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越窑青瓷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考古调查证明,它的主要产地是在浙江省的宁绍地区。(即唐代明州慈溪县上林湖,五代时划归越州,唐代亦称越州)是中国主要的青瓷发源地。在这片古窑厂中,保留着丰厚的陶瓷遗存。当时的陶瓷不但坚固耐用,而且质量较高,有耐酸碱,盛食不变味,易洗涤等特点。瓷器表面细腻光滑,滋润似玉,呈半透明色,极富美感。因此,六朝时期有“陶瓷时代”的美誉。
2、东汉后期,烧制青瓷的技术已基本成熟,在迅速发展和工艺长进的基础上,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青瓷的烧制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制瓷业的地域由南向北,几乎遍及全国。因此促使它不断发展,呈现丰富多彩、欣欣向荣的局面。
青瓷最早出现在那个朝代?
唐代的越窑、宋代的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都属青瓷窑系.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原始青瓷.青瓷是中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在坯体上施以青釉(以铁为着色剂的青绿色釉),在还原焰中烧制而成.我国历代所称的缥瓷、千峰翠色、艾色、翠青、粉青等瓷,都是指这种瓷器.唐代越窑、宋代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等,都属于青瓷系统.
与魏晋时期的越窑相比南北朝时期的越窑有什么重大变化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出自陆龟蒙的《秘色瓷器》。
越窑青瓷自东汉创烧以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迅速发展,当时的越窑主要窑场在越州的余姚、上虞一带,是我国最先形成的窑场众多,分布地区广,产品风格一致的瓷窑体系。
越窑的主产地上虞、余姚、绍兴等,原为古代越人居地,东周时是越国的政治经济中心,秦汉至隋蜀会稽郡,唐代改为越州,宋时又更名为绍兴府。
二千多年来,府与县名随王朝的更替而有几次更改。但是这里的陶瓷业自商周以来, 都在不断地发展着。特别是东汉到宋的一年多年间,瓷器生产从未间断,规模不断扩大,制瓷技术不断提高,经历了创造、发展、繁盛和衰落几个大的阶段。产品风格虽然因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承前启后,一脉相承的关系十分清楚。
在成形方法上,越窑除轮制技术有所提高外,还采用了拍、印、镂、雕、堆和模制等,所以能够制作出壶、谷仓、扁壶、狮形烛台等各种不同成形方法的器物,品种繁多,样式新颖。除了大量的日用品外,三国、西晋时还生产大批殉葬用的明器,如谷仓、磨、米筛、猪栏、羊圈、狗圈、鸡笼等,以适应丧葬习俗的需要。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从公元220年到公元589年。
魏晋南北朝分别是三国时期(公元220年——公元280年),包括曹魏、蜀汉、东吴;西晋时期(公元265年——公元316年);东晋时期(公元317年——公元420年);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
汉末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儒学桎梏被打破,佛学东渐,道教、玄学兴起,成为中国造物艺术自我调整的契机。这一时期,不仅对固有传统不断回溯,而且还对外来文化不断汲取,形成清秀的时代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发达,商业繁荣和重要都市的建立,为瓷器等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东汉晚期出现的新兴的制瓷工业,迅速地成长起来。
