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七子最后的结局是:谭处端是欧阳锋杀害,马钰得病死、其他人小说里没有交代。全真七子为道教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的七位嫡传弟子。即马钰(丹阳子)、丘处机(长春子)、谭处端(长真子)、王处一(玉阳子)、郝大通(太古子)、刘处玄(长生子)和马钰之妻孙不二(清静散人)。
全真七子人物介绍
1、马丹阳,原名从义,字宜甫,后更名为钰,字玄宝,号丹阳子。山东宁海人。家世为地方大族。金大定七年,王重阳到宁海传布全真道,他抛弃千金家产,皈依其道。自此励行苦节,潜心修炼。
2、孙不二,法名不二,号清净散人,或称孙仙姑。宁海人。马丹阳之妻,金大定九年,王重阳度化出家,授修道秘诀。
3、谭处端,原名玉,字伯玉。后改名为处端,字通正,号长真子。宁海人。涉猎经史,尤工草隶,为人慷慨重孝义。素患风痹,药石不能治。
4、郝大通,名磷,字太古,号恬然子,又号广宁子,自称太古道人,法名大通。
5、王处一,号玉阳子,一说号全阳子。宁海人。金大定八年被王重阳收为弟子。
6、刘处玄,字通妙,号长生子。东莱人。自幼丧父,事母谨孝,不慕荣华,清静自守。
7、丘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人。十九岁出家,次年拜王重阳为师。
全真七子社会影响
七子中的丘处机是全真道兴旺发达的扛鼎人物,借着元朝的支持,使全真道发达兴旺。七真之后,其弟子道行坚毅,继续开拓全真事业,可视为齐鲁文化的余绪不绝。由此可见,全真道在山东的兴起及其向全国的流布,乃是齐鲁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一次的生机创发和对中国文化的新贡献。
全真教发展经历
公元1187至1219年,是全真道发展的第二阶段。这是全真道进一步发展而渐渐壮大的时期,刘处玄、丘处机先後掌教,以山东半岛为活动中心。此时的全真道,特别注意争取金朝统治者的承认和重视,并开始营造宫观,建立宗教活动基地。
全真七子最后都是怎么死的,火烧终南山后怎么样了。
全真七子最后谭处端是欧阳锋杀害,马钰得病死.
其他人小说里没有交代。火烧终南山后,全真教总观迁往山西。
出自:金庸的《射雕英雄传》
射雕英雄传简介: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最初连载于1957~1959年的《香港商报》,后收录在《金庸作品集》中, 是金庸“射雕三部曲”的第一部。
《射雕英雄传》以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至成吉思汗逝世(1227年)这段历史为背景,反映了南宋抵抗金国与蒙古两大强敌的斗争,充满爱国的民族主义情愫。
该小说历史背景突出,场景纷繁,气势宏伟,具有鲜明的“英雄史诗”风格;在人物创造与情节安排上,它打破了传统武侠小说一味传奇,将人物作为情节附庸的模式,坚持以创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为中心。
扩展资料:
全真七子简介:
全真七子为道教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的七位嫡传弟子。即马钰(丹阳子)、丘处机(长春子)、谭处端(长真子)、王处一(玉阳子)、郝大通(太古子)、刘处玄(长生子)和马钰之妻孙不二(清静散人)。
王重阳死后,全真七子在北方广泛传播全真教,并且各立支派,即:马钰遇仙派、丘处机龙门派、谭处端南无派、刘处玄随山派、郝大通华山派、王处一全真派、孙不二清静派。
这其中,又以丘处机及其龙门派影响最大。其大多出身世家大族,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文化修养,师承王重阳三教合一思想,虽各创一派,但宗教思想和修炼方式大致相似。
孙不二(1119—1182) 法名不二,号清净散人,或称孙仙姑。宁海人。马丹阳之妻,金大定九年(1169),王重阳度化出家,授修道秘诀。她独处静室,面壁炼心,七年功成。后游历伊、洛,传道度人。大定二十二年羽化于洛阳。传有全真教清净派。
元至元六年(i269年),赠封为“清净渊真顺德真人”。《道藏精华录》收存有《孙不二元君法语》一卷、《孙不二元君传述丹道秘书》。
