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神童。4岁时,他就能背诵许多诗词,并且还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
2、相传清朝宰相张英的邻居建房,因宅基地和张家发生了争执,张英家人飞书京城,告诉张英此事。张英看完家书淡淡一笑,
古人谦让的事例
1、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们一起吃梨,孔融总是拿小的吃。有大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我年龄小,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由于孔融这么聪明早慧,很小就懂得这样的道理,宗族亲戚们认为他是个奇才。
2、吕岱哭徐厚
三国时的吕岱位高权重,名声显赫,但能虚心听取批评意见。他的朋友徐厚为人忠厚耿直,常常毫不留情地批评吕岱的缺点。
吕岱的部属对徐厚不满,认为徐厚太狂妄,并将此告诉了吕岱。可吕岱反而更加尊重和亲近徐厚。徐厚死后,吕岱失声痛哭,边哭边诉:“徐厚啊!以后我从哪儿去听到自己的过失啊!”
3、六尺巷的故事
清代康熙年间,桐城境内的一桩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大学士张英的府第与吴姓相邻。吴姓盖房欲占张家隙地,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因两家都是高官望族,县官欲偏袒相府,但又难以定夺,连称凭相爷作主。
相府家人遂驰书京都,张英阅罢,立即批诗寄回,诗曰:“一张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诗,旋即拆让三尺,吴姓深为感动,也连让出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
4、春秋时期,晋国和齐国在鞍这个地方大战,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最终晋军大败齐军。晋军凯旋时,上军副帅士燮最后进入国都,他的父亲说:“你不知道我盼望你吗?为什么不能早点回来?”
士燮说:“一般军队胜利归来,国内的人们必然热情欢迎。如果先回来,一定会特别引人注意,这岂不是要代替主帅领受殊荣吗?因此,我不敢先回来。”父亲对他的做法很赞赏。
论功行赏时,晋景公对统帅郤克说:“这次我军大胜是你的功劳啊!”郤克回答:“这完全是君王的训教和几位将帅的功劳,我有什么功劳呢?”
晋景公称赞士燮的功劳与郤克同样大。士燮说是听从荀庚命令、接受郤克统帅的结果。景公称赞栾书,栾书说:“这次胜利有赖于士燮的指挥和士兵的奋力作战。”
晋军将领互相谦让,推功及人的美德反映了他们团结协作,共同战斗的精神,这正是大败齐军的关键所在。
几年以后,晋军主帅战死。晋侯检阅军队,派遣士丐率领中军,士丐辞谢了,他说:“荀偃比我强,请派荀偃吧。”于是,晋侯让荀偃率领中军,士丐辅佐。
晋侯又派韩起率领上军,韩起要让给赵武,晋侯就派遣栾黡,栾黡推辞说:“我不如韩起,韩起愿意让赵武在上,君王还是听从他吧。”
于是赵武率领上军,韩起辅佐。晋国的将帅在名利面前互相礼让,晋国百姓因此而团结,几世受益。
5、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
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历史上有那些“让”的典型事例
谦让
星期六的下午,我像往常一样去琴行学古筝,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是妈妈陪我一块儿去的。
在路上,我们有说有笑的,到了琴行,我飞快地跑进去,可是人坐满了,要一会。
又过了一绘,我看见有两位大姐姐快弹好了,我就在旁边等,在等的过程中我已经带好了弹片,姐姐走了,我把包放在一个角落里,然后迅速地那出书,但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一个不懂事的小女孩,趁我放包拿书这一会儿明目张胆地“抢”了那架琴。
等我回去是,发现有这么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丫头片子竟然来和我抢座位,正想发生“唇枪舌剑“式攻击时,我想到了谦让,然后我默默地坐到了另一架琴上。
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因为这架琴上方的灯坏了,琴弦不好,琴很旧,音还不准。
但我还是勉强地坐了上去,把书放到了书架上,只听到“砰“一声架子也缩短了,好像这一切都在跟我作对,这给了我妈妈一个机会似的,她发起了“全面总攻”说: “你真没用,一个小毛孩都来欺负你,让什么呀...........!这时我脑子乱极了,我比她大,应该照顾她一下,谦让一下...........。
我越想越委屈,越想越伤心,泪水在我眼眶里打了几个转,还是顺着脸颊滚落下来。
谦让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而不因只顾自己,丢弃美德。
有些人认为只是表面上谈谈“纸上谈兵”,实际也不用去做的,但他们错了,彻底地错了,生活中你不一定就要做大事,而小事却置之不理,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你都能做,如“上车先让老人先上,看见老人要让座.........而不是像一窝蜂地跑进去.
谦让你快回来吧,我们需要你!
该拒绝时就拒绝
hzin
(2005-05-22 17:26:54)
耶稣教导人们要宽容时说:"当别人打你左脸时,你要把右脸也给他打."也许我不是个好信徒,因为我实在无法理解:对方明知故犯,那真是欺人太甚了!在我看来,礼让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底线的过分要求,应该义正严辞拒绝.
中华民族以”礼”见称,古往今来,”谦让”二字在人们的心中扎下了深根.”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可不经过考虑,一味地退让,却并不可取.
