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四条腿的方桌搁在堂屋中间,漆皮脱落,早已看不出木头本来的面目。桌上是各种随手摆放的东西,待吃饭时,再拾掇一下,把东西撤到其他地方,桌子成了家常的一个全把式,如货架一般。桌龄已有四十多年,历经近半个世纪岁月风霜磨砺,显得衰败蹒跚,曾经晃动的四条腿被爹用木条重新加固,现在依旧在苦苦支撑着、坚持着。
爹娘舍不得撤换这张桌子,从它踏进这个清贫之家起,就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除却吃饭时做餐桌用,放粮食、搁物件、写作业、搓泥巴,甚至有时被随手拉过来扮演梯子的角色,任人爬高上低。桌子是桐木做的,横檩粗壮,皮实耐用,四条腿偶尔晃动,也会被爹用钉子楔上及时止损。
初始,漆皮刚刚脱落时,裸露出木纹的本色,条条纹路,清晰可见,而后随着磨损严重,再加上孩童的恶作剧,漆皮不断被扣扯下来,斑斑点点,有时是长条撕裂,难看至极。爹为了保持其耐用,后续把原漆刮掉,又重新油漆了一遍,待新漆干透之后,和新桌一般无二。
修修补补,桌子内里原木未更换,始终与我们不离不弃,牢牢占据着餐桌应有的位置,也见证着这个家庭一日三餐及生活的变化。
回顾曾经的用餐,用“寒酸”来形容,感觉羞煞了“寒酸”这两个字。稀饭、玉米饼、萝卜菜、自制的黄豆酱,简单明了,让人吃得津津有味。面条是主食担当,有时一碗面条,几根大葱,醒目可数,一顿饭在吸溜声中愉快地完成了,没感觉哪里不妥,因为家家户户的饭桌上差别无几,没有攀比,更没有所谓的优越感。
饭碗常用也常见,碗内盛满以面食为主的食材,管饱填饥,呼噜声中,顷刻间见底。配菜一般家有客人才能炒几盘上桌,所以盘子出场的机会较少。新年到,盘子才会露面,犹如出嫁娇娘般姗姗来迟。盘面早已落满灰尘,被取出来要用热水烫几遍才能洗刷干净,此时盘子亮丽的底色晃人的眼。
盘菜上桌,是我等孩童最为开心的时刻,吞咽着口水远远地盯着那盘肥厚的肉片。按当地习俗,客人在时孩子不能上桌,唯恐我的筷子下去狼吞虎咽,不仅吃相不好看,还会整得杯盘狼藉,伤了爹娘面子。饶是如此,荤菜余留少许,也能美美慰劳自己的辘辘肠胃。
待客人离去,桌上一片狼藉,最喜拿筷子夹剩下的菜,有滋有味地挑着、吃着,和今日儒雅的分餐相比,彼时的自己简直是刚脱离蒙昧状态的原始人。桌上盘倾汤洒,桌下烟头残菜,这大概源于大人们烧酒下肚筷不准,吃聊让位于拼酒,才会弄得桌上杯盘狼藉。
难得家有客人来。我自告奋勇帮忙拾掇桌子,擦洗清扫,一切显得云淡风轻,丝毫没有累的感觉。待桌收拾完毕,娘必然会从灶房端出一盘拼菜,有肉打底,让我大快朵颐,慰劳我的辛苦。此时的桌子显得面目可亲,方正之间,有一孩童贪婪地夹菜咀嚼,吃得嗝声不断也没停筷的迹象。桌子温暖,就这么静静地陪伴着、默看着,时光仿若停滞,一桌一人,筷击盘响,咀嚼有声,沉浸淳朴岁月中。
桌子是家中的一员,在拉扯拖拽重压中渐露疲惫之态,桌腿晃悠,蹒跚挪移,不似当年坚固如磐,当初我爬上去也纹丝不动,而如今,桌子早已难负我的体重。再放重物,爹娘忙不迭提醒我小心,不能使劲压,唯恐桌腿塌架。四条腿又被新木条加固,外绑铁丝,稳稳拴在一起,权且为原木腿减负。爹用新漆着色,在外又新刷一遍,木条也变成了类同之色,乍看没变化,细看,木条与桌腿间的缝隙还能一目了然。
桌子变老了,时间也来到了当下,一顿饭两个盘子一碟小配菜,肉已上餐桌,鱼也不稀罕。曾经桌面洒下的是清汤寡水,而今天桌面也会掉肉沫沾鱼腥味,再擦桌子,油腻不堪,要用清洁剂淘洗的抹布擦拭才行。
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制在乡村深入推进,激发人的干劲,迸射出无穷智慧。地还是这块地,人还是这户人,粮食产量却连年翻新,富裕起来的人们不再为吃饭发愁,一日三餐变着花样来改善。
一张桌子,见证生活的翻天地覆。杯盘中食物愈发丰盛,桌前笑声不断,筹谋来年耕作,铺垫今冬生活。餐桌朴素,相伴有期,见证一家人的苦乐年华。
本文作者小石头授权新集旧事发布,小石头,文学爱好者,闲暇之余喜欢码放文字,享受写作的快乐。
餐桌上的变化作文600字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培虚、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餐桌上的变化作文6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每个人都有一个童年,它就像冬日里的.一抹阳光,总能给你带来甜甜的微笑。
小时候世族,我吃饭的时候,那叫一个绝,“遍地珍珠”,爸爸则说我“碗底有洞”,妈妈而是说我“下巴穿孔”,无论爸爸妈妈怎样说我,我都不知悔改,依然我行我素。
为此,爸爸想出了一个绝招,每当等我吃完饭的时候,爸爸妈妈同我一起数一数我桌上的饭粒,再把数量填到我座位对面的“公告栏”上,一星期统计一次,如果超过规定数量就请我吃一顿“竹笋炒肉”,也就是挨打的意思。
为了避免“受刑”,我开始注意我吃饭吃漏掉的饭粒,只要看见桌上有饭粒就会趁父母不注意的时候,用袖口偷偷抹去或弹到地上,过了两三天,父母依旧没有发现,我暗自偷乐。可是好景不长,由于我的“作案”手法并不高明,留下了许多未销毁的证据,比如说:用袖口抹去,衣袖上全是米饭,用手指把米饭弹到地上,踩到了,就弄得到处都是。唉!我不禁想起一个冷笑话:企鹅在南极说:“我太难(南)了!”爸爸妈妈为了惩罚我,就把规定数量降低了很多。我再也不耍小聪明了。
转眼间我上了四年级,只要桌子上有饭粒,就会捡起来吃掉,爸爸抚摸着我的头并笑着说:“儿子长大了,学会珍惜粮食了。”他给我讲了“十粒米一条命”的故事,让我受益匪浅。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我的公告栏上全是零。我站在椅子上神气地说:“我正式宣布,妈妈下岗了!”爸爸早有预谋,淡淡一笑:“可别高兴得太早了!”正当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时,爸爸把我们的碗摆在一起,爸爸妈妈的碗干干净净,而我的碗……爸爸说:“来!让我们数一数。”“别,别,别!”我连忙夺过碗。吃得配返燃一干二净。
每当我想起这些事,我总会心花朵朵开!