谭处端( 1123—1185)原名玉,字伯玉。后改名为处端,字通正,号长真子。宁海人。涉猎经史,尤工草隶,为人慷慨重孝义。素患风痹,药石不能治。
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阳来山东传道,便投奔重阳,求其医治,隔宿而愈。自此诚心皈依全真道,追随王重阳,朝夕参请,多得玄旨,摒绝思虑,泯灭人我,苦心修炼。王重阳逝世后,隐迹伊、洛之间。大定二十五年卒于洛阳朝元宫。传全真道南无派。
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赠封“长真云水蕴德真人”。有《水云集》传世,今存于《道藏》太平部。
郝大通(1140—1212)名磷,字太古,号恬然子,又号广宁子,自称太古道人,法名大通。宁海人,好读黄老庄列方外之书,擅长卜卦占筮之术,尤精于《大易》。
金大定八年(1168),受王重阳法启发,皈依全真教。金大定十五年(1175),乞食沃州,突有所悟,遂静坐于沃州桥下,忘形炼功六年,从不言语,人称“不语先生”。
相传九转功成后,杖履北游,在真定间传教度人。崇庆元年在宁海先天观羽化。创有全真教华山派。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赠封为“广宁通玄太古真人”。
著有《太古集》四卷,收存于《正统道藏》。
王处一(1142—1217) 号玉阳子,一说号全阳子。宁海人。金大定八年(1168)被王重阳收为弟子。长期隐居文登县云光洞,“九夏迎阳立,三冬抱雪眠”,炼形九年,终得大道之要。
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应召赴阙主持万春节醮事。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召问养生之道、性命之理,答以道家清静无为、内丹造化、不为而成诸说,“所对莫不允合上心”。
金宣宗贞韦占五年(1217)羽化于圣水玉虚观。传有全真教嵛山派。元代至元六年(1269),赠封“玉阳体玄广度真人。”撰有《云光集》四卷,《西岳华山志》一卷,均收入《正统道藏》中。
刘处玄(1147—1203)字通妙,号长生子。东莱人。自幼丧父,事母谨孝,不慕荣华,清静自守。金大定九年(1169年),王重阳携马丹阳等人到掖城传道,收刘处玄为徒。
从此跟随王重阳,王重阳去世后,独自隐遁于京洛,静心炼性。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在昌阳主持斋醮,设坛祷雨,颇有应验。承安三年(1198年),金章宗派使者接入宫庭,待如上宾。次年乞请还山,章宗赐铭“灵虚”,以光耀祖庭。泰和三年羽化。
传有全真道随山派。元代至元六年(1269年),赠封“长生辅化明德真人”。著作为《黄帝阴符经注》一卷、《黄庭内景玉经注》一卷、《无为清净长生真人至真语录》、《仙乐集》五卷,均收入《正统道藏》之中。
丘处机(1148—1227)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人。十九岁出家,次年拜王重阳为师。王重阳羽化后,他在陕西石爵溪洞穴中住了六年,苦心修道。
后来又隐居在龙门山励志精修七年。明昌元年(1190),金章宗以“惑众乱民”为借口,下诏禁罢道教,于是东归栖霞。贞祐二年(1214)秋季,请命招安山东杨安儿义军。元太祖闻其名,派使者召请,丘处机率弟子十八人从莱州出发,两年后抵达西域大雪山。
返归燕京后,太祖赐以虎符玺书,命他掌管天下道教,并下诏免除道院、道士一切赋税差役。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丘处机羽化于宝玄堂,殡于白云观处顺堂。
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诏赠“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封为“长春全德神化明应真君”。后世称为“长春真人”。龙门派为全真道传承的主要教派。
他基本继承王重阳的思想,主张清心寡欲为修道之本。撰有《大丹直指》二卷。另外还著有《磻溪集》六卷,收存于《正统道藏》;《摄生消息论》一卷,收入《道藏精华录》。
资料参考来源:百度百科-全真七子
资料参考来源:百度百科-射雕英雄传
王重阳死后,全真七子的结局是怎样的?