关于越窑青瓷
越窑主要窑场在余姚和上虞。发源地是曹娥江(窑地址可能是中下游吧……)在历年考古调查中,发现了东汉至宋代的青瓷窑址350余处,大多分布在曹娥江中游两岸的山坡上,章镇区的联江、上浦这一带是窑址最密集的地方。1984年的文物普查的时候章金焕(楼上的不是建议你买《瓷之源》吗?作者就是这个章金焕)在联江乡的黄蛇山和窑山发现了两处古窑址。现在公认的窑址应该是小仙坛窑址、大园坪窑址、鞍山三国龙窑、帐子山窑址群、凌湖窑址、冯浦窑山窑址、窑寺前窑址。唐代开始慈溪上林湖成为越瓷的主要产地,而上虞章镇湾头、前进村和上浦凌湖等地仍有一定规模。这是慈溪的一个:石马弄窑址:在鸣鹤镇白洋村白洋湖旁边,离越窑的中心产地上林湖也就几里路,南边是杜湖。这地方瓷土好,交通也好,出的瓷能到宁波港。好像九几年的时候忘了为什么被破坏了(不过好像采取了措施)。寺龙口窑址初创于晚唐,停烧于南宋初年,是越窑的重要窑场之 一,也属于上林湖窑区。规格大小不去实地勘察没办法单纯引用数据说明。
意义(引来的,你可以自己找,我觉得人家楼上的说的挺好): 经考证,越窑始于汉,比文献记载始于唐要早。 早在两晋时期,越窑就已成为我国南方地区烧制青瓷诸窑的龙头老大。唐代烧制的瓷器造型精美、釉色迷人,被誉为“密色瓷”。唐人所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就是对越窑青瓷的高度赞美。据《册府元龟》、《宋会要》、《宋史》等书记载,宋立国初期10余年间,吴越钱氏先后向宋王朝贡献越窑青瓷17万件。由此可知,宋初,越窑在我国瓷器史上仍占有重要位置。北宋中期以后越窑逐渐趋于没落。 三国时期,越窑青瓷的胎质、釉色与东汉相同。胎质细腻,呈灰白色,烧结坚硬不吸水,釉色呈青色。主要器形有碗、盏、罐、壶、盆、钵、盒、盘等实用器,另有供随葬用的灶、井、鸡笼、狗圈、碓、磨等冥器。常见的纹饰有弦纹、水波纹、斜方格网纹、联珠纹等。西晋时胎色加深,普遍呈灰色或深灰色,釉色呈青灰色,器物除三国时期常见的器物外,又新增加了扁壶、鸡首壶、尊、狮形烛台。纹饰以联珠网纹带成为该时期的主要装饰,另有禽兽纹带、瓜棱形纹,但数量较少。六朝时期越窑器形变化总的趋势是,早期矮胖端庄,东晋开始陆续向清瘦秀丽方向发展,底由圈足变成平底。 唐代越窑瓷器的胎质细腻,釉层均匀,手感浑厚滋润,正像文献中所说的“如冰似玉”。该时期主要器形有碗、盘、壶、罂、瓶、罐、耳杯、盏托、粉盒、水盂、唾壶等10余种。器形的主要特征为盘口壶变成了喇叭口,碗由深腹变为浅腹,底有玉璧底和矮圈足两种。鸡头壶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执壶。晚唐以后,碗式更加丰富,除玉璧底碗、敛口浅腹平底碗外,还有荷花碗、荷叶碗、菱形花口碗等。盘类有翻口、斜壁、平底盘,敞口、玉璧底盘,葵瓣口盘和方盘。执壶的腹部做成瓜棱形,碗、盘的口沿做成葵花瓣形、莲花瓣形,盏托做成荷叶形。唐代越窑器的装饰以画花为主,也有印花、刻花和镂雕。画花线条简练,寥寥几笔就成一朵盛开的荷花。印花多用于碗内底部或盘底,画面为圆形,有云龙、寿鹤、花卉等。 宋代早期的越窑器沿袭晚唐越窑器风格。过去人们多把越窑带细线条画花装饰的器物视为五代时期的作品,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深入,此类器物也出土于宋代遗址和宋初墓葬中,从而改变了过去人们对宋初越窑器的偏见。
我必须说的是:什么叫外行??我是今年刚高考完的学生,不是玩玩意的。可我爷爷是干考古的,我从小到大跟着他熏也熏出来了。你跟我爷爷的那些徒弟一样瞧不起人!不稀罕你的赏分!!!以后别再说“外行的走开”这样的话!
/qingci-882-4405599.shtml
/thread-22712-1-1.html这两个地方都行吧。
唐代瓷器名窑——越窑,为啥到北宋时期衰落了?