古时候有一位君王,年纪轻轻便继承了王位.邻国的国王欺他年少,派人来要他的宝马,他便将宝马让出.邻国国王又派人来要他的王妃,他也欣然应允.但当那狂妄的国王提出要一尺土地时,年轻人却勃然大怒,众大臣不解,问:”您将宝马、美姬都送给他了,这区区一尺土地又有什么关系?”虽年轻但英明的国王回答:”宝马、美姬是我个人的东西,土地是先祖遗留下来的,当然应誓死保卫!”于是起兵攻打邻国,大胜而归.
这位国王明了什么该让,什么该拒绝,自然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而清王朝之所以会被灭亡,很大程度是因为没有把握好治国的尺度:对百姓残酷压榨,使人民无法生存;对西方列强却一味退让,稍有战事便割地赔款,欲以此息事宁人.颠倒了主次,清朝最终被推翻便是自然的事.
于国家,保证领土完整, *** 不被侵犯是基本原则.于个人,则应保持自己的尊严.
帮助别人是应该的,但对方如果采取欺骗的手段,企图博取你的信任,则不值得同情.邻里间应该相互谦让,可如果对方一而再,再而三地侵扰,就应该维护自己的权利……
最后的底线因人而异,但不可定得太高,那会把自己封固起来;也不能定得过低,那是软弱的象征.应正确确定做人的原则,在人生路上,用它做为人处事的前提,把握好让与不让的尺度,接受合理请求,严辞驳回企图越过”红线”的要求.
明了什么时候点头,什么时候拒绝,可使国家兴盛富强,使个人顺利发展,请把握好这个尺度,在该拒绝时就拒绝.
[乙平点评]
本文观点鲜明,思路清晰,行文简洁,读后感到轻快。
一条“底线”说得很到位,年轻国王的例子用得很巧妙,给全文增色不少。
但有三个地方要注意,一是由“人”及“国”顺序更合理,二是“谦让”与“退让”不可混为一谈,三是文中的黑点要改用句号。
谦让仿佛是一种美德,若想在眼前的实际生活里寻一个具体的例证,却不
容易。
类似谦让的事情近来似很难得发生一次。
就我个人的经验说,在一般宴会里,
客人入席之际,我们最容易看见类似谦让的事情。
一群客人挤在客厅里,谁也不肯先坐,谁也不肯坐首座,好像“常常登上
座,渐渐入祠堂”的道理是人人所不能忘的。
于是你推我让,人声鼎沸。
辈份小的,
官职低的,垂着手远远的立在屋角,听候调遣。
自以为有占首座或次座资格的人,
无不攘臂而前,拉拉扯扯,不肯放过他们表现谦让的美德的机会。
有的说:“我们
叙齿,你年长!”有的说:“我常来,你是稀客!”有的说:“今天非你上座不可!”
事实固然是为让座,但是当时的声浪和唾沫星子却都表示像在争座。
主人腆着一张
笑脸,偶然插一两句嘴,作鹭鸶笑。
这场纷扰,要直到大家的兴致均已低落,该说
的话差不多都已说完,然后急转直下,突然平息,本就该坐上座的人便去就了上座,
并无苦恼之象,而往往是显着踌躇满志顾盼自雄的样子。
我每次遇到这样谦让的场合,便首先想起聊斋上的一个故事:一伙人在热
烈的让座,有一位扯着另一位的袖子,硬往上拉,被拉的人硬往后躲,双方势均力
敌,突然间拉着袖子的手一松,被拉的那只胳臂猛然向后一缩,胳臂肘尖正撞在后
面站着的一位驼背朋友的两只特别凸出的大门牙上,喀吱一声,双牙落地!我每忆
起这个乐极生悲的故事,为明哲保身起见,在让座时我总躲得远远的。
等风波过后,
剩下的位置是我的,首座也可以,坐上去并不头晕,末座亦无妨,我也并不因此少
吃一嘴。
我不谦让。
考让座之风之所以如此地盛行,其故有二。
第一,让来让去,每人总有一
个位置,所以一面谦让,一面稳有把握。
假如主人宣布,位置只有十二个,客人却
有十四位,那便没有让座之事了。
第二,所让者是个虚荣,本来无关宏旨,凡是半
径都是一般长,所以坐在任何位置(假如是圆桌)都可以享受同样的利益。
假如明
文规定,凡坐过首席若干次者,在铨叙上特别有利,我想让座的事情也就少了。
我
从不曾看见,在长途公共汽车车站售票的地方,如果没有木制的长栅栏,而还能够
保留一点谦让之风!因此我发现了一般人处世的一条道理,那便是:可以无需让的
时候,则无妨谦让一番,于人无利,于己无损;在该让的时候,则不谦让,以免损
己;在应该不让的的候,则必定谦让,于己有利,于人无损。
小时候读到孔融让梨的故事,觉得实在难能可贵,自愧弗如。
一只梨的大
小,虽然是微屑不足道,但对于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其重要或者并不下于一个公分
员之心理盘算简、荐、委。
有人猜想,孔融那几天也许肚皮不好,怕吃生冷,乐得
谦让一番。
我不敢这样妄加揣测。
不过我们要承认,利之所在,可以使人忘形,谦