很多人了解的“全真七子”印象,大多来源于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神雕英雄传》以及《神雕侠侣》中的描写,历史上确实有着“全真七子”存在,他(她)们都是道教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的嫡传弟子。
马钰(1123—1183)
马钰,原名从义,字宜甫,后来改名为钰,字玄宝,道号丹阳子,山东宁海人。他是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王重阳死后全真派的直接继承人,后在北方创立全真派的支派遇仙派。
马钰本人曾经中国进士,做过县里的官员,家里条件不错,是当代著名的大族,遇到王重阳后,马钰就抛弃家产全心修道。据说,他擅长针灸,医术水平较高,在民间救济过不少人,很多人对他的传道也十分信任。
孙不二(1119—1182)
孙不二,名富春,被叫做是孙仙姑,也称作清净散人,山东宁海人,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她后来创立的全真派的支派,被称作为清净派。她还是后世坤丹道法之祖,最为人说道的,她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马钰先前的妻子。
王重阳“点化”马钰后,顺带着也将孙不二给“点化”了。孙不二出家后,在静室里面壁修炼了七年,有所成后,出外传道。
谭处端( 1123—1185)
谭处端,原名玉,字伯玉,后改名为处端,字通正,道号长真子,山东宁海人,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他后来创立的全真派的支派南无派。
谭处端具有不错的才学,尤其爱好书法,而且还颇为精通。他从小就患上“风痹”病,换了好多医生都没能治好,后来王重阳跑到山东来传教,把他的病治好了,他就从此跟随王重阳,成了王重阳的弟子。修道有成后,他过起了云游生涯,四处传播
郝大通(1140—1212)
郝大通,名磷,字太古,号恬然子,又号广宁子,自称太古道人,法名大通,山东宁海人,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他后来创立的全真派的支派华山派。
郝大通从小就对《老子》、《庄子》、《列子》等书籍感兴趣,对于《易经》也是很精通,据说出身于官宦世家的他对于功名利禄不感兴趣,专心于修道,擅长算卦占筮,本来在当地就小有名气。后来经过王重阳的点化后,郝大通就入了全真派,成就也是不小。他有个外号“不语先生”,曾经在沃州悟道后,六年之内没有说过话。
王处一(1142—1217)
王处一, 号玉阳子,一说号全阳子,山东宁海人,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他后来创立的全真派的支派嵛山派。
王处一在被王重阳收为弟子后,长期隐居昆嵛山烟霞洞,后来又跑到了文登县云光洞修道。据说,他修炼了九年,才悟道成功,之后,他跑遍北方各地传道,在当地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金章宗曾经召见过他问道,他在云光洞修炼时,经常长时间在悬崖边单脚独立,因而被称作为“铁脚仙人”。
刘处玄(1147—1203)
刘处玄,字通妙,号长生子,山东莱州人,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他后来创立的全真派的支派随山派。
刘处玄从小就丧父,跟母亲相依为命,对母亲十分孝顺,他也淡泊名利,清净无为,专心于修道。王重阳到掖城传道,就收了刘处玄为徒。刘处玄也曾受到过金章宗的召见,还曾继任过全真掌教,全真七子中,他马钰、谭处端、丘处机并重。
丘处机(1148—1227)
丘处机,字通密,道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人,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他后来创立的全真派的支派龙门派。
丘处机十九岁时就出了家,等到二十岁时拜了王重阳为师。他在陕西石爵溪洞修道六年,又在龙门山修道七年,后来隐居在栖霞。丘处机在民间很有声望,无论是南宋,金朝还是后来的蒙古帝国,从统治者到老百姓都对他很是敬重。他远赴西域,会见成吉思汗的事迹,一直为后人所传道。
全真七子朱晖结局如何
没有相关资料。
全真七子最后的结局是:谭处端是欧阳锋杀害,马钰得病死,其他人小说里没有相关资料交代最终结局。
全真七子为道教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的七位嫡传弟子。
全真七子下场如何?最好有原文引证!