餐桌上的变化 作文
中新社北京九月十四日电 新中国雀绝五十年系列报道:餐桌上的变化
中新社记者 贾全欣
身染沉疴的张奶奶想吃几粒花生米,孝顺的子孙为此跑遍京城,空手而归。这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三十年前的中国。
与共和国同龄的张女士回忆说,我们这代人,童年时夏天能够吃上三分钱一根的小豆冰棍,冬天能买四分钱一卷的果丹皮,便能引来小伙伴们羡慕的眼光。
由于供不应求,从五十年代开始,中国对粮、油、菜、副食品和几乎所有的食品都实行票证供应。买糖、买点心、买芝麻酱、买粉丝、买碱面,没有一件少得了票证。
中国食品和副食品极度短缺的状况,在五十年代末期和六十年代初期,达到登峰造极。
七十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使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种食品、日用品供应紧缺的状况开始缓解。
进入八十年代中期,中国的粮油、副食品等开始敞开供应,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票证都被逐出历史舞台,成为收藏家的囊中之物。
今天,从温饱走向小康的中国人,餐桌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盛。“现在,谁会在乎半个烧饼呢。”张女士说。
过去限量供应的大白菜已经让位于芥兰、木耳菜、丝瓜、西红柿、鲜蘑、荷兰豆,在城市居民的菜篮子中,一年四季都装满着各种各样时令新鲜的蔬菜水果。
以往逢年过节才端上餐桌的红烧肉,已被海鲜取而代之。过去闻所未闻的三文鱼、象拔蚌、鲈鱼、乌鱼、生鱼片等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佳肴。
看看满大街叫卖烤白薯、煮玉米的小贩,就知道粗粮重新成为中国队饭桌上的新宠,因为吃腻了精米白面。
随着生活的富裕,中国菜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口味。俄罗斯西餐、法国大菜、意大高简利比萨、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美国的麦当劳等纷纷进军中国,中国人不出国门便能吃遍世界。
过去,偌大的京城饭馆、酒家屈指可数。而今,无论你走到何方,大街小巷各种档次和风味的餐厅、酒肆、大排档随处可见。
每当逢年过节、家中来客、亲友生日、红白喜事,人们都会不约而同下馆子。昔日有钱人光顾的地方,如今已经成为老百姓或与亲朋好友相聚、或消闲纳凉、或一饱口福的方便场所。
如果人们既不想做饭,又不愿意进餐馆,那么五光十色的方便食品、速冻食品便成为首选之物。
中国目前有一百五十多种速冻食品,近五年,速冻食品的产量达到八百多万吨。
与上述速冻食品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冷冻鸡、冷冻虾、冷冻蟹等冷冻食品受到冷落。
过去,人们喜欢买冷冻室大的电冰箱储存鸡鸭鱼肉,而今却讲究吃富于营养的顷念姿鲜活食品。蔬菜要吃新鲜的,粮食要吃当年的,鸡鸭鱼肉要吃欢蹦乱跳的。带着露水的嫩黄瓜,空运来的鲜荔枝,放在餐桌上还在甩尾的活虾,叶子翠绿的鲜桃,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
什么食品有营养,什么食品能防衰老,什么食品搭配能够保持身体的酸碱度平衡,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吃得好,还要喝得俏。百姓餐桌上的酒,象走马灯似的,换了一拨又一拨。白酒、红酒、干红、干白、各种啤酒“你方唱罢我登台”,让人眼花缭乱。
纯牛奶、脱脂牛奶、加钙牛奶应有尽有,数不胜数,尽可随意选用。
各种饮料,乳酸的、碳酸的、纯果汁的、果肉的、茶叶型的、玉米型的,让想吃什么吃什么的小朋友看在眼里乐在心头。
生活品质提高后,衣食不愁的中国人更加向往着保持青春和魅力,应运而生的健美食品、减肥食品便成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且生意异常火爆。中国人食品消费方式的改变,以其市场的巨大需求带动了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统计数字表明,一九九八年,中国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五千九百亿元人民币,继续高居中国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首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