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孔融让梨的故事,发扬光大起来,确有教育价值,可惜并末
发生多少实际的效果:今之孔融,并不多见,谦让做为一种仪式,并不是坏事,像
天主教会选任主教时所举行的仪式就满有趣。
就职的主教照例的当众谦逊三回,口
说“nolo
episcopari”意即“我不要当主教”,然后照例的敦促三回终于勉为
其难了。
我觉得这样的仪式比宣誓就职之后再打通电声明固辞不获要好得多。
谦让
的仪式行久了之后,也许对于人心有潜移默化之功,使人在争权夺利奋不顾身之际,
不知不觉的也举行起谦让的仪式。
可惜我们人类的文明史尚短,潜移默化尚未能奏
大效,露出原始人的狰狞面目的时候要比雍雍穆穆的举行谦让仪式的时候多些。
我
每次从公共汽车售票处杀进杀出,心里就想先王以礼治天下,实在有理。
谦让仿佛是一种美德,若想在眼前的实际生活里寻一个具体的例证,却不
容易。
类似谦让的事情近来似很难得发生一次。
就我个人的经验说,在一般宴会里,
客人入席之际,我们最容易看见类似谦让的事情。
一群客人挤在客厅里,谁也不肯先坐,谁也不肯坐首座,好像“常常登上
座,渐渐入祠堂”的道理是人人所不能忘的。
于是你推我让,人声鼎沸。
辈份小的,
官职低的,垂着手远远的立在屋角,听候调遣。
自以为有占首座或次座资格的人,
无不攘臂而前,拉拉扯扯,不肯放过他们表现谦让的美德的机会。
有的说:“我们
叙齿,你年长!”有的说:“我常来,你是稀客!”有的说:“今天非你上座不可!”
事实固然是为让座,但是当时的声浪和唾沫星子却都表示像在争座。
主人腆着一张
笑脸,偶然插一两句嘴,作鹭鸶笑。
这场纷扰,要直到大家的兴致均已低落,该说
的话差不多都已说完,然后急转直下,突然平息,本就该坐上座的人便去就了上座,
并无苦恼之象,而往往是显着踌躇满志顾盼自雄的样子。
我每次遇到这样谦让的场合,便首先想起聊斋上的一个故事:一伙人在热
烈的让座,有一位扯着另一位的袖子,硬往上拉,被拉的人硬往后躲,双方势均力
敌,突然间拉着袖子的手一松,被拉的那只胳臂猛然向后一缩,胳臂肘尖正撞在后
面站着的一位驼背朋友的两只特别凸出的大门牙上,喀吱一声,双牙落地!我每忆
起这个乐极生悲的故事,为明哲保身起见,在让座时我总躲得远远的。
等风波过后,
剩下的位置是我的,首座也可以,坐上去并不头晕,末座亦无妨,我也并不因此少
吃一嘴。
我不谦让。
考让座之风之所以如此地盛行,其故有二。
第一,让来让去,每人总有一
个位置,所以一面谦让,一面稳有把握。
假如主人宣布,位置只有十二个,客人却
有十四位,那便没有让座之事了。
第二,所让者是个虚荣,本来无关宏旨,凡是半
径都是一般长,所以坐在任何位置(假如是圆桌)都可以享受同样的利益。
假如明
文规定,凡坐过首席若干次者,在铨叙上特别有利,我想让座的事情也就少了。
我
从不曾看见,在长途公共汽车车站售票的地方,如果没有木制的长栅栏,而还能够
保留一点谦让之风!因此我发现了一般人处世的一条道理,那便是:可以无需让的
时候,则无妨谦让一番,于人无利,于己无损;在该让的时候,则不谦让,以免损
己;在应该不让的的候,则必定谦让,于己有利,于人无损。
小时候读到孔融让梨的故事,觉得实在难能可贵,自愧弗如。
一只梨的大
小,虽然是微屑不足道,但对于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其重要或者并不下于一个公分
员之心理盘算简、荐、委。
有人猜想,孔融那几天也许肚皮不好,怕吃生冷,乐得
谦让一番。
我不敢这样妄加揣测。
不过我们要承认,利之所在,可以使人忘形,谦
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孔融让梨的故事,发扬光大起来,确有教育价值,可惜并末
发生多少实际的效果:今之孔融,并不多见,谦让做为一种仪式,并不是坏事,像
天主教会选任主教时所举行的仪式就满有趣。
就职的主教照例的当众谦逊三回,口
说“nolo
episcopari”意即“我不要当主教”,然后照例的敦促三回终于勉为
其难了。
我觉得这样的仪式比宣誓就职之后再打通电声明固辞不获要好得多。
谦让
的仪式行久了之后,也许对于人心有潜移默化之功,使人在争权夺利奋不顾身之际,
不知不觉的也举行起谦让的仪式。
可惜我们人类的文明史尚短,潜移默化尚未能奏
大效,露出原始人的狰狞面目的时候要比雍雍穆穆的举行谦让仪式的时候多些。
我
每次从公共汽车售票处杀进杀出,心里就想先王以礼治天下,实在有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