道教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的七位嫡传弟子。即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因其对全真道的传播和发展作过贡献,被尊为北宋真人,并得到元世祖的诏封。其大多出身世家大族,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师承王重阳三教合一思想,虽各创一派,但宗教思想和修炼方式大致相似。
“全真七子”在金庸小说中被艺术化了,《射雕》后的附录,也不详尽。现将全真七祖的资料整理于下,以飨读者。
全真道
道教教派。始创于中国金代初年 。创始人王喆( 1112 ~1170),号重阳子,陕西咸阳人。出身地方豪门,早年曾应金朝武举,为小吏,后辞职还家。正隆四年(1159),自称在甘河镇遇仙,得授金丹口诀。遂隐居终南山,修道三年。大定年间出关去山东传教。招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大弟子,号称全真七子 。全真道至此正式成立。该教教义受时代思潮影响,力主三教合一,以《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作为信徒必读经典。修行方术以内丹为主,不尚外丹符箓,主张性命双修,先修性,后修命。认为修真养性是道士修炼唯一正道 ,除情去欲,识心见性,使心地清静,才能返朴归真,证道成仙。还规定道士必须出家住观,严守戒律,忍耻含垢,苦己利人。对犯戒道士有严厉惩罚,从跪香、逐出直至处死。金元之际邱处机嗣教时,全真道得到大发展。邱处机于1219年远去西域行宫朝见成吉思汗,大得赏识。赐给金虎牌、玺书,命他主持天下道教。邱回燕京后驻长春观(今北京白云观 ),开坛说戒,弟子四出建立宫观,使全真道组织发展到极盛 。其后虽因与佛教辩论失败而受打击,但在整个元代全真道一直保持发展势头。
当金元时期全真道在北方发展时,南宋地区亦有专主内丹修炼的道派,称作金丹派南宗。该派以张伯端为创始人 ,其特点是修炼时主张先修命,后修性。元朝统一江南后,南宗与全真道(北宗)合并 , 共尊东华帝君 、钟离权 、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为五祖,下设北七真(即全真七子)、南七真(张伯端、刘永年、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彭耜)。南北宗合并后仍称全真道,为封建社会后期道教主要宗派之一。全真道内部又分化出一些小派别,如南宗有清修派和双修派,北宗全真七子亦各传一派,其中邱处机所传全真龙门派势力最强。明代朝廷重视正一道,全真道势力相对削弱 。清初著名道士王常月整顿教门,曾一度复兴全真龙门派,但终难挽救全真道在清代日渐衰落的总趋势。
生活12315 提供的资料:全真道
全 真 道 兴 盛 于 金 元 时 代 , 是 宋 元 新 道 派 中 最 大 也 是 最 重 要 的 一 派 。 元 以 降 , 与 正 一 道 作 为 两 大 道 派 延 续 至 今 。
全 真 道 创 教 人 王 喆 ( 公 元 1 1 1 3 - 1 1 6 9 ) , 号 重 阳 子 , 陕 西 咸 阳 人 , 出 身 富 家 , 仕 途 无 进 , 於 是 入 道 。 他 自 称 於 正 隆 四 年 ( 公 元 1 1 5 9 ) 在 甘 河 镇 遇 异 人 授 以 真 诀 , 自 此 弃 家 入 终 南 山 南 时 村 居 於 穴 中 修 炼 , 号 其 穴 为 「 活 死 人 墓 」 , 自 号 「 王 害 风 」 , 佯 狂 装 疯 。 大 定 七 年 ( 公 元 1 1 6 7 ) , 放 火 烧 掉 所 住 茅 庵 , 云 游 至 山 东 半 岛 , 正 式 亮 出 全 真 旗 号 , 收 了 马 钰 、 谭 处 端 、 刘 处 玄 、 邱 处 机 、 王 处 一 、 郝 大 通 、 孙 不 二 七 大 弟 子 。 