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只代表一种学历,科学家则是对有很高学术水平的人的尊称,华罗庚才初中文化,也是著名科学家,很多博士去卖猪肉,与科学家沾不上边,所以两者不等同。
博士就一定是精英吗?
世上博士很多,而精英较少,精英中的博士占比也少,两者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第一,博士是通过学习考试获得的学位学历资格,主要体现了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学业知识和学力水平,侧重于理论性,社会上一抓一大把。
第二,精英是某一行业和领域取得突出实绩的杰出人才,具有巨大的行业影响力和普遍的社会公认性,侧重于实践性,数量较博士更稀有。
第三,在国内,马云是电商领域的精英,马化腾是社交软件行业的老大,张一鸣是综合资讯类和短视频APP 业界的才俊。三位的第一学历都不是博士,但都是业界翘楚,完全源于其紧跟时代潮流、勇于探索创新的孜孜追求、天赋运气和市场实践。
第四,博士能否转化为行业精英,需要时代大势、人生际遇、实践探索、个人努力和天赋运气。虽说知识不等于能力,学历不等于水平,但应当承认,较一般人而言,博士离精英的距离更近一点,只是中间隔了一座实践和运气的桥。
博士是不是科学家呢?
关于博士导师的学历问题。
就现阶段中国的高校建设来说,博士生导师的肯定都有博士研究生学历以及学位。因为要想在国内的高校,当一名的任课老师的话,基本上都需要博士毕业,在知名的211,985等较好的学校,基本上都要求有国外经历的留学博士。
任何一个博士生导师的职称由来都是通过自己辛勤的前期的科研工作论文成绩,研究领域的贡献得到的。
对于早期的讲师来说,许多都是从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随着职称的一步步上升逐渐获取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资格。但在近些年,各个高校,尤其是水平较高的高校,都是以引进人才的方式,从国外引进博士或博士后作为师资补充人员。
对于水平较高的引进人员,或者为了留住人才,基本上会直接给予博士生导师的资格。
总结来说,无论是一步步晋升,还是直接得到博士生导师资格,这都是你从踏入科研领域到工作以来,这些年的时间内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认真付出获得的丰硕的科研结果换取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只有努力奋进的人生才对得起自己,难与不难都在心里。
时代不一样,博士生导师的学历水平也不一样,现在年龄大的博士生导师,可能还是本科学历,但是学位和职称可能较高,这是他们多年积累的收获。
学校不一样,博士生导师的学历和水平也不一样,老牌高校、重点院校的博导起点就高,人才也多,许多博导都是院士、长江学者等等,在这些学校想当博导,确实很难。但一些新晋博士授权单位,博导也许就是本地、本校的学术带头人,学历水平也许并不高,评上相对也不难。
学科不一样,博导的学历高低不一样,评聘难度也不一样。热门专业人超多,人才也多,评聘难度大,对学历学位要求也就高。许多冷门专业、新兴专业,也许对博导的要求就低很多。
中国科学院 研究员 一定要博士学历吗
其实回答这个问题是回答三个问题,一、科学;二、家;三、科学家。
科学的定义: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也有人把它理解成人类智慧的最高成果。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是成体系,不是片段,不是某个知识点,是通过人类积累起来的智慧。
家:学术方面自成一体的流派。儒家、道家等。词语解释为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
科学家是科学与家的结合词,按照百科的解释,科学家是指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士,包括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这两大类。所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人员,达到了一定的造诣,获得了有关部门和行业内的认可,均可以称之为科学家。
如果单纯从科学的角度看,人类智慧的最高成果才被称为科学,那许多博士就达不到这个高度,这只有极少数人能达到,而达到这个高度的,有些人还没有博士学位,因此,以此为准,许多博士类似于常说的混了个文凭,不能称之为科学家。
单从家的角度,绝大多数博士都可以称为科学家,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可以称为科学家,前提当然是“专门从事”,有些博士从自然科学领域跳到证券,做起来股评,不能认为就不是从事科学研究,股市本身就有科学。
因此,习惯上把博士与科学家划了等号,原因也就是博士在他所读的领域已属凤毛麟角,且国人喜欢把稍许有点学问的都封为“家”,表示尊敬。
其实,严格的讲,不是所有的博士都可以称为科学家,主要看他从事的工作是否与科研相关,有没有被多数人认可的科研成果。相关有成果就是,不相关或没成果就不是。
科学家和博士有什么区别
不是一定要博士学历的,而是你必须具有博士以上的能力。例如,我就是一个最普通的农民,业余进行人工改造气候的科学研究,早在1968年就发现了水从空中来,1978年又意外的发现了一个天然的天文气象观测站,1988年提出人工诱发小旋风致雨的设想,1998年提出中国需要12333工程的设想,2008年提出塔里木人工造海的设想,2009年提出空中水网建设的设想,2010年提出激活阿拉伯海暖湿气流的设想,2011年提出两个里海工程的设想,2012年提出人工气候规划,人工气候设计,人工气候管理的设想,2013年提出三个温带雨林区域的设想,2014年提出借一个长江年流量9600亿立方米的水,到中国北方常年干旱半干旱区域,来解决中国北方缺水用水问题的设想,2015年提出激活气候记忆的设想,2016年提出把长江流域的植被,移植到黄河流域的设想,2017年提出柴达木人工造海的设想,请问主管领导:我现在应该咋办,才能把我的人工改造气候的科学研究,捐献给国家?请问网友:你看我能不能成为世界顶级的大科学家? 我告诉你,我的人工改造气候的科学研究,不但可以改变全球气候变暖,而且还可以将沙漠逐步的变成森林,甚至还可以将热带沙漠气候变成热带雨林气候,甚至还可以将亚热带温带的沙漠也改变成温带雨林区域,如果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也可以促进学术交流,甚至还有可能促进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你看是不是必须具有博士以上能力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科学院的研究员?
科学家和博士区别如下。
1、博士是学士学位的称号,代表受教育的等级水平。
2、科学家是所从事行业的代称,是一个比较宽泛的称呼,与警察、工人等称呼相似,但涉及范围较广一些。
3、前者是学位,后者是行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