北宋初年,越窑青瓷却渐显颓废态势,中后期明显衰落,直到南宋则彻底停烧。那么,兴盛了上千年的越窑青瓷,到了南宋以后却渐渐衰落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长期以来,各类专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由于吴越国政局改变了贡瓷政策,导致越窑青瓷的产销减少;有人认为,宋代盛行“斗茶”的风气,使产于福建的建窑黑瓷茶盏取代了越窑青瓷器,其他如汝窑、定窑、钧窑、官窑和龙泉、景德镇的瓷器,不仅数量大,而且成本低,从而造成越窑青瓷的衰落;也有人认为,南宋时北民纷纷南下,使绍兴一带人口激增,更多土地需要用来种粮,窑场用地相应减少;还有人认为,由于南宋茶叶的市场需求量很大,外销茶叶已成为增加国库收入的重要物产,种茶收入高于制瓷业收入,于是许多坡地陆续被用来种茶,大量窑场被开辟成为茶园。所以,越窑青瓷便渐渐销声匿迹了。
其实,导致越窑青瓷盛极而衰的真正原因是多方面的。上述讲到的部分理由是不能成立的。比如,大多数窑场建在坡地,与水稻种植没有很大的矛盾;饮茶毕竟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越窑青瓷产品不可能仅仅因为“斗茶”习俗的改变而被取代。至于越窑青瓷衰败的政治原因,也是站不住脚的。没错,吴越王钱镠(852年-932年)为了保持对北方中原王朝的进贡,曾经命令越窑青瓷烧造大批贡瓷。进入北宋以后,钱镠成为其属国,而“赵宋诸帝力戒奢侈,禁用金饰”,于是越地贡瓷数量大幅度减少,导致越窑青瓷日益衰落。”事实上,越窑青瓷不同于汝窑等官窑,维持越窑青瓷生产主要依靠民间的购买和海外出口,虽然越窑青瓷也承烧了部分贡瓷,特别是在吴越时期,但越窑青瓷的经营仍为民间经营,越窑青瓷的产品也面向民间销售,越窑青瓷作为民窑的 本质并没有改变。既然是民窑,那么越窑青瓷受统治阶层喜好的影响就不是很大,越窑青瓷得以延烧千年窑火代代相传而并未受到改朝换代的影响这一事实也说明:吴越国政局贡瓷政策的改变不是越窑青瓷衰亡的主要原因。
诚然,各地窑场的兴起加速了越窑青瓷的停烧,但并非越窑青瓷衰落的直接原因。因为,各地窑场的兴起多在北宋晚期以后,而这时越窑青瓷早已开始走向衰落。从越窑青瓷衰落到元代以后景德镇窑大量出口之前,越窑青瓷的出口规模在国内是无与伦的,在海外市场根本没有竞争对手。可见,在整个过程中,越窑青瓷并没有出现市场的明显减小。就是说,越窑青瓷衰落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由于市场的竞争压力。
事实上,从更深层次的视角看,越窑青瓷衰落的真正原因是来自越窑青瓷的自身,来自越窑青瓷大规模烧造对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尤其是对森林的大面积砍伐。据记载,唐代,每座长度在 10米左右的小型越窑每次烧窑需用木柴170多挑(1挑约合50公斤,共约8.5吨),一年以烧窑10次计,用木柴约85吨。规模较大的越窑长度多在40—50米左右,消耗340—425吨木柴。在越窑青瓷兴盛的唐宋时期,为了维持巨大的产量,越窑每年耗柴量至少在50万挑以上,消耗木柴2.5万吨。如此巨大的耗柴量,必然对周边生长缓慢的松木实施大规模砍伐,而宁绍地区多属平原丘陵地带,森林面积本来就较小,制约着越窑青瓷长期大量稳定的燃料供应。这是其一。其二,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认为,唐宋之际正处于物候时期由第三个温暖期(公元600年到850年)向第三个寒冷期(公元850年到1200年)转变的阶段,年平均气温持续下降,不利于越窑青瓷周边森林资源的恢复。同时,江南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宁绍地区的森林破坏,特别是饮茶之风的盛行,使得越窑青瓷瓷器销路大增,却也促使大片丘陵山地被开辟为茶场,丰厚的茶叶利润又加速了对山地的占用和对森林的砍伐,使得原本就已经被破坏的森林更是火上加油。
更为严重的是,随着森林被砍伐殆尽,必然导致越窑青瓷周边生态系统的连锁反应,最主要的就是水土流失的加剧。上虞、慈溪一带属于河流中下游的冲击平原,河道较浅,流速较缓,泥沙易于沉积导致淤塞河道。当时,无论是越窑青瓷的原料(瓷土和木柴)还是瓷器的运输都主要依靠水运。但是,北宋晚期开始,越窑青瓷赖以运输原料和产品的运河(漕运)已逐渐淤塞。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越窑青瓷的生产和销售。燃料供应的困难和运输费用的提高,使得越窑青瓷的制作成本不断上升,生产者们只能采取明火叠烧等方式来降低成本,而这种做法又必然导致越瓷产品质量的持续下降,导致市场声誉每况愈下。从此,越窑青瓷便一蹶不振。南宋初期,虽然有一批掌握精湛烧造技艺的工匠,不惜工本,烧制出一批高质量的越窑青瓷贡品。但是,他们根本无法改变越窑青瓷濒临衰落甚至消亡的命运。由此可见,正是由于对生态环境无节制的破坏,越窑青瓷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