这 七 大 弟 子 成 为 全 真 道 兴 旺 发 展 的 骨 干 , 各 自 形 成 门 派 , 后 称 「 北 七 真 」 。 王 重 阳 在 山 东 半 岛 创 教 、 传 教 的 时 间 只 有 三 年 , 大 定 九 年 ( 公 元 1 1 6 9 ) 秋 , 他 留 王 处 一 、 郝 大 通 在 昆 嵛 山 修 炼 , 自 己 携 邱 刘 谭 马 四 大 弟 子 返 关 中 , 抵 开 封 而 逝 。 弟 子 搜 集 遗 留 诗 词 千 馀 首 , 编 为 《 全 真 集 》 刊 行 。 王 重 阳 之 后 , 大 弟 子 马 钰 继 任 掌 教 , 其 馀 六 真 在 山 东 、 河 北 、 陕 西 、 河 南 等 地 传 教 , 在 民 间 逐 渐 扩 大 了 影 响 。 马 钰 掌 教 期 间 , 教 旨 以 无 为 为 主 , 离 尘 去 俗 , 识 心 见 性 , 以 道 士 的 朴 素 苦 行 吸 引 社 会 人 士 信 向 , 尚 未 与 统 治 者 结 上 关 系 , 也 未 营 造 宫 观 。 这 是 全 真 道 发 展 的 第 一 阶 段 。 从 公 元 1 1 8 7 至 1 2 1 9 年 , 为 全 真 道 发 展 的 第 二 阶 段 。 这 是 全 真 道 进 一 步 发 展 而 渐 渐 壮 大 的 时 期 , 刘 处 玄 、 邱 处 机 先 后 掌 教 , 以 山 东 半 岛 为 活 动 中 心 。 此 时 的 全 真 道 , 特 别 注 意 争 取 金 朝 统 治 者 的 承 认 和 重 视 , 并 开 始 营 造 宫 观 , 建 立 宗 教 活 动 基 地 。 随 著 全 真 道 在 民 间 势 力 的 增 大 , 金 廷 也 日 益 重 视 它 。 泰 和 元 年 ( 公 元 1 2 0 1 ) 、 三 年 ( 公 元 1 2 0 3 ) 王 处 一 两 次 被 徵 召 , 皇 帝 的 一 再 徵 召 , 反 过 来 又 提 高 了 全 真 道 地 位 , 促 进 了 它 在 民 间 的 流 传 。 从 公 元 1 2 1 9 年 起 , 全 真 道 的 发 展 进 入 第 三 阶 段 , 到 达 鼎 盛 , 促 这 一 局 面 的 关 键 人 物 是 邱 处 机 。 邱 应 成 吉 思 汗 之 召 , 以 七 十 多 岁 高 龄 率 徒 赴 西 域 雪 山 ( 今 阿 富 汗 境 内 ) , 劝 其 戒 杀 , 取 得 成 吉 思 汗 尊 敬 , 称 他 为 邱 神 仙 , 令 他 掌 管 天 下 的 出 家 人 , 并 敕 免 全 真 道 士 差 役 赋 税 。 邱 处 机 於 公 元 1 2 2 4 年 东 归 , 回 到 燕 京 ( 今 北 京 ) , 住 於 太 极 观 ( 后 改 名 长 春 宫 ) , 该 观 从 此 成 为 全 真 道 首 脑 机 关 所 在 地 。 邱 处 机 提 出 「 立 观 度 人 」 , 此 后 全 真 弟 子 大 建 宫 观 、 广 收 门 徒 的 活 动 大 为 展 开 , 全 真 道 观 逐 渐 遍 布 北 方 。 公 元 1 2 2 7 年 , 邱 处 机 卒 , 葬 於 长 春 宫 处 顺 堂 , 即 今 天 的 北 京 白 云 观 。 从 邱 处 机 掌 教 后 , 全 真 道 有 了 很 大 发 展 。
