪华堂成了为别墅里演出人生故事的男女老少的大配角,抑或,是为《别来沧海事——我的租界人生》提供场景的那个人,试想,假如没有汪华堂,汪家哪来的天津租界一栋别墅里?又哪来的北京百花深处的四合院?
因为不理解汪兆骞先生的选择,所以,读完《别来沧海事——我的租界故事》后我掩卷想了很久,也许,是汪先生不愿意再为“祖上曾经富过”的话题再添一份谈资?那么,避开了“传奇”撰写“平凡”,汪先生的租界故事还动人吗?
当然。
大概不少读者会将热情投注给汪先生花笔墨最多的章老师。这位汪先生别墅生活阶段的家庭教师,也值得读者为之抛洒同情之泪——虽然锦衣玉食,却不知道自己的来处,无根的浮萍最为凄惶,所以,直到《别来沧海事》煞尾似乎依然不知道自己来处的章老师只好落叶不归根——可是, 出没于《别来沧海事》的人物中,我个人最喜欢的却是汪兆骞先生的母亲。能跻身大户人家的儿媳妇,汪先生的外公也不是等闲之辈,问题是,由汪先生的眼睛看到和汪先生的笔记录下的母亲,却丝毫没有富家女的娇蛮,相反,美丽端庄的汪妈妈,还是一位非常识大体女性,这位能将善意传递给身边所有人的贵太太,最让我仰视之处,是从不在幼子面前炫耀家里的财富,而是时时处处用自己的美德去影响汪兆骞先生。 1941年出生的汪兆骞,毫不意外地会在大学毕业后遇到种种坎坷,但是,他没有随波逐流,而是以丰润的内心世界坚毅地在文学天地里畅游,章老师固然给了他很好的启蒙,但母亲的言传身教才是养成今天之汪兆骞的关键,我觉得。恐怕也是他决定回忆童年时放弃了炫耀专写在他身边出没过的普通人:混迹军界的牛三姑爷、侠肝义胆的厨师秦爷、抗日烈士之子司机杨二、地下工作者表舅杨虎……笔录至此,我好像明白了,当拿起笔来写作自己的租界往事时,汪兆骞先生何以没有选择大书特书一次自己那了不起的爷爷汪华堂。 汪华堂已经以自己的实绩被历史写进了历史书里,而牛三姑爷、秦爷、杨二、杨虎等人,假如没有汪兆骞先生的记录,他们将被历史的尘埃湮没,而没有了这些小人物的真实记录,汪华堂们的传奇,不免有些脱离了真实生活的浮华。“语罢暮天钟“,唯有秦爷、杨二他们与汪华堂先生共同聆听,钟声的悠扬才有意味。
《民国清流3大师们的中兴时代》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民国清流3》(汪兆骞)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2a24
书名:民国清流3
作者:汪兆骞
豆瓣评分:8.0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7
页数:296
内容简介:
隐匿山林还是出世救亡?且看民国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叶辛、何建明、张抗抗、梁晓声、李敬泽、叶廷芳、张颐武、王跃文、余世存、孙郁、解玺璋、岳南、李建军等众名家倾情推荐!
本书系民国清流大师们的集体传记系列之三。
本书沿袭《民国清流1:那些远去的大师们》《民国清流2:大师们的“战国”时代》的风格,承接前两部的历史阶段(1917年至1930年),讲述民国二十年至民国二十五年(1931年至1936年)再次成为文化主战场的北平呈现出的中兴景观。期间,国共两党合作破裂之后,政治斗争激烈而严酷,日寇逐步开展侵华活动。民族内忧外患的危急关头,中国知识分子如何抉择?
文化主将们严重分化后,纷纷从上海回归北平,新的知识分子成长起来,“天才成群地来”,胡适、周作人、老舍、废名、章太炎、刘师培、刘半农、俞平伯、沈从文、冰心、金岳霖、萧乾、张恨水、朱自清、钱穆、傅斯年、陈寅恪、梁实秋等大师,或选择振臂高呼,团结民众,救亡图存,或选择灭迹山林,躲进小楼成一统,追求个人成就。民国学界一时云蒸霞蔚,是为中兴时代。
作者不囿于故有定论,依据翔实的史料,客观地描写民国大师们的崇高与卑微、飞扬与落寞,真实地还原他们独特而复杂的文化品格和人格。
作者简介:
汪兆骞:生于194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原《当代》副主编兼《文学故事报》主编。中国作协会员。著有《往事流光》《春明门内客》《记忆飘逝》《紫塞烟云》《张骞》等,新近出版有《民国清流1:那些远去的大师们》《民国清流2:大师们的“战国”时代》《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深受读者好评。
《民国清流4大师们的抗战时代》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民国清流4》(汪兆骞)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e6Xn49cdVXuAPd63cdbkg
提取码:s8jg书名:民国清流4
作者:汪兆骞
豆瓣评分:8.0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1
页数:364
内容简介:
★大师们的民族大义与家国情怀!大文人的悲壮迁徙和抗战史诗!
★《民国清流1:那些远去的大师们》入选《作家文摘》2015年度十大非虚构好书、百道网中国好书榜2015年度人文类好书!
★叶辛、何建明、张抗抗、梁晓声、李敬泽、叶廷芳、张颐武、王跃文、余世存、孙郁、解玺璋、李建军、北村、岳南等名家倾情推荐!
★联合早报、南方都市报、凤凰周刊、央广、人民网、新华网、北京晚报、腾讯、新浪等全国百余家媒体广泛报道。
本书系经典史诗级民国大师集体传记“民国清流”系列之四。
本书沿袭《民国清流1:那些远去的大师们》《民国清流2:大师们的“战国”时代》《民国清流3:大师们的中兴时代》的风格,承接前三部的历史阶段(1917年至1936年),呈现出1937年至1945年八年抗战时期悲壮而惨烈的文化景观。
七七事变之后,国难当头,民国知识分子自觉站在统一战线的大旗下,演绎了一部壮烈激越的抗战史诗。无论是在国统区、解放区,还是在沦陷区,抑或上海的“孤岛”,“民族”“救亡”的主流都激起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让抗战时期的文化思想界空前统一。胡适、郁达夫、老舍、沈从文、梁漱溟、茅盾、张恨水、闻一多、郑振铎、马寅初、陈寅恪、吴宓、赵树理、丁玲、萧军等,做着他们认为文人应当做的事情,在抗日救国的路上披肝沥胆,以各自的姿态,演绎着知识分子的气节、风骨与担当。
作者不囿于故有定论,依据翔实的史料,书写被遮蔽的历史,刻画真实生动而丰富的人物命运,立体式地彰显了民国大师们独特而复杂的文化品格和人格。
作者简介:
汪兆骞:生于194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原《当代》副主编兼《文学故事报》主编。中国作协会员。著有《往事流光》《春明门内客》《记忆飘逝》《紫塞烟云》《张骞》等,新近出版有《民国清流1:那些远去的大师们》《民国清流2:大师们的“战国”时代》《民国清流3:大师们的中兴时代》《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深受读者好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