元 代 全 真 道 的 发 展 进 入 鼎 盛 期 。 全 真 道 大 建 宫 观 , 广 收 门 徒 出 现 许 多 知 名 道 士 , 一 派 道 门 兴 旺 景 象 。 邱 处 机 去 世 后 , 继 起 掌 教 者 尹 志 平 、 李 志 常 进 一 步 拓 展 全 真 事 业 , 争 取 统 治 者 支 持 , 使 全 真 道 获 得 进 一 步 发 展 , 步 入 顶 峰 。 全 真 道 不 仅 在 北 方 成 为 道 教 重 心 , 还 渡 江 南 传 , 江 浙 鄂 闽 等 地 都 有 了 全 真 道 的 活 动 踪 迹 。 元 初 江 南 全 真 道 最 大 的 活 动 点 在 湖 北 武 当 山 , 徒 众 甚 多 。 全 真 道 南 传 之 前 , 江 南 已 有 金 丹 派 南 宗 炼 内 丹 , 自 称 丹 法 出 於 锺 、 吕 、 刘 , 与 北 方 全 真 道 同 源 异 流 。 南 宗 教 团 不 大 , 未 受 元 室 重 视 , 於 是 南 宗 徒 裔 在 元 代 纷 纷 合 流 於 全 真 门 下 , 其 著 名 者 有 李 道 纯 、 陈 致 虚 等 。 至 此 , 全 真 道 传 遍 大 江 南 北 , 盛 极 一 时 , 与 正 一 道 势 力 不 相 上 下 。 全 真 道 政 治 地 位 因 元 室 册 封 全 真 祖 师 而 有 了 很 大 提 高 。 至 元 六 年 ( 公 元 1 2 6 9 ) , 忽 必 烈 诏 封 全 真 道 所 尊 东 华 帝 君 、 锺 离 权 、 吕 洞 宾 、 刘 海 蟾 、 王 喆 五 祖 为 「 真 君 」 , 后 人 称 为 北 五 祖 ; 又 封 王 喆 七 大 弟 子 为 真 人 , 世 称 七 真 。 至 大 三 年 ( 公 元 1 3 1 0 ) , 元 武 宗 又 加 封 全 真 五 祖 为 帝 君 , 七 真 为 真 君 , 邱 处 机 弟 子 尹 志 平 等 十 八 人 为 真 人 。 不 少 全 真 道 高 道 知 集 贤 院 道 教 事 。 大 略 从 元 中 期 至 元 末 , 可 算 全 真 道 发 展 的 第 四 个 阶 段 , 呈 外 盛 内 衰 之 象 , 教 风 有 变 , 趋 於 蜕 化 , 教 内 高 道 缺 乏 , 落 入 发 展 平 平 的 局 面 。 与 此 相 比 , 正 一 道 成 为 元 代 中 后 期 较 兴 盛 的 道 派 。
参考文献:
陈垣《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卷1、2,中华书局1962年版、
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第414-415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三卷第31-91、183-216、365-384、485-499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李养正《道教概说》第169-173、197-200页,中华书局1989年版、
李养正主编《道教手册》第112-114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第一卷第170-182页,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马钰
初名从义,字宜甫,一名钰字玄宝,号丹阳子。汉扶波将军援之后,本扶风人,五代兵乱迁宁海。世业儒,祖觉,字翠叟,至孝,通五经,父师扬,字希贤。仪观修伟,沉静有度量,以孝义称。母孕梦麻姑赐丹一粒吞之,觉而分瑞,太宗天会元年五月二十日生。师儿时常颂乘云驾鹤之语,及长为儒而不思进取。大定十年七月马丹阳祖师与乡人战师饮于范明叔怡老亭,酒酣师题诗云:“抱元守一是工夫,懒汉如今一也无。终日吃杯畅神思,醉中却有那人扶。”后重阳师自终南来,径入怡老亭,战师问:“布袍竹笠冒暑东来何勤如焉。”曰:“宿缘仙契有知己之寻。”既食瓜即从蒂而食,问其故曰:“甘从苦中来。”问从何处来,曰:“路远千里,特来扶醉人。”马祖默念言:“予从前所有醉中人扶之语,何以得知。”因问何名为道,曰“五行不到处,父母未生时。”后马丹阳师从重阳祖师,得祖师九转还丹功夫(悟五行不到之言,得九转还丹之诀)。后来马祖居东亭,墙外有林檎一株,枯已久矣,四月四日,师从环汲水以沃之复活。因作异术记。芝阳道友崔公,阅其文疑其过情。遂于四月移竹两丛,松一株于全真庵以移植,不时枝叶皆黄萎。崔启师曰:“此竹松可活否?”师答诗云:“窗外不惟君子绿,庵前又喜大夫青”之句。遂令门人于知一,去其黄叶,以涤面水溉之,不旬日荣茂如初(甘泉润物,变朽回春)。按《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及《金莲正宗》:“大元六年已已正月褒赠丹阳抱一无为真人。后改动为丹阳抱一无为普化真君。
谭长真
名玉字伯玉后名处端,字通正,号长真子,乃王重阳祖师所授之也。世为宁海人,金太宗天会元年三月一日生,生而骨相不凡,六岁偶坠井,其家人急救之,则安坐乃上出之,无所伤。世宗大定七年闻王重阳祖师在马丹阳家。径往乞备门弟子。得到重阳祖师四句真言诗一首而契身于道(金骨仙姿,得四言而契道)。后谭祖东游抵阳武县北,夜见北斗交换,星如车轮。及呼道众观之,其星尚如鸡卵,动摇不定。久之复故,师念圣号甚勤。卫州淇门镇石孔里问师持念之故。师云:“众亦宜念,今岁当有大水之灾。众莫之省,是年河决……”后九年于黄县卢山延真观悟道成真(卫州变化,坐十载以成真)。按《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及《金莲正宗》,大元至元六年已已正月褒赠长真云水蕴德真人。后改动为长真凝神玄静蕴德真君。
刘长生
名处玄,字通妙,长生其号也。金熙宗皇统七年七月生于东莱之武官庄。其先九世,孝友相继。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朝廷旌其门闾特免本郡诸役……母王氏夜梦白衣翁平出西南指之,有玉树而四枝各有一金叶。令取其一曰:“他日异人,意将取之。”叶自坠于手,视之则金蝉飞起而复投于口中,翁失所在。十月三日师乃生,是夜紫气二道,从太基山横贯其家,师自幼而孤,事母以孝闻。金世宗九年春于邻居壁间人所不及处得二颂,其墨尚濡。末句云:“武官养性真仙人,须作长生不死人。”是年九月,王重阳祖师与其徒马丹阳、长真自东而来,师与母但往参谒祖师,一见之问:“汝解壁间语否?”师不言,四人相视而笑,正所谓“目击道存之妙也”。又言王重阳祖师爱其殷勤,美其专精,顾其神采之不群。乃叹之曰:“松之月,竹之雪,故不受于黄尘。”故赐之诗曰:“钓罢归来又见鳌,已知有分例先曹。明榔相唤知予意,濯出洪波万丈高。”是年刘二十三岁(壁间墨迹之非凡,雪竹月松之姿异)。后刘师居洛阳市中土地庙,不语三年。俄迁城东云溪洞,徒众日集,忽指地云:“中有井三。”凿之二丈余得,下贯源泉。人问何以知之。曰:“曩世所居也二十年。”师指庵右冯氏园曰:“此吾身后之缘。四十年后园之松柏死,炁水西流其地,当不售而得之。”乃磨一碑埋于中。后果应验(三井有多生之记,一时著显化之功)。按《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及《金莲正宗》,大元至元六年已已正月褒赠长生辅化明德真人,后改动为长生辅化宗玄明德真君。
丘处机
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人,世为显姓。生于宋高宗绍兴十八年正月十九日。自友好学不娶。金熙宗大定六年,师甫十九居昆嵛山间,闻重阳师于宁海全真庵即往师焉。后 来,邱祖曾在蟠西河积功磨性经历了六年,龙门洞内又坐了七年的真功(蟠西六年,龙门七载),圆满得道,被皇帝赐予敕书虎符,管领天下道教(道功备而名闻时主,丹符锡而掌握神仙)。按《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及《金莲正宗》,大元至元六年已已正月褒赐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后改动为长春全德神化明应主教真君。是为龙门派祖师。
王处一
宁海东牟人,玉阳其号也。金熙宗皇统二年壬戌三月十八日,母周氏夜梦红霞绕身惊寤。是日乃生。甫七岁,尝气绝仆地,移时方苏。母惊问:“汝何为而若是?”曰:“但知熟寐,不知其他。”师因悟生死之理。少年时一日偶至山中,遇一老人坐于盘石之上,呼之使来,预言,他日必扬名帝阙,为道教宗主。弱冠或告以婚事,笑而不应。世宗大定八年在文登牛仙山居,人告以王重阳祖师到,即谒全真庵请为门弟子。次年迁居查山云光洞,王重阳掷伞二百里传书,依伞上“全阳子”三字而封之(石上谈玄,空中飞盖)。后遨游齐鲁,大著神异,度人驱鬼,起死回生。金主诏赴,九问九答,大副宸衷,隆礼有加。亦曾多次奉旨建醮、祈雨。遇妒嫉,赐以鸠饮之,乃归。入池不死,发尽脱落,不能受冠。归后丁巳年四月二十二日飞升。按《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及《金莲正宗》,大元至元六年已已正月元世祖褒赐玉阳体玄广慈普度真人。后于武宗时加封为玉阳体玄广慈普度真君。俗称仑山王祖,留传仑山派。
郝大通
字太古,山东宁海人,广宁其号也。金熙宗天眷三年正月初三生。初名璘,号恬然。世为宦族。据《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言其少孤事母至孝,有出尘修真之志,好读易,晓卜筮。梦神人示以周易秘义。由是洞晓阴阳律历卜巫术。厌纷华而乐淡薄,隐德于卜筮之中。后“遂行至岐山,遇神人复授以易之大义。十五年坐沃州桥下而不语。”世宗大定三年,遇重阳祖师于宁海州,背坐于石,郝曰:“请先生回头!”重阳祖曰:“君何不回头?”郝忽惊异!遂拜为师。翌日晚于朝元观付以二词。言下领悟,如走万里迷途一呼知返。次年母终,遂弃家寻师,八月三日从祖师。入昆仑烟霞洞请列门弟子中而求法焉,受道真诀。二十二年居真定升堂讲演,远近来听者常数百人,有人问答歌诗,周易参同演说图象(卦图斯演,至道大成)。晚年又写了《太古集》一书,以卦图叙述得道成仙的秘诀(早穷易道之言,晚造神仙之诀)。后乃成仙。按《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及《金莲正宗》,大元至元六年已已正月元世祖褒赐广宁通玄太古真人,后武宗时加封为太古广宁通玄妙极真君。世称华山郝祖,流传华山派。
孙不二
号清净散人。宁海豪族孙忠翊之幼女也。金太祖天辅二年戊戌春,母梦七鹤舞于亭,一鹤渐入怀,觉而有娠,至己亥正月五日乃生。孙姑性慧聪明,温和慈善,柔淑贞懿之态,严于礼法,挺乎自然。长适马丹阳,克尽妇道,生三子。因夫拜重阳祖为师,筑全真庵学道。重阳祖欲度仙姑,乃显神通:如大醉径造内宅,卧于孙姑寝室,孙姑责其非礼!怒锁房门,使仆呼夫归。告之。丹阳曰:“师与我谈道,不离己席,岂是有事?”及开锁,见室已空,同往道舍,见师正浓睡!于是孙姑竟加笃信,遂亦拜重阳祖为师;师授以天符云箓秘诀。夫妻敬之若神,事之若君。后孙仙姑从风仙姑居洛阳下清宫之风仙洞乞食度日,垢面蓬头,以秽污而远世魔。内修仙道,外隐仙迹,七年乃成(清净散人,探玄得道)。按《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言,一日沐浴更衣,跏趺而逝,奄然而化,香风散漫,瑞气氤氲,竟日不散。时丹阳居宁海环堵中,俄闻仙乐骇空,仰而视之,见仙姑乘彩云而过,仙童玉女旌节仪仗拥导前后,府而告丹阳:“吾先归蓬岛侍君也。(蓬莱仙路,亿劫独持)”按《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大元至元已已正月褒赐清净渊真顺德真人。后元世祖时敕封为清净渊真玄虚顺化元君。俗称清净孙祖,流传清净派。
“布袍竹笠冒暑东来”、“十五年坐沃州桥下而不语”、“乞食度日,垢面蓬头”:这些该当是七真们的真实写照吧?能有金阙陈情、玉炉焚香的庄华,亦有蓬头垢面乞食度日的困窘,然均能以平常心安然处之,不碍修仙之志:的确是祖师风范。小说上对他们的再造,不违反其基本的经历与性格。
相关推荐: